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4日电 综合报道,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科学家研制出全球首个受活脑组织控制的机器人,它的大脑由培育出来的30万个老鼠神经元缝合而成。 据报道,该实验目的是探索天聪和人工智能之间逐渐模糊的界限,希望借研究记忆如何储存于生物脑下,解开记忆和学习的基本障碍。 全球首个拥有生物脑的机器人 该机器人主要设计师之一的沃里克教授表示,观察神经细胞发出电子脉冲时如何发展成一个网络,或许有助科学家对抗神经退化性疾病,包括老人痴呆症和帕金森症。
晶圆代工企业的管理者们以居安思危的心态来冷静看待市场未来的发展正是业者渐趋成熟的标志。 晶圆代工(Foundry)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环节。近日,代工企业陆续向投资者交出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成绩单显示,他们的业绩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不过,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各大企业对今年下半年业绩的保守预期又让业内人士多少有点沮丧。 总体情况好于第一季度 从整体上看,晶圆代工企业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运营情况明显好于第一季度。在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四大晶圆代工厂除台积电赢利8.89亿美元之外,联电(UMC)和特许半导体(Charter)利润都不超过1000万美元,中芯国际(SMIC)更是受内存芯片价格下跌的拖累而陷入了亏损之中。第二季度的状况明显改观。在这一季度中,台积电净利润环比上升6.4%,达到9.46亿美元,而联电和特许半导体的净利润也分别达到7875万美元和4340万美元。与此同时,中芯国际的亏损额度也大幅降低。 就销售收入而言,除中芯国际因为退出标准型存储器芯片业务导致销售收入有所下降之外,其他三大晶圆代工厂都有不错的表现,其中尤以特许半导体的增长最为显著,该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达到4.57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1.1%。台积电和联电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8.96亿美元和8.2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8.1%和9.5%。此外,全球前四大晶圆代工厂商今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的总和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增长了21.7%,远高于半导体产业整体的增长速度。半导体业内专家莫大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晶圆代工行业总体上非常健康,而台积电仍是最大赢家。” 企业看淡第三季度市场 对于今年下半年市场情况的预测,业内公司却表现得十分谨慎。在7月底举行的法人说明会上,台积电总经理兼总执行长蔡力行表示,今年第三季度,电脑与通信芯片市场的增幅都不会很大,而消费类芯片的需求将与第二季度持平,甚至会减少。预计台积电第三季度的销售收入环比仍将增加3%~5%。但由于每年的第三季度都是芯片销售的“旺季”,这一数据显然远低于业界的预期。 联电对今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也做出保守的预估。该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晶圆出货量将与第二季度持平,平均销售价格与第二季度持平或下滑2%,毛利率也将低于20%。“展望第三季度,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整体来说,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因此客户对未来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态度。”联电新任执行长孙世伟表示,“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发展趋势,并随之调整本公司的营运步调。” 在今年第二季度打了“翻身仗”的特许半导体也不敢对第三季度抱有过高期望。