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与海啸可能导致包括NAND闪存、DRAM、微控制器、标准逻辑、液晶显示器(LCD)面板、LCD元件和材料在内的七种电子元件严重短缺,并进而推动这些元件的价格大幅上涨。日本是硅的最大供应国,占全球供应的60%左右。如果日本的物流和基础设施问题导致硅供应中断,不仅会影响NAND闪存、DRAM、微控制器、标准逻辑、LCD面板和LCD元件,而且会影响分立器件等产品,如MOSFET、双极晶体管和小信号晶体管。基础设施被破坏将导致日本出货放缓或中断。但是,对于受到日本地震影响的电子元件,全球供应链有大约两周的过剩库存。因此,预计4月初以前不会出现供应短缺问题,但短缺现象及其对价格的影响可能持续到第三季度。虽然实际尚未发生短缺,但由于天灾造成的心理冲击,元件价格已经受到影响。高密度NAND闪存的价格在现货市场上涨了10%左右,买家通常的现货市场购买量通常相对较少。但IHS公司预计,OEMDRAM客户不会面临价格波动。而且在合同市场上,主要OEM客户的平均价格将保持稳定,直到供应链经受住基础设施问题的考验。现货DRAM的价格也在上涨,最近已上升了7%。目前合同价格持稳,但随着重新谈判合同,价格可能温和上涨。日本大型电子元件生产商的工厂多数位于震中以南很远的地方,而且远离海啸最严重的地区。因此,所受的损害很小。但是,这些厂商面临运输元件、接收原材料和运送工人上班等问题。电力中断也在影响生产,而且影响可能很大——取决于所生产的产品类型。此外,日立的一家显示器工厂最接近震区。这家日立工厂周一停产,评估地震造成的影响。即使厂房结构没有受到破坏,其生产业务也可能因电力中断而受到影响。日立生产的显示器供应任天堂DS手持游戏机和LG手机。如果该厂停产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可能会影响这些产品的出货。松下在日本的第六代LCD工厂生产LCD电视面板,产品用于松下和中国品牌。由于该工厂接近地震的周边区域,其生产可能暂时受到影响。初步信息显示,大型LCD所使用的器件,如玻璃、滤色器和偏振器,在日本的多数生产未受到影响。但是,供电问题可能影响这些LCD器件的未来生产和供应。如果生产继续受到干扰,可能影响供应并导致价格上涨。用于生产LCD面板的器件有供应中断迹象。富士胶片的彩色偏振器生产受到影响,可能影响这种关键器件的价格。日本半导体生产受到的冲击不会表现在生产设施受到直接破坏,而是供应链中断。供应商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无法接收原材料和把产品运出去。根据IHSiSuppli公司的初步评估,这可能在未来两周干扰日本的半导体供应。2010年全球大尺寸LCD面板产值为863亿美元,日本占6.2%。大尺寸LCD面板是指对角尺寸等于或大于10英寸的面板。日本占液晶电视面板产量的14%。许多高世代LCD工厂都在日本,包括全球仅有的一家第10代LCD工厂,由夏普运营。IHSiSuppli公司的日本显示器研究团队发布的初步研究认为,由于位置偏远,这家夏普工厂没有受到地震的直接冲击。只有一家大型LCD工厂可能处于地震波及的周边地区。日本LCD面板部件生产受到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在LCD面板和基于LCD产品所使用的器件中,日本产量占很大比例,包括玻璃、滤色器、偏振器、CCFL和LED。
此次大地震的影响之广超过了预期。日本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动机产量截至2010年3月25日似已减产了45万台。从全球汽车总产量7500万辆来看,这一数字不算大,只是两周的产量。但其对日本国内半导体行业或可造成使2011年的生产总额减少20%左右的影响。关于今后影响会扩大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今后业界将会制定各种恢复半导体产业的战略。作为其中之一,笔者想提议将日本的部分半导体产业转移到巴西。 巴西将会成为南美的电子生产基地在世界上的众多候选地中,为什么选中巴西呢?这是因为,巴西具备成为南美电子生产基地的潜质,如果能与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日本建立互补关系,还有可能让日资半导体企业再次步入成长轨道。众所周知,巴西有多达1亿9000万人口,而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国内生产总值(GDP)目前已经超过同为金砖四国(BRICs)的印度,预计今后将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实现稳定的经济成长(2009年已经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提高国内购买力,其经济结构也正从出口依赖型向内需主导型结构转换。