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尘埃落定的中国电信重组,缔造了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中国电信业至此进入了新的“三国演义”时代。新时代下的电信运营竞争,既是对全业务经营这一“全能”项目的角逐,也是对移动,尤其是全面到来的3G这一“单项 ”实力的比拼。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分别匹配全球主流的三大3G标准––TD-SCDMA、WCDMA、CDMA2000,形成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中国3G发展新格局。而新格局下三方力量的博弈,必将会为中国3G带来万千气象。正如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杨泽民在昨日开幕的“3G在中国”2008峰会上所说,2008年将是电信运营商迈向3G的关键一年。 “双三格局”已经形成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重组以及重组后的全业务运营商对3G标准的选择,均呈现出“双三”的新格局,这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却是运营商已有的积淀、3G全球发展态势下的必然。 3G标准之间的角逐,伴随着三大全业务运营商格局的形成,伴随着各自对于标准的选择,而具体化为TD、CDMA2000、WCDMA三大标准之间以及相应运营主体之间的竞争。目前,中国移动运营的TD-SCDMA已经在国内10个城市试商用并成功地服务于北京奥运会,新电信也正式承接运营CDMA,新联通则将在重组后获得3G牌照并极有可能运营WCDMA。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对于3G标准的选择,体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尽管WiMAX赶上了3G标准的末班车,但其市场表现以及技术特质、产业现状等,决定了不可能成为主流的3G标准。与此相应,中国三大全业务运营商一般也不会选择WiMAX,而是可能分别选择其馀三大标准。可以预见,三大3G标准的确定以及运营主体的确定,作为未来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力量博弈的焦点,作为差异化优势的载体,很有可能带来新的竞争格局。 “3G沙场”战鼓声声 “三国演义”时代的到来,是3G在中国发展的催化剂。在各个运营主体支持下的三大3G标准,正在为中国即将全面到来的3G时代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在“3G沙场”上,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均开始了排兵布阵,以伺抢占先机,3G的战鼓已经擂响。 中国移动,作为3G市场的先行者,其TD已经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拥有了试商用经验,这是其独特优势所在。与此同时,得益于2G时代拥有的最多用户数,中国移动的3G潜在用户群规模也是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中最大的。因此,在即将全面到来的、充分竞争的3G时代,中国移动在多方面积累的优势,将会带领其获得新的成功。 CDMA,将在中国电信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掀起在中国大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一方面,中国电信相对于以前同时运营CDMA和GSM的原中国联通而言,将因为更加专注于一个制式、一张网络而更加有效地推动CDMA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电信在从宽带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的转变中,也将尤为重视CDMA的发展。据悉,中国电信在接手CDMA网络和业务之后,即组织各厂家开展多项CDMA测试,包括EV-DO测试、互通测试和业务测试等。目前,中国电信对设备厂商的CDMA设备技术评估已基本完成,招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此外,中国电信计划本次招标后,将于各省选取几个城市进行为3G做准备的EV-DO网络建设试验。预计未来2~3年,中国CDMA用户数将达到1亿户,市场占有率达到15%,增值服务占比达到35%。 WCDMA,则将为新联通带来可共享全球成熟产业的优势,从而使其在3G时代的竞争中迎头赶上。从全球范围来看,WCDMA产业规模、成熟度都是任何一项其他3G标准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新联通如果能够获得WCDMA牌照,无疑是对其竞争实力的大大增强。有消息称,为了抢占3G先机,新联通正在积极地为WCDMA的运营做各方面的准备,其中3G技术和业务的准备正在相应的研究设计院紧锣密鼓地进行。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3G在中国的发展将因为重组而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为其今后的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3G市场即将呈现的精彩演出,令人期待! “共同挑战”考验各方 在中国的3G新格局下,不同的运营主体、不同的标准阵营之间,均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3G作为三大全业务运营商面临的全新课题,其发展必然也对竞争各方提出了共性的要求和共同的挑战,例如3G网络规划建设、网络升级演进、新业务开发创新以及产业链打造等问题。共同的挑战,吸引了业界关注的目光。“3G在中国”2008全球高层论坛即集中探讨了上述问题。 第一,如何快速而低成本地建设3G网络,这是任何一家全业务运营商的追求。一方面,新建一个3G网络,对任何一家运营商而言都是一笔巨额的投资;另一方面,2G网络经过长期的建设和运营,其覆盖水平、网络质量均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为解决上述问题,2G与3G溷合组网,成为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共同的选择。例如,中国移动提出的下一阶段五大策略中,即包括了实现2G、3G协调发展,推动2G与3G共组核心网、业务网、支撑繫统,实现2G业务向3G网络的平滑迁移;新联通将投资扩容现有的GSM网络,而后采用2G和3G溷合组网的方式提供3G业务。 第二,对于3G网络向LTE演进路线的规划,也是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必须关注的领域,这决定了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小。以TD-SCDMA为例,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3G在中国”2008峰会上特别指出,TD-LTE是TD-SCD-MA后续演进的一个重要步骤,目前正在加紧推动之中,希望能够赶上FDD-LTE的步伐。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周建明则表示,TD的产业化成就,为TD-LTE标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移动希望促进以中国为主的TD-LTE技术进入国际市场而成为主导的TDD技术。 第三,开发受用户欢迎的3G新业务,是决定3G运营成败的关键所在。3G新业务,体现为音乐下载、手机游戏、视频通话等丰富多彩的数据和信息类业务,即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对于应用的开发,三家全业务运营商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最后,3G产业链的完善,是3G成功的重要保障。3G应用的丰富,相应带来了产业价值链的复杂度: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更为重要的是内容开发商、应用开发商等环节。因此,作为产业价值链的主导者,运营商需要发挥主动性和领导力,加强与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互动,推动3G产业链走向完善。例如,周建明提出中国移动将引导国际一流的终端公司,参与到TD终端和相关应用的开发中来,共同提升TD终端的质量和业务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将联合应用开发商开发相关的客户端软件。 在即将全面到来的3G时代,中国3G格局充满了想象空间。中国移动的TD先发优势、中国电信的CDMA专注和潜在优势、中国联通的WCDMA产业优势,必将营造一个各大标准、各个运营主体之间有效竞争的局面,中国3G发展将因此而步入关键年,迎来气象万千的新时代!
