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首席执行官LarryEllison表示,他仍然对收购更多公司——半导体制造商和软件厂商仍然在他的名单中有很高的优先级——颇感兴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AMD正在挂牌出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在近日召开的Oracle年度股东大会上,Ellison重申了他对继续长达一年的收购狂潮的兴趣。就这次大会的两周之前,Ellison在OracleOpenWorld2010之后的分析师会议上首次提及收购一家芯片制造商,引发了关于对AMD、ARM、NVIDIA、Broadcom和Marvell等潜在收购对象的猜测。这次股东大会上Ellison再次发表了相同的意见。Ellison表示:“我的观点是,我们对收购各类知识产权感兴趣。我们一直有意向收购某种半导体公司和软件公司。我们大多数的收购和战略都是在于创建和收购知识产权,包括芯片。”Oracle今年年初完成了对Sun的74亿美元收购,向硬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除了拥有Java和Solaris等软件之外,Oracle还获得了Sun的硬件和SPARC芯片业务。Oracle一直很高调地谈论他们扩大SPARC芯片产品线的计划。在这次OpenWorld大会上,Oracle推出了SPARCT3芯片,该芯片提供了16个核心和集成组件,包括10Gb千兆以太网和加密功能。此外,Oracle还宣布推出了增强的Exadata系统和新的Exalogic系统,并且都打上了Oracle和Sun的标识。Oracle还将继续提供基于Intel的x86系统,同时也将在未来提供基于AMD的系统。据路透社报道称,AMD首席执行官DirkMeyer在谈到关于该公司的猜测时表示:“AMD是不出售的,但是我们很高兴听到任何对于我们股东有兴趣的建议。”AMD在2010年上半年表现十分抢眼,不过,与Intel和其他芯片制造商一样,消费PC需求的疲软正在影响着下半年的财务数据。AMD在今年9月23日宣布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将比第二季度的16.5亿美元低1%~4%。在第二季度之后AMD曾表示预计第三季度的收入将呈现季度性增长。
伦敦时间3月15日(北京时间3月15日)消息,欧洲股市今日继续下跌。在能源和保险行业在过去两个交易日领跌之后,日本地震的涟漪效应波及到欧洲制造业各股:科技和企业企业已经出现股价大幅下跌,理由是这些企业多靠日企供应零部件和技术,日本本土工厂停产不仅造成供应短缺,还会引发核心零部件价格上扬。欧股今日仍显出跌跌不休的态势。截止发稿,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2.65%至5622点,个股跌幅最大的仍是能源企业,但是在欧洲其他证券交易所,日本企业对全球制造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德国DAX指数下跌5%至6521点,领跌企业是科技公司和车企。其中领跌头甲为德国科技企业Infineon,该企业股价跌落了逾7%,最高时跌落7.5%;而法国CAC40指数则跌落了4.10%至3719,其中领跌者是法国国际性半导体生产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股价跌落6.47%。这些企业多靠日本企业提供核心部件。除了一些被地震摧毁的工厂以外,为了减少能源和电力消耗,还有很多公司都关闭了在日本的工厂运营,以保证居民的用度。但是,日本企业本身就领军微芯片市场,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占20%市场份额,在闪存芯片市场则占40%份额。根据今日咨询公司IHSiSuppli发布的报告:“虽然现在关于地震对电子生产设施方面造成的损害信息较少,但是交通和电力设施方面所受到的影响最终还是会导致供应的中断”。由此,该机构判断产业走势是“可能会出现短期供应稀缺,并因此带来价格上扬”。例如,根据调研结果:大多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NAND闪存芯片,今日价格又蹿升了3%,而昨天(周一)该产品的价格已经上升了20%。同时,欧洲汽车制造企业今日也出现股价下跌,其中德国大众(Volkswagen)今日截至午时已跌价4.62%。但是,这一跌幅远低于其他欧洲科技企业。昨天,原本由于考虑到日本企业受到危机冲击,一些非日本的车企在股市上受到追捧,因为受地震影响,日本本土的工厂大多数要至少停产一周。但是,当市场意识到,大多数的国际车企都要依靠日本企业供应零部件时,这种短线追捧也戛然而止。目前,日本企业的强项在于提供一些混合动力车和电力车的零部件。宝马和沃尔沃也在检视日本地震对于他们公司生产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根据宝马首席执行官NorbertReithofer公开发表的声明,他们有全球的供应商网络,而且不仅宝马的供应商网络来自全球,其他的车企也概莫能外。目前,地震给这些企业在生产上带来的影响还未显现,可是市场认为在7到10天之内,大家可能对中长期的影响会做出更合理判断。不仅是科技企业面临股票下跌风险。根据市场分析,波音的“梦想客机(Dreamliner)”有1/3部件来自日本。根据新浪财经了解:今日波音(BoeingCo)的股价持平。