原因是,政府实施的消除贫困计划在减少贫困人口的同时增加了中产阶级的数量,大众消费品市场(VolumeZone)年轻人群的消费日益活跃。目前,这样,巴西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新诞生的中产阶级(称为“ClassC”)人数将近1亿,已经成为超过总人口一半的一大消费层。回顾巴西的经济发展历程,持续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因1994年实施的通货稳定政策“REALPLAN”而结束,是巴西经济发展上的重要转折点。之后,卡多佐政权(1995~2002年)令经济稳定下来,继之卢拉政权(2003~2010年)使巴西的经济步入了成长轨道。这期间,两政权面向低收入层实施了生活费补助等措施,大幅增加了国民的购买力。由此点燃了巴西的国内消费之火,现在巴西的汽车销量全球排名第四,化妆品销售额全球第三,个人电脑(PC)销量也位列全球第四。国民的平均个人收入在2010年达到了1万美元。可以说,巴西已经不属于新兴市场国家,而是成为半发达国家了。在这样的巴西,从铁矿石到铀(U),乃至石油和水资源等各种天然矿物资源都非常丰富。石油自给率2006年达到了100%。另外,巴西还获得了拥有庞大储量的超深海油田“盐下(Pre-salt)油田”,有观点认为,从2015年前后开始,巴西将成为与欧佩克(OPEC)各国实力相当的石油输出国。另外,巴西还在利用国内栽培的甘蔗生产备受关注的清洁能源——生物乙醇,产量能够满足90%的国内汽车用燃料。此外,一般认为地球上约20%的淡水都在巴西,巴西也极有可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粮食供给国家。目前,巴西正在接连推进盐下油田开发、世界第三大的贝卢蒙蒂水电站建设、连接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的高速铁路铺设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定于2014年举办的“FIFA世界杯”和2016年举办的第31届夏季奥运会等世界规模的大型体育盛事也日渐临近,巴西将继续为此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无疑将促进中期经济成长。巴西出现在各种世界排名榜上为了更好地了解巴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下文列出了巴西在各种世界排名榜上的位置。(A)拥有南美最多的互联网用户,为4400万人(出处:巴西Teleco)(B)互联网利用时间比日本长,为21小时39分/月(参考:http://www.governoeletronico.gov.br/)(C)手机使用数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为1亿2000万部(出处:Teleco)(D)PC销量截至2010年位居世界第五位,为1亿2500万台(出处:美国IHSiSuppliCorp.)(E)电子投票率在2007年的总统选举中达到100%,共有1亿3000万人投票(出处:巴西高等选举法院(TribunalSuperiorEleitoral:TSE))(F)电子纳税率为98%(出处:巴西银行联盟(FEBRABAN))(G)在银行交易中,不经由窗口的比例为89.6%(出处:巴西银行联盟)(H)银行ATM设置台数,日本为20万台,巴西为15万台(出处:巴西银行联盟)(I)飞机厂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位列世界第四(J)国营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Petrobras)利用海上钻井平台(石油钻探装置的一种)进行的石油钻探实现并保持了世界最深的记录100年前从日本移居巴西的日本人及其后代,因在目前的巴西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闻名。如今已经到了考虑今后100年的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时期。笔者想提议的全球战略是,让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日本与自然资源丰富的巴西在地球的两极建立起互补关系,并由此席卷全球的半导体市场。(特约撰稿人:南川明,iSuppliJapan)
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3月22日在胡志明市古芝县动工兴建越南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厂。报道称,该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0亿美元,计划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投资3亿美元,建设4个流水生产线,设计功率约25万千瓦,将于2012年6月份投入运营。第二阶段建设16个生产线,计划于2014年动工。报道称,工厂建成后,预计2013年营业额为7.72亿美元,2015年达15亿美元。