据ChinaByte网站报道,日前,有消息称,联发科在海外收购MEMS关键技术,进军手机MEMS应用市场,并有望最快于明年对手机厂商正式出货集成了更多功能的但芯片。 微机电系统(MEMS)是一种智能微小化的系统,包含感测、处理或制动的功能,可将多个电子、机械、光学、化学、生物、磁学或其他性质产品整合到单一或多芯片上,被半导体行业喻为“单芯片系统的极致”。目前,在手机麦克风和汽车感测器中应用较多。 据悉,联发科购买MEMS的关键技术,希望借此可将更多产品功能集中在单芯片上,从而是手机体积更加轻薄短小。3G版iPhone用的便是MEMS麦克风技术。 调查公司iSuppli表示,目前,MEMS麦克风在摩托罗拉和LG手机中的占有率强劲增长,诺基亚、索爱和宏达电也开始采用MEMS麦克风。未来除了笔记本电脑和蓝牙耳机,MEMS麦克风还可能进入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便携式产品的市场。 据统计,2007年用于手机的MEMS全球销售额为3.048亿美金,而到2012年,预计该销售额将增加到8.669亿美金。而MEMS在手机中的新应用,是推动该市场成长的主要驱动力。iSuppli预测,2012年用于手机新功能的MEMS将占60%的MEMS市场。 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则将MEMS视为最有潜力的新产品线之一。
据财华社报道,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与总部位于美国的Spansion Inc. 近日在一份联合公告称,两家公司将在中国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共同拥有Spansion在苏州的闪存芯片制造厂。 公告称,日月光半导体已与Spansion就成立合资企业一事签署了一项备忘录。 两家公司并未在公告中透露合资企业的其他相关细节。
这家在PC行业称霸的芯片制造商想让手机也变成“Intel Inside”。 9月23日,当电信运营商T-Mobile在众声喧哗中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采用Google Android开放平台的智能手机—G1的时候,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博客)感受到了一丝难以言传的苦涩。作为Google Android开放手机平台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它与G1失之交臂了。G1采用的是高通公司(Qualcomm)的处理器,其运算能力堪比3年前的PC。 就在G1发布前仅仅一个月,8月21日,美国旧金山,秋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IDF)上,英特尔展示了其基于凌动(Atom)处理器的下一代超便携移动平台Moorestown—整个芯片组厚度仅相当于一张名片或扑克牌,并希望它能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心脏”,但其正式亮相至少要等到2009年底,这意味着英特尔仍不可避免地错失接下来的一年—想想从去年到现在苹果、诺基亚、谷歌、黑莓、索尼爱立信和HTC们发布了多少款吸引人眼球的产品,你就可以想象,错过一年究竟意味着什么。 其实,英特尔对智能手机领域的进攻相当凌厉。2006年6月,当英特尔以6亿美元的价格将其移动通信芯片业务XScale卖给另一家半导体厂商Marvell的时候,就曾放出话来,声称未来3到5年将重新评估移动通信市场,不排除杀回来的可能—结果,刚过了两年它就杀回来了。 众所周知,手机芯片市场从来就不是英特尔的应许之地。在PC和服务器市场,英特尔始终处于支配者的强势角色,拥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但在手机领域,这些优势都不复存在。 两年前,被英特尔卖出的XScale处理器也曾从摩托罗拉和黑莓手机的生产商RIM获得了不少订单,每年的收入维持在2亿到3亿美元,但英特尔在6年多的时间里,对它的投入竟超过了50亿美元。 “当年卖掉手机芯片业务不光是财务上的原因,更多的是战略方向和技术架构上的考虑。”英特尔中国大区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监郭京申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 事实上,当年的移动芯片部门从未真正融入到英特尔的业务平台中—英特尔掌握核心技术专利的X86架构横跨了它的桌面、服务器、超大型电脑、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所有产品线,而手机芯片XScale采用的却是手机领域通用的ARM架构,英特尔不得不向ARM公司支付专利费用。 “从去年9月开始,风向就开始变了,随着移动互联网越来越被人们认同,这是英特尔重新返回这个市场的机会。”郭京申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而这时,英特尔已成功地渡过了2006年的危机,让竞争对手AMD招架乏力,并在投资者和客户面前挽回了曾一度失去的面?子。 与此同时,它也到了必须重新审视下一个挑战的时候:PC市场的日渐饱和是大势所趋,而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未来颇值得期待。PC市场的年成长率仅能维持在10%左右,智能手机的成长率却高达25%。早在2006年,全球PC出货量是2.4亿部,而手机的出货量却已逾10亿,其中超过10%是智能手机。分析师预测,2010年全球智能型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约3亿部,届时将与PC的出货量相差不远。 尽管如此,英特尔这次重新杀回手机芯片市场的路径仍颇为曲折:它并没有直接切入令人兴奋但门槛甚高的智能手机市场,而是先“发明”了一种被称作MID(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产品—如今你在地铁或咖啡厅里看到一个家伙正全神贯注地鼓捣着一个外观看上去像PSP的电子产品,那个玩意儿没准就是MID。 4月,在上海的春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联想、三星、LG、明基、HTC和华旗资讯等英特尔合作伙伴,第一次展示了它们各自的MID产品—按通常的意义,一部MID的重量不超过400克,可以直接放在大衣的口袋里,屏幕大小在4-6寸之间,能支持全屏手写,键盘被隐藏在机身的一侧,随时可抽拉而出。