2010年日本芯片企业的销售收入约为638亿美元,约占全球芯片市场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3月11日日本发生的大地震,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其中,半导体芯片、液晶面板等日本优势IT产业,在这次地震中受损较为严重。加上电力供应、运输受到的影响,全球IT产业链都因为这次日本大地震而出现波动。 震区芯片企业情形 飞思卡尔半导体在仙台市已经营多年,在那里有一家6英寸晶圆厂,最初是在1987年兴建的。该公司一直想出售或关闭该工厂,曾表示将在2011年第四季度以前中止仙台工厂的生产业务。 富士通的岩手工厂生产闪存微控制器和系统芯片,用于游戏机、数字电器和汽车产品。富士通在福岛市也有生产业务。它的Aizuwakamatsu晶圆厂是富士通半导体大规模生产的摇篮。 安森美半导体在福岛县的Aizu工厂生产多种芯片,包括采用CMOS、MOSFET和IGBT工艺的逻辑与模拟电路,以及高电压模拟电路。 慕尼黑瑞萨电子的发言人表示,他们东京总部的人说那里没有人员伤亡,但其日本工厂没有音信。 除此之外,日本岩手县是日本半导体厂商比较集中之地。设于岩手县的东芝电子半导体生产厂和富士通半导体厂的设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两厂均已停产。此外,摩托罗拉在岩手县的独资企业东北半导体厂在此次地震中也有局部损坏,现已停产。截止到28日这些半导体厂还在检修设备。 其中以上品牌相关工厂几乎都遭遇了停电影响,而半导体行业又是个高科技精密产业,一旦生产线停电,会导致大批半成品报废,损失往往高达上千万元,甚至更多。而且即使恢复供电,也会对全年的产能造成损失,最终传导至末端成品IT产品,终究对整个行业走势产生极大影响。
*第三季营收逊于市场预期*预计第四季营收按季增加*盘后股价大跌路透旧金山3月10日电---美国芯片(晶片)厂商国家半导体(NationalSemiconductor)(NSM.N:行情)周四公布的会计年度第三季营收逊于市场预期,因期内处理积压的库存.该公司表示当季营收会增至3.6-3.7亿美元.公司公布,第三季净营收为3.44亿美元,同比跌5%,根据汤森路透I/B/E/S,分析师原本预计该公司第三季营收为3.52亿美元.期内净利为5,900万美元,或每股盈利(EPS)0.24美元,上年同期分别为5,300万美元和0.22美元.周四盘后,国家半导体股价下挫4%,收盘已跌2.14%,报14.16美元.
飞思卡尔日前表示,其位于仙台的150mm晶圆厂所有员工目前均已安全。 飞思卡尔3月14日发表了如下声明:“飞思卡尔目前已组织了应急筹备小组,保证每名员工安全撤离。在此次地震中,没有一名员工受伤,尽管仙台地区的通讯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接近瘫痪,但飞思卡尔全球应急小组在夜以继日的对震后晶圆厂的问题进行评估与分析。” 声明还表示:“我们最关心的永远都是员工的个人安危,目前正与我们的日本团队紧密合作,为每一位在飞思卡尔的员工及家属提供支持和帮助。” 飞思卡尔位于仙台的晶圆厂,距离海岸线约8英里,工厂建于1987年,飞思卡尔此前一直试图出售或关闭该厂区,并表示2011年第四季度将正式关停。在此次地震中,该工厂没有设备遭到破坏。
西门子能源在意大利获得了八家光伏电站交钥匙工程的后续订单。这些光伏电站位于意大利Marche和Abruzzo地区。在2011年春季完工之后,将为意大利5000户居民提供环保电力。作为EPC承包商,西门子负责这些电站的交钥匙工程以及工程和项目管理工作。供应的组件包括全系列的西门子元件,如逆变器,中压设备和监控系统。“在上一个财政年度,西门子在意大利收到的光伏电站订单的装机总量超过30MW,”西门子可再生能源部门的首席执行官RenéUmlauft表示。“意大利市场是欧洲的重点大型光伏市场。今年该市场将继续大幅增长,我们希望与这个市场一同成长。”光伏电站是西门子环境相关业务的一部分。在2010财政年度,该相关业务的收入总计约280亿欧元。
日本11日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东北部工业区遭受重创。该地区有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众多重要产业工厂,经济规模占日本GDP的8%左右。目前丰田、本田、日产、索尼、佳能多家工厂关闭停产。 由于地震导致交通中断,原材料供应受到影响,成品也无法运至机场或港口。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因此供应链危机将在数月内给日本厂商乃至全球厂商带来损失。损毁和停产将影响其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汽车、电器、电子元器件、化工品等供应产品减少,产品和原材料的供需失衡将影响产品价格上升。 地震迫使日本众多半导体、液晶面板配套组件、数码产品生产厂纷纷关闭。索尼关闭了6座工厂;佳能8家工厂停产;尼康顶级机身生产厂受灾;松下选择暂时停产;东芝也关闭了位于岩手县的微控制器工厂。日本拥有全球芯片五分之一的市场,地震将对全球芯片的供应和价格产生严重影响,可能会波及整个电子产业零件供应链。 电子核心部件供货量减少 据悉,中国生产的手机、液晶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很大,其中很多上游关键原材料和零组件主要从日本进口。 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表示,如果日本相关厂商生产受损严重或者道路等运输条件短期难以恢复,则将可能出现供应紧张局面。尤其是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行业,受到的影响将更加明显。“但由于他们在销售渠道有存货,所以地震带来的影响将在3个月后才能陆续显现。” 此外,地震影响到了数十家半导体工厂,引发市场对许多广泛应用的元件供应短缺或涨价感到担忧。库巴网CEO王治全表示,未来几周内,整个电子行业会因核心部件供货量减少而造成成品出货量锐减,像智能手机、液晶电视、数码相机等相关产品在短时间内供需矛盾将会凸显,部分产品甚至可能面临断货危机。 液晶电视生产设备供应生变 一位电视行业的高管告诉记者,采用原装日本进口面板的电视企业在供货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像夏普的高端产品、松下的等离子电视等可能会出现涨价或者缺货,但影响不会很明显。因为这些企业在日本之外已建了不少生产线。 