“原油价格高涨,美元持续走低以及化学品、特种气体等原材料进口价格的上涨抵消了我们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所做的努力。”特许半导体首席执行官谢松辉透露,“尽管目前客户需求还没有全面紧缩的迹象,但我们会对持续低迷的经济大环境保持足够的警惕。”特许半导体给出的第三季度销售收入增长率的预估为2%-4%,显然与人们对传统旺季的预期同样背道而驰。 SMIC产品转型初见成效 中芯国际仍处于产品线转型之中。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汝京表示,中芯国际策略的主轴依然是持续增加逻辑芯片的产能,目前,该公司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生产转换为逻辑芯片生产的计划已初步取得成果,不少新的逻辑芯片投片已达到高良率标准并在等待客户认证,其中一些产品已经进入量产阶段。 张汝京表示,中芯国际基本上已经退出了DRAM业务,第二季度已经完全停止生产DRAM产品,预计将在第四季度销售完所有存货。中芯国际第三季度的销售收入将有所增长,预计增长率将在5%到8%之间。“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和订单来看,我们将努力在第四季度扭亏为盈。”张汝京说。 张汝京的信心或许正是源自中芯国际在逻辑芯片领域的强劲增长。中芯国际逻辑芯片在第二季度的总出货量比第一季度增加了7.8%,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增加了41.5%。预计2008年逻辑芯片出货量将比2007年增加30%。 转向逻辑芯片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芯国际节省固定资产投资。由于DRAM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很快,每次升级换代都要更换一些重要设备,因此其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而逻辑芯片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较长,有些重要设备可以在不同产品线通用。因此,转向逻辑芯片生产之后,中芯国际的设备开支将有所减少。
2008年下半年及以后的半导体产业前景如何?有些人预期电子与芯片产业将“普遍放缓”。 上半年IC产业的表现就很低迷。由于美国爆发次优抵押贷款危机、原油价格高涨和其它因素,许多市场研究机构降低了对IC产业的预测。IC的平均销售价格(ASP)仍然令人担忧。存储产品下滑。IC在PC、手机和其它产品领域中的销售情况好坏不一。 但是现在,预计消费者在电子产品方面的支出将会下降,从而影响IC厂商。“随着经济周期的发展,似乎电子方面的支出必然将大幅减少,即使是在韧性最强的产业领域和地区市场,”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分析师Richard Gordon表示,“因此,在未来数月,我们预计电子产业将出现普遍放缓的迹象,从而直接影响半导体销售。” IC产业发出的信号好坏不一。“2008年6月半导体销售额略高于我们的预期,达到255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但未来几个季度市场可能相对疲软,”Gordon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我们对于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半导体销售情况的预测仍然保守,”他补充道,“2008年预计销售额约为1,4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左右,全年销售额将达2,670亿美元左右,增长约4%。”我们预计2009年开局相对疲软,下半年比较强劲,全年增长约4-9%。” 有些分析师认为光明就在眼前。“芯片单位出货量增长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正在接近负增长,这在过去通常暗示产业正在触底,”Friedman Billings Ramsey & Co. Inc.(FBR)的分析师Mehdi Hosseini表示。
