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18日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今后3年,要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等六大工程。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元芳19日表示,目前我国彩电工业的年产值接近2000亿元,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23%左右,是基础较好、竞争力强、发展快、规模大、国际化与市场化程度高的电子信息支柱产业之一,规划的实施将积极推动彩电工业转型,巩固我国彩电工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彩电工业已建立起产业链完善的工业体系,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目前已具备年产9000万台彩电、1亿只彩色显像管的能力,中国已成为全球彩电产品制造基地。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彩电总产量8932万台,比2007年增长1.4%;出口5015万台,同比增长5.1%;出口占产量的比重达56.1%,比2007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在国际各类显示技术彩电市场上,中国保持着15%至20%的份额,与北美、欧洲同列全球前三大市场。在全球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PDP(等离子)电视产业前二十强的统计中,我国的TCL、创维、康佳、长虹、海信、海尔等六大品牌榜上有名,这六大本土品牌的电视机供应量占全球电视市场需求量的20%左右。其中在CRT领域,中国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0%以上,在LCD和PDP领域占有率分别接近8%和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外部诱因对资源配置和市场都高度全球化的平板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带动显示技术更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带来市场和行业较大的波动。2008年我国彩电行业维持惯性增长势头,但未来增速下滑将不可避免。与前三季度相比,2008年第四季度彩电行业增速已明显回落。”林元芳说。 目前,全球彩电和显示技术的发展正处于从模拟到数字、从CRT显示技术到多种显示技术并存发展的转型阶段。彩电工业的转型伴随着平板化、数字化、网络化和互联互通,从单纯的广播电视收视终端变成多媒体、多功能的信息终端,具有典型的多种高新技术应用融合、关联性强、渗透领域广、对相关产业带动性强的特征,对于发展信息化国家而言,具有基础产业地位和战略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彩电业的转型将不仅带来制造业的产业链变革,也将带动终端产品与内容进一步融合发展。数字电视、数字电影和数字家庭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出现,使产业相互间迅速渗透或融合,出现了行业间、跨行业、跨国界的企业重组,导致传统的专业化界限逐渐消失,彩电业将形成新的信息家电产业。推进信息家电,多媒体技术等业务的发展,为芯片厂商、设备商及终端厂商、平台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内容开发商、频道运营商等整个产业链中的企业展示了新机遇。 据林元芳介绍,当前我国彩电工业转型还存在一些深层问题。一是产业链不完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5年至10年。二是贸易环境恶化,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遭遇强大的知识产权与贸易壁垒压力。三是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彩电产业发展,导致当前彩电行业发展速度放慢。四是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电视系统的数字化不可能一步到位,终端设备制造商难以独自安排研发、生产、应用。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加速实施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化工程,鼓励彩电、材料、化工等行业内的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参加产业联盟,加大下一代显示技术研发投入,对其共性技术研发给予重点支持。同时,支持和推进企业间联合合作参与国际分工,应对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并推动体制改革,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据了解,在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指导下,我国将力争在3年至5年内,以平板彩电整机技术改造为龙头,以建设LCD高代生产线、PDP生产线等显示器件为突破口,初步形成平板显示产业工业配套链,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适应市场应变能力、国际地位竞争力,国内彩电出货量超过1亿台,继续保持全球彩电市场50%以上的份额,国内自主品牌彩电厂商出货量达500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4000万台以上,确保我国显示产业的国际地位。同时,初步建成研发、生产、应用、服务“四位一体”的平板显示工业体系,保证国内自主品牌彩电的CRT市场份额向平板电视转移,确保我国自主品牌彩电整机厂商可以实现50%以上的平板显示面板本土配套,进一步加强上游原材料配套供应能力,实现70%以上的上游原材料本土供应,并加大对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显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工信部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08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8,854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5%。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17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8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波动、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不利局面,中国电子信息全行业克服多重困难与挑战,化解各种问题与矛盾,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深入,在推动两化融合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基本情况(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5.1万亿元,增长12.8%,软件业7,573亿元,增长29.8%。实现增加值1.49万亿元,增长14.6%。(二)经济效益平稳增长。前11个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利润1,559亿元,增长4.1%;税金528亿元,增长19.8%;企业应收账款净额8,254亿元,下降0.2%。计算机、家用视听、电子元件行业利润出现负增长,三资企业利润也下降了2%。(三)外贸出口进一步攀升。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8,854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5%。其中,出口5,218亿美元,增长13.6%,占全国出口的36.5%;进口3,637亿美元,增长5.4%,占全国进口的32.1%。通信、计算机、家用视听产品仍是出口主要力量,比重接近3/4;加工贸易比重超过80%,但增速同比出现下降。(四)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从工信部监测的重点产品看,产品产销率均达98%以上。手机产量达到5.6亿部,增长2%;彩电9,033万台,增长6.5%;微型计算机1.37亿部,增长13.2%;数码相机8,188万台,增长9.3%;集成电路417亿块,增长1.3%。(五)软件产业保持快速增长。软件产品收入3,166亿元,同比增长32%。软件技术服务收入1,455亿元,同比增长39.9%,其中软件外包服务收入203亿元,增速达100%以上。嵌入式软件收入1,118亿元,同比增长25.5%。系统集成收入1,616亿元,同比增长25.2%。IC设计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6%。软件出口142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15.9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六)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行业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27.8亿元,同比增长33.3%;新增固定资产1,942.5亿元,增长31.5%;新开工项目3,143个,增长13%;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2,254亿评论此篇文章 (0)其它评论发起话题 (0)相关资讯财讯社区(0)元,下降2.1%。电子元器件仍是产业投资的重点领域,所占比重超过50%。(七)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电话用户9.82亿户,互联网网民2.98亿人,网络与用户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手机普及率达48.5%,城镇居民彩电和计算机拥有率分别达150%和60%。