此外,日本地震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造成了一定影响。日本是液晶面板配套组建的重要出口国。TCL集团旗下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深圳华星光电的生产设备采购自日本,但受地震影响生产设备供应生变。TCL集团新闻发言人梁启春对媒体表态称,“目前看生产设备采购进口需要延后,肯定会耽误华星光电的生产时间,但TCL正在与日本进行协商,目前影响到底如何还不好说。” 另一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京东方昨天也表示,日本地震对京东方供应链造成了一定影响。“我们有些原材料采购自日本,但是究竟影响如何公司还在评估。”京东方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如果日本供应商出现问题,公司会寻求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供应商来替代。本报记者 林其玲 张奕 ■ 市场反应 内存、芯片价格被炒高 昨天记者在中关村电子卖场了解到,芯片、内存产品价格已经大幅提升。一位金士顿闪存的经销商告诉记者,上周末还没有发现什么影响,但周一开始芯片大幅涨价。“幅度在10%左右,包括优盘等存储产品,都在涨价。” 该经销商表示,货源紧张是涨价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还是心理因素。 有分析师分析称,闪存芯片市场波动一直比较大,资金可能会利用地震因素来炒作闪存芯片的价格,从而推高闪存芯片在全球的价格。 此前,东芝11日宣布,受地震影响,公司关闭了三重县四日市闪存芯片厂。其岩手县的一座工厂也遭遇停电,或造成设备损伤,将可能导致交货中断。 昨天,东芝中国媒体负责人向本报表示,东芝芯片企业受损属于误读。“在地震区域受到影响关闭的是一家半导体企业,目前在进行设施检查,何时开厂尚未确定。东芝的闪存生产并未受到地震影响。”(林其玲) 部分高端摄影器材出现缺货 昨日,记者从多家相机经销商处了解到,现在日本原产的高端相机、摄像机已经开始缺货。 中关村一家摄像器材经销商告诉记者,包括佳能、尼康、索尼几大品牌的照相机、摄像机供货都很紧张。“万元以上的机型有不少缺货。”记者了解到,目前断货的产品中有尼康D700、索尼XR550E,而D700正是此次受灾严重的尼康仙台工厂的产品。 记者咨询是否存在上游代理商囤货导致下游供应紧张,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应该不是囤货,是确实缺货。” 另一家颇具影响力的B2C企业也表示,该公司已经出现了中高端相机订货供不应求的现象。“(相机)供货会越来越紧张,市场价格一定会上涨。”该公司的相关采购负责人表示。 有经销商表示,随着佳能、尼康的复产,以及物流、交通的恢复,缺货的情况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应会慢慢好转。(张奕) ■ 卖场故事 经销商囤货涨价 茹先生是中关村鼎好卖场的一家摄影器材城的老板。日本地震消息出来后,他马上调整了摄影器材城的销售策略。 “我是上周六看到的日本地震的消息,当时只有几十人失踪,所以觉得就是个小地震,不会有什么影响,不过上周日媒体更新了说法,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茹先生说。 他马上做了三个决定:“一方面,联系上游总代理,要求增加订单,增加器材城的备货。另一方面,告诉器材厂的员工,不再平价出货,立即停止甩货。第三,专业单反相机涨价300-400元。” 茹先生介绍,每年3月是摄影器材新品上货期,这时候企业新品上市,老品进行促销。所以器材厂正对一些库存进行清理,只要不赔钱就出手。“但现在不行了,地震影响到底有多大,会不会造成断货,我们不能判断,只能做最坏的打算。专业单反涨价不是我决定的,是从上游开始涨价的。”茹先生说。 (林其玲) ■国内车市 进口日系车货源紧价格涨 本报讯 (记者尹蔚)由于日本地震造成数家日本车企工厂停工,整车和零部件的物流部分中断,对于国内的供货及运输造成影响已成必然,不少已国产的日系车型在未来也极可能因进口零部件的供应问题影响正常生产。 记者了解到,目前普拉多2.7L,普瑞维亚等丰田进口车的价格已经上涨,此前虽一直加价,但这两天加价一万元左右,达到3万元和2万元。由于担心车价上涨,部分消费者出手购车,北京一家雷克萨斯4S店表示,昨天一天便已卖出十辆车。 目前,英菲尼迪和斯巴鲁,以及雷克萨斯等进口品牌的车价暂未动,不过车价上涨将是趋势。“我们这几天到货的这批车是10号之前从日本发货的,尚未受影响,但由于日本工厂以及物流中断,下个月的车能否按时到,就很难说,”北京一家英菲尼迪4S店销售经理表示。目前,已有其他英菲尼迪经销商表示,EX25等车型的未来等待周期很可能要延长至3到4个月。 对于进口备件,雷克萨斯、丰田以及英菲尼迪等在国内都有大型中转库,能维持一两个月时间。“厂家会利用这段缓冲期尽力补充在国内的备件库存。”博瑞雷克萨斯店市场部主管林东表示。 ■ 车企动态 丰田本田继续停产 记者从丰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国内销售的丰田车以国产为主,部分进口车型仍有库存。 丰田昨日表示,日本所有工厂将停产至周三。停产将导致汽车产量减少40000辆。 本田汽车昨日表示,其在日本的部分工厂和事业机构将停产或停工至本周日。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本田中国到本周末为止的生产计划将不受影响。 日产损失暂时无法统计 日产中国以及两家在华的合资公司郑州日产和东风日产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暂时无法统计相应的经济损失。东风日产相关人士表示,“停产”的概念是指工人不上班,但车间有没有受损害等均不清楚。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东风日产部分车型上的关键零部件仍采用进口,如日本供应链受损,会对日产国产车的库存产生影响。 