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利与美国非盈利组织合作为加州低收入家庭提供太阳能电力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YGE)(产品商标为“YingliSolar”)(简称“英利绿色能源”或“公司”),一家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21日宣布旗下分公司英利绿色能源美国有限公司(“英利美国”)已与美国非盈利组织GRIDAlternatives签署了一份战略性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英利美国将为该组织捐赠一批光伏组件,同时英利美国获得该组织的官方组件供应商资格。来自英利美国的捐赠是该组织有史以来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GRIDAlternatives总部位于加州,是一家非盈利性质的光伏系统安装商。该组织致力于为社区低收入家庭提供绿色电力,帮助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提供光伏系统安装及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过与志愿组织和绿色岗位培训专员进行合作,英利美国和GRIDAlternatives将在2011年为加州400个低收入家庭安装总计1兆瓦的光伏系统。该项目采用的光伏组件全部由英利提供,部分属于捐赠性质,部分需以合理的市场价格购买。这些光伏系统在使用期限内可为这些家庭节约总计1,000万美元的电费支出,同时减少40,0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该项目还将为有意从事光伏系统安装工作的社区居民提供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实地操作机会。GRIDAlternatives组织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监EricaMackie表示:“非常感谢英利美国的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不仅上百个低收入家庭能够获得清洁的绿色电力,同时也将为光伏行业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假使低收入家庭用得起太阳能电力,太阳能电力的普及将毋庸置疑。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宣布与英利美国的合作,该种合作模式在GRIDAlternatives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同时也很感谢他们为美国弱势群体所做出的贡献。”英利美国董事总经理RobertPetrina表示:“履行社会责任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与GRIDAlternatives的合作使我们倍感荣幸。我们相信为老百姓生产用得起的绿色电力以及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是我们实践这一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表示:“长期以来,英利忠实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为子孙后代提供更为绿色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我们选择与GRIDAlternatives展开合作的重要原因。”

    半导体 太阳能 电力 ALTERNATIVE 光伏系统

  • 美光科技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80% 但收益和销售额超出分析师预期

    美国内存芯片大厂商美光科技(MU)日前发布了201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美光科技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80%,但每股收益和销售额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主要由于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内存芯片需求增长。在截至3月3日的这一季度,美光科技净利润为7200万美元,每股收益7美分,这一业绩不及去年同期,但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2010财年第二季度,美光科技净利润为3.65亿美元,每股收益39美分。彭博社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分析师平均预期美光科技第二季度每股收益6美分。美光科技第二季度营收为2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彭博社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美光科技第二季度营收21亿美元。

    半导体 平板电脑 华尔街 美光科技 内存芯片

  • 东芝受311地震影响

    东芝(Toshiba)是全球第2大NANDFlash供应商,市占率约35%,与龙头厂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不相上下,目前位于日本的12吋晶圆厂是和快闪记忆卡大厂新帝(SanDisk)合资建立,位于关西(Kansai)地区四日市,在日本311东北大地震之后,东芝的12吋晶圆厂距离日本东北9.0级震央约500里,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东芝的NANDFlash厂房和设备并未受损,311地震当天仅短暂的停工做检查和机台调整,预估减少的晶圆产出仅占2011年上半年NANDFlash总产出量的10%,换算全球位元产出不到4%;然这次地震对东芝影响最大的部分,反而是上游原料的供给问题。包括东芝在内,全球主要的记忆体供应商大部分矽晶圆供应都以信越半导体和SUMCO为主,这两家大厂全球市占率超过50%,但这次都受到地震影响,其中信越的福岛县白河厂占全球矽晶圆供应高达约20%,这次因为地震导致停工,目前尚未复工,是全球矽晶圆供应的最大变数;再者,SUMCO的山形县的米泽厂也处于停工状态。其他的化学材料也陆续传出缺货声浪如如矽晶圆、光阻剂、化学研磨液、钯材、氮气等,都因为供应商在日本东北,很多化学材料由于技术门槛高,因此投入生产的业者不多,或是其他?挴陆茠熔ㄚ~品质不能达到客户要求的水准,因此很多化学材料供应都掌握在少数几家大厂手上,如封测产业的BT树脂,日立化成和三菱瓦斯化学囊括全球市占率约80%等。日本强震虽然直接冲击东芝的12吋晶圆厂情况相当有限,但却间接=成的矽晶圆、化学材料供货短缺,都让NANDFlash后续供给增添不确定因素。