你可以用它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社交、在线购物、收看网络电视和视频,也可以用它来拍照……从外观上看,它酷似一部PSP游戏机,与多普达系列的智能手机、甚至与采用了Google Android的G1也颇为神似。它的核心功能在于互联网—在手机和笔记本之外,人们无线上网又多了一种新的选择。 为什么人们需要这种新的选择?“迄今都没有一个完美的设备,能满足人们在移动中使用互联网的模式。”英特尔中国区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技术专员沈彤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 他认为,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体积仍偏庞大,随身携带并不方便,用手机上网,浏览网页等很多应用都让人难以适从。“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把最好的互联网体验装在你的口袋里。”沈彤强调,“所以我们要保持现在PC上的架构性能和兼容性,为人们带来更接近PC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这也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业界的普遍共识。在第一款Google Android手机—G1的发布会上,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曾表示:尽管手机终端的发展颇为迅速,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远远落在后面—“用户还在抱怨难用的软件和令人沮丧的界面。我们需要改变这一切,非常高兴可以把电脑的功能带到移动设备上,这也有利于我们建立一个产业生态链”。 为了这颗能帮助人们获得电脑功能和互联网体验的、植入众多MID产品的“凌动”(Atom)处理器,英特尔打磨了4年的时间。它需要保持和PC相同的互联网性能,还得把体积缩至最小。最终,一颗“凌动”处理器的体积大致只相当于一枚1美元硬币。袖珍的“凌动”和基于它的Menlow平台,最终造就了诸多MID产品现在的娇小身段。 通过打造“MID”的概念,英特尔迅速掌握了定义移动互联网的话语权,人们一提到MID,想到的并非联想、LG、爱国者等品牌,而是英特尔。人们习惯将MID看作是一款超级迷你的笔记本电脑,就连那些生产商也不例外。在中国,华旗资讯旗下的“爱国者”和联想都推出了MID产品。在爱国者的广告中,对这款产品的形容是“0.3公斤的笔记本电脑”,而联想则索性将其列入消费类笔记本系列,成为一款名为“IdeaPad U8”的笔记本电脑。 这显然并不完全符合英特尔的初衷。按照英特尔赋予的概念,MID是“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的新产品形态”。其实从MID的产品配置上也看得出来—以爱国者的MID P8888为例,它保留了语音功能模块接口和SIM卡插槽,不仅支持WiFi联网,还支持CDMA 1X的无线网络。华旗资讯综合资源新品经理支彬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今后推出的爱国者MID还将支持TD-SCDMA、WCDMA和CDMA2000的3G无线网络。而在电信重组前后,华旗资讯就与包括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内的国内电信运营商进行过3G合作方面的磋商。 而在日本,英特尔索性与当地电信运营商Wilcom联手推出了一款MID产品,并采取销售分成的模式—这在商业模式上也与传统的手机业务完全相同。 “现在我们到了重新定义手机的时候了。”英特尔中国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技术专员沈彤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语音通话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各种PC上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让手机更像一个PC化的互联网终端,英特尔已做了充足的准备。 只不过,无论是与重157g的G1还是与重133g的iPhone3G相比,任何一款MID都还是太庞大太沉重了,而且功耗仍是个麻烦的问题—毕竟你无法想象一部智能手机上还得装个散热用的风扇。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英特尔已制定出明确的规划,下一代“凌动”处理器平台Moorestown的体积将进一步缩小,并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度降低90%的功耗—这样它的功耗水平将接近目前的ARM架构。 英特尔正式向ARM架构阵营宣战。早在去年9月的秋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超便携事业部总经理阿南德(Anand Chandrasekher)就公开拿ARM架构与其擅长的X86架构相比,并宣称使用ARM架构的手机其运算错误发生率超过英特尔X86架构的处理器芯片。人们嗅到了隔空叫战的火药味,也进一步确认英特尔切入手机芯片市场的意图。 针对英特尔的攻击,ARM的全球首席运营官Tudor Brown却表示,英特尔试图把X86架构引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市场的做法纯粹是在“浪费精力”。目前,ARM公司在移动通讯领域拥有强大的同盟—知名的全球移动半导体公司高通、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等都是它的专利技术授权对象。它们对英特尔的侵袭自然也格外防范。高通前任首席运营官桑杰·贾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记者采访时曾提出这样的质疑:“一家专注在计算领域的公司想进入移动通信市场,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觉得这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确实是英特尔必须回答的问题。别忘了,为人们带来全新移动互联网体验的iPhone和G1采用的仍是基于ARM架构的芯片。英特尔不得不加快它的脚步了。