斯巴鲁整车线未重挫 斯巴鲁中国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得到日本总部的答复是,整车生产线未受到重大损失,零部件受影响程度还在逐步确认统计。目前和位于东京新宿的斯巴鲁总部的联系还有些不太顺畅,需要逐步恢复。对于国内市场的影响暂时还不好预测。 雷克萨斯日本工厂从14日至16日将停产3天,以抗震救灾。(谢涛 梁静晶 尹蔚) ■钢铁 多家钢企停产影响中国进口 本报讯 (记者 张奕) 受地震影响,日本新日铁、JFE和住友金属旗下5家钢厂在东京湾的生产基地受损停产,将直接影响日本2600万吨左右的粗钢产能,其中受影响最大的钢材品种为薄板和中厚板,主要用于汽车和造船业。 业内分析认为,日本钢企停产,将大幅减少对钢铁原燃料的需求,目前价格高涨的铁矿石、焦煤可能“降温”。 日本是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大国,全球第一大钢铁出口大国。其主要出口地为韩国、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中联钢分析师张佳宾认为,中国去年钢材进口1643万吨,其中从日本进口778万吨,而出口日本的仅81万吨,此次地震主要影响的是我国对日本的钢材进口,尤其是高端汽车板材以及特殊用钢方面。国信证券分析认为,这将对中国高端板材类生产企业形成利好,宝钢、武钢可借此补缺。 而“我的钢铁”分析师魏增敏认为,日本钢厂大面积停产。未来两三个月后,日本展开灾后重建,对中国钢铁行业尤其是生产建筑型钢材的企业会带来巨大的需求。
此次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震度高达8.9级的大地震,虽然因为东北地区比较属于日本农业及观光地域,占日本产值比重仅8%,且与DRAM、Flash等重要半导体的主要生产据点所在地有点距离,初看似乎不会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造成很大影响。不过,日本的关键零组件及材料在全球有其重要性,只要上游关键材料供给因地震出现问题,即有可能牵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出货,其潜在风险不可不注意。 日本最大的DRAM厂商尔必达(Elpida)广岛厂所在地在 3月11日的震度为1级,而位居世界Flash Memory前2大厂地位的东芝(Toshiba),其主要工厂则在日本三重县四日市,震度2级,看似地震对半导体业的影响有限,但东北地区却也是日本以及全球半导体原材料硅晶圆的最主要生产重镇,一旦位于该处的硅晶圆供应不顺,势必将牵动其下游的半导体出货。 信越化学为全球第1大半导体硅晶圆供应商 半导体用硅晶圆(Silicon Wafer)是高度精密的原材料,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的不纯物容忍度是半导体用硅晶圆的10万倍以上,因此供应厂商有限,目前全球前6大硅晶圆厂商的占有率即高达97%,其中,信越化学(含关系企业的出货量)在2010年全球市占率是32.4%,世界第1。实际上,多年以来信越一直都是第1。 第2大供应商是SUMCO,是住友金属(Sumutomo Metal Industries)及三菱Materials合资成立的 2010年市占率29%,能够逐渐逼近信越占有率的主因,是购并第5大的小松金属。 位于福岛县(本次的东北地方6个县之一,也是核电厂出问题的县)的信越半导体白河工厂,占全球半导体硅晶圆生产量比重约22%,倘若停工长期持续,恐重创半导体产业的出货。 白河工厂占全球产能比重达22% 其实为了风险考量,信越化学已经将硅晶圆生产据点,从子公司信越半导体白河工厂单一据点,扩大为4个点,分别为信越半导体白河工厂、信越半导体北美公司、三益半导体,及关系企业长野电子。三益半导体也是以生产硅晶圆为主,信越化学对该公司持股达43%,因此,三益半导体算是信越化学的关系企业,此外,长野电子已是信越集团的一员。然而就产能而言,位于日本东北地方的信越半导体白河工厂仍具有最关键的地位。 目前信越集团的12寸半导体用硅晶圆产能预估有120万片/月,此次停电停工的信越半导体白河工厂的产能即有80万片/月以上,该厂是2001年全世界第1家生产出12寸晶圆的工厂,在 2002年产能是10万片,2004年的产能还只有30万片,目前产能已达80万片以上,约占全球的22%,这样一座工厂若是长期停工,将会对整个半导体硅晶圆市场及产业构成影响。 据称此地震的影响大约至少要1~2个月白河工厂才能恢复原有产能,尤其近年内硅晶圆的增产幅度并不高,因此在2010年硅晶圆曾出现供不应求,目前中小尺寸(如6寸)用的硅晶圆亦是产能不足,而12寸硅晶圆则因扩产不足,易有风吹草动的供给面敏感压力。 就产能比例上,光白河工厂即占全球22%,占信越也有大约3分之2水平,所以,若是该工厂其复工进度有出乎预期的延迟,对需要硅晶圆作为生产原材料的半导体晶圆厂来说,将面临巧妇无米之炊的痛苦,所以必须赶紧就巩固供应来源的应变计画采取行动。 要是白河工厂仅停工几天到2周以内,那对整个半导体产业影响还可容忍,毕竟台积电等公司均有适度的库存,但若是白河工厂从复工到机台调整到让产能恢复至地震前产能需要花超过2个月的时间,那一定会对全球半导体芯片出货造成问题。 日本对全球IT产业仍具备重要影响力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以前常说台湾有所谓的硅屏障,意思就是台湾在半导体产业的世界地位,足以构成美国保卫台湾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样的,日本的精密机械工业及很多关键材料、零件还是独领风骚,在世界高阶IT及电子产品占有重要地位,若没有这些关键材料、零件的供应,即便台湾及大陆厂商在下游系统组装很强,但没有日本厂商这一段的贡献,也是没法顺利出货。 世界是平的,至少在IT领域是这样,看似没影响到DRAM、Flash及晶圆代工,但一个地方的地震灾情,却是有可能冲击到全球的IT产业。
