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SolarInternational,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OLR)4月23日宣布,该公司已经收到台湾多晶硅生产商宝德能源(PowertecEnergyCorporation)订购一整套多晶硅生产设备及相关技术的订单,该订单价值达9390万美元。订购的设备及技术包括SDR?400反应器、氢氯化反应技术以及硅芯和产品加工设备。GTSolar是多晶硅生产技术、蓝宝石和硅晶体生长系统以及相关材料的全球领先供应商,服务于太阳能、LED和其他专业市场。这批设备将安装在宝德能源新的多晶硅工厂内,该工厂预计将于2012年投产。该订单将成为GTSolar当前2012会计年度第一季度(截至2011年7月2日)储备订单的一部分。宝德能源首席执行官ScottKou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领先的多晶硅供应商,支持全球光伏(PV)产业的增长。为了确保我们新工厂能低风险地快速投产,我们需要可靠的技术,以最低的多晶硅生产成本生产高品质的材料。GTSolar的多晶硅技术及整套工程服务将让我们的工厂能快速投入批量生产,并且获得最高投资回报。”GTSolar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omGutierrez则表示:“我们很高兴宝德能源选择我们作为其多晶硅新工厂的技术合作伙伴。我们在帮助市场新进入者建设高产的多晶硅工厂方面拥有成功的卓越经验。我们成套的多晶硅设备及相关技术可以提高产量,并且降低能源消耗,每公斤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因而可以降至业界最低水平。”SDR400CVD反应器性能稳定,可年产多晶硅400多公吨。GTSolar因为开发业界能源效率最高的反应器而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SDR400CVD反应器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的领先地位。
不久前的日本大地震,显然对日本及全球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重创了日本国内的电子产业,同时影响扩散到全球,国内也受到一定的波及,一些关键电子材料面临短缺或恐慌性抬价。然而,日本地震给国内敲响了警钟,原因在于它一直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我国电子化学行业必须加强,但危机过后,让更多国内企业看到一丝希望,随着国际产能的进一步转移,以及替代日本产能的市场机遇,使得国内企业表现更为活跃。 随着“十二五”新政的出台,国内电子化学行业的走向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巨大商机在电子化学的各细分领域也纷纷呈现。从9月1日至3日即将在广州召开的“2011中国国际电子化学品展”上了解到,电子化学行业在国内已经显山露水初具规模,产业链条也基本成型,细分领域更是精彩纷呈。 由于地震引发了部分关键材料的供应断裂,迫使下游企业加速寻找替代品,已有的消息显示,包括日本国内未受影响的企业公开表示增加产能,或者投入新的新生产线的建设。显然这给了国内企业很强的启示,就是要抢抓产能短缺的间隙,以及产能转移带来的机遇。据资料显示,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国,近年来一些高科技制造也向国内转移,如高时代液晶面板、高性能集成电路等,国内形成了广东、江苏、湖北、北京等产业聚集地,上游的电子化学也随之现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由于中国是世界主要的基础化学品生产基地,如氟化工、磷化工等电子基础化学品很大部分源自国内,同时国内也是精细电子化学品的主要进口国,说明我国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以及旺盛的市场需求。另外,由于我国拥有原料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靠近下游需求等的优势,电子化学行业产能向国内转移是大势所趋,日本地震只不过加速了这个趋势的发生。 国家把信息及新材料等行业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中,对国内电子化学品行业的发展是一种直接的催化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精细化工行业带来间接而广阔的商机。具体来讲,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等都是电子化学可大展拳脚的领域,相关电子化学品企业(或精细化工企业)须关注的领域包括集成电路用材料、封装测试用材料、液晶显示器用材料、光盘材料、导电材料、办公自动化设备用材料,以及含氟电子化学品等。相关行业的整体拉动,将为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AMD周四发布了该公司2011年第一财季财报。财报显示,AMD第一财季营收为16.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5.7亿美元增长2%;净利润为5.