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盘点2010年全球科技产业:Android最惹眼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著名IT网站eWEEK对今年全球科技产业进行了盘点,并表示Android或成最大惊喜。以下为eWEEK网站刊发的全文: 在进入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前,全球经济刚刚经过了危机寒冬的洗礼,而全球科技企业也一直在供大于求的负面市场环境中苦苦挣扎。然而正当寒冬里的残雪慢慢融化之际,早已显露复苏势头的科技产品和技术市场也正在逐步摆脱冰封的束缚,准备重新开始扬帆远航。 谷歌Android成最大惊喜 2010年最让科技产业振奋的可能就是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了。eWEEK网站负责美国西海岸新闻的执行主编John Pallatto表示:“我认为,2010年全球科技产业内最精彩的故事就是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实现了爆炸性增长。 Android在2009年年底才刚刚上市,但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其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惊人的19%。” 基于Linux和Java程序设计的谷歌Android同样以胜任云计算而备受用户青睐。谷歌拥有为数众多的基于云计算的程序,这些程序主要通过与谷歌服务器的高速互联而发挥作用。 Android市场占有率的飞速增长也凸显了目前全球科技消费化的大趋势。除了无处不在的Android设备外,市场上同样充斥着iPad、iPhone 和其他个人电子类消费产品,这些产品无疑给全球的科技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科技企业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使用这些产品,另一方面却还要为这些产 品给企业自身带来的安全性问题而担忧。 eWEEK网站主要负责无线通信产业的高级撰稿人Michelle Maisto表示:“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同比增幅达到96%。智能手机的价格仍在进一步下降,这无形中给移动运营商加速推行4G网络带来了巨大压力。” Maisto也表示Android操作系统的迅速推广确实是2010年科技产业的一件大事。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ndroid的增速甚至一举超过 了苹果iPhone和RIM黑莓。年内Android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的份额有望达到25%-26%,这在一年前是很难想象的。更令人难以理解的 是,这一切又都是在经济全球的下行趋势中实现的。” Maisto还指出,2010年无线通信产业在各个领域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她还注意到,除了智能手机市场以外,2010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也呈现出类似的增长势头。 Maisto称:“很多竞争对手都被苹果公司远远地甩在身后。至今我仍然对平板电脑是否确实有那么大的需求量而心存疑虑,我真的不知道人们都用它来干什么。” 云计算领域发展迅猛 但2010年科技产业的巨变并不都与个人消费类电子产品有关。eWEEK Labs主编Jason Brooks表示:“对我来说,2010年科技产业的突出成果应该算是对云计算技术的不懈追求。似乎每个大型IT企业都在向云计算领域拓展。” Brooks指出:“2010年微软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云计算领域的开发中。微软向云计算产业投入了巨资,其中包括服务器产品和台式电脑。微软小型企业服 务器(Small Business Server, SBS)产品能够满足用户按需使用的要求。业内对企业大肆进军云计算领域的做法充满疑虑,但微软对云计算产业却拿出了势在必得的气势。” eWEEK主要负责云计算产业报道的高级撰稿人Chris Preimesberger表示:“人们花了几年时间来对云计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现在人们每天都在使用该技术。” 基础设施软件供应商Novell公司的数据中心管理经理Ben Grubin也表示:“我认为IT产业正在经历着从把云计算作为宣传的噱头到作为IT下一代基础架构的转变。” Preimesberger指出,目前出于对公共云计算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的担忧,云计算产业大都围绕着个人云计算领域进行开发建设。他还称:“我认为个人 云计算领域与目前市场上的所有大型系统提供商的命运休戚相关。这些企业都想为用户提供简单而易于操作的个人云计算产品。这些企业要做的无非就是建立一个拥 有不同类型防火墙的大型数据中心,当用户需要时就可以直接添加外围服务内容。” Preimesberger还指出,个人云计算领域的增长意味着目前市场上拥有可供不同类型企业使用的私人云服务器。Grubin也表示,对于小企业来 说,他们可以使用微软Hyper-V云服务器,因为该服务器的授权内容相当诱人。Grubin称:“截至今年六月,微软在个人云服务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 达到24%。” Preimesberger表示,甲骨文收购Sun Microsystems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Preimesberger称:“目前甲骨文已经成为继IBM、惠普和思科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系统提供商。但在云计算产业,甲骨文和Sun才是真正的王者。” 在IT产业内部,云计算和云存储正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它们也是小型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还模糊了个人消费产品和IT产品的使用界限。 Brook指出,尽管云计算更被看作是IT服务产品,但今年推出的许多新款个人消费类产品却也融入了该技术,使其对企业用户也同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企业用户风险大增 包括iPhone和iPad在内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正在经历着向企业用户市场的逐步渗透。在增加新功能的同时,这一趋势却也给企业用户带来了新风险。 网络安全公司Trusteer的首席技术官Amit Klein表示:“在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大举进军企业用户市场的大背景下,企业将很难控制恶意软件给企业带来的潜在威胁。”他还指出,超级工厂病毒(Stuxnet)和僵尸网络(Zeus)等现代混合威胁都是通过使用多个攻击策略和载体进行混合攻击的方式进入企业内部的。 尽管如此,吸纳个人消费电子产品进入企业用户市场的需求还是十分旺盛。美国Merit医疗系统公司网络系统主管Lincoln Cannon就表示:“ 我们正在为公司的整个美国销售团队配备iPad平板电脑。“ Cannon坚信,从该公司的业务角度出发,使用iPad办公对其公司员工意义重大。他希望iPad能够为该公司带来积极影响。 Cannon指出:“我们一直在对公司销售人员对云计算程序的看法进行大范围民意测验,我们也将对iPad的使用情况进行民意测评。然后我们才会对 iPad的使用情况有更加透彻的了解。 Knoa Software公司的市场营销副总裁Lori Wizdo表示,吸纳个人消费电子产品进入企业市场的趋势不应该令任何人感到意外。她指出:“个人消费电子产品正以其优异的性能逐步渗透进企业用户市场。人们使用这些设备正是因为想要更出色地完成工作。” Wizdo最后指出,个人消费产品和IT产品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集中操作和云计算操作之间的界限也同样在消失。这就是2010年引领创新和发展的主要趋势。  