今年2月末,法国政府宣布了计划实施新光伏补贴,欲削减光伏补贴20%,并提出100kw以上的工程要通过招标程序实施。此外,法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宣布,2010年法国光伏安装量达719MW,比2009年的285MW增长了152%。法国政府表示,新政策旨在协调用电者、具有竞争力的能源进出口部门、环保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新政策经法国能源高级委员会与能源监管委员会共同协商,于2011年3月9日正式生效。新政策也包含了四部委关于增加对生物沼气电力20%补贴的建议。9千瓦以下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补贴为0.464欧元(0.648美元)每千瓦时,12兆瓦的其他安装补贴为0.12欧元(0.168美元)每千瓦时。100kW以上的工程要实行招标。可再生能源部门风能部专家,PaulGipe指出,100KW以上的招标项目分为两组,100KW-250KW之间实行简化招标,高于250KW的项目按传统招标程序执行。招标项目包括多个因素:环境标准(考虑占用的空间的“低价值竞争力”,如棕色土地)。据Gipe透露,招标工程将有效使250KW以上项目摆脱政府的补贴。第一次招标定于2011年夏天实施。截止2010年底,法国光伏安装量已经达到了1.02GW,成为全球第七大光伏安装国。目前,法国的人均光伏电力大约是美国的两倍。法国政府宣布了未来数年的每年500MW的光伏目标,该目标将在2012年中期进行审核。PaulGipe表示,比起德国每年3.5GW的目标,我们这个计划远远不足。
据内部确切消息:三星确实打算在2011年3、4月将旗下半导体存储产品引进国内市场。这个举动对三星来说,是首次将在中国市场零售其存储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则是拥有了直接体验三星半导体存储产品的机会。三星拥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科技、纳米技术、存储技术等,此次在华零售的存储产品包括存储卡、内存条,未来还将引入固态硬盘等产品。从目前曝光的谍照来看,三星存储卡产品还是十分有看点的。三星SD卡采用目前主流的存储容量:4G、8G和16G,不知是否还有更高容量的存储产品,但以上主流容量完全可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外观方面三星SD卡和Micro-SD卡均显有金属光泽,预计三星在存储卡外壳方面采用的是金属拉丝工艺,这就意味着存储卡可能比普通的产品更加耐用。还有一条值得关注的信息就是:三星在国内零售的存储卡产品均为韩国原厂产品。众所周知,三星的半导体晶片在存储行业内名声显赫,他们不仅有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在存储晶片方面也走在世界的前端。所以原厂封装的存储卡,应该采用的是三星自己的晶片、存储及封装技术,这对用户而言,是可以直接体验权威厂商生产的高档存储卡的机会。随着手机、相机、笔记本等电子消费品的快速增长,消费者对存储卡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呈爆发式增长。对于这么一张小小的卡片,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除了关注价格之外,也将逐渐考虑产品品质、数据安全等方面。三星原厂存储卡的推出,更多的是一个品牌印记:完备的渠道和有保障的售后服务。消费者是否会对存储卡的产品品牌产生依赖,还需要综合考量三星存储卡的质量及售后等综合因素。目前的存储卡市场品牌化趋势还没有凸显出来。此时三星推出原厂存储卡产品,是否会影响到整个市场格局的改变?在笔者看来,三星有着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存储技术作为强大后盾,并且凭借在中国运营近20年的消费电子产品的经验,结果就是三星在产品品质和对消费者需求把握方面有着双重优势,如果伴随三星存储卡有一个颇具竞争力的价格体系的话,那么国内的存储卡厂商将面对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市场也将重新洗牌。
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emiconductorIndustryAssociation,SIA)发布的资料显示(英文发布资料),2011年1月的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255亿2000万美元(3个月移动平均値,以下相同)。比上年同月增长14%,2011年顺利实现了开门红。与上个月相比也增长了1.5%。据SIA介绍,消费、汽车、计算机、产业(设备)、通信以及政府关联等全部应用领域对半导体都有旺盛需求。其中,最近面向产业设备和汽车领域的销售尤其看好。2010年与上年相比的增长率方面,产业设备用途增长50%,汽车用途增长44%。另外,2010年半导体整体的增长率为31.8%。每个月都写这方面的报道,让笔者的心情日益沉重,因为日本明显落后于人。2011年1月份日本的半导体销售额为38亿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9.6%,是全球4个地区中唯一一个增长率低于10%的。另外,日本与上个月相比销售额减少了3.5%,在4个地区中环比出现减少的只有日本。