8月12日,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员在展示一块既能导电,又能像橡胶一样伸缩的新材料。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这种新材料伸缩性能非常好,同时由于利用了导电性能好的“单层碳纳米管”,使材料的导电率很高,即使将其拉伸,导电率也不会发生改变。运用这种材料,可以使得机器人的皮肤既具有弹性,又能感知热度和压力。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美两国联合科研组成功开发了将半导体电路堆叠,使半导体集成度得到提高的同时,减少批量生产成本的三维集成电路(3D-IC)商用化技术。 纳米综合Fab中心、美国风险企业BeSang和斯坦福纳米Fab(SNF)11日下午在首尔洲际大酒店召开记者会表示,通过三维单一芯片集成电路,开发了可代替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MOS)技术的3D-IC商用化技术。 在平面硅板形成电路的二维半导体,因小型化所致的成本上升及技术问题等,无法进一步实现小型化,因此半导体业界一直在研究三维半导体技术。 但三维半导体制造技术,需要高温制造环境,且半导体层之间易出现缺陷,因此至今未能实现商用化。 但韩美研究组以180纳米技术和8英寸硅半导体晶片,在400摄氏度以下低温环境形成了三维集成电路。 研究组当天公开了利用新技术在180纳米级8英寸硅晶片堆叠1.28亿个立式半导体器件(两层)的三位集成电路。 纳米综合Fab中心表示:“3D-IC技术形成立式半导体电路,这不仅提高单位面积上的集成度,还进行了堆叠,使集成度达到普通半导体的数十倍。” 该中心还表示:“此项技术将彻底改变截至目前的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体系,它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半导体生产成本,还将影响未来的几代技术。”
印度南部科技重镇清奈的两名医师,合作研发出一种装置在较高鞋跟里的发电器,借着走路的震动和压力,产生微弱的电力,可以供应装在鞋底内的小灯,在黑暗中照亮行人四周的路面,增加行走安全,据说更适合救难人员、矿工和登山者使用。 据“中央社”报道,帕里•库玛和亚伯拉罕两位医师9日告诉媒体,研发灵感来自每天听到女性穿着高跟鞋在石板上走路的声音,如果能将每天从早到晚响个不停的高跟鞋脚力化为能源,那能造福多少人类。 库玛表示,构想简单,制作更简单。主要也是看到幼童的鞋子,制造商在鞋跟内装了由脚步压力启动电池供电的闪光装置。因此决定研发在鞋跟内装个能够自行产生电力的发电器。 他表示,只要每踏出一步,都会引动装置在鞋跟的一个小发电器,产生微弱的电力,可以先储存在附装的小电池里,当在夜晚或阴暗角落要使用时,启动开关就可以使用。 库玛表示,电力足以供应装置在鞋底内的一只小灯或发光器,当夜晚行走时可以照亮四周的路面,也可以将鞋跟的电力转用到随身配备的电子装备上。 亚伯拉罕也补充说,更适合救难工作人员、矿工、登山者使用,此外,也可以装置在楼梯的梯阶上,当踏上梯阶时,压力会启动发电器并产生电力,点亮暗藏梯阶边缘的发光器,甚至可以照亮整个通道,尤其在停电或紧急时刻最为有用。 他表示,两人根据国际专利合作条约已申请技术专利,由于是从日常生活的活动中取得和储存电力,专利名称就取名“日常生活活动能源:简称ADL能源)”,并打算向日本寻求厂商合作量产。
8月11日,记者从北京移动、北京联通的高层获悉,移动运营商已经与北京地铁公司双方正在抓紧调试覆盖10号线的手机信号。 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干预下,地铁10号线将在近期开通手机信号。关于双方分歧较大的“入场费”问题被搁置,运营商的高层告诉记者:“先开通,后再谈费用。” “现在10号线大部分地段都做好了信号覆盖”,上述人士透露,但是具体开通时间还没确定,“根据调试情况,我们会在最近两天内对外宣布。” 此前,地铁运营公司较高的“进场费”,使电信运营企业难以承受,移动网络因此难以覆盖10号线,这场纷争被市民戏称为“强龙遇上地头蛇”,而在民众热切的期盼中,政府部门积极推动,给出了“一切为奥运”的指导方向,为手机信号进入10号线铺平了道路。 昨天下午时分,热心网友打来电话称,十号线及奥运支线手机信号已经开通。
据一个网站报道,谷歌领导开发的开源软件移动平台Android在向设备集成的过程中也许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Android手机的推出时间延迟到了明年年初。 Barron"s TechTraderDaily网站8月7日发表的一篇报道称,将由许多厂商生产的“GPhone”手机原来预计在2008年晚些时候推出。 现在这种手机的推出时间可能会推迟。GlobalEquitiesResearch公司分析师TripChowdhry称,手机厂商宏达电在把谷歌的功能集成到手机的过程中遇到了“结构性问题”。因此,这个网站提出了GPhone可能会推迟的可能性。 宏达电最近保证说其GPhone生产生在按计划进行。这个报道是在宏达电做出上述保证之后发出的。 分析师Chowdhry说,Android没有吸引到足够的开发人员,因为微软、苹果、RIM和诺基亚已经把开发人员吸引到了他们的平台。他说,宏达电正在要求谷歌提供最低的收入保证,因为它不能预计Android有足有的需求。 然而,谷歌发言人称,我们仍将按计划在今年推出第一款Android手机。我们非常兴奋地看到运营商、手机厂商、开发人员和客户中建立起来的增长势头。 JupiterResearch分析师MichaelGartenberg说,这个报道只是根据推测的一个谣传,仅仅与一家厂商有关。而且他指出,宏达电自己也说这个设备仍在按计划生产。