企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行业应用软件收入增速超过30%。(八)科技创新成果明显。新产品产值占全行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1/5。国内专利申请数量中,四成来自信息技术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08年华为申请专利1,737项,成为全球第一大专利申请企业。 (九)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对全国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新增从业人员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的比重接近1/20。二、主要特点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逐步深化,并呈现从出口向内需、从沿海向内地、从整机向元器件、从外资企业向内资企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扩散和蔓延的态势,从而导致产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一)产业增速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从收入看,上半年产业增速一直保持20%以上的水平,下半年起开始逐月回落,11月、12月规模以上制造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0.1%、2.1%。从效益看,1-5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增长20%以上,6-8月增速回落到4.1%,9-11月出现负增长(-23.9%)。从出口看,上半年出口增速达到23.6%,至9月底降至20.5%,全年仅为13.6%,比上半年下降10个百分点。(二)行业结构调整日趋深入。一方面,软件和元器件等基础行业继续成为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收入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产业高15、2.1、7.2个百分点,通信、计算机、视听产品增速则分别比行业平均水平低8.2、7.5、5.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端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液晶、等离子电视产量增速均达50%以上,平板电视产量占彩电比重超过30%;笔记本电脑增长25.2%,占微机比重达到79%;大规模集成电路增长23.3%,占集成电路比重接近40%。(三)区域发展出现不同格局。一方面,东部地区收入增长慢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年增长11.8%,分别低于中部(28.6%)和西部地区(31.6%)16.8和19.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增速下滑快于中西部地区,相比上半年,东部地区收入增速下降了7.8个百分点,但中西部地区分别下降2、1.2个百分点。北京、天津受奥运等多重因素影响,收入分别下降9.4%和10.5%;四川地震灾区生产恢复迅速,收入增速高达35%。(四)内外资企业呈现不同发展态势。一方面,外资企业速度明显慢于内资企业,从规模以上制造业看,三资企业收入增长9.6%,利润下降2%,出口增长12%,分别比内资企业增速低15.7、22.8、9.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外资企业收入增速降幅大于内资企业。相比上半年,三资企业收入增速下降了8.9个百分点,但内资企业仅下降3.8个百分点。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效应逐步显现,当前行业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企业亏损面加大,规模以上制造业亏损面达到2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二是部分基础行业困难加大,集成电路、印制电路行业利润分别下降43.5%和10.8%,光电器件行业利润增速同比下降了54个百分点;三是大企业兼并重组明显增多,特别在软件服务和半导体领域表现突出;四是美国、德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纷纷对集成电路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信息产业核心制高点的争夺日趋激烈。200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机遇同样巨大。全球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出口增速可能继续下滑;国内政策评论此篇文章 (0)其它评论发起话题 (0)相关资讯财讯社区(0)环境不断改善,内需拉动效应将逐步显现;电信企业重组完成后积极推进3G投资,将带来产业链和市场格局的调整变化。面对复杂形势,需要加强运行监测和宏观指导,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推进关键领域的结构调整和企业整合,才能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平稳发展。预计2009年全球IT支出将在3%以下,计算机出货量增长4%,手机、彩电、集成电路将下降2-10%;国内电子信息产业收入增长12%左右,其中制造业约10%,软件业22-25%,一季度全行业发展速度将大幅放缓。
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众所周知,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基础落后,电子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较弱,一些关键领域还受制于人。业内人士指出,产业振兴规划的提出,为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水平指明了方向。 今天,本版组织两篇稿件,分别从产业链和上市公司两个角度,分析振兴规划出台的政策效果和市场影响。 首当其冲地经受了全球金融风暴洗礼的电子信息产业,对于国家相关产业支持规划的出台可谓是翘首以盼。有行业报告显示,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属全球竞争最充分的业态之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又严重依赖出口和外资,因此,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遭受重创。尽管2008年上半年该产业保持了高于20%的同比增长,但进入三季度,随着危机向全球3C市场的扩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额同比增速不断下滑。进入2009年,为了应对危机,国家先后通过、筹划了针对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纺织和装备制造业的一系列振兴规划,这更加剧了业内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振兴规划出台的热切期盼。 2月18日,确立了未来3年三项重大任务的相关规划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在业内引发热议。有分析人士表示,电子信息业具有非常长的产业链和技术深度,同时具有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特点,对于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作用。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将有力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刺激宏观经济的复苏。 如上述分析中所称,这份规划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正是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所特有的强覆盖性。“电子信息行业所涉及的产业链十分庞杂,并且各大子行业情况不一,这决定了其对于整个经济体的特殊意义。”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称。 “举例来说,3G牌照发放时,之所以能够获得整个市场的瞩目,正是由于3G关乎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提供商、终端制造商、系统集成服务商、芯片厂商等一个长产业链中的多个分支行业,而可能从中受益的企业更是不可胜数。也正是基于此,券商研究机构在3G牌照发放之际纷纷预言,3G投资高峰将有效带动通讯设备行业业绩,相关板块今年一季度的股价表现也将超越大盘,这一点目前已经被市场所证实。”上述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3G不过是此番电子信息产业规划中所涉及的通信设备子行业中的一条线索,就具有如此规模的产业链效应和市场影响,由此可以想象,整个规划所可能拉动的产业链将会是多么巨大。 大通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从规划对于国内通信设备产业的支持作用来看,有望从中受益的子行业远远超出3G这一支。事实上,考虑到“扩大3G投资、扶持TD发展”已在此前的3G发牌和相关产业政策中多有体现,此次通过的电子信息产业规划中并没有明显超预期的政策内容,而与光通信和视频运用以及农村通信市场相关联的产业链条则可能从中获得更为实质性的“增量利好”。 除了通信设备行业,振兴规划还涉及集成电路元器件、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软件等多个子行业,每个子行业又都自成一派,独立为一根根的产业链条,而即便是政策上很小的一点触及,无疑都将牵动依附在这些链条上的相关企业。