北京时间1月25日消息,英特尔一名经理日前在法庭作证时说,通过向Galleon对冲基金拉贾拉特南(RajRajaratnam)提供内幕消息,自己获利15万美元。法院对拉贾拉特南内幕交易的审讯已进行9天,检查官播放了数十通电话,它记录了拉贾拉特南和英特尔投资公司战略投资主管拉吉夫·戈埃尔(RajivGoel)的通信,二人讨论了英特尔在Clearwire的投资,以PeopleSupport出售给印度EssarGroup的内幕。戈埃尔作证时说,拉贾拉特南购买了30万股PeopleSupport股票,当时市场正担心PeopleSupport与Essar的交易无法达成,股价下跌超过2美元。拉贾拉特南告诉戈埃尔:“我知道,因为我有眼线在董事会……我百分之百肯定会达成。”当天晚上交易正式达成,拉贾拉特南立刻套现脱身。拉贾拉特南为了答谢朋友,便替戈埃尔买了PeopleSupport的股份。英特尔曾向Clearwire投资十亿美元,当时Sprint-Nextel要与Clearwire合并。为此法院还审讯了另一名英特尔高管,戈埃尔听取了整个审讯。戈埃尔说自己透露的信息是机密内容,它违反英特尔的政策。辩护律师则说这些交易细节早被新闻媒体泄露了。为此,法官播放了另一段录音,还展示了《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当中讨论了英特尔对Clearwire投资。电话显示:拉贾拉特南的兄弟Rengan打电话给对冲基金的经理,要他留意文章,并以关切的口吻说,文章提到了一些细节,但是并非其它报道中提到的细节。戈埃尔还请拉贾拉特南为自己找工作,并与一些投资者见面,但最终未能接受工作。他还向Galleon对冲基金介绍英特尔退休金的工作人员,看是否愿意投资Galleon。2008年7月的一通电话显示,戈埃尔告诉拉贾拉特南英特尔不会投资,拉贾拉特南在电话中回应说:“我非常遗憾。”
全球封测产业在历经网路泡沫化冲击,产值于2001年见到248.9亿美元低点后,随全球景气复甦脚步,加上包括笔记型电脑、行动电话、液晶显示器等新兴电子产品市场快速扩张带动下,全球封测产业产值呈现逐年成长态势,并于2007年达473.4亿美元历史高点。然在2008年所发生次贷危机,并进而于2009年恶化成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下,全球封测产业成长亦受挫折,2008年、2009年分别衰退-4.8%与-15.6%,年产值分别达450.5亿美元与380.3亿美元。直至2009年下半全球景气快速回升,才让全球封测产业景气重回成长轨迹,2010年产值达447.6亿美元,较2009年成长17.7%,虽为2001年以来最大成长幅度,但仍无法超越2007年最高点。从2010年全球封测产业表现观察,除大陆专业封测市场的崛起,将有机会成为台湾封测厂商新兴成长动力外,全球前5大封测厂2010年营收成长表现,矽品不仅表现远远落后于日月光、艾尔克(Amkor),更不及全球封测产业平均水准,主要因素就在于铜打线封装技术导入量产进度落后。预估2011年全球前4大封装测试厂将大幅扩充铜打线封装产能,影响所及,除将加快IDM扩大委外封测代工订单速度外!,更会让原本即存在的全球专业封测产业集中化趋势更加明显。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市场研究机构IHSisuppli周一公布报告称,日本地震已经导致全球范围内25%的硅生产暂停,这将令整个半导体行业面临硅短缺的困境,而硅是用于生产芯片的主要原材料。IHSisuppli分析师厄尔-塞贡多(ElSegundo)在今天公布的这份报告中称,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hin-EtsuChemicalCo)及多晶硅和硅晶片生产商MEMCElectronicMaterials(WFR)(以下简称“MEMC”)等公司旗下工厂都将在“近期内”暂停生产。IHSisuppli称:“这些工厂暂停业务运营可能会对日本电子行业以外领域带来广泛的后果,25%的供应短缺会对全球半导体生产造成重大影响。”IHSisuppli称,这些工厂中生产的硅晶圆的主要使用者是内存芯片厂商,韩国三星电子是这种产品的全球最大制造商。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曾在3月17日表示,该公司旗下白河(Shirakawa)工厂在地震中遭到破坏,目前还不清楚将需多长时间才能恢复运营。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还称,该公司计划在其他地区建立生产基地。IHSisuppli数据显示,这家遭到破坏的工厂在全球产量中所占比例为20%。MEMC则表示,该公司旗下宇都宫(Utsunomiya)工厂中的人员都已被疏散,这家工厂的业务运营自3月17日起已被暂停。IHSisuppli数据显示,这家工厂在全球产量中所占比例为5%。用于电脑及其他电子设备的所有芯片都是在硅磁盘上覆盖化学和金属涂层制成的。
