时至年关岁尾,各行各业都在忙着清点一年的辛劳,憧憬来年的精彩。2019年交通领域发生过哪些有影响力的事件,为我们在2020年的工作又会带来什么思考?笔者最大的感受是:新技术对交通行业的冲击。冲击
当大家还没从机械式激光雷达硝烟弥漫的战场中缓过神来,固态激光雷达产品就已经挥起大刀直奔前线。 关上研究室的门,他看了看有些杂乱的办公台,顾不得整理,转身拍下电梯按钮。LeiLei Shi
在1月10日-12日召开的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禾多科技创始人倪凯发表了主题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1、自动驾驶产品具备三要素:应用场景、用户体验、自动驾驶等级。 2
1957年10月,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首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一号”,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当时被认为是二战“珍珠港事件”后给美国带来最严重的安全恐慌。 1958年,为了应对前苏联的科技
1月7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 2020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奥迪带来了诸多前瞻车型和即将量产的智能科技。 奥迪希望通过前瞻科技的应用,塑造一个全新的未来数字体验。在这样的未来出行体
在 2019 年,我们看到,机器人在解决劳动力短缺和承担危险任务方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机器人技术将从制造业和供应链/物流领域向外扩张,并扰乱新市场。 即使是在传统领域,取得进步的人工智能
特斯拉曾多次承诺(以及作为产品卖点),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汽车的完全自动驾驶。但这项功能至今仍未上线,不禁让人怀疑特斯拉是否还有兑现该承诺的实力。不过新的消息显示,完全的自动驾驶功能
大家还记得,去年在亚利桑纳州 Tempe 一位跨越马路的妇女,被一辆时速62 公里的 Volvo SUV 撞倒身亡,车祸死亡时有所闻,究其原因多为驾驶人不慎,但这一事件例外,因为驾驶的不是人,是
当它们到达时,我们想到的自动车辆(AVs)很可能会改变运输和包裹递送,因为我们已经开始考虑它们了。曾经是科幻电影中虚构的题材,而现在,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汽车正越来越接近于成为现实。事实上,它们已
从快餐餐饮、房地产、国防、甚至是家庭装修,许多大型产业将受到自动驾驶(Driverless)技术影响而翻转改变他们旧有的策略。显然,科技和汽车公司有望获得成长,但许多其他产业可能面临严重的变动,
无人驾驶似乎已成为未来汽车的代名词,被各种触控屏、虚拟现实所代替的方向盘,似乎成了汽车内饰“多余”的配件,但本田却另辟蹊径,将方向盘改造成未来汽车的关键。 今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
自动驾驶究竟何时达成L5无人自驾阶段,市场预估2035年或还要更晚呢?然而,基于成本分摊及风险的考虑,可以确定自动驾驶出租车或叫车服务将率先实现,而且由平台提供商、数据服务提供商、车厂、叫车运营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的汽车会说话? 我们知道,在电影《变形金刚》中,由“汽车人”变形而来的汽车,都拥有与人交流的能力。但这只是存在于电影之中,很少有人会相信它真的能够存在。不过作为特斯
自主车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当道路上的运输工具都成为一台台收集数据的载具,并能互相沟通,在不需人为驾驶状态下把人安全送达目的地,简直是科幻电影都难以想象的境界,汽车厂商与科技巨擘、新创企业
1 月 13 日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曾多次承诺(以及作为产品卖点),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汽车的完全自动驾驶。但这项功能至今仍未上线,不禁让人怀疑特斯拉是否还有兑现该承诺的实力。不过
2018年,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甚至军用卡车已被证明是可能的。考虑到这些,全自动建筑概念可能不像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智能建筑几乎无处不在。通过对各种建筑系统进
概要: ▲物联网相关的技术进步有望改变我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这些技术将把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移动支付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连接
大数据将有助于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而物联网的持续发展将成为自动交通世界的必要组成部分。 虽然围绕自动驾驶汽车的大部分谈话都集中在道德问题上,比如它们在发生碰撞时该如何反应,但人们对大
2020年新年伊始,围绕着边缘计算和5G肯定会有一波新的炒作。现在是巩固和更新我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以及探索这两种技术如何相互补充和相互增强的理想时机。特别是在金融支付、在线订单、欺诈监测、机器
在CES 2020期间,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发布了一款名为Velabit的激光雷达,并且公布量产售价仅为100美元。车用激光雷达的价格,在十年间,从10万美元的区间,下降到了1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