    半导体 东芝 晶圆厂 ELECTRONICS NANDFLASH

  • Phoenix Solar在法国建立光伏系统

    德国凤凰太阳能公司(PhoenixSolar)日前和LHI公司签署了协议,将在法国承包建设一个峰值电力约为1.7兆瓦的太阳能园。这个电站将成为上瓦尔省(Haute-Loire)地区最大的。太阳能园将建在一个海拔650米左右,接近4.4公顷(大约有6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区域上。预计每年的能源产量将超过2百万千瓦时,能为法国超过500户的家庭提供环保电力。LaRouchouse太阳能园是凤凰太阳能公司与合作伙伴在这个区域开发的第一个项目。更多的项目正处于筹备阶段。作为总承包商,凤凰太阳能将负责这个太阳能园的规划、执行和建设。建设工作将在3月底之前开始,计划在7月份完工。届时,凤凰太阳能将接手这个电站的维护和运营工作。由于所有必要的正式批准已处在早期阶段,基于2010年有效的上网电价,并入电网的电力将得到由energyutilityEDF提供的补偿,在这个区域为33.91欧分/千瓦时。LHI可再生能源部的经理FranzUnterbichler表示,“我们对凤凰太阳能公司的能力十分有信心。其在建造大型光伏太阳能电站上超过10年的经验,使得它成为我们最理想的伙伴。我们在德国合作很好,因此很高兴将一起走向法国。”凤凰太阳能公司的销售总监UlrichReidenbach说道,“我们很高兴现在有一个在法国为LHI建造大型光伏电站的特权。通过在里昂建立附属公司,我们为法国的光伏市场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并将在这个市场上经营组件、系统和电站业务。”

    半导体 SOLAR PHOENIX LH 光伏系统

  • 日本地震会不会再次影响东亚经济地图?