    半导体 Android 云计算 IPAD 微软

  • 机构预计光伏材料近3年增速超40%

    国际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发表研究报告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光伏材料市场将快速增长,预计在2012年,光伏材料的市场总价值将达到32.5亿美元,年增长率将达到43.6%,为近几年内最高。另外,国内数家券商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今年下半年起光伏产业从上游多晶硅到下游组件普遍进入大规模扩产周期,这也将带来对各种上游设备、中间材料的需求提升。这包括晶硅生产中需要铸锭炉以及晶硅切割过程中的耗材,刃料和切割液等。市场高增长仍可期随着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的逐渐应用,光伏材料的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应用的范围日趋广泛。光伏材料指的是应用在太阳能发电组件上给光伏发电提供支持的化学材料,主要使用在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背板、前板、密封部位和防反射表面,包括玻璃、热聚合物和弹性塑料聚合物、密封剂以及防反射涂料。据Frost&Sullivan的研究,至2009年,光伏材料的全球市场总价值已达到13.4亿美元,。2006年到200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11.9%。2006年光伏材料的全球市场总价值仅为5.4亿美元。在2009年整个光伏行业中,包括玻璃和含氟聚合物的光伏前板,其市场占总市场收入的31.6%;光伏背板市场,主要包括光电产品,如聚合物和特种玻璃产品,占整个市场收入的36.6%。普遍用于所有太阳能电池的以层压形式存在的密封剂,占市场总收入的26.3%,防反射涂料以及其他材料占据市场收入的5.5%。不过,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终端用户市场需求波动以及市场对光伏组件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将使光伏行业发展速度略微减缓,Frost&Sullivan预计在2016年,光伏材料市场的年增长率将下降到22.4%,总价值达107.6亿美元。国外公司仍占市场主导在整个光伏材料市场中,IsovolateAG、Coveme和MitsuiChemicalFabro公司的收入在市场份额中排名前三位。其中Isovolate主要经营太阳能电池背板,其市场份额为10.4%,占总份额的十分之一;Coveme公司和MitsuiChemicalFabro分别经营背板组件和密封剂,其市场份额均为8.9%。对于生产销售密封剂为主的STRSolar和制造背板组件的Madico公司,也以7.3%和7.0%的市场份额在光伏材料行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过,截止目前,光伏材料市场主要由欧洲和美国公司主导,同时一些日本和中国的企业也在不断地扩大其全球业务。印度、中国已成为光伏材料发展的新市场和新的制造国家。2009年,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超过350家供应光伏材料的公司,其中包括了像AGESolar、Bridgestone和IsovolateAG等跨国公司,也包括了许多的地区性公司。行业内的强强联合和兼并、收购等现象也层出不穷。