如日本首相菅直人所述,地震、海啸和此后的核泄漏事件正在将日本推向“二战后最大的危机”。地震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更令本已债台高筑的日本财政难以为继。虽然在七大工业国(G7)的联手干预下,日元汇率已逐渐回落至地震前的价格区间,但核泄漏事件的不确定性仍然使市场情绪充满疑虑,异常谨慎。3月24日,美元兑日元汇率继续持稳于81附近区间,较G7入市干预前的高点,日元汇率跌幅近5%。市场情绪略有平复后,一些乐观的投资者也开始抢购日本股票,股市大幅反弹,日经225指数较之前期低点反弹超过10%。但也有谨慎的投资者指出,日本政府未来还将被迫大肆举债,业已超过GDP两倍的债务总量将成为日本复苏的最大障碍。震后余波此次日本地震的影响之大,甚至超过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日本政府的初步估算显示,未来三个财年,日本用于倒塌或遭到损坏的房屋、工厂以及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修复或重建的总成本最高可能达到25万亿日元。震后重建工作会刺激日本经济发展,但巨额资金的筹措,将成为套在日本经济脖子上的一道枷锁。全球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减少财政赤字,试图恢复财政平衡,日本政府“逆向行驶”,将给市场带来更多的疑虑和不安。“若日本央行购买债券给市场留下债务货币化的印象,国债收益率可能上升”,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警告称。由于利率水平接近为零,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配合惟有通过资产购买计划实现,此举虽然立竿见影,却很容易引发对“赤字货币化”的担心,进而令国债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如这种情景出现,日本政府的融资成本和财政状况会变得更加恶劣,甚至可能令日本的通胀水平亮起警报。在3月19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欧博赫曼警告称,日元升值及未来走势成为全球关心的一件事。如果很多投机行为导致日本经济出现通胀的话,很可能会引发另一场灾难。另外,由于核泄漏事件尚未彻底解决,其对经济的潜在影响也暂时无法准确估量,这也增加了日本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至3月23日,福岛核电站六座反应堆虽已恢复电网连接,但日本政府在核泄漏问题上的缓慢进展仍无法取信市场。目前,在福岛核电站周围的海水中检测到了超过正常辐射水平的放射性物质。当地的部分农产品(17.00,0.01,0.06%)和食品中,也发现了超标的放射性物质。这加剧了市场对核泄漏风险的担忧。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表示,如果核辐射情况恶化,对日本将有灾难性的影响。“由于日本是供应链上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汽车,还有半导体、钢铁等,对于其供应链的两端,比如美国这些需要从日本进口的国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鲁比尼称。对部分亚洲国家,这种冲击可能会更加明显,特别在地缘性政治冲突加剧所引发的能源价格高企时刻,亚洲诸国将面临不尽相同的通胀和经济增长压力。而这,或可能导致亚洲各国的货币政策方向发生微妙变化。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琼安娜(JohannaDeeChua)认为,供应链的断裂,将使日本部分行业,比如电子产品、汽车和钢铁的出口停滞,进而对严重依赖从日本进口这些商品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生影响,进口的价格压力也会增加。在她看来,在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中,泰国的风险相对较大,因其主要的进口产品,比如电子产品、钢铁、汽车零部件和化工制品对日本出口的依赖度都较高。她也指出,对韩国和台湾来说,虽然塑料、电子产品等依赖性较高的进口将受到影响,但其在出口上获得的竞争优势将弥补这种损失。