例如,有券商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与“十一五”规划相比,此次振兴规划中平面显示产业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在“十一五”规划中,平面显示产业只是作为元器件产业中的一部分来论述,而在这次振兴计划中,平面显示产业成为核心产业之一,单独列为六个重大工程之一,同时还将新型显示器件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范畴。据此,报告中分析了可望从中受益的多家上市企业。一位券商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一些看似细微的变动,有可能使相关产业中企业的生存空间得到很大的拓展,业内往往正是依据政策的细微变动按图索骥,来探寻相关产业链以及具体企业的变动趋势,而无论是上述通讯设备行业,还是平面显示产业,都只是振兴规划传导中的一环。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认为,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调整的形势下,振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强化自主创新,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三大任务 五项措施 会议确定今后三年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着重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二是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以应用带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为完成以上目标,配合出台的五大政策措施则包括:一要落实内需带动,拓展电子信息产品应用和产业发展空间。二要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六大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三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相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四要促进发展服务外包,支持企业“走出去”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五要加强政策扶持。加大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力度。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调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录和标准。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 关注六大细分行业 振兴规划提出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实施六大工程,这几乎涵盖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各个重要领域。综合日信证券、申银万国、招商证券、中金公司、智多盈投资等多家机构研究报告,我们发现以下六大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将从中直接受益。 一、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升级。目前LED应用领域在景观照明(43%)、手机、显示器等,由于较传统的电灯节电能60%以上,政府对该类高效照明产品给予补贴,以推动产业的发展,因此具有LED外延和芯片制造能力的LED产业的上市公司值得关注,如三安光电、士兰微(600460,股吧)、方大、联创光电(600363,股吧)、同方股份(600100,股吧)等。同时,产品升级能力较强的华微电子(600360,股吧)与长电科技(600584,股吧)也可密切留意其动向,前者是国内功率器件的龙头企业,后者是国内封装技术处于领先位置。 二、支持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与“十一五”规划相比,此次振兴规划中平面显示产业的地位得到大幅提高。在“十一五”规划中,平面显示产业只是作为元器件产业中的一部分来论述,而在这次振兴计划中,平面显示产业成为核心产业之一,单独列为六个重大工程之一,同时还将新型显示器件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范畴。由于与具有重要意义的彩电工业转型联系在一起,这次平面显示产业的扶持方向也更加明确,以大尺寸面板为主。因此京东方、大族激光(002008,股吧)、广电电子(600602,股吧)、莱宝高科(002106,股吧)等公司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三、完善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由于移动网络配套光纤需求较大,光纤产能和需求短期存在缺口,因此今年运营商集采的首轮报价甚至出现厂商联合提价超过10%的现象,有望推动光纤缆厂商业绩和股价在年内有所表现。再次,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新增资金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以贷款贴息、研发和产业化补助、政府采购和资本金注入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源投入,有望使行业内上市公司获得较多的政府补贴。中兴通讯(000063,股吧)、烽火通信(600498,股吧)、中天科技(600522,股吧)、亨通光电(600487,股吧)、远望谷(002161,股吧)、高鸿股份(000851,股吧)、ST大唐等上市公司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四、数字电视推广应用和产业链建设。短期看,国家可能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直接支持彩电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项目和屏、模组生产线的建设;长期看,上游配套产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对整机企业降低成本,国产品牌对抗外资品牌起到很好的作用。建设基于自主音视频标准的数字电视内容综合服务体系(平台),建立国家数字电视应用工程中心等规划不仅会使四川长虹(600839,股吧)、深康佳、海信电器(600060,股吧)等传统家电企业焕发青春,更会给大恒科技(600288,股吧)、博闻科技(600883,股吧)、同洲电子(002052,股吧)等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五、推进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将使中天科技(600522,股吧)、亨通光电(600487,股吧)、烽火通信(600498,股吧)、浪潮信息(000977,股吧)等上市公司受益。 六、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总体来看,将使东华合创(002065,股吧)、用友软件(600588,股吧)、东软集团、中国软件(600536,股吧)、恒生电子(600570,股吧)、青岛软控(002073,股吧)、石基信息(002153,股吧)、卫士通(002268行情,股吧)、川大智胜(002253,股吧)、启明信息(002232,股吧)、科大讯飞等公司的先发优势更为明显。 具体来说,扶持软件外包企业发展,受益厂商包括东软集团、中软国际、浙大网新(600797,股吧)和中讯软件等。但有机构认为,目前软件外包行业大多已经享受较为优惠的税率,进一步的减免可能性较低。另外,该行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不对口,各项优惠政策多以电子制造企业为基础,使得软件企业在进行企业受并购和扩大生产规模等各方面需要进行的审批较为繁琐,流程较长,效率不高。 同时,规划提出“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政策,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国内资源,支持“走出去”兼并拥有先进技术、核心专利和人才团队的海外企业等。行业内的优势上市公司主要包括用友软件(600588,股吧)和东软集团等。 毋庸置疑,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出和实施,将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经过大盘近两日的暴跌,电子信息行业很多个股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相信随着政策利好的刺激,市场将对这一庞大群体重燃投资热情。
据台湾媒体报道,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业务周今日闭幕,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亲自督军,在听取各业务单位报告后,台积电高层的共识是“最坏就是现在了” ,第一季就是半导体产业的底部,今年营运将不排除呈“ U型”反转。 台积电是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商,产品线横跨3C认证领域, “半导体教父”张忠谋以及“集成电路设计教父”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一致认为,目前已是半导体产业底部,加上部分面板报价1月开始往上走,确立科技业已触底部。半导体产业是科技产业最上游,春江水暖鸭先知,为电子业中下游捎来正面讯息。 台积电预估全球晶圆代工产值今年降幅逾35% ,是20年来罕见,本季也将面临1999年来首季亏损,让这次销售大会格外受重视,张忠谋这次更亲自出席信心喊话。 据了解,台积电已全数掌握本季订单,能见度至4月底,客户不排除在5、6月回补库存。台积电美国存托凭证( ADR )的昨晚开盘后上涨1.63 % ,稍后由红翻黑,联电美国存托凭证则下跌1.58 % ;台积电昨( 19 )日盘中走势强劲,一度大涨1.8元,最高来到46.2元,收盘价45.4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扬0.8元。 台积电1月22日举行法说会,公司CEO蔡力行当时曾悲观表示,未来几季订单能见度实在很低,第二季确实有急单,但没持续性,无法作景气复苏判断;一般客户存货周转天数正常水平为50至55天,现在高达七、八十天,他担心这波景气会走“宽”型。 不过,在台积电本周举行的业务周,连续开了几天会议,内部认为上半年订单能见度已提高,且对景气的看法也不再这么悲观。 据了解,台积电内部对“营运最坏就是现在”达成共识。 公司业务人员回报称,客户虽然库存天数仍高,但从最近急单状况,反映客户消化库存的速度并不慢,急单的量虽小,但部分厂房的产能利用率却在回升。