    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沿岸地震日本产业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十分困难的境地这次地震直接袭击了东京周围的两大工业地区:以千叶县的千叶市为中心面临东京湾的“京叶工业地域”和从东京到横滨的所谓“京滨工业地带”延伸出来的包括崎玉县,群马县,枥木县和茨城县的“北关东工业地域”,这些地区是日本的钢铁、化工、石化、汽车和半导体产业集中的地带,而这些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是日本在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那部分,其中很有一些所谓“onlyone”的产品。但这次地震使得日本人失去了他们产业界的很大一部分产能。据统计将起码在短时间内丧失100%生产能力的有:发电机组,线材,高级单反照相机,高级光学镜头,计算机硬盘铝制底板;几乎100%的有:汽车,磁记录媒体;一半以上的生产能力受损的有:半导体硅园,喷墨打印机,汽车轮胎以及其他汽车配件。灾情之烈,受灾区域之大,再加上寸断了的物流和电力以及燃料的不足,使得灾害恢复的进度可能会比较缓慢,医治这次震灾的创伤可能要花费好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医治震灾创伤的同时,日本产业界还面临着一些其他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首先是电力供应,受到震灾的袭击,在这一区域里中以福岛一号和二号,女川等三个核电站为首,加上其他火力发电站的不少发电机组解列停机,退出电网的装机容量达到了1876.6万瓩。福岛一号核电站前途暗淡,二号核电站也将进入长期检修,因为其地理位置过分靠近福岛一号核电站,所以其是否能够继续使用还要取决于福岛一号核电站今后的事态发展。无论如何,这一区域将长期出现900万瓩左右的电力空缺已经几乎成为不争的事实。预计如何填补这一空缺甚至可能会成为上升到成为国会议题的政治问题高度。日本产业所面临的另一困难局面是日元的升值从1971年8月美国放弃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制宣告终结,日元被迫采取自由汇率之后。每次大的自然灾害之后,日元总会进入一个急剧升值的时期,这种升值和经济现况无关,只是日本的各大保险公司为了理赔而不得不出售其保有的各国有价证券以换回日元,这种举动对供需关系所带来的影响致使日元汇率在短期内急剧上升。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日元对美元汇率曾经创下79日元兑换1美元的最高记录主要就是出于这个原因,而这次地震之后在三个工作日内日元已经飙升至81,开始了向历史最高纪录逼近,现在还不能断言这次的日元汇率到底能走到何处,但肯定会在80左右徘徊一段时期。无论如何,这种坚挺的汇率将影响到这个地区以及日本的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能力。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的日元大幅升值使日本企业纷纷采取了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以抑制成本,维护其价格竞争力的对策,而阪神大震灾之后急速的日元升值更是将这个对外转移的流向从主要是东南亚各国转到了中国大陆。现在的日本企业可能面临着比1995年之后更为困难的选择在从广场协议之后一直到阪神大地震这段时间内日本企业转移生产基地的行为基本上是出于纯粹经营上的考虑,而从中曾根康弘政权开始表现出来的自民党执政能力的下降也使得日本人没有考虑过这种转移行动会产生改画世界经济地图的后果,从而政府基本上对企业的这种行为没有进行过任何干预,几乎是放任自流的。日本政府所采取的这种“不干预民间的企业行为”政策的后果之一是促使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去年的国民经济总产值(GDP)已经超过了日本,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日本政府可能不会鼓励日本企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基地,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生产基地。即使考虑到这个因素,可供日本人选择的手段也不多。这次地震已经告诉了日本产业过于集中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更何况悬挂在日本人头上的还有另一把达摩克拉斯之剑,那就是传说中的“东海大地震”。所谓“东海大地震”是指以静冈县富士宫地区为震中的海沟型地震,这个地震在统计学上很有规律性,隔100到150年就会发生一次,每次发生都带来巨大的损失。最近的一次是发生在1954年的8.4级地震,从统计学的角度现在是东海大地震的袭来时期,实际上现在以东京为中心的东日本地区的防灾规划都是以“东海大地震”为想定目标而制定的。在这次东北大地震之后的15日晚间东京时间20:31左右,静冈县富士宫市发生了一次六级地震,虽然震级不高,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但这条新闻在日本并没有被淹没在有关东北大地震的其他新闻里,因为这个地方让人想起“东海大地震”,但地震后日本气象厅所公布的结论更加令人不安:“这次地震和东海大地震无关”。那么那个东海大地震究竟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到来呢?预料中的东海大地震将会袭击的地区还是这次东北大地震所袭击的地区,这就给日本人提出了一个继续把产能集中在这一地区是否明智的问题,然而向何处分散产能也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单纯从企业经营出发,较低廉的地租,人工费用,基本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少的自然灾害以及文化上的相似性使得中国大陆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日本国内高昂的地价,租金,工资,法人税和几乎无处不在的自然灾害的威胁都会影响到企业的选择。这些不利条件和向中国过度转移产能而带来的对日本制造业安全性本身的威胁相比之下的裁量取舍会让日本政府及其企业经营者们头疼。

    半导体 电站 核电 发电机组 电力

  • SEMI:2月北美设备订单额环比增4.7%

    SEMI日前公布了2011年2月份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订单出货比报告。按三个月移动平均额统计,2月份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订单额为15.8亿美元,订单出货比为0.87。订单出货比为0.87意味着该月每出货价值100美元的产品可获得价值87美元的订单。报告显示,2月份15.8亿美元的订单额较1月份15.1亿美元最终额增长4.7%,较2010年2月份的12.5亿美元最终额增长26.7%。与此同时,2011年2月份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额为18.3亿美元,较1月份17.9亿美元的最终额增长2.3%,较2010年2月份10.2亿美元的最终额增长79.8%。“出货额连续三个月增长,订单额也较1月份增长4%。”SEMI产业研究与统计资深主管DanTracy说道,“二月份订单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5%。”北美半导体设备市场订单与出货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出货量(三月平均) 订单量(三月平均) 订单出货比 2010年9月 1610.9 1651.2 1.03 2010年10月 1623.3 1593.7[!--empirenews.page--] 0.98 2010年11月 1567.3 1512.6 0.97 2010年12月 1760.1 1580.2 0.90 2011年1月(最终) 1786.9 1513.9 0.85[!--empirenews.page--] 2011年2月(初步) 1827.2 1584.9 0.87数据来源:SEMI