另外,对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些拥有更强的本土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国家,日本地震的影响相对有限,其货币政策受限也就较小,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央行在日本地震后仍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举债之忧日本经济的复苏进程中,日元汇率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尽管在七大工业国(G7)联手干预下,日元汇率暂时下挫企稳,但短期内日元的走势仍充满变数。伴随重建工作的开展,日元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这会给日元带来一定的上行压力。而G7之前联手干预,则令市场相信,日元过度升值仍可能引发联合干预,从而使日元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也有所降低。“从日本震后重建的需要来看,将汇率维持在80以上更符合日本政府的诉求。而且,市场还不确定,一旦日元再次发生强势升值,是否会引发G7更大规模的干预,市场暂时还相当谨慎,不能确定交易方向”,麦格理银行的一位外汇交易员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据粗略估算,G7在此次干预日元的行动中抛售了近5300亿日元,其干预规模并不及市场所预期的2万亿日元那样大。然而,联合干预的效果却异常明显。也开始有更多的投资者相信,G7“粮草”仍然充沛,一旦触及入市干预时的价位,联合干预很可能再度出现。“地震影响并未改变我们对日元的长期看空。全球通胀压力攀升和各国央行相继加息的行动,将令日元重新成为融资货币。”在摩根士丹利外汇策略主管柯克(GabrieldeKock)看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先后开始缩减其资产负债表,而日本央行目前的政策恰好相反。大量的外汇干预和紧急债券的发行将向市场中注入更多流动性。这是日本央行现在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但这种行动将使日元长期仍保持弱势。短期内,美元兑日元汇率可能持稳于地震前82到83的区间。在柯克看来,虽然汇率干预并不总能令汇率朝着预期的方向运动,但这次联合干预很可能成功。“理想的干预前提是,联合干预、总量较大且有货币政策的配合。而这些前提条件都有可能被满足。”柯克称。虽然日本地震后的损失部分将由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承担。但短期内,日本政府仍将面临筹措大量资金的压力。按照日本政府的估算,2011财年至2013财年对震后重建资金的需求分别为7.75万亿、9.5万亿及7.75万亿日元。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KaoruYosano)近期否定了动用国民退休基金来支付震后重建工作的可能性,现有日本政府的紧急预算也是“杯水车薪”。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选择,惟有发行国债一条路。配合日本央行的资产购买计划,资金的筹措或不会成为困扰日本政府的难题。[!--empirenews.page--]然而,风险仍然存在。巨额的新增债务不仅增加了日本政府的债务成本,也制约了日本的货币政策。一旦通胀风险出现,日本央行将无法更有效率使用加息手段来帮助平抑通胀——此举将使日本政府的债务链条面临断裂的风险。且随着全球各国陆续收紧财政和货币政策,日元较低的借贷成本将令日元再度成为息差交易的首选,而这,可能又将令日元重返弱势之路。
尽管德国市场在2010年的年度安装量涨幅逼近100%,但该市场的实际太阳能安装量却比此前所预计的数字要少2GW多。这一令人失望的结果是由于在过去的十二个月内德国政府所进行的两次上网电价补贴率下调所造成的。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GermanFederalNetworkAgency)所公布的官方数字显示,德国市场在2010年内共安装了24.2893万套系统、总计7.25GW,同比此前9.5GW的预期值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十二月的安装量为1.17MW。小型规模的项目(10KW-30KW)占到了年度安装了的26%,同时,大中型规模项目(100KW-500KW)的安装市场发展良好,涨幅达174%。此外,就各地区来说,巴伐利亚地区再次占据了领先地位,安装量为2379MW,占到了33%的市场总份额;巴登符腾堡州和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两地紧随其后,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事实证明,德国市场正保持其一贯的增长态势。”