作为台湾地区的存储芯片大厂,茂德科技在2月14日遭遇了一点也不甜蜜的“情人劫”。当日,有一笔 110亿元新台币(约3.2亿美元)的海外公司债到期,但直到13日,茂德仅筹措到33亿元。 事实上,从今年1月起,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IT行业的新一波裁员浪潮,截至目前IT企业裁员人数已超过8万人,而位于电子业上游的芯片业成为其中的“重灾区”。 1月23日,德国DRAM内存大厂奇梦达(NYSE:QMNDQ)向慕尼黑地方法院提交破产申请。2月10日,美国最大NOR闪存芯片厂商Spansion宣布,其日本分公司已经申请破产保护。2月14日之后,由于巨额债务,茂德也难逃破产噩运。 “斗鸡博弈” 经济危机下,整个半导体产业增速放缓、收益下降、亏损、裁员、并购、重组,整个产业频频亮红灯,其中内存芯片将成为今年动荡中的主角。 行业市调机构DRAMeXchange的数据显示,DRAM颗粒价格2008年下滑近75%,全球前三季DRAM产业合计亏损逾80亿美元,DRAM 667Mhz 1Gb颗粒价格甚至从高点时的2.29美元下滑至最低0.58美元,不仅跌破厂商现金成本1美元(不计折旧成本),甚至逼近了后端封测价格0.6-0.7美元,使得不少DRAM大厂出现营运危机。 “预计内存芯片价格2009年内不会大幅提升,企业将削减投资降低产量来促进价格反弹。”三星半导体事业部总裁权五铉表示,过去18个月,1G DDR2的价格从6美元降到了0.6美元,内存芯片价格已经触底,“奇梦达等企业最近面临严重危机,但随之而来产业结构也将进入重新洗牌阶段,预计内存产业已经处于波谷,供应增长的明显减速将使价格有望在2009年结束前出现反弹。” 今年初,台湾力晶半导体公司和日本尔必达都宣布了削减内存产量,试图减产动态内存10%-15%,减产量占整个内存市场约2%。 “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创出单日暴跌4.23个百分点,最大原因是市场对半导体行业失去了信心。”iSuppli中国半导体行业分析师顾文军告诉记者,经济萧条所造成的需求、资金紧缩是外因,但各大厂商无限度进行的攻击性投资,即所谓的“斗鸡博弈”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产业内部危机。 一直以来,半导体产业的景气都在周期性循环,“斗鸡博弈”是指在不景气时逆势扩大生产,大幅增加市场占有率,当景气恢复时最大限度地赚取利益。然而,当大多数厂商不约而同地实施这种战略后,半导体价格一降再降,业界的不景气也就更加严重。据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WSTS)统计,2006年为313亿美元的DRAM市场规模在2008年已经缩小为276亿美元,预计2009年该数字将有可能锐减至216亿美元。 “欧美国家的经济虽依旧萧条,但亚太地区的需求却在增长。如果在最近的不景气周期中丧失市场份额,则恢复景气时就不能挽回损失。”LIG证券研究员崔胜勋则认为,在市场困难时期技术和生产上的投资对半导体企业尤为重要。 崔胜勋指出,三星收购闪存卡企业晟碟(SanDisk)、海力士投资入股台湾茂德、尔必达在中国新建工厂等,都显示内存产业前三甲均在为半导体市场恢复景气做准备。“景气恢复后,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占据优势将是理所当然。海力士、尔必达、美光为了继三星电子之后,占据DRAM市场占有率第2的位置,今年依旧将展开激烈竞争。” 产业链传导 当消费电子产业遭遇普遍购买力衰退时,来自PC、手机等各类产品需求衰退的叠加效应,正集中作用在上游芯片厂商,这使得芯片成为当下不景气指数最高的电子产业。内存芯片则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赛迪顾问一项调查显示,过去18个月,电脑和数码相机存储芯片价格下跌了90%,而市场需求自去年9月起则逐月递减在20%-30%之间。 顾文军指出,芯片制造商供应了包括PC、笔记本电脑、手机、MP3、数码相机等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主要核心部件;任何一种电子产品需求的萎缩,都会直接反映在芯片制造商的订单上,并且持续的金融危机正驱使消费者购买低端电脑、手机以及缩减MP3、数码相机等的娱乐应用,这最终都将影响芯片制造商的利润率,并可能导致芯片价格长时间停滞在谷底。 作为另一大芯片供应领域,手机市场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月内连续两次下调销售预期,摩托罗拉全球大裁员,国内手机厂商全线亏损,而一度的台湾股王联发科因运营数据明显下滑,去年11月来股价已跌去约30%。 来自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去年11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均呈负增长。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第二大出口地美国为例,2008年1-11月对美国出口933.8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3%,同比增长8.23%,但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64个百分点。其中,通信设备、半导体元件行业出口额呈负增长,分别为-11.94%和-6.4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6.62和40.65个百分点。 “经济衰退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传导有一定的滞后性,电脑、手机等终端消费电子产品发货量的下调,其影响目前已经发酵到作为核心零组件的上游芯片业。”Garnter中国首席硬件分析师叶磊认为,其实半导体行业一直都是一个频繁景气循环的产业,只是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使得半导体产业未来的信心指数大幅下降,进而影响了厂商和消费者对未来的判断。[!--empirenews.page--] 产业格局 半导体业的一个起伏规律是——总是由内存的波动而牵动。然而,为什么内存产业会有如此大的威力,能够左右整个行业的起伏,这也是业界一直在探讨的话题。 本世纪初开始,随着市场需求上升,全球内存芯片的投资比重日益增大,产能也随之增加。据分析机构统计,今年全球前五大建厂投资计划中,无一例外都是存储器。而从摩尔定律角度看,NAND闪存和DRAM内存都走在了半导体技术的最前列。 正如Novellus的Rick Hill所说,1980年代,全球2/3的芯片厂做MPU、逻辑电路,1/3芯片厂做内存;如今却反了过来,全球2/3的芯片厂都在做内存。因此,无论从投资扩产,还是技术的先进性,都使得内存芯片业成为半导体产业的主角,从而能左右整个产业。 解决内存业困境的关键是供求关系。目前的内存芯片价格已在成本线以下,产出越多亏损越多。奇梦达大厦已覆,三星、海力士、尔必达、美光四巨头新年一季度赤字也无一能免,限产提价也只是亏多亏少的问题。 顾文军指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内存市场急需减产和进行有意义的工厂暂时停产或关闭,使得供需关系恢复平衡,从而稳定价格,这是理性的逻辑;但在实际的市场竞争当中,谁都不愿首先减产,甚至希望保住甚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面对两难的抉择,方法只有两招,一是保住现金流不断,再有就是能请来“金主”提供财政支援。 近日,包括台湾地区与韩国的政府纷纷打算出手援助本地的内存厂商。台湾方面,南亚、力晶、茂德都在试图寻求政府的协助。有消息称,力晶半导体也可能通过与日本尔必达的并购来摆脱困境;在韩国,全球第二大内存厂商海力士正在寻求贷款挹注,同时该公司也表示希望政府伸出援手。 据台湾地区媒体消息,台湾地区“经济部长”尹启铭3日到行政院作政策说明时表示,台当局没有说台湾的内存厂一定不会倒,但对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来说,晶圆代工和DRAM是两大支柱,台当局会“有条件”支持陷入困境的业者。 消息称,台湾“经济部”也拟妥新的架构在1个月内公布,在该部门绩效考核中,将列入内存芯片产业救助内容以及救助成果,并将组织相关部门协调企业之间的合并,以彻底改造台湾地区存储芯片企业的体质。 “尹启铭在台湾‘行政院’表示,当局将发基金2000亿元新台币的资金入主台湾DRAM大厂并推动产业横向整合。”对此,力晶半导体相关人士对记者分析,在奇梦达破产后,韩系厂商三星和海力士会自然形成第一联盟,而美国美光与日本尔必达也正积极寻求组成第二联盟,台系内存厂则会为形势所迫组成第三联盟,“这样一来,三方割据的局势就有可能形成,而这也是一场从产业升级到国家对抗的变革。” 对于目前政府援手存储器厂商的局面,Gartner副总裁Andrew Norwood对外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他警告:“舆论持续报道内存供货商的吃紧财务状况,并预测政府会出面援助那些厂商,但各国政府对内存产业的广泛援助将会是一场灾难。这种举动只会延长衰退,而不是逼让内存供货商面对现实,从而进一步想办法减少产能或是寻求整合。” iSuppli也发出警告称,如果不进行适当减产,一些供应商将在两个季度内面临破产风险,而这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由此看来,目前有效可行的办法一是看三星、海力士这样的大厂能否加入减产行列,二则是DRAM内存寄托于Vista与IDC数据中心,以及NAND闪存寄托于SSD(固态硬盘)与手机等市场需求有大的回升。 在减产上,海力士已先行一步,宣布从去年12月底起将芯片产量调降30%,通过全公司休假,达到减产计划。三星电子中国相关人士也表示,公司半导体事业投资计划不会改变,但策略上的减产调整也是发展必需,“虽然无薪休假对基层员工来说会哀声怨天,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讲,这绝对是个缓解市场压力的利好,对员工来说也总好过公司破产丢掉饭碗。”