    半导体 半导体设备 SEMI GE PI

  • 东芝和富士通等日本厂商近日逐渐恢复生产

    3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日本一些科技公司已经逐渐开始恢复生产,其中包括富士通、NEC、松下、东芝等公司。日本在两周前遭受了9.0级大地震,地震之后,人员、交通等损失以及核泄漏事件均给日本科技产业带来不小的损失。上周有调查机构报告,日本地震已造成世界上25%用于电脑芯片的硅晶片生产短缺。许多公司面临设备损坏,人员高负荷工作和停电等问题,但是有积极迹象表明,一些计算机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重整旗鼓。日本硬件生产厂商富士通,在其三个半导体制造工厂停止生产之后,已经部分恢复了其另外四个受损的制造工厂,包括一个PC制造工厂,一个半导体晶圆工厂,以及一个半导体测试设施。富士通另外的两个工厂也已完全恢复了生产,其中包括一个手机制造工厂。而总部设在东京的东芝公司,正将一些工厂的设备进行替换,其中包括一家半导体制造的工厂。据悉,东芝在地震中受到“轻微损伤”的两家半导体工厂,现在都已恢复生产。半导体、电子设备和PC制造商报告称,东芝的全资附属公司ToshibaMobileDisplay,一家中小型LCD屏幕生产商,将会在一个月后重新恢复其位于日本深谷的生产线。东芝表示,“现在正在做出最大的努力保证材料和组件的安全,以确保产品的损失最小。东芝正调查现有库存,包括渠道库存、零部件和半成品,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替换受灾地区以外的产品,并推广替代品。”此外,松下和NEC也在周三披露,其在地震中受损的部分工厂已经开始恢复生产。

    半导体 富士通 东芝 PC NEC

  • Advantest并购Verigy 成为全球最大测试设备商

    新加坡芯片测试设备制造商惠瑞捷(Verigy,Ltd.)已同意日本半导体测试设备巨擘Advantest所提的收购案,Advantest将以每股15美元的价格收购Verigy所有在外流通的普通股票,预估整体收购金额达9亿765万美元(约740亿日圆),而在收购Verigy之后,Advantest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测试设备厂商。据报导,Verigy已于21日向Advantest传达同意其所提收购案的意向,Advantest并将自今(2011)年4月份以股票公开买卖(TOB)的方式开始收购Verigy股票。报导指出,Advantest在使用于DRAM等记忆体的测试设备市场上握有35-40%的市占率,位居全球首位;惟在系统整合芯片(SystemLSI)市场上,其市占率则逊于美国Teradyne的近40%,故Advantest计划藉由收购Verigy,夺下Teradyne于整合芯片用测试设备的龙头位置。Advantest则于22日发布新闻稿宣布,Verigy已于美国时间21日早上宣布,该公司已承认Advantest所提之收购案条件优于Verigy和LTX-Credence之间的整合案条件。Advantest指出,Verigy上述的宣布也让Advantest所提的收购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半导体 TEST 测试设备 AN ADV

  • 部分日本半导体工厂已经恢复生产 电力短缺和余震将延缓产业恢复进程

    据国外媒体报道,因地震、海啸灾难关闭的部分日本芯片工厂已经恢复生产,但其他工厂则仍然面临电力短缺等问题的困扰。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芯片业最关注的问题是地震和海啸灾难对全球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的影响。尽管未来数个月内有些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但部分工厂恢复生产就是一个信号: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全球第二大300毫米晶圆供应商信越化工(Shin-EtsuChemical)表示,地震后关闭的4家工厂中的2家已经恢复生产,该公司仍然在评估另外2家工厂的损失,正在将一家工厂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位于日本其他地方的另外一家工厂。据瑞银称,日本占全球300毫米晶圆市场的72%。日本DRAM内存芯片厂商尔必达表示,在因地震造成的停电事故短暂关闭后,位于日本东北部的一家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已经恢复生产。这家工厂没有遭到破坏。信越化工和尔必达都表示,电力供应仍然是个问题。据市场研究公司IHSiSuppli称,在日本东北部地区的余震完全停止前,芯片制造生产线不可能恢复生产,“在较大的余震停止前,芯片制造生产线恢复生产是不可能的。发生里氏5级地震时,芯片生产线就会自动停止”。

