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战略机遇,汽车新四化的到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窗口期,中国的汽车品牌真正有机会换道超车。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而在燃油汽车时代,西方国家设置了强大的壁垒。虽然中国汽车企业难以追赶,但电动汽车时代不同了,世界起步几乎相同。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比欧美国家更快,原型车基本诞生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是一次新的机会,在政策扶持和“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演变成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有助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燃油车辆相比,新能源车受“双碳”影响,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且新能源车呈现“电动+智能+网联”三重性。以数字化、智能化驱动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中国国策,智能化、网联化使人们出行方式发生本质性改变,已超越电池进化、续航里程,带来行业颠覆式的惊艳。
当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与资本市场密切融合、相互赋能的重要产业,新的产业赛道诞生了全新的产业增值观念与资产估值逻辑。稳定的销量,丰厚的利润,甚至悠久的品牌,也无法成为传统燃油车企的护身符,在挑剔的投资者眼中,这些只代表过去,而只有面向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才是高估值、高溢价的基础。因此,资本市场更青睐汽车企业占据科技前沿、引领时代潮流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关注能够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打造差异化优势的经营用户的能力,更关注构建新的服务生态,创造新的盈利模式的商业模式创造能力。因为只有这些能力,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广大消费者才愿意为之买单。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工信部作为主管部门,将推动企业加快建设和应用。一是完善标准法规政策,加快产品动能要求、信息安全等急需标准的制定,加强国际法规协调,适时发布产品指数管理要求,夯实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的基础。二是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统筹上下游资源,畅通全球供应链,支持突破关键技术,加快量产配套,构建协同高效、互融共生的产业生态体系。三是加快网联设施建设,加速5G通信设备部署和智能化道路改造,提升车载通信终端搭载率,推进数据云交互平台建设,实现车、路、网、云协同发展。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汽车产业“放管服”改革,加强与各国和国际企业在技术创新、贸易投资、标准法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形成开放型的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为进一步践行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策略,抢抓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同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顶层产业发展规划、法律法规、路测、商业化应用等在内的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发展战略,为智能网联汽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智能网联化是汽车产业四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的变化,为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再分工。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智能网联当中,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化等等,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变化,能够引领和驱动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技术本身的变化既有渐进式的也有飞跃式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的创新,无论是渐进还是飞跃,都会产生在产品,从技术到服务,到整个应用,以及基础设施领域巨大的变化。
为了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需要通过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前景预测来把握经济发展或者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变化的有关动态,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决策可能遇到的风险,使决策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及电动化是大势所趋,对于当前的汽车产业来说有利无弊,我们需要理性面对,又要对其前景充满信心。全球汽车需求增量明显减弱,传统技术进步的空间越来越小,这样的背景下,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正好为全球汽车产业提供了新引擎,为汽车技术进步提供了新路径,为汽车产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抓手。
智能网联汽车,现在是汽车领域的热词,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对于汽车产业而言,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变革趋势,是业界所公认的,也被认为是全新的机遇窗口,今年我国智能电动汽车的销量在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已经过半。不过,汽车产业如何更好地实现网联化,依然有不少待解问题:一方面,网联化究竟以何种形式实现,哪种形式的网联化更适合中国的汽车产业和国内的技术条件和消费环境,各方目标尚不明确;另一方面,在一些可以预见的方向上,尚有不少关键性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汽车新能源化发展已进入不可逆的快车道。全球汽车发展的唯一方向就是新能源化,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则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由于现在新能源汽车里面所有的零件全部都是使用电力进行驱动,从而使得各个零部件之间协调的技术难度下降,自动操控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往智能化,网联化升级是属于未来发展一个的趋势之处。
从汽车产业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让中国向汽车强国更进了一大步。在21世纪初,我国在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创造性地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空气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在一起。新能源车的发展被认为是加速发展的浪潮,原因在于超高的油价和超低的电价,推动了新能源车被消费者更快地接受,而整个随着产业体系的规模化增长,整个体系服务能力的提升,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使消费者更偏向于接受和使用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是最贴近每个人生活的新能源技术。大家出行基本都用汽车,各大车企也在不断研发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之外,还有大量的新能源,尤其是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但是,有很多消费者基本上不知道,也不一定知道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如何。
电动化、智能化、联网化的技术发展和迭代速度日益加快,新一轮的产业将给电动汽车行业内的企业带来持续不断的技术挑战,未来行业的企业将需要进一步加快技术研发布局和投入更多的资源到技术创新当中,以适应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新能源产业快速变革将使整合行业技术能力较弱的车企面临快速迭代的技术挑战,带来较大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量产压力。
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使得车联网成为必然趋势,而车联网也是未来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4G技术为车联网提供了基础功能和简单的应用场景;5G技术的到来,大大增强了车与车、车与人、车与道路基础设施的连接能力,解锁车联网全部潜能,助力车联网快速落地。还需要持续完善行业管理及标准法规认证体系,以及多措并举提高关键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构建适合我国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行业管理和技术标准认证体系,有助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发展空间。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竞争正在由以电动化为核心,转变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三者融合发展的竞争。融合特征下的下一代新技术将成为影响竞争格局的新变量,有望重塑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格局。新形势下,要加快布局下一代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我国才能进一步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向网联化、智能化加速发展,而汽车产品的创新高度依赖于底层芯片技术的创新,而这也将为我国车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良机。除了前期投入大,汽车芯片还存在验证周期长、难度大等问题。陈启指出,和消费电子的供应商体系相比,车规级芯片要求过于严苛,那么在短期作为“汽车大国”在“缺芯”的重压下,以及长期以奔赴“汽车强国”的动力之下,并且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绝对值仍然在上升通道中,而这对于本土的车规级芯片需求将持续增长。不过这与已经过剩的全球市场相比,国产车规半导体市场或有更长的景气周期,“中国芯”正在加速上车。
随着油价波动调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大,新能源汽车对快充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在当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油价大涨的双重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新能源汽车被视为兑现减碳承诺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销售也成为汽车市场新热点。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快充和换电开始慢慢地普及到各大城市当中,当然目前换电只有小部分企业才有,后续的发展也会成为必然趋势。
当前,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在细分领域出现多极分化趋势。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市场疲软,而新能源汽车行业“含芯量”显著增加,成为集成电路行业的重要动力。在这个领域,一批中国企业正脱颖而出。展望未来,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前景光明。
近年来,我国原油产量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远超过原油产量,每年均需要大量进口。而近两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在这种不利处境下,国家将会继续大力地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和应用,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对传统汽车行业的延续和拓展,更是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措施。因此,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向好。另外,近年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长,居全球首位。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行驶中无废气排出,可以实现零排放,不污染环境。因此,随着国家的积极宣传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新能源汽车将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其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我们继续看好优质和更强大的合资品牌,因为他们可以从不断增长的替代需求、有利的人口和财富趋势中受益,而当我们看到低线城市的需求出现重大复苏时,情况会变得更加积极。我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持谨慎态度,考虑到整体行业补贴削减的负面影响,没有牌照限制的城市个人需求不足,运营车队需求放缓等因素。
智能网联汽车多产业融合的特点,决定了任何单一行业都很难以承载起发展需要,需要统筹监管、整合资源,打破原有的产业链结构,通过多部门、多行业协调,才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事实上,国内在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还远未成熟,一方面是研发分散,技术成熟度低,另一方面是各创新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