由于生产成本飞涨,新生固态盘和NAND技术市场的重要厂商已经开始通过彼此合作来分担成本和共享研发成果。但是这样做是否对整个市场有利?它们是否了解到这样做可能对未来产品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构成什么样的风险? 日立产品营销副总裁Brendan Collins表示:"固态盘和NAND领域的合作对我们非常有利,合作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降低了研发开支。"日立现在已经在SAS和光纤信道固态盘领域与英特尔展开合作。但是Collins没有透露日立与英特尔的合作到底降低了多少研发开支。美光科技的高级营销主管Bill Lauer表示,美光与英特尔在34纳米NAND研发领域进行了合作,还与南亚科技在DRAM研发领域展开了合作,这些合作让美光的研发开支以及生产成本降低了近50%。他表示:"研发开支动辄高达数亿美元,与合作伙伴分担研发开支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在产品开发上的合作还可以帮助企业向核心领域之外的领域发展。IDC的固态盘研究员Jess Janukowicz表示:"英特尔与日立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象英特尔那样的NAND供应商与日立那样的存储厂商合作,就可以给市场带来一套完全不同的技术。 英特尔提供生产工艺和生产专业知识,日立提供客户需求和解决方案。双剑合璧产生巨大价值。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这种合作有任何负面效应。"然而,这种合作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旦这种合作关系被打破,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日立的Collins表示:"参与合作的厂商都会很小心地选择合作伙伴,我们保证会在联合产品开发和生产上展开多年的合作,但是我们也应考虑现实因素,我们必须清楚合作也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中止。"这类合作协议通常都包含着终止条款,以及如何在必要情况下顺利结束合作协议的有关规定。Collins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你在知识产权中所处的位置,如果知识产权是双方联合开发得到的,那么合作的双方都有权使用它。 你必须明白,新组建的产品开发团队通常需要18个月的时间才能赶回进度。因此如果发生你之前没有预见到的合作破裂的情况,那么你可能会错过整整一代产品。"此外,发生合作破裂的情况时,通常还会牵涉到其他许多更高层次的东西,因为它们都反映着不断变化的市场行情以及对新解决方案和合作的需求。例如,如果一个NAND市场按计划会持续5到7年的时间,那么在产品已经按常规发展之后再解除合作关系还有什么意义吗?英特尔NAND解决方案集团主管Troy Winslow表示:"我们为了取得成功而与其他厂商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合作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我们能够随时根据新兴技术市场和趋势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Winslow指出,合作不但对直接参与合作的厂商有好处,而且对市场的发展也有好处,因为研发开支和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品周期缩短都可以令产品的价格降低,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只要合作双方将各自的核心优势技术整合到市场解决方案之中,就可以出现上述结果。相反,如果每家公司都采用单干的方式,完全凭借自己的资金和技术来研发和生产产品,那必然会拖延市场的发展。Collins表示:"如果我们必须有组织地建立一家闪存公司,那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我们很可能会错过一到两年的市场。 在企业固态盘领域,一代产品通常也就是两年的时间,产品的研发周期一般在18个月左右。在新一代产品出现之前,桌面和移动固态盘市场的存在时间只有15到18个月。 合作可以让我们紧跟创新步伐,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成本效率推出下一代产品。"英特尔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M系列和E系列固态盘产品就是产品价格下降的最新案例。Winslow表示:"我们现在正在向成本更低的34纳米NAND固态盘迁移,估计产品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市场,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降低产品价格而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同时,我们还将把这些相对更低的成本建立到产品定价模式之中,让企业用户享受到成本节约带来的好处。"最终,NAND和固态盘市场是由企业用户想要看到的解决方案的类型以及整个产品食物链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共同决定的。IDC的Janukowicz表示:"我认为以后还会出现更多的合作。 以后必然会有更多的存储解决方案以更快的速度出现在市场上。存储厂商已经开始与半导体厂商合作,双方各具备一套完全不同的优势。 这些合作必然会给最终用户和企业用户带来可靠耐用的、集合作方最高水平技术于一体的、高性能的产品。"
从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周期来看,其周期与半导体的走向密切相关。按照统计,全球电子信息行业的周期一般为3至4年左右。从2005年以来半导体的增长一直下滑,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行业见底回升的时间有所推迟。然而,在产业振兴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有望提前走出低迷。政府力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产业,既是拉动国内电子消费需求,也是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重大举措。统计显示,2008年3G投资大约在600亿左右,而在3G发牌后,2009年和2010年国内3G投资合计将超过2800亿,其中2009年可能会达到1500亿,换言之3G投资增幅超过2倍。 电子信息行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并且各大子行业情况不一,把握上有一定的难度。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包括有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与器件、平板显示核心件、3G通信相关产业链、下一代网络以及软件等。 首先,半导体材料方面,可以关注有研硅股、中环股份等。如有研硅股拥有未来主流的12英寸硅片制造能力。目前该项目正在试产阶段,达产后将成为国内第一家掌握12英寸硅片的企业,是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重点。 集成电路与器件方面,投资者可以关注具有LED外延和芯片制造能力的LED产业。目前LED应用领域在景观照明(43%)、手机、显示器等,由于较传统的电灯节电能60%以上,政府对该类高效照明产品给予补贴,以推动产业的发展。投资者可以关注具有外延和芯片技术的企业,如三安光电、士兰微、方大、联创光电、同方股份等。 集成电路与器件方面,投资者可以关注产品升级能力较强的华微电子与长电科技,前者是国内功率器件的龙头企业,后者是国内封装技术处于领先位置。 3G产业链方面,投资者可以关注中兴通讯、武汉凡谷、新海宜等。中兴通讯在TD、CDMA2000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高,是3G设备的龙头企业。武汉凡谷是电信射频系统的龙头企业,产能瓶颈已经解决。新海宜是电信配线系统龙头企业,3G投资力度加大产品变得供不应求。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提出,振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强化自主创新,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资深电信专家陈金桥表示,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电子信息产品都占有很大的比重,电子信息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安排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巨大。此次出台的规划提出加大投入、强化自主创新、加强政策扶持等措施,好处很多。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电子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增幅同比回落6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28804亿元,增长10.2%,回落9.4个百分点。更为严重的是,2008年1至11月,电子行业累计实现利润1232亿元,同比仅增长1.1%,增幅同比回落15.2个百分点。规划确定了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二是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三是以应用带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自主创新,这三大重点任务里面的任何一个,只要做好了,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并创造大量的就业。这里面其实面很宽广的,甚至只是一个技术标准的突破,就会极大提升产业规模。”陈金桥说。据陈金桥透露,未来3年中国对3G的公共投资总额将可能达到1.8万亿元至2万亿元人民币。