    半导体 半导体 进程 晶圆 电力

  • 应用材料西安研发中心:实验室与工厂的桥梁

    5年前,当应用材料公司决定在西安设立公司在亚洲唯一的研发中心时,业界对“老大”的这一魄力举措由衷地钦佩与感叹,钦佩应用材料公司对中国市场看好而持续投入的魄力,同时钦佩其对选择西部重镇西安这一决定的果断。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基地,由于接近客户,西安研发中心将自己定位为实验室与工厂之间的桥梁,希望将美国、欧洲研发中心的实验成果在此实战验证,并在得到客户的积极反馈后,走进中国的客户工厂。2月底日,笔者第一次走进了应用材料西安研发中心园区。在这里有集成电路设备“居住”的洁净室,CMP、PVD等设备的最后阶段研发与客户培训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据介绍应用材料公司最新PVD设备第5阶段的研发完成工作就是在这里完成,然后供货客户。同时公司在光伏设备领域的开发工作也都在这里紧锣密鼓的进行。现场硅锭线锯设备前,近10名工程师一边调试设备,一边密切关注参数的变化。在可靠性检测实验室,不少电池片正在接受高温高湿、湿漏电、温度循环等各种严酷极端的环境模拟测试。毕业于西安交大本科的的一位“海龟”工程师介绍,这里不少大型检测设备都是他们亲手设计,然后找中国相关公司加工制造的。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这里的研发工作让不少家的西安的“高知”感受到了工作与创造的乐趣。这里还有与丝网印刷配套的完整的光伏电池片生产线,世界各地应用材料研发实验室及客户需要尝试与调整的新工艺材料方案,都可以第一时间在这里的生产线上得到验证,从而为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最可靠的实验数据。应用材料公司中国首席技术官邹钢博士介绍,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工艺技术、智能控制、生产系统化、销售服务等领域的经验对促进光伏事业部的进步有不少借鉴。例如在丝印领域,通过采用双层印刷提高导电层厚度,及采用高激活硅掺杂技术降低接触电阻可使电池效率提高0.5%。这0.5%的效率提高将对客户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重大贡献。而今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不断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电池效率,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作为关键设备供应商,应用材料在技术上要走的比别人都快,才能对产业发展的贡献更大,应用材料公司副总裁、中国区首席行政官陈荣玲说。在西安研发中心,虽然去年薄膜电池整套设备方案停运,但相关的一些工艺研发依然在进行,等待着大规模GW级电站市场的形成,效率的提升也依然是提升薄膜电池竞争力的关键。300多人规模的西安研发中心是应用材料公司贴近客户、提升中国“技术含量”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它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它已成为中国光伏与半导体产业研发团队的重要组成。

    半导体 工程师 研发中心 应用材料公司 薄膜电池

  • 瑞萨电子半导体前工序工厂“只要还实施计划停电就难以恢复生产”

    瑞萨电子2011年3月18日公布了截至当天12时,受地震和计划停电影响的日本国内8处生产基地的情况(参阅本站报道)。发布资料显示,继已宣布恢复生产的瑞萨东日本半导体东京元器件本部(半导体后工序,东京青梅市)之后,瑞萨北日本半导体米泽工厂(半导体后工序,山形县米泽市)也预定从3月19日开始“在通电的范围内恢复生产”(瑞萨电子公关部)。由此,预计停产的基地减至6处。这样,虽然后工序工厂也受到了计划停电的影响,但有望部分恢复生产,而半导体前工序工厂“由于启动生产设备需要花费时间,因此只要还在计划停电,就难以恢复生产”(该公司公关部)。例如,瑞萨电子的高崎工厂(半导体前工序,群马县高崎市)和甲府工厂(半导体前工序,山梨县甲斐市),虽“预定在计划停电结束后开始启动设备”,但计划停电会持续到何时还不清楚,因此无法确定启动时间。另外,在受地震影响最重的瑞萨电子那珂工厂(半导体前工序,茨城县常陆那珂市),尚无法确认洁净室(CleanRoom)内的情况。预定在确认完工厂内的变电设备后部分恢复供电,并确认洁净室内的情况。此外,瑞萨北日本半导体津轻工厂(半导体前工序,青森县五所川原市),正在启动附带设备及动力设备,并预定顺次启动制造设备。瑞萨山形半导体鹤冈工厂(半导体前工序,山形县鹤冈市)正在为恢复生产做设备启动的准备工作。RenesasHighComponents(半导体后工序,青森县北津轻郡鹤田町)已开始为恢复生产启动设备。