    半导体 光伏 ST OV AN

  • 本土IC设计库存压力重

    目前台系半导体测试专业厂的客户族群普遍以台湾IC设计公司为主,惟台厂面临调整库存压力,下单减缓,使得测试端的国外客户比重相对提升,包括京元电子和欣铨科技等台系封测厂的国外客户比重在第3季已拉升至40%以上。考虑到未来国外IDM厂委外释单效应,各家IC测试厂2011年皆聚焦于争取国外IDM客户。   京元电营收主要分为4类,包括国外客户、驱动IC、内存和手机客户,其中国外客户占营收比重达40%,相对同业较高,主要系京元电自2006年起布局国外IDM客户效益逐步显现。由于第3季台湾IC设计业处于库存调整局面,下单不积极,国外客户订单相较走扬,使得京元电国外客户第3季占比已从前季的36%上扬至41%,使台湾客户比重首度跌破60%。   由于京元电国外客户比重提升,毛利率提升明显,从第2季26%上扬至28.5%。市场预估京元电第4季国外客户占比仍将持续提升,预期对整体毛利率属正面作用。   欣铨的IDM客户比重亦不容忽视,营收比重达64%。以该公司前5大客户来看,有3家都是IDM厂,其中又以德仪(TI)最为大,比重超过40%。欣铨表示,欧美IDM厂自第3季以来,下单力道相对IC设计厂为强。   着眼未来IDM厂的释单商机,欣铨决?w扩大争取订单,拟在南韩建立营运据点。欣铨此举主要系着眼于南韩当地3大晶圆厂包括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DongbuHiTek以及MagnaChip的测试委外代工商机。这是欣铨继在新加坡设厂后,另一海外重要布局。   观察硅格客户结构,董事长黄兴阳日前表示,过去无晶圆厂的比重曾超过90%,近年来积极争取国外客户订单,截至2010年第3季底为止,国外客户比重达25%。在前6大客户中,就有4家是国外客户。   其中以史恩希(SMSC)为例,到2010年第3季为止,营收占比已提升7%,远高于2009年的0.5%,排名前3大客户之列。黄兴阳表示,2011年将会增加其他海外地区的新客户,包括欧洲、以色列和日本等地的新客户订单将在第2季开始发酵,因此2011年国外客户比重将以30%为目标。   将于22日挂牌上柜的逸昌以台湾模拟IC设计公司为主要客户,比重约80%;国外客户比重20%,多为中小型IDM厂和模拟IC设计公司。董事长郭啸华表示,2011年的扩充重点将以晶圆测试(CP)与方形扁平无引脚??QFN)型态测试为主,同时也将强化经营体质,等待机会争取一线IDM厂的订单。  