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2.57亿美元增长近一倍。在截至4月2日的第一财季,AMD净营收为1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7亿美元增长2%。AMD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5.1亿美元,每股收益0.68美元。这一业绩好于去年同期,2010财年第一财季,AMD的净利润为2.57亿美元,每股收益0.35美元。AMD第一财季运营利润为540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1.82亿美元。不计入特殊项目,AMD第一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08美元,这一业绩好于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AMD第一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05美元,营收16.1亿美元。AMD第一财季毛利率为43%,低于上年同期的47%。2011年第一财季,AMD计算解决方案集团的销售额为12.00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1.60亿美元;运营利润为1亿美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1.46亿美元。AMD图形部门销售额为4.1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09亿美元;运营利润为190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4700万美元。AMD其他部门销售额为0美元,去年同期为500万美元;运营亏损为650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1100万美元。截至第一财季末,AMD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总额为17.5亿美元。AMD同时预计,公司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将与第一季度持平或略微下滑。AMD股价周四在纽交所常规交易中报收于8.71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08美元,涨幅为0.93%。在随后的盘后交易中,AMD股价下跌0.06美元,跌幅为0.69%,报收于8.66美元。过去52周,AMD最低股价为5.53美元,最高股价为10.15美元。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宣布,以成为太阳能产业主要竞争者为目标,计划斥资6亿美元打造一座大型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工厂。报道称,GE此举将在美国太阳能市场掀起一阵波澜。尽管是制造业的巨头,但GE业务范围广泛,尤其是近年来,GE正在把触角延伸到发展快速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从核电站到燃气汽轮机无不涉猎。消息透露,这座工厂建成后,将生产与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同款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众所周知,第一太阳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商,是薄膜市场的领导者。GE此番投资是在给这个太阳能行业龙头“下战书”。GE下属可再生能源部门副总裁维克托-阿贝特表示:“过去5年里,我们在太阳能领域下了很大功夫,投入很多资金和人力,扩大产业规模是势在必行的。”目前,这家工厂的兴建地点还没最终确定,但GE表示,将至少雇佣400名员工,创造出600份工作岗位,预计年产能会达到400兆瓦,约供电8万户家庭。业内认为,这座工厂的规模或成全美最大。有分析认为,GE大举迈进美国竞争激烈的太阳能市场后,将成为第一太阳能的劲敌。分析师表示,GE凭借规模、制造经验、技术和资金会给第一太阳能等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商带来巨大市场压力。事实上,GE对此信心十足,这是因为其手中拥有一枚制胜的“法宝”—PrimeStar太阳能公司,该公司的光伏组件主要以碲化镉技术为主。GE证实,在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协助下,PrimeStar30兆瓦的碲化镉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线的转换率已经达到了12.8%,超过了之前所有碲化镉薄膜光伏所达到的转换率。多年来第一太阳能一直使用相同的半导体材料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转换率约为11.2﹪。阿贝特表示:“我们计划新建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工厂的计划证明了我们对此项技术的信心。