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不过,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借传统燃油车所积累的优势,欧美国家的汽车企业正在发力动力电池市场,必然会对三分天下的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不止于此,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可能从内部生变。
电力储存技术是新能源产业的最重要后盾,而生产平价电动车款Model 3 的Tesla 现在是最受瞩目也最积极发展电池技术的企业,Tesla 与Panasonic 的超级工厂计划现在在美国成为创造大量工作机会的新兴行业,且准备在全球大举扩点,但事实上,中国才是未来最大的电池制造国,且产能将远超过Tesla 的超级工厂。
随着汽车的电动化发展趋势,汽车动力总成会建立新的生态,燃油车相关传统一级供应商的市场不容乐观,而电池和汽车电子领域的非传统供应商将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论电池产能,我们称第一没人赶称第二吧!说到电动汽车,大家都想到特斯拉,说到电池呢,也还是特斯拉,虽然马斯克要在沙漠里建一座全球最大的电池工厂,但是还有一群默默无闻
极片制造一般工艺流程为: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混合制备成浆料,然后涂敷在铜或铝集流体两面,经干燥后去除溶剂形成极片,极片颗粒涂层经过压实致密化,再裁切或分条
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朋友,对于其核心动力电池,相信大家都会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真正去探讨相关问题的时候,又觉得一知半解。小编将通过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解读动力电池的相
淡灰色的衬衫加暗条纹格领带、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坐在第一财经记者面前的是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他清瘦而有礼貌。如果不是看过他的履历,你丝毫觉察不出这是一位拿奖无数的
随着锂电池的商品化越来越广泛,锂电池的电池在正极材料表面的充放电过程是当电池放电时候,处于孔中的锂离子进入正极活性物质中,如果电流加大则极化增加,放电困难,这样
图1锂离子电池安全工作区域示意特斯拉之所以成为业内佼佼者,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强大的电池管理系统。只有对复杂而繁多的电池组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才能突破电动汽车推广
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电解液化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美国科学家首次使用液化气取代电解液,分别让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在零下60℃和零下80℃还能保持高效运行。
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希望其庞大的Supercharger充电站网络将来都能够使用太阳能或电池为电动汽车充电,以便与电网断开连接。目前,电网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需要使用天然气和煤炭供电。
受动力电池需求拉动,隔膜行业至2020年预期30%增速锂电池隔膜是多方面影响锂电池性能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而锂电池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和锂电储能三大领
目前,在动力电池行业有150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其中至少30家企业长期成为车企的合作伙伴,而有最新资料显示, 宁德时代、沃特玛、国轩高科、北京国能、亿纬锂能等几家大型电池企业供应的车企客户已涵盖了国内80%的客车企业。
据《2017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总体产量达到16.2万吨,同比增长51.4%。其中LFP产量5.7万吨,NCM产量6.1万吨,LCO产量3.5万吨,LMO产量0.9万吨。
随着政策的推进以及下游需求的刺激,动力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纷纷加大了产能上的投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为101GWh,预计至2017年年底规划总产能将达230GWh,同比增长127%,动力电池产能将集中释放。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已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动力电池扩产计划,同比增加133%;通过并购、增资、对外投资等形式加速布局锂电池业务的上市公司也有近40家。
劣势方面,中国企业明显不足的是在核心技术开发方面,要想不受制于人和遭受侵权指控,技术上的创新仍是中国企业需要不断努力的。此外,中国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并缺乏国际化发展经验。
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国、韩国、日本在锂离子电池市场的竞争中可以说是各具特色,三分天下的格局将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锂电池广泛用于现代各种移动设备中,它具有质轻、高效、能量密度高等一系列其它电池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传统锂电池结构设计的固有缺陷与制造工艺都会使锂电池具有不可避
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刚刚宣布了一种新型锂基可充电电池原型,其容量可达当前锂离子电池的三倍。该技术有望成为锂金属电池的一项新进展(行业内暂无成功先例),特别是解决掉
锂电池目前已获得广泛应用,但其具有明显的缺点,一是含锂的材料来源有限,二是目前锂电池中使用可燃的液态电解液,易燃易爆,安全风险较大。在瑞士国家科研基金会的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