    半导体 半导体 瑞萨电子 RENESAS COMPONENTS

  • 日本地震对安森美半导体在日本的六家工厂未造成很大影响

    安森美半导体公司(ON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NN)宣布上星期五(3月11日)日本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对公司在日本运营的影响。公司已经确认,没有三洋半导体分部或其他安森美半导体在日本雇员因地震或海啸在工作现场受伤。安森美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傑克信(KeithJackson)说:“获悉日本3月11日不幸发生大地震,安森美半导体谨对遭受地震影响的日本人民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如同往常一样,我们最优先关注的就是受地震影响雇员的人身安全及他们的良好状态。我们持续评估地震及海啸对我们生产厂、供应链基础设施及客户的影响。我们上周末已开始在公司网站www.onsemi.cn上更新公司在日本运营所受影响的信息,一旦有新信息,我们将持续更新,与我们不同的持份者保持沟通。”安森美半导体目前在日本拥有及运营总计三家生产厂,分别位于会津(Aizu)、新泻(Niigata)及羽生(Hanyu)。此外,公司还在日本运营另外三家从三洋电机租赁的生产厂,分别位于群马(Gunma)、岐阜(Gifu)及粕川(Kasukawa)。初步报告显示,这六家生产厂因地震及海啸仅遭受极小的物质损害,建筑物结构仍然坚固。新泻、岐阜、粕川及羽生的生产已经恢复,会津的生产也曾初步恢复。不过,为安森美半导体日本工厂及公司在日本客户和供应商的工厂提供的燃油、电力、燃气、水、化学品及物流等基础设施服务因地震及海啸而受到影响。根据当前获得的信息,现在基础设施遭受的破坏预计会导致公司在会津及群马的工厂暂时歇业,直至基础设施服务能够可靠地恢复。这些服务有可能出现的间竭性中断供应可能会导致其它据点的生产也暂时中断。公司目前预计基础设施服务将会在第1季度末改善。公司正在谋寻将生产转移至其它工厂的可选方案,从而为客户提供供应的连续性。由于日本发生地震及海啸,安森美半导体2011年第1季度的收入有可能因基础设施服务中断、物流问题及客户在日本接收产品供货的能力问题而受负面影响。根据2011年2月3日提供的安森美半导体及三洋半导体总合计收入指引的中间点8.525亿美元估计,第1季度收入的潜在负面影响可能是预计收入的2%至4%。我们当前无法预测日本地震及海啸对2011年2月3日提供的其它指引的影响,我们也免责须在未来更新此指引。公司正在与保险公司一起工作,评估任何适用的业务中断、供应链中断及财产损坏等招致的损失,及弥补该等损失。安森美半导体预计将在5月份的2011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更详细地介绍日本地震及海啸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半导体 供应链 安森美半导体 GIF ONSEMI

  • AMD任命前三星高管为拉美地区副总裁

    AMD今天宣布,现年50岁的罗纳尔多·米兰达(RonaldoMiranda)将于4月4日加入公司,担任AMD拉美地区的副总裁兼总经理。在这一职责中,Miranda将负责AMD在巴西、墨西哥、南美、中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所有业务与运营。他拥有超过27年的在拉美多家科技公司成功管理销售与企业运营的丰富经验。AMD高级副总裁兼销售总监EmilioGhilardi表示:“Ronaldo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销售主管,拥有执行战略计划和领导团队成功推动企业在拉美地区增长的业绩记录。他所具备的市场知识与经验使他成为领导AMD拉美业务的理想人选。”在履新之前,Miranda担任三星公司巴西IT产品部副总裁,负责产品定义与规划、营销、销售与品牌定位。Miranda也曾经在英特尔公司工作过10年,组建了英特尔在巴西的渠道机构。除此之外,他还曾效力于德州仪器公司(TexasInstruments)和Itautec。Miranda在UniversidadedeMogidasCruzes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在巴西ESPM大学(EscolaSuperiordePropagandaeMarketing)获得硕士学位。他和家人将居住在巴西圣保罗。Miranda将接替HansErickson。HansErickson已被任命为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AMD全球商业管理部(WorldwideBusinessManagement,WBM)副总裁。WBM团队负责销售业务和商业规划的各个方面。Erickson将在巴西任职至4月底,确保与Miranda平稳交接。