我们不仅在转换率上创造了里程碑式的成果,我们的团队在将理论付诸实践上也很果断。另外,后期该项技术仍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据悉,GE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把电池组件的制造成本降低50%左右。尽管这座工厂还没有投产,但GE已经与多家公司签订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变频器的供应协议。目前为止,GE最大的订单是和美国NextEraEnergy公司签署的60兆瓦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供应协议。“太阳能是一个拥挤的领域,我们的投资刚刚起步,不过目前看来还不错。我坚信,我们有能力成为太阳能产业中的成本先锋和技术先锋。”阿贝特表示。业内人士分析称,预计GE将以低价为营销策略,走物美价廉路线以进军市场,在略微降低光能转换率的同时,用低价取胜,凭借价格与光能转换率的平衡来换取更大的市场效益。估计这个新产品线将极大冲击第一太阳能的市场份额。另外,为了进一步充实公司的太阳能业务发展战略,GE日前以32亿美元收购了法国Conerteam变电公司,该公司专门从事机械动力向电力的转换技术。GE期望借由该公司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光能转换率。
4月26日上午消息 工信部公布了“2011年一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11年一季度,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增速加快的势头,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440亿元,同比增长82.4%,增速高于去年同期53.6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工业投资增速57.8个百分点。 其中,3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投资823.5亿元,同比增长91.8%,增速高于去年同期51.7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593.7亿元,同比增长85.8%。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新开工项目1414个,同比增长44.3%,扭转了1-2月新开工项目下滑的局面,其中3月份新开工项目1035个,比前2个月新增加656个。新开工项目主要集中在家用视听、电子元件、电子专用设备和信息机电行业等领域,四个行业新开工项目增速分别达85.7%、47.3%、57.9%和64.4%。内外资企业呈现不同态势,内资企业新开工项目增长59.1%,港澳台企业仅增长1.1%,外资企业下降9.6%。 一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一个行业投资增速均超过35%,电子器件、电子元件和信息机电行业投资额为382.3、262.4和313.7亿元,分别增长86.2%、79.8%和130.6%,合计占全行业比重达66.5%。光电器件和新能源电池成为投资最大的领域,投资额均超过200亿元,增长100%以上,成为拉动行业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数据同时显示,一季度,内资企业完成投资1043亿元,同比增长104.5%,占全行业比重(72%)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增势突出,同比增长140%。港澳台和外资企业分别完成投资151和246亿元,同比增长32.7%和48.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6.3和36.5个百分点。
4月20日消息,英特尔当日公布了截止2011年4月2日第一季度财报。报告称,英特尔该季度实现营收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5%;实现净利润32亿美元合每股盈利56美分,分别同比增长29%和30%。据悉,英特尔净利润增幅超过分析师预期,受收入上升25%提振。财务摘要按照GAAP计算的数据·营收128亿美元,同比增加25亿美元,增长率为25%·毛利润率61%,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运营利润42亿美元,同比增加7.10亿美元,增长率为21%·净利润32亿美元,同比增加7.18亿美元,增长率为29%·每股盈利(EPS)56美分,同比增加13美分,增长率为30%按照非GAAP计算的数据·营收129亿美元,同比增加26亿美元,增长率为25%·毛利润率62%,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运营利润43亿美元,同比增加8.62亿美元,增长率为25%·净利润33亿美元,同比增加8.30亿美元,增长率为34%·每股盈利(EPS)59美分,同比增加16美分,增长率为37%2011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约为40亿美元,派发现金红利9.94亿美元并动用40亿美元现金回购1.89亿股普通股。