另有数据显示,开放3G市场将每年增加100万个就业机会和1800亿元的GDP,这对于全力“保增长”的中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规划提出,要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六大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渤海证券电信行业分析师认为,电子信息行业振兴规划推出后,各级政府将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本地区的电子信息建设项目。预计政策将会有效推动出口增长、刺激消费,消化电子信息产品的库存。规划还提出,要加强政策扶持。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并且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今年以来,一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已经提高。目前,国家规定软件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互联网设备等产品原则上保持17%退税率。陈金桥表示,在电子信息行业这一领域有大量的非国有企业,尤其是在消费电子方面,只要国家继续对电子信息企业给予财税方面的支持,对于各类资本来说电子信息行业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来自天相顾问的一份分析报告称,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际电信厂商遭受的损失更为严重。这会成为国内电信设备厂商切入、扩大海外业务规模的良机,为今后的快速增长奠定基础,而振兴规划将为通信设备厂商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8854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5%。其中,出口约5218亿美元,增长13.6%,占全国出口的36.5%;进口约3637亿美元,增长5.4%,占全国进口的32.1%。不过,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有关负责人18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200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全球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出口增速可能继续下滑。据预测,今年全球IT支出将在3%以下,计算机出货量增长4%,手机、彩电、集成电路将下降2%至10%。预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收入增长12%左右,其中制造业约10%,软件业22%至25%,一季度全行业发展速度将大幅放缓。
移动信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MID(移动互联设备)凭借定位于移动信息处理的全新概念吸引了所有人关注的目光。只不过,当MID真实地出现在所有人面前之后,人们发现,MID远非早期宣传中那样成为手机和PC两大应用的掘墓人,充其量不过是夹缝中长出的一株雪莲花,在两大应用森严凝重的壁垒中杀出几许清新。 现在去评定MID的市场容量是个很困难的命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MID市场在以后的几年内规模也许只有手机和PC的一个零头,但即使只是一个零头也足以在这个缺乏新应用支持的时代诱发所有相关厂商的激情。因为MID的出现不是单纯市场应用的需求,还是人为设置的一个战场,一个两大半导体应用产业链之间决战的战场。 PC产业链成熟之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手机产业的蓬勃高速发展及其带来的高额利润足以令众多PC产业链厂商艳羡。然而, Intel豪赌手机处理器的失败,昭示了手机和PC两大产业链之间对器件需求的天壤之别。如果要觊觎庞大而高速发展的手机市场,PC产业链厂商必须寻找一个足以为发挥自己优势的应用领域来挑起这场战争,介于PC和手机应用之间的MID无疑是最好的切入点。 这场战争背后,牵扯了涵盖近半数半导体市场价值的PC和手机产业链,表面看起来这场战争如同多年前Internet挑战传统电信运营商的重现,是一场两个产业的全面PK,WLAN对决3G、X86对决ARM核、Windows对决Linux……但是,这真的只是Internet对电信运营商的二次逆袭么?若是如此,为何这次战争的发起者换成了一直隐居幕后的半导体厂商? 我们坚信即使MID高度繁荣,PC与手机两大产业链依然谁也替代不了谁,因为拥有MID的人一定还需要至少一部手机和一部PC。MID的市场规模和产业价值也远远无法对手机和PC两大产业链造成根本的威胁,充其量让获胜者的日子更宽裕些。手机产业链似乎暂时没有侵入PC市场的想法,而PC产业链发起这次战争的目的也就不仅仅是扩展硬件发展空间的原因。联想到ARM和Intel的处理器性能之争,可以预见的一个战争的诱因是对未来网络架构的影响。随着手机平台上网需求的增加,以手机平台浏览习惯为主的网络架构搭设需求越来越明显,这严重冲击了一直以PC为主的网络架构的需求。当PC无法遏制手机上网用户数量上的增长之时,必须选择一个新的应用来增加自己主导的架构浏览用户数量,这就是MID出现的价值。毕竟,无论基于Linux还是Windows系统,MID的浏览习惯都是PC希望的无线接入,而非PC产业最担心的移动网络接入。如果不先下手发动这样的战争,也许当移动网络终端的访问超过传统PC终端之时,整个网络架构的重新调整将让PC产业链很受伤。 那么半导体厂商又如何应对这场MID引发的世界大战呢?当一种新应用游走于手机和PC两大应用的边缘地带,半导体厂商必然想到一个快速切入并且可以迅速占领市场的办法,那就是对原有的器件进行简单的升级满足MID的设计需求。作为融合了PC和手机两大应用的新应用,MID的核心器件之争变得既简单又残酷。说简单,几乎就等于是手机和PC两大应用领域中胜利者的再次圈地;说复杂,MID将手机和PC两大领域本是相安无事的巨头们拉到一个棋局中刺刀见红的拼杀起来。是降低功耗的PC还是提升处理能力的智能手机?从硬件的角度这道选择题并不难解决,两种方案都有足够多厂商和雄厚技术实力去支撑MID产业链,因此决定这场两个产业链之间对决的胜负关键就落在了消费者手中,“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是决定MID最终胜利者的关键”。 MID注定引发的是一场半导体的世界大战,从唇枪舌战到消费者攻心,再到技术变革和策略规划,其实对于两大产业链的巨头们来说这场战争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因为真正的胜利者早已经注定,一个是消费者,另一个是网络应用的运营者。
北极光创投投资合伙人陈大同 本土芯片设计企业在FM芯片市场上经历的起伏,恰恰是本土芯片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本土芯片设计行业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企业该何去何从,我们特别邀请业内人士对此进行分析。 手机FM芯片的发展状况主要反映了以下五个主要的问题: 一是竞争的规则还没有建立。从根本上说,在中国这一新兴市场上的企业还不成熟,大家对如何在市场上竞争还没有形成很好的规则。任何市场要做下去,最主要的是在该市场上的公司能够有利润。但中国的许多产业都经历了恶性竞争而导致全行业亏损的状况。价格战曾使彩电行业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但是,彩电企业在经过痛苦的磨合之后,逐步形成了一套体系,淘汰了市场上捣乱的企业,形成了几个主要的品牌,建立了良性竞争的机制,使得大家平均起来都是能赚钱的。现在,这样的恶性竞争已经从制造业扩展到半导体这样有研发性质的产业。半导体行业在国内刚刚起步,这里面有一个“8折规律”,就是不管你推出了什么芯片,市场新来者的产品,功能跟你的一样,甚至与你管脚兼容,但价格是你的80%,这样下游客户就能够采用他的芯片。但是之后还有新来者,他的价格再打8折,这样下来,就造成在短期内,产品的价格甚至降到原来的一半以下,一直降到大家都不赚钱,甚至造成全行业的亏损。但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是全行业都不赚钱的,这是维持不下去的,因此,最终行业还会慢慢成熟起来,这需要一个过程。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当初我们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的时候,就有一个特点,许多公司都长不大。长到一定时候,马上有一批人分出去,成立一个新公司;然后到一定时候,再分出一个公司。从那时起我们就形成了抄袭的风气。不幸的是,芯片设计这样技术含量很高、知识产权很重要的行业也把这一陋习给搬过来了。而在这一行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产业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我们投入力量,好不容易做出的IP(半导体知识产权),实际上就类似一个软件,可以把它拷在一张盘上拿走,然后花几天时间就做得跟原来完全一样。而用别人的IP成本很低,风险也不高,那么谁还来做第一个IP呢?谁还来做第一个创新者呢?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FM芯片市场上。最近,有人真正开始重视这件事了,这是很正面的。但是,在这之前对行业所造成的伤害已经非常大了,导致这个市场价格战打得如此厉害。 三是中国企业对市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在许多市场上出现了企业扎堆的现象。在数字电视、多媒体芯片、FM芯片领域都存在类似现象。大家都是盯着已有的市场,而没有一个很好的市场能力,不知道如何发掘市场深层次或多层面的需求。但企业一扎推,就会加剧恶性竞争。但自主创新要求企业必须有能力去发掘新的市场,定义自己的产品。但这方面一直是中国自主创新体制的缺陷。大家需要越来越了解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做出自己有特色的产品,但这需要时间。 四是自主创新需要保证一定的利润率。中国公司与欧美公司的差别是,中国原来以制造业为主,企业可以在极低的利润之下生存。我们有很多制造业大公司,销售额在好几百亿元,但利润率仅为1%或2%。因此,在芯片业也有个现象,打价格战可以打到只剩下1%的净利润,甚至不赚钱,大家还敢拼价格。但真正有技术含量的自主创新是不能这么做的。这样的利润水平,我们怎么投入做进一步的自主研发? 五是与投资人有关。早期投资人中懂得半导体的人并不是很多,因此,有许多投资人按照国外的方式来投资。而那样的方式,其实从产品角度上可能并不合适。