8月7日消息,富士通-西门子出面驳斥了有关该公司将解体的媒体报道,称这些报道纯属无稽之谈。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今天早些时候,《华尔街日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西门子管理层有意从富士通-西门子中抽身。 富士通-西门子公关部门负责人驳斥了这一报道,称两家公司仍然在进行相关谈判。这名负责人解释,富士通和西门子的合作始于1999年,最初规定的期限是10年。合同到期后,如果双方有意合作,合同将延期5年。 如果西门子真的决定退出这一合资企业,富士通享有优先收购西门子所持富士通-西门子股份的权利。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位名叫大卫·瓦尔什(David Walsh)的前苹果员工于周一在美国南加州地区法院对苹果提起诉讼,称苹果公司的IT员工所处的状况如同契约制的奴隶般悲惨,而且得不到任何加班费和误餐补助。 曾于1995年至去年在苹果担任网络工程师的大卫·瓦尔什在诉讼状中指出,他经常被迫一周工作40个小时以上,常常误餐,甚至常常被要求在晚上和整个周末处于“待命”状态,而所有这些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加班费补助。 瓦尔什表示,在待命的时间里,“他一周的每个晚上都要等候命令,持续整整一周,而且还得不到任何补偿”。诉讼状中写道:“在周五结束了全部工作日的工作之后,瓦尔什还要从周五晚上到周一早上一直保持24小时待命,在这段待命时间内,他要像工作日那样报到,并且得不到补偿。”瓦尔什表示,寻求技术支持的电话总是在晚上11点以后打来,这打扰了自己的正常睡眠休息。 瓦尔什的律师表示,苹果公司故意将瓦尔什等IT员工纳入管理层编制行列,以逃避法律并避免向这些员工支付加班费,因为加利福尼亚法律规定,公司要向非管理层的员工支付加班费。原告表示,苹果还故意设置了多个工作等级和大量的工作头衔,用以区别员工。 原告律师还要求法院赋予加州的所有苹果IT员工,包括那些被派往苹果零售商的员工共同的集体起诉地位。如果原告诉讼成功,那么苹果将支付巨额赔偿。2006年,IBM被迫支付了6500万美元,用于解决代表IBM的3.2万名员工提出的一起类似的诉讼案件。 瓦尔什向苹果提出的补偿数额尚不清楚,苹果也尚未做出正式回应。
“台湾地区可能要对大陆开放12英寸半导体生产,没想到会这么快。”昨天半导体产业专家莫大康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近日马英九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正考虑放松台企向大陆出口半导体设备的控制规定,9月开始可能允许台企在大陆直接设立12英寸半导体工厂。此前台湾地区半导体企业曾争抢大陆8英寸半导体工厂项目落地。不过,此次他们却并没有对这一政策欢呼雀跃。 早在4月底、5月初,台湾方面便密集放出消息,称将松绑面对大陆的高科技产业投资政策及技术出口限制,并强调这将是未来经济任务中的“首要工作”。而12英寸半导体制造项目是其中的重中之重。7月1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在接见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巨头美国应材CEO时直接表示,进一步开放半导体芯片厂赴大陆投资先进技术“是合理且必要的政策”,理由是半导体巨头英特尔2007年在大连设立12英寸芯片厂,明年将上马90纳米或65纳米技术。此前台湾地区一直追随美国主导的《瓦森纳协议》,限制对大陆的技术输出。目前既然美国都允许英特尔设立12英寸厂,那台湾地区更应对大陆开放。 当时台湾地区的意见是,8月底有望正式松绑协商定案形成明确产业开放政策。而最新消息则有些变动。马英九7月29日在台北一场全球科技高峰论坛上公开预告,9月份可能大幅松绑半导体代工业前往大陆投资,“9月份我们就会考虑对于半导体芯片代工行业做一些大幅度放宽。” 莫大康表示,对比之前8英寸项目落地历程,上述消息可谓重大利好。韩国海力士无锡12英寸厂、英特尔大连12英寸厂确实影响了台湾当局。由于这些项目均以台企独资运作,以往担忧的知识产权因素早已不是问题。 不过,台湾地区半导体企业并没有由此欢呼雀跃。台积电CEO蔡力行说,对于政策开放非常欢迎,但12英寸厂登陆大陆要从经济面、策略面出发最终决定。该公司董事长张忠谋也表示,目前公司12英寸产能仍将以新竹为主,在大陆生产还没有迫切需要。 全球第二大半导体代工企业联电发言人刘启东表示,短期内仍将扩充台湾12英寸厂产能,并无直接赴大陆投资的计划。该公司CEO孙世伟强调,在大陆希望能获得苏州和舰公司15%赠股,并尽快纳入财报。此前由于被怀疑非法在大陆设立和舰,联电至今仍未以合法身份在大陆落地生产。而原本打算在苏州落地的存储芯片企业力晶同样有些“冷淡”。 莫大康说,企业谨慎的原因应与眼前市场状况有关。半导体产业目前正处于低潮期,企业都在缩减支出。目前12英寸代工产能也并非供不应求。但他认为,一旦景气度上升,未来一定会有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投资大陆可靠近客户,并享受优惠产业政策。