关键财务数据(GAAP)·PC客户端部门营收8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微处理器收入68.23亿美元,芯片组、主板和其他收入17.98亿美元;部门运营利润35.43亿美元。·数据中心部门营收2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微处理器收入20.61亿美元,芯片组、主板和其他收入4.03亿美元;部门运营利润12.22亿美元。·其他英特尔架构部门营收11.49亿美元,同比增长70%,凌动处理器和芯片组部门营收3.7亿美元,同比增长4%;部门运营亏损3600万美元。·软件及服务部门营收2.40亿美元,同比增长314%,部门运营亏损5200万美元。·所有其他收入3.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运营亏损5.19亿美元。·处理器平均售价(ASP)环比上升。·毛利润率为61%。·研发及并购支出37亿美元,略高于公司预期。·股权投资、利息及其他净收益2.13亿美元,符合公司预期。·有效税率为28%,基本符合公司预期的29%。·公司动用40亿美元现金回购1.89亿股普通股。·第一季度里,公司完成了对英飞凌无线解决方案和迈克菲的收购,两项收购贡献了4.96亿美元营收。·2011年第一季度,公司按照公历重新调整了财年,因此业务日达到14周,而通常只有13周。·截止期末,现金、短期投资和可流通债券总额114.58亿美元。业务预期英特尔预计2011年第二季度GAAP营收128亿美元,上下浮动5亿美元;预计2011全年GAAP毛利润率为63%,上下浮动数个百分点。高管评论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欧德宁表示:“第一季度,所有主要产品部门和所有地区收入年同比增长率都达到2位数,推动公司营收创下新记录。这些业绩加上我们对第二季度的预期,使我们可实现超20%的年营收增长率”。
据悉,世界最大规模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日前在日本宫崎县国富町正式落成。该工厂由日本SolarFrontier公司负责运营,自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有关太阳能电池的咨询络绎不绝。该工厂占地面积约为19万平方米,主要生产以稀有金属铟和铜为原料的CIS型太阳能电池,在完全生产的条件下,年产电池的发电量可达900兆瓦,约可满足30万户人家的用电。设备投资达1000亿日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阳能电池厂,其生产的电池70%出口国外。
随着2010年全球太阳能市场高达139%的成长,电池制造商看好2011年,并启动了积极的扩产计划。根据最新一季SolarbuzzPVEquipmentQuarterly报告,相关设备厂商2011年的营收总和有望达到152亿美元,同比增长41%。2011年基于晶硅的设备资金支出(包括硅锭,晶圆,电池片与模块)年度增长预计达31%,而薄膜设备资金支出增长更可达至71%。其中基于非晶硅薄膜与CIGS技术的投资增长最快,占据计划中扩产的薄膜技术市场78%。扩产步伐及规模较快的的一线厂商依次是中国大陆的晶硅制造商,台湾的电池制造商与薄膜领先厂商FirstSolar。根据最新公布至今年底的产能目标,以下厂商产能计划如下:JASolar3GW,TrinaSolar1.9GW,NeoSolarPower1.8GW,JinkoSolar1.5GW。以2010年为例,全球新增的晶硅电池设备营收为36亿美元,而中国大陆与台湾厂商在其中的比重为82%。此外,薄膜太阳能技术迎来了新一轮投资潮。在2011年第一季至2012年第一季期间,有多达65个薄膜电池扩产计划,薄膜制造商总产能预计将增长70%达到4.8GW。Solarbuzz资深分析师FinlayColville表示:“设备供应链受益于2011年对太阳能工厂的新增投资。第一季AppliedMaterials,Centrotherm,GTSolar与MeyerBurger等主要设备厂商的未结订单金额都在10亿美元以上,他们因此增加出货量以满足一线厂商需求。而二线晶硅与薄膜电池厂商则将更多的订单给了那些新的设备供货商。产能增加的速度与一线电池厂商出货计划一致,目标年增长率为55%。然而,随着欧洲主要市场电价补贴政策的削减,2011年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仅有12%。这样的供需不平衡将使得电池厂商在2011下半年调整扩产计划,将对设备供应链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由于制造设备的交付周期一般为3-6个月,因此可以预见这些变化将使得2012年市场更为辛苦。Q1’11~Q1’12太阳能设备依技术分类支出金额(单位:百万美元)╱Source:SolarbuzzPVEquipmentQuarterly 设备支出提前进入低迷状态2011年第一季,太阳能设备支出创新高达37亿美元,估计第二季将会是本轮太阳能设备支出周期的最高点。随着太阳能厂商调整扩产计划以因应下半年市场下滑,2011年第四季太阳能设备资金支出将会急剧下降,主要设备厂商来自一线电池厂商的新订单将会陆续减少。然而,高效产品路线的开发为下一代制造设备的供货商厂商提供了新的机遇。Q-Cells近期宣布将在2011年下半年对其1.1GW的电池产线进行front-andrear-side升级,反映了产品路线升级的趋势。到2012年第一季,各种高效晶硅电池产线将占到晶硅电池产能的35%。新技术的应用将推动新型设备的应用,例如半导体设备市场领先厂商VarianSemiconductorEquipmentAssociates的离子注入设备。由于2011上半年未结订单的出货,2011年第一季的设备厂商营收数字将会很高。然而,领先指针还是新增订单量,厂商们将会依市场情况重新审视2012年扩张计划,而投资薄膜技术的厂商将看2011年与2012年新建工厂的成功与否来看下一阶段投资。不过仍有很多投资者对于太阳能产业有高度兴趣,目前看来他们还是愿意投资太阳能产业。