    半导体 晶圆厂 IC设计 DM 模拟IC设计

  • 美研发出“混沌门”对半导体工业意义重大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16日表示,他们研发出了能够取代传统逻辑门的“混沌门”(chaogates),该成果对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混沌》杂志上。对于何为“混沌门”的问题,研究人员表示,简单而言就是利用无序模式或图形(chaoticpatterns)对输入信号进行编码和操纵后产生出所需的输出信号。在具体的工作中,研究人员从混沌系统提供的多种多样的模式中选出所需的模式并组成一个子集,然后将子集中的模式用于映射系统的输入来获取所需的输出。研究人员发现,上述处理过程为利用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固有特性以设计具有大范围逻辑门重设能力的计算设备提供了新方法。这些新获得的变异的逻辑门被称为“混沌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健康系统工程学院院长、基于混沌计算的发明人威廉姆·迪托表示,“混沌门”是新的、以混沌为基础的计算系统的基石,这类计算系统利用了计算混沌系统中大量的模式形成特性。利用“混沌门”,人们有望获得一台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而改变自身内部行为、在一秒钟内产生数以10亿计定制芯片方案的计算机。目前,迪托和同事共同创建的、总部设在佛罗里达的半导体公司ChaoLogix正在将程序转为商业原型,有望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中。迪托说,“混沌门”将为游戏增加更多的优势,同时有能力保护技术芯片和用户,因为它们可能在硬件层更有效地避免计算机“黑客”的攻击。同样重要的是,使用“混沌门”的集成电路能够利用如今大量应用的生产、组装和测试设备来制造,并且这些集成电路能够在相同的设备上混合使用标准逻辑、记忆和“混沌门”。总编辑圈点说起混沌,人们总是想到洛伦兹的“蝴蝶效应”,其实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早已为之做了精神境界的注解。今天,“混沌门”终于让这种年轻的理论迈出计算机应用的重要一步。作为非线性系统所独有的一种非周期性运动现象,混沌几乎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分支,对它的研究也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认知疆域。生活在混沌的海洋,我们与其抗拒各种不确定性,还不如尝试接受诸多可能性。对此,未来的“混沌门”计算机肯定会告诉你更多。

    半导体 半导体 集成电路 芯片 计算机

  • 宁波比亚迪半导体聘用海外工程师效果显著

    日前,位于宁波出口加工区的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委托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对FRD系列芯片产品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意见认为:产品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的研制成功,将提高我国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国产化水平,市场前景良好;主要技术性能与国际同类先进产品相当,可替代进口。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同时,相关的6项发明专利已被正式受理。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宁波比亚迪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与该公司聘请的海外工程师、美籍专家冯卫(Patrick Feng)担任公司总经理后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从2008年开始,宁波比亚迪致力于在国内尚属空白的电动汽车用功率器件芯片的研发和制造。新产品的顺利研发到最终量产,必然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做保障。宁波比亚迪计划开发的芯片产品作为功率器件市场的高端产品,其主要技术和市场大部分集中在国外厂商手中。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加速企业成长,宁波比亚迪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从美国引进了海外工程师冯卫担任公司的总经理职务,负责产品研发、运营管理等重要工作。 引进海外工程师之后,宁波比亚迪借助其先进研发技术和在开发中的领头作用,在开发电动汽车用IGBT和FRD芯片方面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经完全掌握了相关的研发和制造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IGBT和FRD芯片在深圳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顺利组装成IGBT模块,并成功在电动汽车台架上进行了测试。这标志着宁波比亚迪终于打破了IGBT芯片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坚冰,填补了国内电动汽车用功率器件领域的一项空白。 引进海外工程师,也有效促进了宁波比亚迪管理水平的提升。借鉴国外企业的用人制度,公司引进了一套绩效考核模式,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提升,加快了公司在产品制造、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发展速度。  