30年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风暴来临,与2000年时网络泡沫破裂不同,此次涉及到全球范围,包括美,日,英,德等几乎无一能幸免。而且风暴延续多久目前尚难定论。 对于半导体业的影响有两点己经达成共识:今年感恩、圣诞和元旦新年节前的旺季不旺以及明年上半年半导体业将继续走软。 分析内因主要仍是存储器的供过于求,导致价格继续下跌。近期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又使资金紧缩及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导致库存问题进一步恶化。 分析外部原因,由于全球经济大环境的恶化造成产业界的心理恐慌,在此背景下很难作出正确判断,估计要再等1-2个季度后局面才可能有所改善,因此2009年的上半年全球半导体业继续走软已成定局。 为什么总是存储器惹祸 回顾近几年来半导体业的状况,每年之初不是IC库存大,就是存储器价格下跌,导致业界总是忧心忡忡,所以存储器的波动牵动半导体业的起伏,对于业界已经似乎早有心理准备。 业界要探讨为什么存储器有如此大的威力能够左右整个工业的起伏。 全球DRAM市场自1996年崩盘之后到2001年间,全球半导体设备投资的主角是以Intel为代表的逻辑芯片商。 但是2002年后处理器芯片开始进入90纳米,英特尔转变以往提高主频的策略,而转向降低功耗与提高功能。而在此时,基于市场需求上升,全球存储器的投资比重却日益增大。如2005年全球存储器投资增加40%;06年增加15%;07年增加30%及08年下跌20%。全球存储器的资本支出占销售额比重,2007年达73%及2008年即便下降也达到44%。 另外,据SEMI统计,预计2008年全球硅片产能与07年相比增加11%,其中存储器的产能增加41%,而07年存储器产能增加38%。2008年全球前5大建厂投资计划,无一例外都是存储器,分别为东芝/新帝、三星、海力士、力晶与瑞晶。 另外,从跟踪摩尔定律角度,NAND闪存走在最前列,己达4x-3xnm,其次是DRAM达5x-6xnm。由此,也推动许多半导体设备如光刻机、腐蚀机等专为存储器业而定制。 Novellus的Rick Hill说得正确,在1980年代,全球2/3的芯片厂做MPU,逻辑电路,1/3芯片厂做存储器;如今反了过来,全球2/3芯片产能在做存储器。 所以,无论从技术的先进性,或者投资及产能的扩充,全球都依赖存储器业,因此存储器成为全球半导体业的主角地位以及能够左右半导体业已经显而易见。 存储器复苏路漫漫 供求关系是存储器的关键。自06年Q4开始存储器价格下跌,已有数个季度,目前己在成本线以下,即产出越多赔得越多。所以除三星之外,包括东芝、美光、尔必达等无一幸免,都呈赤字。按市场经济规律,只有减少产出,让供过于求矛盾缓和才能促使存储器价格回升,这是理性的逻辑。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谁也不愿首先减产,希望保住或者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面对两难的抉择,方法只有两招,一是保住现金流不断,另一招是能有“金主”来提供财政支援。 按DRAMexchange数据,实际上全球DRAM价格从08年1月至7月己经累计回升达20%,很可惜由于全球金融风暴危机的影响,谁都想保持零库存,导致DRAM价格又重新回头下降。 目前一是看顶级大厂,如三星、海力士等能否加入减产行列,实际上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只有等待市场需求有大的回升。DRAM寄托于Vista与数据中心,以及NAND闪存寄托于SSD与手机等。 所以全球存储器的兼并活动,在奇梦达出售台系华亚科股份给美光后暂告段落,相信仍将持续下去。显然,最终是考验存储器厂CEO的智慧与能力。 “恐慌心理”还是真的灾难来临 负面消息接连不断,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原预测08年半导体业增长4.2%,10月重新下调为增长2.5%。 市场调研公司IC Insights对于08年全球IC市场预测从增长9%下调至增长1-5%,很有可能最终增长4%。 另一家iSuppli从07年12月时预测08年半导体业有7.5%的增长,到08年8月时修正为增长4%,以及10月9日再次下调为增长3.5%。 由此反映恐慌心理在近期仍起主导作用,市场调研公司总是最先能嗅觉到。但是全球半导体业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投资下降、扩产和新建厂延缓以及半导体设备业营收减少等都是事实。以往总是下半年的业绩优于上半年,今年可能出现反常。因为据SIA统计,上半年半导体业达127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比增加5.4%,但是相比前几年己是相当不错。 所以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即便下半年业绩持平或略微下降,也能保证今年全年可能有4-5%的增长,对于一个有2600亿美元的庞大产业,年增加量达100亿美元十分可喜。 判断半导体工业的景气程度有一种最简单方法,看芯片数量的年增长率,再结合全球芯片平均售价(ASP),如果2008年芯片数量增加10%,而ASP仅下降5%,则年销售额仍有5%的增长。 而全球芯片数量中,电脑类占40%、手机类占20%,预计08年全球电脑数量增长率达13%,逾2.9亿台,其中笔记本已上升达1亿台,而全球手机数量预计08年可达12.3亿台,增长率达10%,其中低价手机的比例大幅上升。 而全球芯片的ASP不可能下降很多,与平时DRAM及闪存价格下降的感觉大不一样,如2007年全球芯片的ASP为0.441美元,年下降达7.7%,最后导致2007年半导体销售额增长率才仅3.2%。IC Insight于08年9月26日预计2008年全球芯片的ASP下降为4%。 所以,只要观察全球PC及手机两个最大终端产品的动向,就能估算出全球半导体的景气程度,如全球芯片数量于06年增长14%,07年增长12%及预计08年也有10%的增长。 由上图所示,从1999年Q1到2008年Q1的10年期间,ASP指数由2到1.5,即下降达25%,较为缓慢。 目前全球金融风暴对于PC和手机肯定有影响,主要是消费者信心下降,但尚不明显。笔者预计全球半导体业尚未进入负增长年代。 结语 30年来全球最大的金融风暴危机来临,尚不知延伸有多远,对于全球半导体业的影响目前可能仍是恐慌心理占主导,相信再过1-2个季度就能作出现实的判断。
