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关注464人关注
我要报错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 电池是电动汽车运行的动力来源

    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机械、能源等工业的进步以及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传统的内燃机汽车所固有的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缺陷也一直影响和困挠着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随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新一代电动汽车作为无污染、能源可多样化配置的新型交通工具,近些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 提倡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刻不容缓

    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双重推动下,电动汽车市场显示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与之配套的充电设施建设的发展也紧跟其后。短期内应该考虑充电设施应以何种方式接入电网,以及配电网中的储能配置等。而为了长远的发展,应着手研究如何提高充电技术与新能源发电的配合利用、如何使充电技术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配件担负着汽车的动力问题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是大势所趋,淘汰燃油车是必然的,高度人工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唯一导向, 安装的零部件越来越多,中控大屏,随着汽车的发展车载互联网技术,车载电子产品的数量将会增加,未来,每辆移动汽车都将成为车载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继续发展。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智能化的典范,家电家居智能化,我们可以在汽车上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让汽车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未来一定会高度智能化的。

  • 汽车将会是除了家之外的第二空间

    新能源车是这两年的热门话题,新能源车的发展也有别于传统燃油车,对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线。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一大特色就是智能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将会是主流形式。无论是特斯拉、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还是跨界造车的华为、百度、小米,都在汽车智能软硬件上投入重金。人、车、家互联,甚至是万物互联,汽车不再是工具,而是聪明、具备感知能力的机器人,除了对车主、乘客的体贴入微,还能感知外界的一切。汽车将会是除了家之外的第二空间。

  • 曝宁德时代将赴美建厂:预计投资35亿美元

    2月13日消息,据报道,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计划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电池工厂,预计投资规模达35亿美元,将创造约2500个就业岗位。该工厂将为福特的电动车型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 精密电池化成和测试:电动汽车的游戏改变者

    下次去主街(Main St.)的时候,不妨四处看看,亲眼见证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电动汽车(EV)的普及已进入白热化。事实上,预计到2025年,售出的车辆中高达10%将采用电池动力,尽管目前这一比例仍不足2%1。

    ADI
    2023-02-08
    ADI 电池 电动汽车
  • 光盘成为过去式,松下宣布将停止生产蓝光刻录碟

    1月28日,日本电子巨头松下公司表示,将于 2 月份停止生产用于刻录的蓝光光盘。届时,所有公开销售的此类产品都将停产,并且不会发布任何后续产品。

  •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投产:年产量将达3000万枚电芯

    1月28日消息,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1月26日在德国阿恩施塔特启动了其在欧洲的第一座工厂,这也是宁德时代在中国境外开设的第一家工厂。

  • 新能源掀起全球新一轮消费浪潮成为各国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新能源汽车行业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分支,也改变了延续百年的传统汽车产业链结构。动力电池是产业链中游最重要的零部件,同时钴矿、镍矿等矿产资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此类矿产资源与传统汽车上游产业链有所差别。在传统汽车产业链中,处于下游的整车厂需掌握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等核心技术;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车企逐渐分离,下游的整车厂可以外采电池、电控和电机,同时部分智能化硬件与辅助驾驶芯片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降低了整车厂进入的门槛,给予了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充电桩、换电站等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产业也将在产业链中占据愈加重要的地位。

  • 马斯克:追加310万美元延期5年搞出百万英里电池

    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电池在需要更换之前已可使用10万到20万英里,大约8年,相比燃油车的使用寿命已不逊色。大多数燃油汽车报废前只能跑15万英里(24万公里),百万公里还能开的车只是少数。燃油车100多年都没有实现的目标,特斯拉310万美元加上5年时间,能够用电池实现吗?车辆的其他零部件呢?

  • 首批动力电池面临退役,废旧电池回收难题如何解?

    动力电池产销逐年上涨,电池退役后如何回收利用等难题也逐渐显露,市场体系尚未完善,甚至可以说是乱象丛生。

  • 警惕电池短缺 | 电动汽车电池与热管理技术趋势和市场机会

    作为未来出行的终极模式,BEV最终将为客户提供比ICE或混合动力汽车更低的TCO(总拥有成本)。随着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密集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部署,未来十年内BEV将大规模普及。

  •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尺寸和成本减半?不是没可能!

    在电动汽车中,更高电压可将相同电流转换为更大的马力。电池堆叠和封装的优化可实现紧凑的空间,同时实现更低的DTC(面向成本的设计)。半导体厂商所要做的就是将高效电力电子架构所需的功能更多地集成到IC当中。这是系统级集成式动力总成解决方案的基础。

  • 起底“能量密度翻倍”的锂金属电池

    即使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汽车品牌,但是在新能源特别是动力电池方面欧洲已经落后于亚洲,为此,在政府和产业界的支持下,欧洲正在奋起直追。

  • 欧洲电动汽车锂电池及材料回收的宏图大志

    鉴于运输业脱碳的紧迫性,电池是通往无碳道路运输体系的最佳途径,也是支撑道路车辆向零排放过渡的关键技术,将使该行业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随着BEV在欧洲取代传统汽车,未来几年对电池和锂、镍、钴等原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 干掉锂电,锌电欲异军突起

    向可再生能源过渡需要全球生产的电池数量远远大于目前的数量级。现有技术将无法完成这项任务。铅酸电池使用寿命短,不适用于需要数十年应用的场合。尽管锂离子电池目前正在解决这个问题,但其所依赖的原材料太稀缺,无法实现全球变暖现实所要求的广泛而迅速的转变。锌离子电池,或许是一个真正的解决方案。

  • 欧洲汽车欲实现卓越制造,与亚洲主机厂抗衡

    3月中旬,德国制造巨头大众汽车决定在两年内实现电池供应链大换血,根据其电池技术战略,未来韩国电池供应商很可能被排除在新的采购列表之外。还是3月中旬,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与法国全球化电气企业施耐德电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旨在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开发高可适用性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创新IT技术激发工业场景潜能,高效可持续发展。不难发现,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包括汽车在内的欧洲制造业已经做好了准备。

  • 2022年电池装机量排名:“宁迪”双王吃下超7成市场

    日前,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6.1GWh,同比增长37.9%,环比增长5.5%;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累计同比增长90.7%。

  • 欧盟电池行动计划路数已定,我们能从中悟出什么?

    欧洲电池行业一直热衷于将一些改进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市场,满足新的需求和要求。欧洲主流电池技术包括铅、锂和镍基电池;钠技术也有改进的潜力,研发重点是通过设计改进提高充电能力和延长循环寿命。

  • HT730采用热插拔技术,可在1分钟内不间断地更换电池

    热插拔 (Hot Swap) 即带电插拔,指的是在不关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将模块、板卡插入或拔出系统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快速维修性、冗余性和对灾难的及时恢复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