投资人如何在中国投资有前途的半导体公司,也是一个新的课题,这非常需要大家来探索。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现在FM芯片市场上的企业,当时拿到投资都不是以FM项目拿到的。很多企业原来的说法听起来不错,做下去发现产品定位有问题,需要立刻转向。但是在转向过程中不能凭空去想象,一定要做现在市场上就有的产品,就不约而同地看到了这一市场。 总体说来,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会经历这样的阶段,但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中国芯片设计业中大量公司的成立是在2003年以后,真正的市场发展,也就四五年的时间。因此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可能还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市场上的公司才能建立起竞争的规则。 在手机FM芯片领域,经过第一轮厮杀,目前市场上只剩下两家本土公司。这个市场,要说容10家公司是不可能的,但容3家公司问题不大。而且也不在于有几家公司,而是看这几家公司是怎么活着。如果大家还是恶性竞争,打价格战,谁都活不好,市场还是会失败的。如果大家都有些特点,不管是在产品功能上,还是在销售渠道上都有些差异化,有自己的客户群,都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酝酿出炉,重组并购及被搁置的大型基础性投资加速。 与此同时,科技部确认,《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纲要(2006-2020)》中确定投入6000亿在高科技企业中,重大专项将提前进行。据了解,第一批分食6000亿的重大专项就是电子信息业,谁能借势切到专项大单? 上项目,铺摊子,为了搭上产业振兴规划这趟车,各行业主管和地方政府都在全力冲刺。 日前,国内芯片业换帅频繁,在地方政府主导下,芯片业重组大戏浮出水面,中芯国际、华虹两大芯片集团成型。 软件外包业中,东软拟收购大连华信,2万人的巨型外包企业呼之欲出。 在面板业中,借投资东风,3大液晶国企密谋振兴,专家建言,投资宜符合产业规律,必须警惕一哄而起。 外包产业航母初现 昨日,东软集团发布公告令业界震惊,中国最大的两家外包企业合并,高达两万人的外包企业呼之欲出,中国软件外包界终于诞生了航空母舰。 尽管合并细节未出炉,但所有分析师都把此次事看成是标志性事件,不仅预示着中国诞生出世界级服务外包公司,更是中国向服务大国转型的里程碑。 东软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软件企业,目前,员工总人数为1.5万人,去年实现整体上市。大连华信是第二大软件外包企业,规模在5000人左右,2006年在日本上市失败后,华信转投国内A股上市,但当时未能通过发审委审核。 今年2月初,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南京主持召开服务外包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外包要有聚集效应。发展外包服务业不仅是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出口,通过促进服务外包,来增加10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王还提出“区域拯救计划”,通过示范城市的集群化效应,实现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突围。 政府主导整合大戏开幕 就在大连外包业蓬勃发展之时,上海将芯片业列为重点推进产业项目首位,并且主导上海芯片业整合大戏。 今年以来,上海国资委下属三家芯片厂相继更换领军人。上海贝岭与华虹NEC已经分别于1月9日、1月15日正式公布了人事变动消息。其中,华虹NEC总裁兼CEO刘文韬卸任,2月1日已由全球半导体生产运营明星邱慈云正式接任;而上海贝岭新任董事长则为华虹集团董事、CEC重大项目规划部总经理赵贵武,他取代了原董事长方培琦。这两家公司,均为华虹集团控制的企业,而华虹集团则又由中国最大IT企业CEC控制。 换帅是为中国芯片业整合铺路,宏力与华虹NEC合并之路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搁置多时的华虹集团12英寸线已在国家发改委立项,预计总投资达22亿美元,今年第三季度有望开工,2年-3年后达到月产3.5万片,并建设和培育与之配套的芯片设计企业。海外媒体认为,中国芯片业整合之后,将诞生中芯和华虹两大巨头。 技术升级冲动 在电子信息振兴计划草案中,明确提出将支持骨干企业建设6代以上液晶屏生产线,实现平板产业升级和彩电工业转型。所以各面板厂商之前暂缓的代线升级计划便开始提速。 与此同时,关税调整也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对液晶显示板实际执行进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2009年按照面板尺寸重新调整了进口关税税率,26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板税率仍为3%,其他液晶显示板税率调整为5%.京东方、上广电等主要的面板商都属于受惠范围。 去年12月底,本报曾报道京东方在北京政府的支持下,正在商议八代线TFT-LCD项目的可行性。日前,记者在发改委网站上看到,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已经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一份关于组建7.5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申请。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光电相关负责人称正在等待政府最终方案出台。 链接 广东将重点扶持平板和半导体业 国家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尚未出炉,广东省也开始制定《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将重点扶持平板产业、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数字家庭、半导体发光等重大工程。 广东去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10.6亿元占全国1/3,同比增长17.6%,但增速和出口都受金融危机影响形势严峻,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幅从8月的27.2%下滑到12月的11.9%. 出口交货值增速从8月峰值16.4%下滑到12月10.1%.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增速也明显下滑,2008年全省信息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2.3亿元,增速仅为7.7%. 企业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全省26家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利润负增长企业13家。
面对芯片制造业的拆分和经济衰退对芯片需求造成的冲击,伴随着政府援助,合并和破产计划的实施,世界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着震荡和变革。据日本Nikkei报纸的报道,日本内存和半导体专业制造商尔必达(Elpida)公司正在酝酿与三大台湾半导体厂商的合并:这三家公司分别是Powerchip, ProMOS和Rexchip。这次并购行动将改变半导体行业的架构,半导体行业又将如何发展呢:韩国三星电子作为世界领先的内存制造商,以30.3%的市场份额傲视群雄。而韩国的海力士(Hynix)半导体公司目前也以19.1%的市场份额占据内存市场的第二把交椅。日本尔必达公司以19.1%的市场份额屈居第三。位列第四位的是美国的Micron公司,占据10.8%的市场份额,Qimonda位列其后,占据9.6%的市场份额,目前正在申请破产保护。台湾南亚半导体公司(Nanya)以4.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六。内存行业如今急需大量的资金来用于内存的研发和制造。内存厂商都在积极推广更小体积的制程工艺来增加每个硅晶片上的芯片数量,以此来降低每个芯片的成本。同时他们还提高了内存的速度和密度。在DRAM供应商和Rambus有关内存技术的诉讼可谓旷日持久,如果Rambus能赢得诉讼,他们就将收取数千万美元的许可证授权费用外加高额的赔款。限价诉讼也能尘埃落定。随着芯片价格的下跌,所有的DRAM供应商都在遭受损失,举例来说,三星公司即是如此。尔必达公司宣布他们在2008年第四季度净损失8.04亿美元(人民币723亿)。这也是自2007年同期相比净损121亿人民币后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台湾和日本都在讨论政府援助计划来帮助各自的内存制造商。台湾政府目前正在考虑注资20.6亿美元来帮助他们进行产业整合。尔必达公司正计划将尔必达的DRAM运营与上述的三家台湾内存制造商合并。Rexchip是尔必达与Powerchip成立的合资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盛大的合并已经开始。尔必达公司要了解到这三家台湾企业能从他们的政府处获得多少资金援助才会有所行动。在这三家企业中,ProMOS到本周就需要先进来进行合并。尔必达公司可能也会获得政府的援助资金。这就必须对这四家企业涉及的资金进行划分,以此就何种类型的DRAM芯片在何处制造达成共识,这就意味着前期的合并如果发生,将花费数月来等待时机成熟。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半导体制造能力的萎缩。如果合并完成,那么合并后的集团将以23.6%的市场份额占据内存行业第二的位置。另一项可能的合并计划有可能在南亚半导体公司与美国Micron之间发生,这样他们的市场份额就将达到15.2%。行业观察家也预测两家韩国企业-三星和海力士之间的合作可能也在酝酿之中。这样的话内存行业就会被三大主流供应商所掌控,即三星-海力士占据头筹,Elpida-Powerchip-ProMOS-Rexchip的联合集团位列其后,Micron-Nanya自成一家。这样会吸纳大量的剩余能力,让内存供求关系达成更加平衡的状态,在过去五年间硬盘行业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从跨界合并的频繁发生可以反映出DRAM行业是如何的萧条,因为所涉及的远东地区的日本,韩国和台湾过去都是执行支持本地企业的政策。有个复杂的因素是许多DRAM供应商也在生产闪存。举例来说,三星电子目前打算接管SanDisk来充实旗下的闪存业务。Micron也和英特尔公司合作成立了合资企业-Intel Micron Flash Technologies,并且刚刚宣布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拓展移动电话内存业务。政府的援助计划意味着产业合并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否这些计划会按照既定方案去走还是个未知数。