飞兆半导体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宣布,已针对Power Integrations公司提出新的侵犯专利权诉讼。 在向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地方法院提起的诉讼中,飞兆半导体声称Power Integrations公司生产的多种脉冲宽度调整 (PWM) 集成电路产品侵犯了飞兆半导体附属公司崇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ystem General Corporation) 的一项或多项专利。 有关的美国专利包括:编号7,259,972,名为“Primary-Side-Control Power Converter Having Switching Controller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and Voltage And Current Control Loops” (使用跳频和电压电流控制回路的一次侧控制的功率转换器) 的专利;编号7,352,595,名为“Primary-Side Controlled Switching Regulator” (一次侧控制的开关调节器) 的专利;以及编号7,061,780,名为“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with Variable Switching Frequency for Primary-Side-Controlled Power Converters” (一次侧控制功率转换器专用、具备可变开关频率的开关控制电路) 的专利。 飞兆半导体要求获得金钱赔偿,并要求禁止生产、使用、销售、供销或者进口被指侵犯上述专利的产品。
半导体设备供应商Aviza Technology公司日前宣布,已将多套Sigma fxP PVD设备发货至一家领先的RF器件制造商,此厂商位居GaAs器件制造前三。 Aviza产品业务部高级副总裁Kevin Crofton表示,很高兴收到该客户的后续订单,进一步证明了Sigma fxP系统性能能够满足GaAs器件制造过程中特殊的PVD需求。 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12年GaAs器件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10%。GaAs器件的大量需求主要由手机和Wi-Fi无线应用拉动,至2012年,无线应用主要占GaAs器件消费的85%。
知情人士透露,由于CMMB意义重大,国家广电总局已要求各地开始积极组建运营CMMB的子公司,以彻底屏弃以往广电业经常呈现的各自为战、无序竞争,防止肢解全国统一市场。这将是广电系统第一个全国性的运营公司,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组建省级子公司 在10月14日的全国CMMB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当着近2000名地方广电人士的面进行了部署。 张海涛明确要求各省广电局加强组织领导,尽快确立本地运营合作主体,推进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在当地的发展。 他表示,各地要积极组建省级子公司。要重点处理好同级广电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地市级广电主体之间的关系,防止各自为战、无序竞争,防止肢解全国统一市场。省级子公司负责本省范围CMMB的建设、运营和服务。 总公司和各省子公司分工 张海涛表示,要加快CMMB网络建设,抓紧网络运营。其中,网络投资和运营支撑体系建设由总公司负责,网络建设由省子公司负责,暂没有省子公司的,先由总公司组织建设。 他也指出,在推进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护地方广电的积极性、保障地方广电的实际利益,又要加强与其它部门和行业的合作,形成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和谐局面。 不应存在同业竞争 张海涛要求各地方抓紧启动,全面推开。尽快由各省广电局牵头,成立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好省局、省台(集团)、地市的关系,确定本省范围的与总公司合作的主体,与总公司共同组建省子公司。 他说,确定本省合作主体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明确省级各广电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省与各地市的合作方式。二是要具有无线广播电视系统方面的运维队伍,能够协调使用本省各级电视覆盖资源、节目资源和其他资源。三是合作资金是广电系统自有资金,同时不应存在同业竞争。
据国外媒体报道,Gartner两位分析师卡尔·克劳奇(Carl Claunch)和戴夫·肖尔利(Dave Cearley)周二在2008年Symposium ITxpo技术大会上列出了未来3年内值得关注的十大战略技术,其中虚拟化技术位居榜首。 所谓的战略性技术是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冲击的新技术。Gartner分析师认为,以下这10项技术在未来3年年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分别为: 1. 虚拟化 2. 云计算 3. 光纤服务器 4. 面向Web的架构(WOA) 5. 企业聚合(Enterprise Mashups) 6. 定制服务器应用(异源系统) 7. 社交软件及社交网络 8. 统一通信 9. 商业智能 10. 绿色IT 附:Gartner去年年底评出的2008年10大战略技术 1. 绿色IT 2. 统一通信 3. 商业流程管理 4. 元数据管理 5. 虚拟化 6. 聚合(Mashups) 7. Web平台 8. 光纤服务器 9. 实时万维网 10. 社交软件