EuPD市场调研公司分析师马库斯•洛尔(MarkusLohr)表示,“同上一年度相比,大多数地区的增长率都有所增加。仅有少数区域市场出现了饱和状态。尽管年初时的业务发展较为缓慢,但是随着产品价格的稳定,整个市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展现出了十分明确的反弹迹象。此外,据市场研究人员估计,德国市场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意大利即将做出的政策决定。”“另一个影响激昂很可能来自年中递减效益。由于预计将在六月份出现的安装高峰并不会被涵盖在半年递减的计算中,因此目前并无法肯定这一半年递减程度是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挠市场的发展。因此,EuPD市场调研公司预计,德国市场在2011年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其程度将缓和得多。”
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晶片)的硅晶圆或从5月开始供不应求,因日本3月11日强震导致两家主要工厂停产. 不过几位分析师指出,市场紧俏可能只是短暂现象,因地震前业内产能过剩且库存充裕. 韩国LG Silitron或可抓住这次机会,进一步打入这一日本主宰的行业.2009年晶圆市场总规模超过70亿美元. 全球最大硅晶圆厂商日本信越化学工业被迫暂停旗下最大晶圆厂的生产,没有复工时间表. 分析师认为,虽然像台积电这样的大客户有议价能力,可以获得晶圆供应,但较小的公司可能处境艰难.这种局面还可能蔓延至电子产品的生产. "大多数客户的库存足以满足4月需求,所以问题将从5月开始浮现,"IHS iSuppli副总裁Akira Minamikawa说道,并表示价格或最多上涨20-30%,地震恐怕会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对信越化学工业的生产构成拖累. 他补充说,如此多的日本工厂在地震中受损,因此需要花上一定时间才能获得必要的零部件,导致信越化学工业全面恢复生产的时间推迟.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第二大半导体测试设备制造商Advantest已同意以11亿美元收购新加坡公司Verigy,从而创下这家日本公司发展史上最大规模收购。该交易将使爱德万测试实现业务多样化,并减少对通常波动性较大的个人电脑需求的依赖。 Advantest今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按照每股15美元收购Advantest所有股权,但这宗完全以现金支付的收购还将需要获得Verigy股东的批准。如果完成这次收购,Advantest将超过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诺斯雷丁(North Reading)的Teradyne,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测试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去年11月,Verigy曾寻求友好地并购LTX-Credence。由于Advantest将收购价从原来的12.15美元每股一步步上提,Verigy股价在过去四个月已经上涨了60%。通过收购Verigy,Advantest的测试设备技术将得到补充,此外还将增强公司的全球业务。 周一在东京证券交易所,Advantest股价下跌了1.3%,报收于2,600日元。3月25日即上周五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Verigy股价上涨了0.2%,报收于14.18美元。 分析师们称,通过收购Verigy,爱德万测试将更好地实现产品平衡,因为交易完成后,该公司将能够同时满足市场对存储芯片和大型系统整合芯片测试设备两方面的需求。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日前,行业研究机构IHSiSuppli表示,在2010年,微处理器供应商英特尔(Intel)及高级微设备公司AMD分别保持业内第一和第二的位置。根据该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芯片业巨头英特尔2010年微处理器的销售收入占全球市场微处理器总销售额的81%,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高级微设备公司2010年微处理器的销售额占比为11.4%,低于上年同期的12.2%。