7月25日,美国伊姆西公司(EMC Corporation,简称“EMC”)宣布二季度合并营业收入增长了18%,达到了36.7亿美元,这是这家全球存储巨头同期有史以来最好的营业记录,也是连续20个季度保持两位数的同比收入增长。 新兴市场高速扩张推动EMC走出非典型性的成长周期曲线,但是这头以兔子速度奔跑的大象在新兴市场的龙头——中国,正深陷商标门之困。 在10余年“EMC”商标之争尘埃落定后,“EMC”商标拥有者唯冠科技以要求EMC停止使用EMC和EMC2商标并赔偿8000万元人民币将EMC推上被告席。该案将于8月7日在深圳中院开庭。 据悉,这也是近年来国内企业起诉跨国公司索赔额度最大的一例商标侵权纠纷案。 十年十回合 EMC商标最初由南通一家电子公司于1992年年底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1993年年底获准注册的商标,所指定的商品为第9类显示器。1995年,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经受让获得该商标。1996年10月21日,该“EMC”商标继续申请注册指定使用商品为第9类商品电子计算机。 1997年10月,在唯冠继续申请该商标延伸到第9类电子计算机公示期间,EMC提出异议,称作为第9类电子计算机商品的商标,EMC申请在先。 该争议经历了商标局异议裁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裁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四个阶段共十年的时间跨度后,均认为唯冠申请EMC作为第9类电子计算机使用商品的商标属于扩大化保护,EMC的异议理由均被认定不成立,核准唯冠注册使用该商标。 1995年6月21日,EMC就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EMC2商标。在1999年6月初步审定公告后,同年9月,唯冠提出异议认为EMC申请的EMC2商标与自己已经注册的“EMC”商标为近似商标。2000年7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裁定认为,异议成立,不核准该商标注册。 随后经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裁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三个阶段,长达十年四个回合之后,EMC最终没获准注册该商标。 2006年底,该案尘埃落定之后,唯冠发现,EMC仍在继续使用其商标。唯冠在2007年4月向深圳中院起诉EMC要求停止侵权并索赔。但是EMC随后提出管辖异议认为,该案不属于深圳中院管辖,“如果硬要选择在中国法院管辖,本案也应该选择办事处所在地即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就管辖权异议,该案随后继续经历了深圳中院一审裁定,广东高院二审裁定两个回合,EMC的管辖权异议均被驳回。 至此,10年10个回合的较量之后,EMC在中国走上了被告席位。该案将于8月7日在深圳中院开庭。 EMC中国尴尬 7月25日,EMC宣布第二财季盈利同比成长了近13%,原因是该公司的存储业务、系统及软件业务强劲成长。EMC下属的信息存储科技部门业绩表现尤其优异。 该财报同时显示,从区域角度看,来自美国以外地区的收入同比增长了27%,在二季度总收入中的比例占到了创纪录的48%,其中新兴市场是EMC的重要增长点。事实上,作为新兴市场的龙头的中国增长率远高于27%的平均水平。 “EMC的产品已经对‘EMC2’这个商标形成了高度的依附性,在EMC2不予核准注册已成定论的情况下,EMC不管是租用其他的商标还是再发展一个自己的商标,其所付出的不仅是费用的问题,还有高昂的时间成本。EMC现在在中国存储市场有20%多的市场份额,国内存储市场和IBM、HP几大巨头相比EMC也只是略有优势,在大家拼命争抢市场份额的同时,EMC输不起这个时间”,赛迪顾问一位中层对记者表示。 一位了解存储市场的券商分析师也认为,一旦EMC失去EMC2这个商标,在国内的扩张计划会大大放缓,甚至会改变其现有的整个市场销售架构。 记者就上述问题咨询EMC时,EMC表示本着尊重司法程序的原则,对于法院判决的过程和结果EMC不予评论。