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的成功召开,我国汽车产业向世人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2021年中国汽车产业开了一个好头。
汽车行业发展至今已有百年时间,经历一次次变革,每次变革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升级的需求。中国汽车行业将迎来大洗牌,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正在逐步得到应用,这种技术使汽车的操纵越来越简单,动力性和经济性越来越高,行驶安全性越来越好,因此,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智能车联时代正在到来,这其中涉及的汽车电子技术包括安全驾驶、通讯导航、视觉智能化以及各种识别技术,信息娱乐和舒适环保技术等。智能车联时代正在到来。不过,所谓的智能网联汽车究竟该如何定义?车载信息服务产业联盟的描述是:具备感知、决策、执行能力,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取代人类行为的车辆为智能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描述则更为具体:所谓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激光雷达、图像感知、车联网、计算平台和高精度地图作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研究的热点技术,构成了全球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的核心,并在全球ICT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持续努力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快了人类智慧出行的进程。
汽车智能化进程推动数据处理量呈现指数级上升,计算芯片的重要性开始显现。AI芯片智能计算速度远高于CPU,承担智能汽车时代核心的智能计算工作,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协助汽车CPU更好地做AI运算。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AI产业的蓬勃发展,芯片行业会逐渐兴起。芯片应用主要集中在通讯和汽车行业,2018年通讯行业应用占比36%,汽车行业占比24%。
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问题冲击全球市场,其中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亦是岌岌可危。有的人可能觉得“芯片荒”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并不是,现如今芯片短缺的影响直接导致到各大汽车企业调整策略,部分车型已然面临减产停产。原先只要10元的芯片已暴涨至千元,就连汽车大佬丰田就发布消息称,受疫情等引发的零部件供应不足影响,9月份全球产量将从原计划的90万辆减少至54万辆。
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智能汽车将摆脱出行工具的概念形态,依靠AI 芯片成为一个最强大脑控制的智能设备,并引发市场需求、供应链结构、产品概念等一系列产业改变,催生新兴产业增长点。抓住了核心芯片就抓住了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全球汽车芯片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大潮的推动下,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翻看2021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分析数据,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明显领先其它国家和地区不止一个段位。其中挪威2021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甚至接近了90%。而第二梯队主要以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等欧洲发达国家为主,其去年的渗透率基本都在20%左右。作为汽车制造大国,德国在其中表现相对靠前。很明显可以看到,以上国家在欧洲都属于较为富裕的地区。
NFC Forum发布了第 13 版NFC证书(NFC Forum CR13),使NFC Forum设备要求规范 3.0 版正式生效。相比 第 12版NFC证书,新版主要增加了支持汽车连接联盟(CCC) 数字车门钥匙读取器和手机数字钥匙卡仿真(CE)等多项功能,简而言之,13 版NFC证书 将确保汽车厂商能够提供可互操作的NFC钥匙系统。至于其它的新增功能,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我们只探讨一下13 版NFC证书给汽车行业及其消费者带来哪些影响。
携手共奋进,启航新征程。1月23日,以“变革赋能-ALL InMarket”为主题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2全球合作供应商大会以网络视频连线方式召开。笃定目标,聚力前行,全球合作伙伴云上相聚,共议发展大计。作为东风汽车股份的核心供应商之一,英威腾电驱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在大会上,东风汽车股份有关领导对2021年度表现出色的供应商进行表彰,英威腾电驱从众多供应商中脱颖而出,荣获东风汽车股份2021年度优秀供应商奖项,“优秀供应商”是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对其供应商奖项最高形式之一。
随机和长周期的气候变化、地缘政治格局改变、新冠疫情、美元放水、激进的低碳能源政策,致使工业基础原料供应被破坏。这个结果迎头撞上新能源车市场需求的大扩张,两者叠加后,诞生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超周期全球市场秩序紊乱。
汽车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如何减少汽车行业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多家调研机构在其发布的研报中提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是必要而紧迫的。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民的重视。从新能源电力到新能源汽车,都在近年获得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100万辆,同比上升57%。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蓬勃发展之中,现实生活中的新能源汽车也开始随处可见。但是电动汽车生产的数量越多,也就意味着其出现的废旧动力蓄电池越多。
国家相关政策号召和鼓励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往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带动电动车市场的发展,贯彻落实我国低碳环保的理念。汽车生产厂家是开展低碳经济的当头力量,目前各行各业也都将目光点聚焦到电动汽车上。但是同样低碳经济也时刻面临着变化,新兴汽车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中国电动车行业和电动车生产厂家都有十分广阔的增长空间。
在进入20世纪以后,汽车发展很快,特别是电子化、智能化的应用,许多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不可避免的带来环境的污染。所以汽车环保和安全慢慢成为了市场的主流,在经过几代的发展绿色能源逐渐会是汽车的首选,其中电动汽车将是最实用、可行也是未来最主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已经慢慢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去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了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从2021年各月份的销量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势头十分强劲,全年各月份的增长水平都是去年同期的一倍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乘联会将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预期上调到了550万辆。
随着 5G 通信、人工智能、交互等底层技术的发展,汽车的产品定位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演变,汽车智能化将成为行业未来的长期趋势。汽车智能化转型是目前的主流趋势,且并不受制于汽车是传统型还是新型,将成为互联网的新型智能终端。
新能源汽车包含众多分类,其中主要以混合动力、太阳能以及电能作为能源驱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通常指的是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的能量主要存储在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可储存能量的装置中,然后利用电动机作为驱动,保障汽车正常行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获取的电能来源于非车载装置中,以此来实现一定路程上的纯电续驶。
当下,我国的汽车市场已经开始慢慢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燃油车正在向新能源或混动车进行着转变,这主要也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现在各国都已经开始提倡节能减排,关于减排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减少机动车的排放,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能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