一家硅谷创业企业获得了近些年来半导体行业规模最大的一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以往都会极力避免向这一领域投资。这家名为Tabula的公司本轮获得的投资达到1.08亿美元。这一交易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因为它所在的细分市场所吸引的其他新企业多数均已破产。该公司花了近8年时间完善一种可编程芯片领域的非常规技术。可编程芯片出厂后,用户可以对这类芯片进行定制,以便完成特定的任务。在完成了最新一轮投资后,Tabula的融资总额达到2.14亿美元。“与许多雄心勃勃的项目一样,它所花的时间比我们的预期长了一些。”布鲁斯•唐列维(BruceDunlevie)说,他所在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BenchmarkCapital是Tabula的投资者之一。他还补充道,半导体行业“不适合胆小鬼”。投资者之所以疏远芯片企业,是因为要从这些公司获得回报,需要花费比其他的创业企业更多的时间和资金。除了这些挑战外,Tabula所在的领域还拥有Xilinx和Altera两大老牌企业,后二者一直在可编程芯片领域占据主导。据估计,这一细分市场的全球收入约为每年50亿美元,虽然已经吸引了很多竞争对手,但最终都纷纷放弃。最近的一个例子是TierLogic。据该公司销售和营销副总裁保罗•霍灵沃斯(PaulHollingworth)透露,在寻找新一轮投资未果后,这家成立近8年的公司于去年夏天关闭。TabulaCEO丹尼斯•赛吉斯(DennisSegers)表示,任何的替代品都必须证明自己重要的价值。他还补充道,Tabula已经通过一种全新的方法实现了这个目标。在传统的方法中,需要对芯片上的电路进行编程来执行一组固定的指令,而Tabula的技术则是将设计分割成多组指令,也就是所谓的“fold”。这些fold可以在芯片中连续加载和执行,而且能够被其他指令替换。赛吉斯称,通过这种方式,Tabula的产品就可以处理那些需要更大、更昂贵芯片的任务。他表示,Tabula的产品单价预计仅为100至200美元,但性能却足以匹敌超过1000美元的可编程芯片。在这一行业中,任何的新企业都要跟上Altera和Xilinx的生产工艺,降低电路体积,并削减芯片上每个功能的成本。Tabula的产品已经获得了部分收入,这些电路的尺寸达到了40纳米。美国市场研究公司LinleyGroup分析师汤姆•哈弗希尔(TomHalfhill)表示,Tabula需要证明,它可以采用较新的32纳米和28纳米工艺生产芯片。假设Tabula能够做到这一点,从理论上讲,该公司的技术就将通过高端生产工艺获得更大的利益——因为更小、更快的晶体管可以加载并执行更多组计算指令。根据道琼斯风投资源(DowJonesVentureSource)的数据,Tabula获得的这轮投资是CortinaSystems2006年融资1.32亿美元以来,半导体行业最大的一笔融资。Tabula本轮融资由CrosslinkCapital和DAGVentures主导,其现有投资者包括Benchmark、BaldertonCapital、GreylockPartners、IntegralCapitalPartners和NewsEnterpriseAssociates。
一位美国华尔街分析师指出,日本东北大地震对半导体产业供应链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暂时性且程度有限的,主要是因为厂商具备库存缓冲,并能找到替代供应来源。“我们仍看好半导体领域,因为我们将目前的混乱视为暂时性,也不会影响我们的两点看法:其一,大多数的库存修正已经迈入尾声;其二,我们改变了想法,认为在近期内将会有新一轮经济不景气发生。”JPMorgan分析师ChristopherDanely在一篇新报告中表示。Danely指出,他确实预期会有数家公司因为需求衰减而降低营收预测,因为日本当地有许多电子制造厂仍因为地震损害或是缺乏电力而停工。例如德州仪器(TI),该公司位于日本东北的一座重要晶圆厂受地震损毁,在7月中旬以前恐无法复工;还有安森美半导体(OnSemi),该公司位于地震灾区的两座晶圆厂,也被迫暂时停工。“而我们认为,灾区据点的停工不会影响这些公司的全年营收,因为在状况稳定之后,需求也会回温;”Danely表示。有些分析师警告,在震灾之后,半导体产业可能会遭遇某些较严重的供应链中断问题;例如据估计,全球将减少25%的矽晶圆材料供应量,因日本灾区当地两座制造厂仍因基础建设毁损而停摆,如果长期无法复工,就会导致矽晶圆短缺。另外,晶片封装用的一种BT树脂,也因为主要供应商MGC的厂房在震灾中受损,而面临缺货危机。还有日本野村证券(NomuraSecurities)的分析师也警告,微控制器(MCU)市场有可能因为瑞萨电子(Renesas)旗下的生产据点停工问题,而受到不小冲击。