由于此次日本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恰好是日本汽车、钢铁、高端电子产品零部件等制造业密集发达地区,中国的相关产品进口料将受到影响。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为556.5亿美元,扩大68.5%。今年1月的数据显示,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商务部亚洲司负责人介绍,一部分制造企业如果在地震中受损,生产恢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那么整体进货、销售都会受到波及,肯定会对日本对外供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中日贸易关系的密切,可以肯定的是,进口方面会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从贸易手段上来说,由于日本的主要港口都在东京、神户、横滨等非灾区,所以受到影响并不大。”他说,“但是对于在东北地区设厂的产业企业,比如给整个国家供应零件的企业设在东部,而整机厂设在震区以西,由于零件生产受到影响、运输网络的暂时中断,影响将难以评估。” 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2010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2010年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运输设备。2010年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50%以上。 机电商会项目协调部主任韩圣健对记者指出,从机电领域的角度来说,由于地震会带来日本GDP的整体下滑,汽车企业日产和本田的生产可能会受到影响。对于中国内地市场来说,由于广本、尼桑都是在中国就地生产并销售,可能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是从日本本土进口的高端车型,由于产能受限,应该会有供给上的减少。但是对于这些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厂来说,可能会有一部分产能转移,这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由于受灾严重的仙台地区是主要的产米区,也是农林渔业,及制造业基地,目前,日本可能会需要从中国积极进口一些粮食必需品。”他说。 此外,韩圣健认为,对于高端电子产业来说,由于中国承接了一些从日本转移的加工贸易,对于那些从日本进口零件组装再销售海外的企业来说,可能会间接受到影响。此外,对于电子半导体产业的核心零部件进口,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相应影响。 业内人士估计,地震将致电子元器件,特别是电子芯片价格暴涨。东芝、索尼、夏普等旗下工厂大多停工,中国电子企业已受波及。手机、平板电脑受影响可能最大。
编者按: 因为拥有高科技优势,日本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电子产业,掌握着最上游的产品和核心技术。相比之下,全球很多地区只是为日本做配套。所以,此次大地震虽然发生在国土面积还不到中国4%的日本,但影响却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地区。 地震对日本经济产业的影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日本的产业转移虽然很具规模,但并非我们想象的“产业空心化”。日本企业把核心技术和利润一直握在自己手里,移出去的只是低附加值的部分。 比如,对电子产业而言,由于东芝等芯片巨头部分工厂的停工,很可能造成代理企业拿货难,从而催涨全球芯片价格;对钢铁产业而言,由于日本集中生产高档钢材,地震可能会影响日本高档汽车板材对其他市场的出口。 日本在产业规划上的精巧布局,对于处于结构调整中的中国产业和企业来说,有太多东西可以学习和借鉴。 东芝、索尼等电子企业产能将下滑内存芯片价格走势难料 王如晨 1999年中国台湾“9·21”大地震发生后,全球IT尤其是PC产业链一度瘫痪。两天前的日本百年大地震,是否也会引发类似效应呢?要知道,日本一直是全球电子产业关键零部件与主力消费电子重镇,在半导体、平板产业、电视及数码电子等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内存芯片价格或暴涨 地震带来的冲击在所难免。目前,东芝、索尼、松下、夏普等日本企业纷纷公开了各自的初步灾情。 全球内存市场或将产生波动。东芝11日宣布,受地震影响,公司关闭了三重县四日市闪存芯片厂。其岩手县的一座工厂也遭遇停电,或造成设备损伤,将可能导致交货中断。东芝官方表示,物流体系瘫痪,也会影响产品出货。去年12月,该公司NAND厂还曾因停电出现供应险情。当时东芝警告称,未来两个月产能或下滑20%。 东芝是仅次于三星电子的全球NAND闪存巨头,全球市场占有率约1/3。 昨天上午,东芝表示,经过检查,工厂“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目前已恢复运转,但坦陈,运输与后勤上将有一些影响。 不过,东芝的合资伙伴美国SanDisk发言人透露,东芝绝非全身而退。该人士说,公司将损失一些芯片,只是生产设施已恢复运转。 IHS iSuppli 说,2010年,日本的芯片公司收入约638亿美元,约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五分之一。它们在NAND闪存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NAND闪存是苹果公司(Apple Inc。)iPhone和iPad等产品的核心。以东芝为首的日本公司在全球闪存营收中约占35%。 清木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杰在微博中表示,东芝NAND厂与CMOS传感器厂都位于地震影响最重的岩手县、宫城县,可能带动内存芯片价格暴涨。 Gartner分析师Andrew Norwood也表示,地震和海啸不会有长远影响,但任何不确定的状态,都会在现货市场中有过激反应。 分析师们不是有意渲染危机效应。目前,内存芯片价格上涨言论正快速传播。不过,上海虬江路电子广场一楼一位存储卡与优盘商贩对《第一财经日报》坦陈,行货渠道可能更关注一些,他这边不会提价。 