据一位中国电信一线网维人员介绍,C网共用基站的现状就好比“中国电信买了一间二手房,但原房东还有钥匙,如果他进去,将厕所的门给锁上,我们有什么办法?” 家住番禺丽江花园的李萌(化名)一直使用CDMA无线上网卡上网,她是早期的CDMA用户,从10月1日起,为她提供服务的运营商已变更为中国电信。但在她看来这并没有太大区别,作为一名普通用户,她关心的只是网络体验和服务质量,但是,自10月1日之后,她发现经常无法登录,即便连上网络,网速也达不到从前。 另一位出差到北京的CDMA市民黄先生向本报反映,出差这几天,他使用CDMA手机打电话经常会断线,“我向10000(电信客服热线)反映情况,却被告知目前只能提供查询、充值等基础性服务,修改套餐等业务办理都必须到电信营业厅,至于对网络信号所提的意见,他们也只是做记录。” 他问:“CDMA网络究竟怎么了?” 中国电信理顺CDMA还需百日 CDMA网络究竟是怎么了?本报为此致电中国电信内部技术人员,工作人员说:原来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与GSM网络在网络、机房、基站、IT支撑系统等方面高度共用,两个网络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分开,这为近期网络维护带来困难。 技术专家表示,C网交割过程极其复杂,涉及很多技术参数和后台数据,指望在很短时间内,C网完全平滑过渡到中国电信并不现实,短期内,网络质量在部分地区肯定受影响。 中国电信为C网交割预留了3个月的时间,最早到明年1月份,C网的全部交割工作必须完成。电信方面为了保障C网的顺利交割专门成立了应急小组,专门负责交割期间的网络维护,集团公司定下的“死命令”是,“绝不能出乱子!” 在一份内部文件中,中国电信列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7件事情:将原先跟联通G网合用的CDMA网络在机房、基站、IT支撑系统以及网络分割开来;把 CDMA用户的资料交接、登记、变更到中国电信麾下;在营业厅、10000等服务渠道在业务受理、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调整;用户话费、积分以及欠费等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原CDMA网络承载的SP/CP合作协议、服务代码、业务流程的变更与调整等。 也就是说,在CDMA转嫁的路上,至少还有7只拦路虎。 新老婆家暗斗? 中国电信为保证C网的顺利交割做了很多应急预案,但目前联通的G网和电信的C网共用基站的情况相当普遍,加之中国电信接手C网,从技术角度而言,仍有向联通取经之处。“联通不仅仅要陪送嫁妆,还要把CDMA顺利转交到电信手里。”联通内部人士戏称。 情况并非完全顺利,据一位中国电信一线网维人员介绍,C网共用基站的现状就好比“中国电信买了一间二手房,但原房东还有钥匙,如果他进去,将厕所的门给锁上,我们有什么办法?”———看来,新老婆家之间对一些问题并没有谈清楚。 互联互通是否顺利是C网交割时期的关键所在。 在电信业发展的初期,有些地方运营商为了达到竞争目的,互相将对手网络的号码进行禁止呼入的设置,从而给对方用户造成信号不好、网络质量差的用户体验。后经原信产部整治,这种互联互通的恶性案例如今大幅减少,但一位电信人士私下表示,几家运营商都是竞争关系,对于优质客户资源,联通可能希望留在自己手上的时间更长一些,甚至希望对方能够转网。 据悉,10月1日至11月为C网交割的首个过渡期,此时客户服务由中国电信承担,但后台数据仍由C网旧东家中国联通提供支持。 中国电信后台维护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联通虽然把用户的名单交给了电信,但对用户操控权并没有完全移交完毕,也就是说,后台操作只有联通可以做,在中电信不能进行深入业务操作。 看来,虽然电信内部将C网交割的最终完成日期定在了明年1月份,但也许要耗费更长的时间,中国电信才可能实现对现有CDMA用户的完全掌控。 谁为被交易客户买单? 中国电信以1100亿的巨资购买了联通的CDMA网络,其中,网络质量是重中之重,保持在两网交割期C网的信号稳定不仅关乎4200万用户的顺利转网,更关系到中国电信的移动新业务“头炮”能否实现一炮而红。 据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相关公告,C网交割期大部分工作仍由联通支撑,对于各项C网服务,联通的服务截止时间不一。其中C网客服,联通于11月1日停止为CDMA用户提供咨询、查询等人工服务;而联通营业厅则于明年4月1日起停止为CDMA用户提供咨询、缴费、业务办理等服务。 这样,最迟到明年4月1日,联通才能与C网脱离所有过渡期服务关系。 问题在于,在此期间,谁来为出现CDMA问题的客户买单? 原话照登 “中国电信等于是买了个二手房,但是原房东也有一套钥匙,如果他进去,将厕所的门给锁上,我们有什么办法? 联通虽然把用户的名单交给了电信,但对用户操控权并没有完全移交完毕,也就 是说,后台操作只有联通可以做,中国电信不能进行深入业务操作。“ ———中国电信人士 “交割期间,用户如果对CDMA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拨打10000查询;联通会配合电信解决CDMA用户出现的所有问题,我们的态度是不遗余力地支持。” ———中国联通人士
OFDM专利增长迅速 专利权是一项地域性的权利,要在不同国家获得专利保护就依靠优先权到不同国家地区分别进行申请,这样基础专利就会在不同国家形成同族专利(FamilyPatent)。 涉及OFDM技术的专利通过检索,截至2008年9月初共有8100余件基础专利(DWPIBasicpatent),本次检索共有8000余件基础专利,产生同族专利约21000余件。此次检索到高通公司基础专利360余件,产生同族专利超过1800件。 图1 OFDM 技术专利的逐年申请变化情况 从本次的检索结果来看,最早的一件有关OFDM的专利是1986年由法国电信和法国政府共同申请的FR2609228-A,技术主题是使用频分正交技术传输电视信号,这件专利是关于“离散傅立叶变换实现传输和梳妆滤波”。而这也正是使得OFDM系统结构简化,趋于实用化的关键技术。这件专利共在美国、德国、日本、欧洲专利组织产生了8件同族专利,最晚的一件同族是1987年在德国的同族专利,因为专利权保护期限为20年,目前这件基本专利已经过期失效。 从发展趋势看,OFDM的专利数量从2000年后增速加快,图1显示2007年和2008年的专利数量有所下降,是因为专利申请的公开延迟导致。根据趋势,近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图2 参与研发OFDM 技术的专利发明人数量变化情况 图2蓝色代表已经在OFDM技术上申请专利的发明人再次申请的数量,红色代表新人。可以看出参与到OFDM研发人员人数不断增加,目前仍是研发的热门领域。 