    半导体 三星 AMD IC CK

  • First Solar斥资3亿美元扩增美国产线

    FirstSolar宣布将投资3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Arizona)兴建制造中心,可望增加该公司在美国产能的1倍。该制造中心将具备4条产线,年产能为250MWp的薄膜太阳能模块。首次出货的时间预估在2012年的第3季。除了亚利桑那州外,FirstSolar近期也扩充在俄亥俄州(Ohio)的厂房。FirstSolar预期亚利桑那州的新厂房在2011年第2季开始施工,期间预估为1年,期间可望创造约400~500个建筑类工作机会。在开始营运后,预估能创造600个正职工作机会。该制造中心先前为通用汽车(GM)的车辆测试中心,距离FirstSolar在Tempe的总部不远。除了产业外,该中心的屋顶将安装3MW的太阳能面板,并在地面安装测试设备。FirstSolar总裁BruceSohn表示,由于联邦以及州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成为FirstSolar经营领域中成长最快的市场。亚利桑那州州长JanBrewer表示,核准FirstSolar在该州兴建新科技园区,有助于推广再生能源的使用。FirstSolar在2月底公布的财报中,因为模块产能上升,成本下滑,减缓价格下降的压力,虽然营收未达预期,但是毛利率确实续上升至48.7%。同时,该公司调高2011年的财务预期。

    半导体 ST FIR RS SOLAR

  • 核电或腾出上亿千瓦空间 光伏有望分食一成“蛋糕”

    日本9级地震让福岛核电站陷入危机,全球各国也开始重新审视核电的安全性。3月14日,德国宣布暂缓延长核电站使用期后,3月15日又宣布关闭7座1980年之前建成使用的核电站。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中强调,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全球各国“停核”或“缓核”,会给光伏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不少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长期来看,这对光伏行业是利好,但短期影响并不明显。大通证券研究员蔡文彬认为:“既然全球核电站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影响,必然会给其他电力供应方式腾出一部分空间。”据统计,2003年全球核电总装机为3.61亿千瓦,如果2020年核电占比不变,依据全球能源2.5%左右的年平均增速,2020年全球核电装机将达到5.5亿千瓦。“乐观一些,如果此次日本核泄漏危机使全球核电总装机容量较基准数据5.5亿千瓦下降10%,那么将出现55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悲观一些,核电装机容量可能会下降50%,那么会出现2.75亿千瓦的电力缺口。如果我们预计下降30%,出现1.65亿千瓦电力缺口,这么大的空间只能通过火电、水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来弥补,比例大约为5:2:2:1。这对光伏行业来说,空间非常大。”蔡文彬表示。对为何给予风电更大比例,蔡文彬解释称,目前风电相对来说成本低、技术更成熟,是各国优先选择发展的一种替代能源。水电同样如此,不过欧洲各国已经没有未开发的水电资源了。对于太阳能,目前欧洲发展速度比较快。不过,蔡文彬认为各国“停核”或“缓核”,不会导致光伏需求在短期出现爆炸式增长,这种影响是长期性的。目前,光伏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上述国家对光伏所采取的政策仍是影响行业需求的关键。此前,德国、意大利仅仅是下调补贴,如果未来取消或者甚至开始征收税款,这对光伏产业将是巨大打击。而湘财证券研究员侯文涛认为,各国“停核”或“缓核”对光伏产业短期及长期影响都不会太大,从长期来看仅是促进作用,更准确地说是个良好的预期。因为光伏装机容量的上升最终取决于成本的下降程度,如果能实现平价上网,整个行业的需求将迎来爆炸式增长。而核电装机比例的下降对光伏实现平价上网影响不是太大。侯文涛还认为,“即便德国等欧洲国家会因日本核泄漏危机关闭一些核电站,而使其他能源建设进度加快,但光伏装机依赖补贴,这就肯定会出现一些限制,不可能核电停掉立刻大规模用光伏项目去填补核电空出的缺口。”影响光伏行业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政策因素。“5月份后,意大利可能会继续下调补贴,德国的政策下半年也会明朗化。我们预计今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长速度为20%~30%,可能不如去年,去年是100%的增长。”侯文涛表示。

    半导体 光伏 电站 核电 电力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