比利时弗拉芒大区能源部长弗雷娅·范登博什19日说,弗拉芒大区政府将调整对光伏电能产业的政策,削减资金扶持。范登博什表示,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是一项投入产出比最低的环保能源技术,政府的资金扶持政策误导民众进入该领域。截至目前,弗拉芒大区政府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的企业以及个人实行退税政策,2008年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退税标准为1000千瓦时450欧元,2009年安装的420欧元,其他按此标准依次递减,基本目标是帮助投资者能够在7至8年的时间里收回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成本。该政策推动了比利时民间投资光伏电能产业。范登博什指出,企业界普遍认为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厂成本昂贵,风电是更好的替代办法。对于个人用户,她认为改善房屋保温和发展太阳能热水器才是高效而便宜的绿色能源首选。范登博什说,弗拉芒大区政府将改革对太阳能电池板的补贴。去年,比利时南部大区政府已经取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补贴。
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AMD临时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塞菲特(ThomasSeifert)周四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甄选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仍在进行之中,但不会很快决定首席执行官的人选。AMD在今年1月宣布,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梅德克(DirkMeyer)已经辞职,并退出董事会。AMD表示,该公司首席财务官塞菲特将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该公司将成立一个委员会,寻找新的首席执行官人选。AMD当时曾,有信心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它在一份声明中称:“这将需要公司实现大幅增长,确立市场主导地位,并获取丰厚利润。我们相信,此时领导层的更迭,将提高公司实现上述目标的能力。”在过去的3个月时间中,作为全球第二大PC微处理器制造商,AMD一直没有一位常设的首席执行官。当分析师在电话会议中问道AMD首席执行官的甄选工作进展如何时,塞菲特回答说,“这是公司董事会的工作,因此这不属于管理层探讨的话题。我认为,我们的董事会主席已经明确,寻找合适的人选比在特定时间窗口任命一位首席执行官更加重要。公司董事会对当前首席执行官甄选工作的进展感到非常满意。”AMD已经发布的财报显示,在截至4月2日的第一财季,该公司净营收为1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7亿美元增长2%。AMD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5.1亿美元,每股收益0.68美元。这一业绩好于去年同期,2010财年第一财季,AMD的净利润为2.57亿美元,每股收益0.35美元。AMD第一财季运营利润为540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1.82亿美元。不计入特殊项目,AMD第一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08美元,这一业绩好于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AMD第一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05美元,营收16.1亿美元。AMD第一财季毛利率为43%,低于上年同期的47%。AMD股价周四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常规交易中报收于8.71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08%,涨幅为0.93%。过去52周,AMD最低股价为5.53美元,最高股价为10.15美元。
