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低端重复产能将被淘汰,拥有核心技术和优势客户渠道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锂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显示,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锂离子电池的总制造能力预计达200千兆瓦时(GWh),而且大部分产能集中在中国。
伴随国家政策调整及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快速扩张的动力电池行业面临的挑战正在凸显:市场准入门槛被提高,两极分化严重。没有核心技术,缺乏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正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哪些因素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呢?
伴随电池产业的发展,产能利用不足等问题却越发突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也出现供应紧张和产能过剩并存的现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0GWh,但总体产能利用率却只有40%,市场两极分化非常明显,高端优质产能供应不足,低端产能订货不足,生产经营困难,呈现出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6月27日,以“推动锂产业的协调发展”为主题的2018中国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在锂资源大省青海举行,论坛围绕动力电池与上游材料的协同发展、动力电池与整车企业的协同发展、动力电池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作为国内动力电池代表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世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做出分享,并对相关政策提出建议。
该工厂的年产能达到24GWh(千兆瓦时,一千兆瓦时相当于一小时产生十亿瓦),不仅规模大,而且还具备生态环保和智能化的的特点。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大面积销库存阶段,比亚迪电池产能却出现不足,甚至还要巨额投资新建产能,引发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没有硝烟的战场战意最浓。中国一直是世界汽车工业中的追赶者,而新能源汽车革命席卷全球给了后来者弯道超车的机会。谁能掌握动力电池的技术和产业化,谁就可能执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万亿市场之牛耳。
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瓶颈在电池性能,那么,动力电池的瓶颈又是什么?动力电池为什么要分软、硬包?其实际意义是什么?下面从科普层面予以解释。
如今,三星SDI、LG化学等韩国企业在华合资公司已进入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随着国家补贴政策退坡后更多国际优势企业进入,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必将加速。除去已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外,其他玩家或将全部面临死亡或被边缘化的局面。
“中国电池产业产能全球第一,但是单位产能利润却低于日本和韩国,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不在我们手中。”在6月6日至7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孙世刚道出中国电池产业大而不强的现实。
如何正确处置废电池,许多市民仍是一头雾水。记者调查发现,与市民生活相关的每一种电池都有不同的回收利用方式。虽然对铅酸电池的回收处理已经很成熟,但在北京只有1%的废铅酸电池进入了正规回收渠道;即将进入爆发增长期的锂电池仍面临无处回收的尴尬;大量干电池由于回收成本过高正随着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烧。
美国时间6月5日,特斯拉2018年股东大会如期召开,据美国媒体CNBC报道,特斯拉的全球销售主管任宇翔在股东大会上透露,特斯拉的中国工厂将落址上海,这是特斯拉在美国之外的第一家工厂。
随着整车续航要求的提升,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需求量显著提高。预计2020年搭载三元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18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比例超过90%。我们测算,2018年预计国内新能源汽车对三元电池有望超过28GWh的需求量,对应市场规模超390亿市场规模。到2020年,三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增长至76GWh,对应市场规模超800亿,2018-2020年需求量CAGR约为39%,2018-2020年市场规模CAGR约为27%。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迅猛发展,研究资源丰富、高能效及环境友好的储能材料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为满足规模庞大的市场需求,仅依靠电池的电性能来衡量电池材料是远远不够的,电池的安全性、制造成本、能耗以及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已成为评价电池材料的重要指标。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比较明朗,但随着对锂资源的过度需求,势必会使其面临短缺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迅猛发展,研究资源丰富、高能效及环境友好的储能材料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为满足规模庞大的市场需求,仅依靠电池的电性能来衡量电池材料是远远不够的,电池的安全性、制造成本、能耗以及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已成为评价电池材料的重要指标。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比较明朗,但随着对锂资源的过度需求,势必会使其面临短缺的问题。
据报道指在中国计划于2020年完全取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获得的扶持将大幅度减少,韩国电池企业预见到这种机会正计划在中国市场展开投资建设电池工厂,希望分羹,这对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将迎来极大的挑战。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将超过100万辆大关,2020年将超过200万辆,存量超过500万辆。2015年是中国推广应用新能源的元年,2018年动力电池大规模地退役潮即将开启,2019年将进入爆发期。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将超过100万辆大关,2020年将超过200万辆,存量超过500万辆。2015年是中国推广应用新能源的元年,2018年动力电池大规模地退役潮即将开启,2019年将进入爆发期。
从目前调研情况来看,电池企业普遍认为2018年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正遭受着多方面的碾压,产品毛利和利润空间受到压缩,行业洗牌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