索尼恐受损最大 诺基亚发言人托米·库珀马基(Tomi Kuuppelomaki)表示,公司正在评估地震对关键零部件供应的影响。内存主力供应商是东芝的苹果,目前还没有发表言论。 除了内存,全球平板显示产业也可能受到影响。地震发生后,面板巨头夏普在界市的一座工厂自动停止运行。松下、三洋则表示,运营已受到一定损害。夏普、松下分别是全球液晶、等离子两大领域技术最强的企业,这可能影响其下游市场的信心。 不过,由于夏普最核心的生产基地位于距离震中较远的日本中南部,影响可能有限。 索尼很可能成为地震中受损最大的日本电子巨头。它的工厂主要分布在日本东北部,距震中较近。地震发生后,该公司关闭了6家工厂,日本市场大部分业务活动处于暂停,目前正在评估损失情况。记者查询到,6座工厂2座位于福岛县,4座位于宫城县,主要生产蓝光光盘、播放器、磁头、电池及半导体产品。 索尼是全球数码电子巨头,也是电视、笔记本等领域的著名品牌。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昨天报道说,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至少冲走了其12万台PS3、5600台XBOX360。 其他间接损失可能更大。同样作为全球重要的内存芯片生产基地,地震对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IT企业可能将产生正面影响。其中,三星、海力士整体实力名列韩国前两大,台湾地区则有力晶与茂德两大实力企业。东芝宣布关闭一座工厂时,三星及时表示,公司未受任何影响。微软、任天堂可能借索尼受困提升游戏机出货量;韩国、台湾地区面板业也有望趁夏普受困之时获得更多机会。 向新兴市场转移? 美国投行Maxim Group分析师马克·哈丁说,地震一开始只会造成少许负面影响,但持续时间越长,负面影响就越大。 这可能会造成恐慌心理,并蔓延到其他领域。2008年,当四川汶川地震后,深圳等地内存价格一度剧烈波动。1999年台湾地区“9·21”大地震发生后,北京中关村电子市场上64MB内存条价格也曾由600元猛升至1400元。 TechAmerica Foundation产业分析师、研究副总裁詹姆斯表示,全球科技供应链将会受到严重破坏,即使没有工厂被毁或受损,终端产品也会大量流入美国、新加坡、中国,或者其他可以组装的地方,影响产业布局。 日本IT产业链几乎每隔几年都会遭遇地震考验,地震可能成为日本IT核心制造业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快速转移的动力。之前,夏普已经宣布,愿在南京设立一座第8代面板厂,目前正打算在成都建立太阳能工厂。 不过,丰田社长丰田章男去年12月的一番话可能透露出日本产业人士的心理。他说,虽然市场规模、人工费以及汇率等有关因素导致日本制造理论上已过盈利极限,但公司仍会维持日本制造。他说,要有一种“不能让制造业从日本消失”的使命感。 供过于求局面有望缓解液晶面板产业影响甚微 孙燕飚 “日本地震当天,我们正在与东京总部的同事开视频会议,当时明显看到东京会议室在晃动,后来视频没有了,但能通话,后来电话也打不通了。”昨日,索尼中国一位中层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地震中心附近的仙台和福岛一带是日本半导体制造厂的聚集地,影响较大,所以索尼在上述地方的6座工厂都已关闭。 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公司一位经常去日本的研发主管指出,此次总部在东京的日本公司受影响都很大,比如旭硝子和索尼等等。但松下等离子工厂和夏普10代面板工厂都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大阪,所以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旭硝子是全球三大液晶面板基板玻璃厂商之一,应该会在短期内影响液晶面板市场。”深圳一家彩电厂家高层表示,目前日本政府和企业最主要的任务是救助和恢复秩序,所以短期内来自日本的商品都会存在一些物流问题,进而直接影响到夏普的中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供应。 “由于液晶面板最近两个季度的供应正好有点过剩,所以日本地震总体不会对液晶电视市场产生什么影响。”上述高层说。 本报在1月底曾报道,由于液晶面板供过于求,液晶面板巨头不惜以牺牲自身利润空间来抢夺市场份额,包括三星在内的液晶面板巨头已开始计划增加其内部的cell模式出货量。 此外,由于日本是全球液晶面板原材料及设备的主要聚集地,所以业界也担心日本地震会拖慢TCL在深圳的8.5代面板项目的进程,以及旭硝子在深圳的配套项目。 “旭硝子的深圳项目上周才动土,远没有到搬运设备这一步,所以整个项目不会有任何影响。”TCL集团有关负责人昨日对本报表示,8.5代的主要设备早在春节前都已经进关,4月就要开始安装了,整个项目仍然还在按照原定计划加速实施。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良勇指出,日本玻璃基板厂商的防震指标一般比较高,即使短期出货量受到影响,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 手握核心技术 日本地震波及全球产业链 王恒利 8.8级的特大地震“突袭”日本,部分工厂遭受重创,这场大地震对日本电子、钢铁等产业影响几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产业又有哪些冲击?日本企业最近二三十年的发展趋势如何?《第一财经日报》昨天通过电话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白益民。 白益民曾著有《三井帝国在行动》、《瞄准日本财团》等,对日本产业经济素有研究。他认为,日本除了在很多领域把控着核心技术,也掌握着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给大部分全球其他市场的合资厂只留有组装环节的利润,这种“产业立国”的经济模式也是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地方。 