SunPower公司,250兆瓦的加州峡谷太阳能牧场电站的投资人,为从美国能源部(DOE)获得高达11.87亿美元贷款担保做出有条件承诺,并通过此为这个项目提供了支持。加州峡谷太阳能牧场(CaliforniaValleySolarRanch)在建造期间预计将创造350个工作岗位。建成后,将为近10万个家庭提供电力,并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站之一。受某些条件限制,NRGSolar公司将全资占有这个项目,并承担全部财务责任。SunPower公司将承担电站的设计、建造、初步运营和维护工作。建造工作,将视授权和资金情况,预计将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部分项目预计将在2011年底开始运营,并在2012年和2013年上线平衡。“为来自能源部贷款办公室的贷款担保做出有条件承诺,是这个项目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加州达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提供33%的电力,这个项目为此做出巨大的贡献,”NRGSolar的懂事长TomDoyle表示,“此外,将创造上百个工作岗位、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加州峡谷太阳能牧场还将大规模展现光伏技术。”“有了这个贷款担保,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县更近了一步,加州峡谷太阳能牧场将创造31500万美元经济增长收益,同时保护了上千亩的当地环境,”SunPower公司公共事业和电站业务部经理HowardWenger表示,“能源部正在推动创新技术部署来降低光伏电站成本。和NRG一起,这是一项转变性投资,联邦政府可以为其提供独特的创新培育,并将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和刺激经济。”
北京时间4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第二大芯片厂商英飞凌今日表示,得益于汽车行业和半导体行业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猛增,公司第二财季营收和利润率超出了此前的预期目标。英飞凌今日发表声明称,公司在截至3月份的第二财季营收为9.94亿欧元(约合1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20%。英飞凌在2月份时预测其第一季度营收将略微超过9.22亿欧元,营业利润率大概在18%到20%之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北德意志州银行(NorddeutscheLandesbankGirozentrale)分析师扬戈曼(JanGoehmann)给予英飞凌股票“持有”评级,他说:“考虑到日本发生地震后整个半导体行业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英飞凌的营收和利润率似乎相当地好。由于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汽车芯片业务的表现很不错。从去年开始,企业用户关注的技术更为集中,这肯定是好事。”英飞凌生产的芯片主要应用于汽车、手机和其他产品,与英特尔等竞争对手一样,随着经济衰退过后市场需求的增长,英飞凌的业绩随之迅速回升。彭博社调查15位业内分析师意见后得出的英飞凌第二季度营收平均预期为9.54亿欧元。英飞凌预计第三财季营收和利润率与第二财季基本持平。受此利好消息推动,英飞凌股票盘中上涨4.2%,报收于每股7.11欧元,收盘时涨幅为1.6%。需求增长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今日宣布,2010年全球半导体营收增长了700多亿美元,总规模达到2994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1%。去年12月时,Gartner预测2011年半导体开支将增长4.6%。英飞凌的汽车芯片拥有很多客户,包括奥迪、中国奇瑞汽车等。德州仪器将于今日美国股市收盘后发布第一季度财报。分析师们预计德州仪器第一季度营收为34亿美元,它去年同期的营收为32.1亿美元。英特尔将于明日发布第一季度财报,业内分析师们预计其营收大概在116亿美元左右,它去年同期的营收为103亿美元。全力以赴英飞凌首席执行官彼得鲍尔(PeterBauer)曾在2月份的时候对公司股东说过:“英飞凌目前的订单数量非常饱满,为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提供了动力,英飞凌将全力以赴。”法兰克福DZBank分析师德克施兰普(DirkSchlamp)称:“我们认为,英飞凌的发展前景仍然很乐观。我们不排除今后上调英飞凌全年业绩预期的可能性。”施兰普给予英飞凌股票“买入”评级和9.2欧元目标价。英飞凌2月份上调了全年业绩预期并且表示它预计全年营收增长率大约在15%左右,它之前预计全年营收增长率接近10%。2010年,英飞凌曾4度上调全年业绩预期。英飞凌已经完成了业务重组,放弃了某些盈利较差的业务。英飞凌在去年8月份同意以14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无线业务出售给英特尔。今年1月31日,英飞凌宣布完成了出售无线业务的交易。重组英飞凌剩下的业务部主要为汽车、风轮机、家电产品、照明系统和身份证等生产半导体芯片。英飞凌将于5月3日发布第二财季正式财报。在将无线业务出售给英特尔之前,英飞凌关闭了亏损的奇梦达内存芯片业务部,目的是降低公司对需求和产品价格易于波动的内存芯片市场的依赖性。英飞凌本身是由欧洲最大工程公司西门子在2000年3月份进行IPO时分拆出来的。西门子在2006年3月份卖掉了所持英飞凌剩余股票。在将无线业务部出售出去后,鲍尔曾经说过,公司拥有27亿欧元现金,它打算将那部分资金用于推动公司业绩的有机增长、回报投资者以及为收购交易做准备。