    半导体 半导体 工程师 比亚迪 电动汽车

  • TSIA:2010Q3 台湾IC产业营运成果出炉

    根据WSTS统计,10Q3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794亿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6.1%,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26.2%;销售量达1,791亿颗,较上季(10Q2)成长1.8%,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19.3%;ASP为0.443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4.3%,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5.8%。   10Q3美国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146亿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6.1%,较去年同期(09Q3) 成长39.5%;日本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126亿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11.5%,较去年同期(09Q3) 成长15.4%;欧洲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98亿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5.0%,较去年同期(09Q3) 成长24.4%;亚洲区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424亿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4.9%,较去年同期(09Q3) 成长26.1%。   根据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SEMI)公布最新9月的订单出货报告,订单出货比(B/B Ratio)为1.03,较8月份的1.17大幅下滑,但目前已连续15个月处于1以上的水平,显示半导体产业景气持续维持在复苏之水平。北美半导体设备厂商9月份的3个月平均全球订单预估金额为16.16亿美元,较8月份最终订单金额18.16亿美元减少11.0%,比2009年同期成长113.0%。而在出货表现部分,9月份的3个月平均出货金额为15.75亿美元,较8月15.54亿美元成长1.3 %,比2009年同期成长143.0%。SEMI产业研究高级主管Dan Tracy指出,半导体设备过去一年以来强劲增长的接单数据在8、9月开始呈现走软的现象。   2010年第3季台湾整体IC产业产值(含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达新台币4,781亿元(USD$15.3B),较上季(10Q2)成长4.1%,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29.6%。其中设计业产值为新台币1,202亿元(USD$3.9B),较上季(10Q2)成长0.5%,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5.1%;制造业为新台币2,429亿元(USD$7.8B),较上季(10Q2)成长5.1%,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42.0%;封装业为新台币795亿元(USD$2.5B),较上季(10Q2)成长6.0%,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37.5.0%;测试业为新台币355亿元(USD$1.1B),较上季(10Q2)成长6.0%,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39.2%。新台币对美元汇率以31.33计算。     预估2010年台湾IC产业产值可达17,983亿元(USD$57.4B),较2009年成长43.9%。其中设计业产值为4,615亿新台币(USD$14.8B),较2009年成长19.6%;制造业为9,086亿新台币(USD$29.0B),较2009年成长57.6%;封装业为2,960亿新台币(USD$9.4B),较2009年成长48.3%;测试业为1,322亿新台币(USD$4.2B),较2009年成长50.9%。新台币对美元汇率以31.33计算。     ■TSIA 10Q3我国IC产业产值统计结果    单位:亿新台币 亿新台币 10Q1 季成长 年成长 10Q2 季成长 年成长 10Q3 季成长 年成长 10Q4 季成长 年成长 2010年 年成长 IC产业产值 4,043 7.0% 98.6% 4,592 13.6% 53.4% 4,781 4.1% 29.6% 4,567 -4.5% 20.9% 17,983 43.9% IC设计业 1,111 7.3% 48.5% 1,196 7.7% 28.3% 1,202 0.5%

    半导体 半导体市场 SD BSP IC产业

  • 光伏设备巨头GTSolar进军LED产业 蓝宝石生长设备成突破口

    太阳能光伏设备大厂GTSolar宣布进军日益火爆的LED产业,自然“当家”的晶体生长设备成了最好的切入口。今年7月GTSolar收购了美国蓝宝石生产商CrystalSystems,而今在潜心技术与成品率提升、设备专业化改造的同时也开始了市场推广,希望在2012年正式推出蓝宝石生长设备时赢得市场的接受与认可。CrystalSystems公司拥有创新独到的ASF蓝宝石生长技术,与通常的单晶提拉法不同,其独家采用热交换法原理的蓝宝石生长设备与技术可以方便的生长大尺寸的蓝宝石晶锭,目前已成功生产出6英寸衬底材料,是未来降低LED生产成本的最有力竞争者。LED产业正在迎接从手机背光、电视与显示器背光到替代普通照明的第3次产业浪潮的来临。GTSolar市场部副总裁ScottKroeger说,早日布局LED产业必将会赢得未来市场。据YoleDeveloppement的统计,蓝宝石市场从2009年到2013年将以CAGR27%的速度增长,市场的增加将为亚洲、为中国带来无限商机。目前市场上通常还在采用2英寸蓝宝石衬底生产LED,而各大LED公司向4英寸、6英寸迈进的研发脚步已经踏出。GTSolar将把自己在晶硅炉设备研发制造方面成本与技术优势,与来自CrystalSystems公司的ASF技术充分结合,将为业界带来专业的蓝宝石生长设备。