JPMorgan的Danely表示,他认为晶片产业链受日本震灾影响将是暂时性且程度有限的结论,是来自上一次也对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带来不小冲击的地震灾害──也就是1999年发生的台湾921大地震。“台湾是全球PC产业链的心脏,也是数种相关零组件生产、以及PC/NB组装的重镇;”Danely指出:“此外,当时台湾也有众多晶圆代工厂与其他零组件制造商。921大地震也导致产业供应链的暂时中断,以及整个半导体食物链的库存消耗。”Danely指出,在921大地震之后的一个月,费城证券交易所(PhiladelphiaStockExchange)的SOX半导体产业指数下跌了近13%,因为AMD、Xilinx等厂商都经历了供应中断、库存减损以及零组件的短缺。但SOX指数很快又反弹向上,在两个月内回涨了40%,证实供应中断只是暂时性,也没有为整体产业带来实质性的冲击。“事实上,当时有很多厂商都反映订单更为吃紧,因为库存被消耗一空,以及在各种疑虑扫除之后的需求大幅回温。”Danely也表示,虽然日本311大地震达到芮氏规模9.0,是比台湾921大地震7.3的规模严重许多,但他预期对晶片产业链所带来的影响一样是短期性的。
日本2011年3月11日下午发生9.0级强震,虽然日系两大存储器厂东芝(Toshiba)和尔必达(Elpida)工厂并不在直接灾区附近,但仍对于整个半导体业产生巨大影响。震央附近的岩手县,其半导体厂包括东芝、富士通、索尼等,其中东芝位于岩手县的厂房主要以逻辑芯片、消费性芯片为主,与NANDFlash芯片无关,而索尼受到此次地震影响最大,关闭其中6座工厂。东芝NANDFlash工厂虽然不在灾区,但受到地震波及短暂停工,加上在地震之前3月8日,东芝四日市12英寸晶圆厂也出现停电现象,因此NANDFlash未来产能吃紧问题不可避免。尔必达的生产基地位于广岛,属于日本南方,受到强震直接波及较小,但地震当天厂房也短暂发生暂停运行,但随即复工,而秋田封测厂则因为电力问题而无法实时复工,但整体而言,不论是尔必达或东芝,强震之后面临最大两个问题,一个是货品运输困难度大增,另一个则是晶圆材料短缺的问题。全球最大晶圆供应商信越半导体市占率超过30%,信越半导体1座厂房邻近地震灾区,尔必达和东芝的矽晶圆大部分都是信越提供,因此未来晶圆供应受多大影响还需更进一步评估。受地震和海啸消息影响,全球内存和闪存芯片曾一度暴涨,终端产品也跟风上涨。但好景不长,从本周初开始内存价格触顶回落;闪存类产品虽未能明显下跌,但涨势也得到控制,个别产品降价甩货。业内方面,地震影响中最为受益的无非是韩系、美系、台系晶圆厂,其中尤其以韩国三星和海力士最为得利。随着韩系厂商借势增加产能,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占率。此外,日系厂商还面临是否转移产能至其他国家地区的考虑。
据西澳大利亚政府表示,考虑到所需的开支,也许会对补贴进行重新评估。澳大利亚洲正向总理茱莉亚JulliaGillard进行施压,提出削减屋顶太阳能装置的大量补贴。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增加了民用住宅每年的能源支出。昆士兰州总理AnnaBligh建议澳大利亚总理JulliaGillard对屋顶太阳能计划的资金进行评估。在多数城市,这一计划的实际成本为6200美元。但是,政府试图通过抬高电价来减少家庭支出的负担。电力价格的飙升很可能会对水价产生影响,因为这会增加水处理和运输成本。另外也会增加一些高耗能海水脱盐处理工厂的运营成本。新州反对党领袖奥法拉BarryOFarrel断言,如果他能赢得一个席位的话,他将在3月26日召开的太阳能首脑会议上就这一议题展开讨论。据昆士兰价格监管部门的消息,自7月1日以来每季度平均支出费用从26美元增至440美元。其中50%的支出与联邦可再生能源调整目标系统有关,能源制造商被要求购买费用昂贵的电能,并通过家庭的屋顶太阳能电池和大型风力发电厂回馈入电网。价格上涨的提议受到EnergyAustralia,AGLEnergyandOriginEnergy等公司的质疑。上涨幅度还不够,他们要求进一步提高电价。但价格监管部门的最终决定将于五月底公布。澳洲OriginEnergy公司表达了他们的担忧,价格监管部门并未充分认识到成本和联邦劳工党对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变动的关联。AGL公司也宣称在这种情势下,能源供应商将遭受巨大的挫败。自1月1日实行以来,可再生能源计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针对小型发电项目(如屋顶太阳能电池),第二部分是商用项目(如风力发电厂)。去年十月,联邦政府表示会削减民用住户的补贴。同时,新州的肯利政府也削减了太阳能上网电价。然而Origin公司表示,由于太阳能行业的稳定增长以及太阳能电池价格的下跌,补贴削减所造成的影响会因此而抵消。自十月份以来,大型可再生能源的认证价格已从29.5美元涨至3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