4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州仪器今天下午公布了公司第一财季财报。财报显示截止至今年3月,公司第一季度营收为33.9亿美元;实现净利6.66亿美元,同比增1.2%;摊薄后平均每股盈利55美分,低于分析师预期。华尔街分析师预计德州仪器一季营收可达34亿美元,平均每股盈利58美分。德州仪器于今年3月9日即日本地震前夕发布营收以及盈利预期。公司预计一季度营收将在33.4-34.8亿美元之间,平均每股盈利在56-60美分之间。德州仪器表示,受日本地震影响,公司每股盈利下跌2美分。德州仪器CEO里奇·特穆布雷登(RichTempleton)表示,公司营收低于预期主要是受无线产品线营收下降以及日本地震影响。公司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将达34.1-36.9亿美元之间,平均每股盈利在52-60美分之间。分析师则预计营收达35.3亿美元,平均每股盈利62美分。德州仪器公布财报后,公司股票下跌至34.53美元,下跌26美分,跌幅达1%。
京瓷和芳珂(FANCL)共同宣布,已开始在芳珂集团的化妆品制造基地芳珂美健滋贺工厂(滋贺县蒲生郡)运行输出功率为371k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该系统采用京瓷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该太阳能发电系统“在日本国内首次”(京瓷)采用了京瓷获得“2010年度全球变暖防止活动环境大臣表彰(技术开发•产品部门)”奖的最新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模块“KS2381P-3CFCA”。预计年发电量为35万2765kW,将是滋贺县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该系统,滋贺工厂使用的约13%的电力可通过太阳能发电提供,该工厂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每年可削减约129吨。芳珂将滋贺工厂定位为环保型生态工厂,一直在致力于CO2零排放活动等。此次在导入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同时,还在推进面向使用液化天然气的转换,“在生产工序中也计划实现环保型工厂设施”。
IHSiSuppli公司的研究显示,日本地震对全球电子供应链的严重破坏,也可能在其它亚洲地区重现,因为科技产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高度集中。日本发生的灾害显示,如果电子制造业集中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就可能对高度关联的全球科技产业造成重大打击。因此,有必要考虑一下,如果其它以制造为主的关键电子生产地区的生产中断,会造成什么后果。这些地区包括台湾地区、韩国和中国大陆的部分地区。将来全球电子产业将需要学会如何应对各地区潜在的生产中断。下图所示为电子生产聚集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电子生产聚集的亚洲国家和地区 来源:IHSiSuppliResearch,2011年4月台湾地区的潜在冲击像日本一样,中国台湾地区在全球电子产出中占很大比例。最重要的是,台湾是从事全球半导体代工的主要地区,岛内许多企业从事芯片代工业务,合计让全球产量的67%。台湾代工大厂台积电和联电,为全球各地的半导体公司提供代工服务,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全球有150多家半导体设计公司使用代工服务,代工服务的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美元。台湾在全球电子供应中的其它重要贡献包括:占总体半导体的24%占显示器驱动器的37%占中小型液晶面板的58%占大尺寸液晶面板的34%韩国可能造成的冲击韩国是另一个重要地区,其生产中断可能造成巨大的全球影响。该国的多数制造业都集中在首尔地区,这尤其令人担忧。几乎半数的全球DRAM生产业务位于首尔地区。如果该地区发生的某个事件导致生产中断,将对全球电子供应链带来灾难性影响。全球DRAM产能的将近40%位于首尔附近。首尔是全球电子业巨头三星电子的所在地。DRAM产业中的另一个巨臂也位于首尔。韩国在全球电子生产中的贡献如下:59%的DRAM49%的数据闪存,即NAND闪存27%的显示器驱动器半导体51%的大尺寸液晶面板18%的中小型液晶面板中国症候群全球的大多数原始设计制造(ODM)业务位于中国大陆,为全球主要电子品牌生产电子设备。这些制造业务多数集中在上海和深圳地区。五分之四的笔记本电脑产自上海地区,而四分之一的手机由深圳制造。DaleFord是IHS公司的市场情报资深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