关于EMC与唯冠科技的商标争议,EMC会一如既往地尊重事实、尊重法律,并按照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EMC还表示,EMC与唯冠科技的商标争议不会影响EMC对中国市场和中国客户的承诺。EMC将持续不断地对中国市场投资,确保中国客户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享受到EMC全球领先的企业存储系统、企业内容管理软件、信息安全、虚拟化等全面的解决方案及服务支持。 其实早在几年前屡战屡败的多个回合较量中,EMC就已经应该知道自己使用的EMC2商标存在风险,EMC为什么还将其继续大力推广呢? 上述赛迪顾问人士认为,EMC如果放弃该商标会造成非常高的沉没成本,而且短时间里也不可能找到新的合适的商标,所以十年十个回合的较量中EMC才寸土必争毫不相让。
据市场调研公司ABIResearch,率先进入GPS市场的半导体厂商可能面临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最好通过并入更大的IC厂商来确保持续创新的能力。 “GPS半导体市场已经达到稳定水平,”首席分析师DominiqueBonte表示,“所有的GPS芯片都提供相似的性能,这使得厂商能否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将主要取决于价格,以及能否容易与主机设备集成。” 同时,把GPS与其它功能集成到一个单一芯片之中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蓝牙是最受欢迎的初期候选者,而且控制着巨大的全球手机市场。手机市场对于扩展导航和基于位置的服务十分关键。“CSR最近宣布推出的BlueCore7,是第一个在单一芯片上集成蓝牙、GPS和FM的解决方案,”Bonte表示,“BlueCore7将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预计2009年其它厂商将推出更多的解决方案。蓝牙厂商已经在收购小型、独立的GSP芯片厂商,以把它们的专门技术整合到更大的蓝牙市场之中。Wi-Fi是集成清单中的下一个。” 上述两种趋势意味着大型半导体厂商最终将在该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我们预计博通(BroADCom)、Atheros、恩智浦半导体(NXP)和德州仪器将成为更加重要的GPS芯片组提供商,”Bonte指出,“仅支持GPS的芯片组提供商的前途可能有限,SiRF等该市场中的先行者如果打算继续发展其技术,可能需要被其它厂商收购。” 其它近期内可能影响GPSIC市场的因素包括BlockIIIGPS卫星的布署,以及推出双星定位(GPS-GLONASS/Galileo)IC的可能性。BlockIIIGPS卫星将提供更佳的户内覆盖,满足基于位置的服务需求。而双星意味着可见度及定位精度的改善。
高通公司宣布,该公司使用HSPA+技术实现全球首次数据呼叫。该呼叫在5MHz信道上获得了超过2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与目前部署的HSPA相比,HSPA+技术的部署将使运营商的语音容量提高至三倍,并将数据容量提高一倍。该数据吞吐量的成功实现基于高通公司的MDM8200芯片组,MDM8200是业界首个HSPA+芯片解决方案。 “今天的呼叫标志着高通在HSPA演进之路上取得又一个里程碑,”高通CDMA技术集团产品管理副总裁阿力克斯•卡图赞表示,“终端用户将能利用HSPA+实现更快的互联网连接,网络运营商则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 HSPA+又称为HSPA演进版,将增强移动宽带用户体验并实现一系列广泛的服务,支持更高速的峰值和平均数据速率、更低的时延、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长的通话时间以及与现有移动网络相比更强的时刻在线体验。 作为WCDMA技术的最新演进,HSPA+版本7将提供高达28 Mbps的下行数据速率和11Mbps上行数据速率。HSPA+的未来版本通过使用包括多载波数据传输等一系列高级技术,预计将实现42~84Mbps的下行峰值速率和23M bps的上行峰值速率。HSPA+能与WCDMA技术此前的标准实现后向兼容,且无需新的频段用于部署。运营商可利用其现有网络和频段资源提供下一代无线技术的带宽和性能。 高通公司的MDM8200芯片组目前正在出样,它支持在现有频段、900MHz频段以及2.5 GHz IMT-2000扩展频段上的部署。