据中国电子报报道,全球半导体产业持续低迷,今年上半年很难走出低谷。不过,DRAM价格开始反弹,总算为全行业的复苏带来一点好消息。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全球半导体产业几乎听不到什么好消息。在中国的农历新年前夕,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领头羊英特尔公司宣布关闭5家工厂;随即,欧洲DRAM大厂奇梦达申请破产保护;日前,另一家半导体产业巨头德州仪器也传出了全球工厂将停产三周的消息。2008年第四季度低迷的行情已经重创了半导体企业的信心,至少在今年上半年,这种低迷的行情仍然难以好转。 业绩滑坡尚未见底 尽管业界早已降低了期望值,但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半导体行业主要厂商的表现仍然让人失望。英特尔在该季度的销售收入为82亿美元,同比下降23%,净利润为2.34亿美元,同比更是下降了90%;三星电子则遭遇了自2000年开始按季度发布财报以来的首次亏损,去年第四季度,该公司亏损达200亿韩元(约合144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三星赢利2.21万亿韩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约为24亿美元);芯片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的状况也不容乐观,该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1.2%,而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同比也分别下降了16.5和20.6个百分点。 比去年第四季度惨不忍睹的答卷更为让人沮丧的是大多数企业仍看淡2009年的市场前景,对于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衰退幅度,台积电首席执行官蔡力行甚至给出了“30%”这样一个向2001年“看齐”的数字。他还表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晶圆代工厂所受冲击更大,衰退幅度也将更大,如果以2001年的经验判断,当年半导体产业总体衰退32%,晶圆代工业衰退37%,差距5个百分点,但他认为此数字用在2009年则仍嫌保守,也就是说,即便保守地估计,2009年晶圆代工业衰减幅度也将达到35%。 与此同时,英特尔也对未来的业绩表示悲观,尽管该公司的财报以市场能见度较低为由而没有对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作出预测,但也透露了其内部的目标是达到70亿美元,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表示该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有可能出现亏损。 不过,各个领域的龙头企业所面临的只是“饥”和“饱”的问题,而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则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半导体业内专家莫大康先生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像英特尔、台积电这样的大企业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在产业环境好转之后,这些企业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存储器市场曙光初现 存储器产业曾经一度被提升到国与国之间科技竞争的高度,如今,长期的供过于求使得存储器企业连年亏损,使存储器产业也褪去了昔日的光环。存储器价格自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持续下跌,到2008年第四季度,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销售价格已低于其可变成本,生产企业咬牙苦撑,已不是看谁能笑到最后,而是看谁最先哭出声来。 终于,就在中国鼠年除夕的前一天,欧洲DRAM大厂奇梦达不堪重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由于奇梦达在DRAM领域占据全球10%的市场份额,再加上各大内存厂商也在纷纷减产,因此业界预测DRAM市场价格将触底反弹。据日本DRAM厂商尔必达社长坂本幸雄判断,各DRAM厂商减产的影响将在2月下旬显现,1GB产品价格将涨到1.5~1.6美元,到3月份将涨到接近2美元。对于存储器行业的众多竞争者来说,目前虽然还远没有到幸灾乐祸的时候,但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倒下,总算让自己多了一分生存的希望。 国际金融危机是把双刃剑,虽然降低了市场需求,但同样也减少了产出,在一定条件下,更能加速存储器业的复苏,其关键就在于供与求的数量关系。莫大康表示,从历史经验看,当DRAM的资本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小于30%时,产业有可能反弹。2008年DRAM产业的投资为96亿美元,而销售额为252亿美元,两者之比为38%,而2009年的投资预计为46亿美元,DRAM的销售额预计在242亿美元,两者之比仅为19%。“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009年,存储器的复苏时机即将来临。”莫大康说。 IP服务传来捷报 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讲的是19世纪美国西部掀起淘金热潮的时候,有人瞅准商机,专门向淘金者兜售牛仔服,从而发财致富。这个故事或许能给半导体从业者提供另一个思路:既然有很多人都想赚钱,那我们何不设法去赚想赚钱的人的钱?英国的ARM公司就是这个看似绕口令的商业模式的践行者。 ARM公司专门为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或电子产品系统公司提供IP(半导体知识产权),该公司最近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ARM在2008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达到1.4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008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5.462亿美元,同比增长6%,两项数据均创该公司历史最佳纪录。 得益于汽车电子、蓝牙、数字消费产品、微控制器、存储器以及Wi-Fi等应用领域业务的增长,2008年第四季度,ARM合作伙伴所报告的处理器出货量达到12亿颗,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46%。2008年全年处理器出货量达到40亿颗,比2007年增长38%。 我国台湾地区的创意电子则是一家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设计代工服务的公司,该公司2008年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应该说,创意电子是国际金融危机下为数不多的获益者,因为在成本压力之下,很多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被迫裁员之后,只能专注于核心的系统架构,而非核心的业务(如后端设计)往往选择了与提供设计服务的公司合作。可见,只要企业发展战略选择得当,即便在产业的低谷期,也能寻找到发展空间。 不过,类似ARM和创意电子这样的企业往往规模较小,其销售收入也十分有限,还远不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据报道,大陆官方主导半导体晶圆厂整合脚步加速,在上海市官方指派傅文彪接任宏力半导体董事长之后,宏力与华虹NEC合併案渐趋明朗,一旦合併成功,将成为仅次於中芯的大陆第2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华虹2大集团逐渐成形,相对於台湾晶圆双雄台积电、联电,大陆晶圆双杰已呼之欲出。大陆半导体业者表示,华虹NEC属於国企色彩,宏力新派董事长亦具官方背景,近期大陆官方强力主导,有意将华虹NEC与宏力整合成为1家企业,携手发展12吋晶圆厂,以2008年中芯营收约13.5亿美元来看,华虹与宏力合计营收约7.35亿美元,规模已达中芯约5成,2集团合计营收逾20亿美元,更佔大陆晶圆代工业逾6成比重,成为大陆名符其实的晶圆双杰,不过,规模仍与台积电有段差距(2008年营收约100亿美元)。半导体业者指出,宏力日前更换董事长,由原先上海联和投资代表人董叶顺,更换为上海市资讯化委员会主任傅文彪,并於近日上任。无独有偶地,华虹NEC高层人事日前亦大地震,原任执行长刘文韜离职,职缺由马来西亚晶圆厂Silterra营运长邱慈云接任,并吸引一批旗下团队加入投效。半导体业者认为,宏力与华虹NEC高层纷换血,应是为未来2方整合进行準备,尤其傅文彪自2004年底以来担任上海市资讯化委员会主任期间,推动上海资讯產业发展和资讯技术应用,过去亦曾亲自参与主导国家909工程(大陆第1座8吋晶圆厂华虹NEC的前身),因此,对於宏力强化与官方关係及未来策略发展,将扮演关键角色。业者预期华虹NEC与宏力整合后,将发展12吋晶圆厂,目前场址已圈定张江高新园区内,不过,未来整合恐将遭遇大股东与人事整合问题,其中,宏力大股东包括上海联和投资、香港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冠捷半导体、三洋电机及2家私募基金GEMS和UCL Asia,至於华虹NEC大股东为华虹集团、日本NEC。另外,傅文彪虽接手官派董事长,但执行长仍是官司缠身的舒马克,未来人事整合进展仍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