OFDM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这在专利中也有明确体现。专利所涉及的专利分类号的分布情况看,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从2000年后逐年新增主题的量一直比较平稳。 图4 OFDM 世界专利拥有者结构情况 OFDM专利未被完全垄断 从专利拥有者结构图看到(如图4),OFDM技术并没有完全为大型跨国机构所垄断,拥有100件以上专利机构的专利总量占到全部的40%,在这个量级我国有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拥有件数在20-100的机构专利量占到总量的20%,我国有一批大学和企业如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北京创意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等在这个量级;6-20件这个量级占到总量的约16%,其中我国有西安交通大学、大唐等机构。 从中看到我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认识到OFDM有关技术的巨大产业前景,在这个领域积极申请专利,并且已经拥有一定份额。 图5 OFDM 技术专利优先权提出国家排名情况 中国是OFDM专利技术第四大原创国 专利具有地域性,要想获得不同国家的专利权保护,就需要依靠基本专利的优先权到各国申请,通常情况会在技术的产生地申请基本专利并以此为优先权。所以专利优先权国家是帮助判断各国在技术上的实力的重要指标,图中以中国专利为优先权超过700件,是OFDM技术第四大原创国。 国内申请专利比例近半 OFDM的中国专利情况应该是公众所最关心的,最早的申请是1994年的两件国外来华申请CN94103352/CN94193326,申请人分别为日本松下公司和德国汤姆逊-布朗特公司,这两件专利都被授权。其中松下公司专利CN94103352又产生13件分案申请,目前其中5件被授权,其余仍在审查中。在1998年以前没有国内申请的OFDM主题专利,第一件国内申请是1999年四川长虹公司申请的有关HDTV数字电视传送系统的专利—— CN99124605,这件申请在2004通过审查获得授权并至今有效。 1994年到2005年,国外来华申请数量一直领先国内申请,但近年国内申请的发展速度更快,从2006年开始国内申请超过国外来华申请,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总体看,国内申请和国外来华申请在审查中的发明专利申请705比764、有效专利权99比170,相比有一些劣势。国内申请目前发展势头良好,所以在OFDM领域,自主知识产权有很大进步。 三星公司、松下公司、高通公司、索尼公司、东芝公司拥有OFDM专利量排名世界前列。与之相比我国的大型企业中兴和华为的专利申请件数超过120件,与前十位公司差距并不太大,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未来应该能够进入专利拥有量排名前列。 5大公司中起步最早的是松下和东芝公司开始于1992年,最晚的是高通公司1997年,其他三星公司开始于1996年,索尼公司开始于1993 年。发展势头上看高通公司目前发展最快,最近三年的新增申请量占到了 有关OFDM专利总量的49%。而OFDM相关专利占高通所有专利的7%,通信领域另一重要技术CDMA的相关专利占到高通所有专利的25%。 5大公司的技术产出主要都来自母公司所在地,松下、索尼、东芝使用日本专利优先权,三星公司使用韩国优先权,高通全部使用美国优先权。其中三星和松下都有以中国专利为基础专利的情况,并且有一定数量,说明中国是三星和松下除本国外的重要技术研发基地,索尼和东芝拥有一定数量的欧洲专利的基本专利。
DSL继续主导宽带接入市场 自2004年起,亚太地区(APAC)成为了宽带接入的主要市场,而主要的市场增长也来自这一地区。2008年全球宽带市场约为250百万线,APAC宽带用户占全球用户总量的40%,其中大部分用户使用的是ADSL技术,在EMEA地区(欧洲、中东、非洲)也是使用ADSL技术的用户居多;而在NAFTA地区,使用ADSL和Cable Modem的用户各占一半。 基于PON网络的经济性,其一度被认为是解决last mile瓶颈的最佳技术。2008年,APAC的PON用户数将在达到1,450万,其中大部分用户仍将会来自于韩国和日本,但未来主要的增长将来自中国,欧美在PON的部署方面则表现平平。 通信网络市场调研机构Infonetics Reseach于2008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整体PON市场行情下跌,增长放缓。同时基于光纤部署高昂成本的考虑,诸如FTTB、FTTN和FTTC等接入方式都可融合了DSL技术以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同时在中国,我们注意到,中国电信的EPON网络设备也将支持FTTB+DSL组网方式,其应用主要是针对商业大楼这类铜线资源充足的场合。 相反,随着ADSL2+和VDSL新标准的开发,DSL技术过去几年进展得还不错。各种业务流量的增大以及对高带宽的追求使用户对这些新技术产生兴趣,而运营商也对这些新技术大感兴趣,尤其是ADSL2+,因为从旧有的ADSL网络升级到ADSL2+所需付出的成本非常低。因此,DSL技术未来几年仍将主导全球宽带接入市场。而在中国的宽带接入市场,DSL和EPON势将在一个漫长时期内共存。 接入网半导体产业发生结构性变化 近几年,在市场规模约为20多亿美元宽带全球接入网半导体市场,全球接入网半导体产业在DSL接入以及普遍用于移动基站的T1/E1市场上的收入较为平稳,在欧洲市场甚至出现下滑;而在传统PSTN线卡市场,半导体收入也出现逐年退减的势态。 市道不景气为整个宽带接入半导体产业到来了巨大的冲击。过去两年,宽带接入半导体产业的并购风不断,英飞凌这个半导体市场巨头,在整体宽带接入市场上排名第一,也通过收购TI的DSL CPE业务以巩固市场份额。另外,Zarlink收购了Legerity,Ikanos收购了Centillium的 DSL业务,科胜讯甚至在年初接到纳斯达克股市的除牌警告。 2008年7月份,英飞凌科技台湾公司的杨尔文(Erwin Ysewijn)在香港BBWF论坛上表示,随着市场增长的放缓,接入网半导体供应商只有通过提升其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才能存活,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最终只可能剩下2-3家半导体供应商存活于接入网半导体市场。 