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大问题,国家标准委目前正在制定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新能源汽车驱动方式、驱动结构、电源结构的变化,充电设施、充电站的变化,都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规范。有了标准之后,产业的发展才有依据,否则,不同企业制定不同的标准,导致接口不统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大浪费。现在据我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接口标准已经有了,充电设施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标准。当然,标准的制定本身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新能源汽车大量的生产和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有一种说法,叫“标准先行”,用标准来引导企业,但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有些存在的问题没有通过大规模的使用是反映不出来的,也就很难把这些问题吸收到标准的调整之中。国外也是如此,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都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近两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一方面是引导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发电的占比;另一方面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提升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两个方面取得的成效显著,占比均得到明显提升,新能源汽车占比已经接近25%,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社会上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驱动方式的改变,同时对能源基础设施、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有它的需求。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体量高速增长期转向结构转型升级期。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支撑,在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行业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伴随汽车电子单车成本的增加,其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以乘用车为例,根据数据,乘用显示,汽车电子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由上世纪70年代的3%已增至2021年的40%左右,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60%。
截至目前,汽车芯片仍处于紧缺状态,而且,短缺物料已从常规车用芯片延伸至IGBT等电动车增量芯片;而就在产业链加大力度解决汽车芯片短缺问题时,已有部分企业在规划更先进制程工艺的车规级芯片
在消费电子行业处在低迷期的当下,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正成为芯片应用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成为其长期成长的动力来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带动整体产业价值链构成的升级,汽车芯片含量+重要性成倍提升,将迎来价值向成长的重估机会。
据《科创板日报》消息,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电动车对半导体的需求较传统车增加5-10倍。汽车电动化带来百年未有的大变革,产业供应链体系发生重构。
车联网是汽车、电子、计算机、通信等多技术领域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自“十四五”以来蓬勃发展。展望未来,车联网是由单车智能迈入网联自动驾驶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车联网产业链的参与主体大致有TSP、整车厂商、电信运营商、硬件终端、平台等各个参与主体,其在车联网各主要领域的主导能力、商业模式均有不同。从2021年春节车联网反垄断第一枪打响,到这一年来血洗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调查以及滴滴被封,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的阴云,在车联网行业的“大蛋糕”下,面临的种种挑战一触即发。
现如今的汽车产业都在朝着“新四化”方向发展,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而电动化指的便是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中国汽车工业转型的关键窗口期“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减少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因为电能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去获取。0排放的纯电车型还可以优化城市空气质量,保护环境,有助于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所以使用新能源去替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但实际上近些年除了纯电动汽车以外,还有例如氢燃料、甲醇等新兴燃料形式也在同步发展,只是这些燃料形式也遇到了各自的瓶颈,所以总的来说未来究竟是属于哪一种车型的,就要看谁能率先突破技术瓶颈,率先占领市场。
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已然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大项,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对于环保和资源的认知越来越深入,探索更清洁、更长久的新能源迫在眉睫,近些日子以来,油价的节节攀升,更是让众多车主朋友们头疼不已,石油这类不可再生能源,即便是价格再高,也无法遏制它们被过度开发的现状,也正因新能源汽车,电动车的热度可谓是愈来愈烈。
全球汽车供应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局势演变、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干扰,庞大的制造体系暴露出脆弱的一面,供应链安全问题成为汽车行业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全球汽车行业步入“缺芯周期”。汽车行业可能要到2023年或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从芯片短缺中恢复过来。
针对汽车芯片供应短缺、芯片价格高涨的困境,政府、芯片厂商、系统供应商等共同致力于提升汽车芯片产量、恢复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加大查处力度,以及后续芯片产能持续释放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汽车芯片供应将逐月改善,芯片产能有望回到正常供应轨道上,这场全球缺芯危机也将迎刃而解。随着芯片短缺逐月缓解、海运价格不再持续上涨,预计整车行业盈利能力将会逐渐恢复,且预计部分公司盈利改善幅度将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近年来,在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融合发展驶入快车道。在新形势下,我国也在抢抓机遇,不断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布局。而在全球实践和创新过程中,如何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中国方案与实践路径,成为了整个行业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
护航中国品牌车企出海远征 上海2022年8月18日 /美通社/ -- 借全球融合、"一带一路"、"双循环"等东风,中国品牌车企正在以中国市场为根据地,将目光锁定海外市场,拉开了全球化序幕,并获得了优异成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新的科技革命催生了更多元的“玩家”加入战局。未来,汽车智能化的产品属性、产业价值链和生态结构都将面临被颠覆。
国内车企因为缺芯而减产的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6 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11.7 万辆和 1205.7 万辆,同比下降 3.7% 和 6.6%。不可否认,芯片供应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需求的释放,尤其是在汽车智能化程度与日俱增的今天,芯片可谓是各大车企的 " 命门 "。在本就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这对经济发展可谓又是一记重击。
汽车电子芯片是用于汽车上的芯片统称车用芯片。 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的集成电路又称薄膜(thin-film)集成电路。另有一种厚膜(thick-film)集成电路(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独立半导体设备和被动组件,集成到衬底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小型化电路。最近一两年新能源汽车正在由之前的星星之火,转为燎原之势。而其所要用到的汽车芯片,自然也开始闻风而动。
芯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相当重要,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未来芯片可能会成为“新石油”,在人类工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今年因为疫情原因,使得无数厂商产能大幅度缩减,这给一些企业造成了致命影响。在汽车芯片供应中断的危机中,汽车芯片的供应和使用将出现70亿芯片的缺口,市场缺口将达到55亿美元。由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引发的疫情已经开始显现。近半年来,在汽车市场复苏、工厂生产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汽车芯片开始供不应求,加剧了汽车企业面临的“芯片荒”。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大变革。未来的汽车将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有机体,新能源汽车成为具有移动能力的信息搜集、交互和处理终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向将向规格化定制和智能制造转型,跨界融合更加紧密,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
(全球TMT2022年8月16日讯)近日,由盖世汽车、AUTOSAR组织联合主办,AUTOSEMO指导的2022第三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在武汉举办。均联智行首席架构师汪浩伟博士受邀在会上发表演讲,分享基于SOA框架设计的人机共驾系统的思考。 安全与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