7月25日,美国伊姆西公司(EMC Corporation,简称“EMC”)宣布二季度合并营业收入增长了18%,达到了36.7亿美元,这是这家全球存储巨头同期有史以来最好的营业记录,也是连续20个季度保持两位数的同比收入增长。 新兴市场高速扩张推动EMC走出非典型性的成长周期曲线,但是这头以兔子速度奔跑的大象在新兴市场的龙头——中国,正深陷商标门之困。 在10余年“EMC”商标之争尘埃落定后,“EMC”商标拥有者唯冠科技以要求EMC停止使用EMC和EMC2商标并赔偿8000万元人民币将EMC推上被告席。该案将于8月7日在深圳中院开庭。 据悉,这也是近年来国内企业起诉跨国公司索赔额度最大的一例商标侵权纠纷案。 十年十回合 EMC商标最初由南通一家电子公司于1992年年底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1993年年底获准注册的商标,所指定的商品为第9类显示器。1995年,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经受让获得该商标。1996年10月21日,该“EMC”商标继续申请注册指定使用商品为第9类商品电子计算机。 1997年10月,在唯冠继续申请该商标延伸到第9类电子计算机公示期间,EMC提出异议,称作为第9类电子计算机商品的商标,EMC申请在先。 该争议经历了商标局异议裁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裁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四个阶段共十年的时间跨度后,均认为唯冠申请EMC作为第9类电子计算机使用商品的商标属于扩大化保护,EMC的异议理由均被认定不成立,核准唯冠注册使用该商标。 1995年6月21日,EMC就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EMC2商标。在1999年6月初步审定公告后,同年9月,唯冠提出异议认为EMC申请的EMC2商标与自己已经注册的“EMC”商标为近似商标。2000年7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裁定认为,异议成立,不核准该商标注册。 随后经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裁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三个阶段,长达十年四个回合之后,EMC最终没获准注册该商标。 2006年底,该案尘埃落定之后,唯冠发现,EMC仍在继续使用其商标。唯冠在2007年4月向深圳中院起诉EMC要求停止侵权并索赔。但是EMC随后提出管辖异议认为,该案不属于深圳中院管辖,“如果硬要选择在中国法院管辖,本案也应该选择办事处所在地即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就管辖权异议,该案随后继续经历了深圳中院一审裁定,广东高院二审裁定两个回合,EMC的管辖权异议均被驳回。 至此,10年10个回合的较量之后,EMC在中国走上了被告席位。该案将于8月7日在深圳中院开庭。 EMC中国尴尬 7月25日,EMC宣布第二财季盈利同比成长了近13%,原因是该公司的存储业务、系统及软件业务强劲成长。EMC下属的信息存储科技部门业绩表现尤其优异。 该财报同时显示,从区域角度看,来自美国以外地区的收入同比增长了27%,在二季度总收入中的比例占到了创纪录的48%,其中新兴市场是EMC的重要增长点。事实上,作为新兴市场的龙头的中国增长率远高于27%的平均水平。 “EMC的产品已经对‘EMC2’这个商标形成了高度的依附性,在EMC2不予核准注册已成定论的情况下,EMC不管是租用其他的商标还是再发展一个自己的商标,其所付出的不仅是费用的问题,还有高昂的时间成本。EMC现在在中国存储市场有20%多的市场份额,国内存储市场和IBM、HP几大巨头相比EMC也只是略有优势,在大家拼命争抢市场份额的同时,EMC输不起这个时间”,赛迪顾问一位中层对记者表示。 一位了解存储市场的券商分析师也认为,一旦EMC失去EMC2这个商标,在国内的扩张计划会大大放缓,甚至会改变其现有的整个市场销售架构。 记者就上述问题咨询EMC时,EMC表示本着尊重司法程序的原则,对于法院判决的过程和结果EMC不予评论。关于EMC与唯冠科技的商标争议,EMC会一如既往地尊重事实、尊重法律,并按照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EMC还表示,EMC与唯冠科技的商标争议不会影响EMC对中国市场和中国客户的承诺。EMC将持续不断地对中国市场投资,确保中国客户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享受到EMC全球领先的企业存储系统、企业内容管理软件、信息安全、虚拟化等全面的解决方案及服务支持。 其实早在几年前屡战屡败的多个回合较量中,EMC就已经应该知道自己使用的EMC2商标存在风险,EMC为什么还将其继续大力推广呢? 上述赛迪顾问人士认为,EMC如果放弃该商标会造成非常高的沉没成本,而且短时间里也不可能找到新的合适的商标,所以十年十个回合的较量中EMC才寸土必争毫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