从Gartner Dataquest 2007年提供的数据来看,英飞凌在整体市场占有率为20%,而其在ADSL市场则排名第二。杨尔文指出英飞凌去年通过收购TI DSL CPE业务在市场规模约11亿美元的DSL市场上巩固了优势,目前英飞凌在整体宽带接入网市场份额约占到了34%。 宽带增值服务(BVAS)期待腾飞 在全球约91亿美元的接入网业务利润当中,BVAS市场占20亿美元,其中VoIP了贡献21%,这也使得基于VoIP的半导体市场在整体宽带接入市场平平的情况下仍能出现较大增长;欧洲VoIP运营商已经尝得了VoIP的“头啖汤”,而NAFTA地区仍然以数据业务为主,其当前的VoIP主要还是基于ATA(模拟电话适配器)方案。 而自日本Yahoo BB提供ADSL宽带IP增值业务获得巨大成功后,VoIP也将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印度等地开始风行。据杨尔文介绍,英飞凌的整合DECT 6.0/CAT-iq标准的无绳电话芯片,可优化VoIP通话质量,并可提升基站、手机和VoIP信道功能,与支持英飞凌的双通道DUSLIC-xT设备。 当前,尽管相对于下行速率,ADSL2+技术的上行速率依然较低,但是今天主要的视频业务依然是基于ADSL2+技术。杨尔文认为DSL技术可以根本不同业务选择不同的优化保护组合,因此可为VoIP、游戏等业务提供低等待时间和抖动,而DSL的通信量识别也允许IPTV流具备较高延时。 在香港BBWF论坛上,英飞凌也推出适用于CPE的ADSL2+ 与VDSL2解决方案组合的解决方案,包括收发器、路由器、VoIP、ISDN以及相关软件,可优化IPTV等应用。另外,杨尔文强调已有多家运营商重点投资基于DSL技术的IPTV业务,他相信2009年IPTV将出现突破性的变化。
据搜狐IT报道,台积电近日由黑翻红,成为台股力守5000点关卡的最大功臣。继花旗环球证券调高台积电评级,吸引抢短买盘进场后,摩根大通证券也替台积电“挂保证”,称该公司在未来2年有实力每年配出3元现金股息,对长线投资者更是激励。 此外,台积电日前还宣布将迈进22纳米制程,等于宣示全球晶圆代工先进技术“一哥”的地位无人能及。 外资看好台积电 台积电9月营收出炉后,其整体第3季营收符合外资预期。瑞信证券分析师艾蓝迪(Randy Abrams)表示:“台积电股价已经相当程度反映客户的减单甚至是2009年业绩预期的下滑。”艾蓝迪认为,晶圆代工产业今年第4季将经历严厉的库存修正,低迷业绩将持续到明年第1季。但是在库存调节告一段落后,明年第1季可望触底。 摩根大通证券亚太高科技主管夏鲍文(Bhavin Shah)则指出,虽然台积电第4季产能利用率将下滑至70%以下,使第4季业绩看起来不妙,但即使基于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测基础之下,他相信以台积电的获利能力,依旧能在2009年与2010年每年配出3元以上的现金股利。而这个高配股实力就足以使台积电享有“加码”评级以及56元的目标价。 瑞银证券半导体分析师程正桦则指出,半导体景气虽面临2001年最严重的不景气,整个产业的价值向下修正将持续下去,但是,台积电因为在12吋晶圆占主导性地位,使其获利能力得以维系,故该股已成为瑞银目前唯一给予“买进”的半导体股,目标价设在60元。 进军22纳米制程 另一方面,台积电在日前宣布28纳米已接获多家客户定单后,再度宣示公司在22纳米更先进制程的领先发展进度。 台积电与荷兰商MAPPER共同宣布签署协议,MAPPER将会出货第1台12吋无光罩多重电子束微影设备给台积电,作为制程开发与组件试制之用。 台积电表示,这项设备除了让公司进一步探索在22纳米及更先进制程中、以多重电子束当作微影技术选项之一的机会外,也可省下昂贵的光罩设备支出。 日前,超微与IBM、三星等半导体大厂组成28纳米制程平台技术联盟,被视为是冲着台积电来,台积电进军22纳米无疑是宣示,其先进制程技术的霸主地位难以撼动。
通过Wi-Fi无线热点你可以方便得在家以外的地方上网冲浪,但是由于种种限制无线热点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地方才能够找到。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得寻找到Wi-Fi无线网络呢?下面这双极具特色的Wi-Fi侦测鞋就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在这双Wi-Fi侦测鞋的底部使用了压力传感器,只要你把这双鞋穿在脚上行走,其内置的无线网络感应就会时刻保持在运行状态。通过鞋上配备的LED指示灯你可以获知周围是否有无线网络,以及无线信号的强弱程度。
作为北京奥运会、APEC大会等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会议系统提供商,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13日在高交会上宣布:中国首块“会芯”深圳问世。据介绍,该芯片是中国企业在国外技术封锁下自主研发的第一块会议系统芯片,具有高保密、抗干扰、高性能、多功能等特点,它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同类芯片在全球范围内被外企独家垄断的局面,堪称“中国会议系统第一芯”。业界专家表示,“会芯”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会议系统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会芯”是基于台电公司独创的一项新技术实现的,这项新技术可将语音信号和数据进行数字编码、数字调制,然后利用红外线进行传输,可以实现多路语音信号和数据的双向传输与控制,集数字化、无线化和红外传输技术的优势于一体,是理想的会议系统无线化解决方案。利用此项新技术,台电公司推出了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和数字红外语言分配系统。其中,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是全球首创,其成功研制是国际会议系统领域的一个重大技术进展,解决了多年以来无线会议系统在会议私密性和音质表现上难以两全的困境,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该项技术台电公司已经申请了国内和国际的发明专利,深圳台电公司也因此而成为国际上仅有的两家拥有数字红外语言分配系统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