本土企业为“雁头” 此次地震对日本相关产业的破坏程度有多大? 白益民认为,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日本的产业扩散在全球各地,GNP(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保持百分之十几的增长,单从经济上看,已经在海外打造了一个新的日本。它创造的许多GDP(国内生产总值)被统计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尽管看上去经济增长停滞,但这只是表象。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土发生的大地震对日本经济以及重要产业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日本财团构建了“雁行形态”,即以本土企业为雁头,掌握最上游的产品和技术;其次是韩国和台湾地区,主要为日本技术做配套;最后才是大陆地区所扮的“雁尾”角色,为“日本制造”做组装,处于产业链的最下游。从这个角度而言,受地震破坏的日本本土产业,不可避免地要波及到下游,特别是中国大陆的一些工厂。 所以综合判断,地震对其国内经济不会有根本性的影响,恢复起来也比较快。 牵一发而动全身 白益民表示,日本是电子产品生产大国,此次地震对全球的电子产业肯定会有较大影响。东芝的一家芯片工厂因地震而停工,和电脑里的CPU不一样,东芝生产的芯片用于更高端的产品,比如手机、闪存、汽车的自动控制系统等。如果代理企业拿不到货,肯定会囤积惜售,对价格的影响要看工厂的破坏程度和恢复进展,如果工厂能够很快恢复运转,价格不会大涨;如果工厂停产一段时间,那么全球芯片价格肯定会涨。 其他产业,如钢铁,不会对全球铁矿石市场产生太大影响,因为日本目前已经集中生产高档钢材(如汽车板材),而大量粗钢从中国采购。这次地震可能会影响日本高档汽车板材对中国的出口,而长远看日本地震重建会增加对中国粗钢的进口。 对中国而言,白益民指出,当前需要警惕的是国际对冲基金及资本家通过制造舆论,夸大损失,趁机抽走资金,那将对整个亚太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严重冲击,如果日本资本被抽走,整个亚太地区的产业关联体都将受到非常大的冲击。 “去制造化”是伪命题 最近几十年,日本企业一直向外扩张,把制造基地设在海外,有人认为这是“去制造化”。但白益民却认为,“去制造化”是个伪命题,日本向来是以“产业立国”,产业向外转移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核心技术和利润掌握在自己手上。美国的产业是转移一项丢一项,但日本不是这样,日本公司的特点是以商业网络为主体,比如几家大型汽车公司,都和中国建立了合资厂,留给中国企业的利润只在组装环节,其他利润最丰厚的如零部件、发动机、高端内部装饰等,牢牢掌控在日本企业手上,日本一直是以“产业立国”,这有别于美国的“金融立国”。 第二,很多合资企业看似生产工厂,实则是在中国布下的销售网络,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第三,把中国的品牌也纳入了日本经济的共同体中。比如长虹、海尔等,表面上看是中国的品牌,但显示器等核心零部件都是日本的,留给中国的只是一个牌子。 目前,中国也面临一些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遇到的问题,比如本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等,白益民认为,中国企业必须认清一个问题,是产业立国还是金融立国,“我主张产业立国。中国企业目前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不是企业的问题,而是金融的问题,体制的问题,应该将金融和产业形成共生体,而不是掠夺体。另外,这两年谈‘国进民退’比较多,其实应该是‘国进民进’,在国有经济、民营经济之外,还应该有一个相当规模的集体经济,日本很多大财团就是集体经济,产商融结合,‘内和外战’。”他认为,这些都值得中国企业学习,日本财团在日本企业对外扩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55年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之后,通过产业和金融资本相融合,把国内的产业整合成大集团,“内和外战”,这是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一种模式。
“中部德国太阳谷”太阳能产业基地发言人奥利希(HubertAulich)对德新社表示,尽管遭遇来自中国等国的强势竞争,设在德国中部图林根、萨克森和萨安州的太阳能产业生产走旺,工作岗位持续增长,预计至2020年将新增4万个。上述三个联邦州太阳能产业过去两年扩员3000人,目前总就业人数约1.5万。
印度2011至2012年的联邦预算发生变化,将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日光灯重新划分为可再生能源项目,而不是之前的电器用品。这意味着这两件产品现在可以免除关税。在此变化下,任何“钢化玻璃”和“银浆料”都将完全豁免基本关税,这些材料都是进口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但是制造商们被要求保证这些材料只应用于光伏系统之中。而此前在印度,只有进口一个完整的组件才可以免税,而现在不再是这样,因此印度本地光伏组件和电池制造商都对此举表示欢迎。太阳能日光灯是印度农村最常用的物品,此次该产品的关税也有所下降,从10%下调到5%。而太阳能日光灯所需的组件是完全免税的。预计印度政府的这些新举措将使该国的光伏市场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