    半导体 光伏 LED产业 SOLAR CRYSTAL

  • ASML高层:看好明年半导体资本支出

    道琼社、ThomsonReuters报导,欧洲半导体设备业龙头ASMLHoldingNV财务长PeterWennink19日在摩根士丹利年度科技媒体电信(TMT)大会上表示,明年度半导体业的资本支出将增加,该公司客户的需求强劲使得前置时间达10个月。Wennink也预期明年度NAND市场将成长,逻辑、晶圆销售额将大幅扩增,不过DRAM销售额则将下滑。Wennink同时指出,将藉由买回自家股票与配发股利的方式把多余的现金返还股东。ASML今年Q3的财报优于市场预期,本季度营收可望呈现季增状况,接单金额亦将高于Q3。ASML预定于2011年1月19日公布今年Q4财报。ASML竞争对手包括日本的CanonInc.、NikonCorp.,客户包括英特尔(IntelCorp.)、台积电等。半导体设备业龙头厂商应用材料(AppliedMaterials,Inc.)于17日公布2010会计年度第4季(8-10月)财报时表示,本季(11-1月)营收季减率预估将介于8-15%之间(相当于24.565亿-26.588亿美元之间,中间值为25.577亿美元),不如ThomsonReuters调查的分析师一般预估值26.2亿美元。

    半导体 半导体 半导体设备 ASML RS

  • 2013年中国集成电路规模有望达1001亿美元

          在3G手机、平板电视、便携式数码产品、汽车电子等行业电子市场持续增长的带动下,预计2010年市场将实现超过10%的增幅,而且CMIC专家预计未来3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发展速度将保持在10%以上。CMIC预计2013年中国的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1亿美元,约占全球芯片市场的35%。   CMIC(中国市场情报中心)最新发布:就近几年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业基地,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全球市场更加严重。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增速下滑的幅度要大于全球市场,增速约为-8.2%,是中国统计集成电路市场数据以来的首次下滑。   从应用领域来看,计算机领域依然是2009年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应用市场,市场份额高达45.9%,市场份额比2008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通信领域也在中国3G建设的带动下表现相对较好,市场份额也较2008年有所提升。汽车电子领域虽然市场份额较小,但它是近几年来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表现最好的领域之一,2009年汽车电子类集成电路市场实现逆势发展,市场增速在10%左右。消费类和工控类则成为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两个领域,二者在2009年的衰退都在20%左右。   产品结构方面,存储器仍然是占据市场最大份额的产品,此外,CPU、ASSPs、逻辑器件和计算机外围器件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格局方面,2009年市场的竞争格局并未发生较大变化,具体来看,英特尔和三星仍然稳固地占据着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前两名的位置;在2009年中国计算机产量增加的带动下AMD排名将会前移;MTK销售额继续实现大幅增长,排名继续上升;英飞凌剥离有线通信业务以及飞思卡尔退出手机芯片市场将会对它们在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排名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IC设计业仍将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在创业板推出的鼓舞下,一批国内IC设计企业正在积极筹划上市融资。从而极大推动国内IC设计行业的发展。在芯片制造与封装测试领域,在出口恢复的拉动下,产业无疑也将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因此2010年国内芯片制造与封装测试业的发展将呈现恢复性增长的特征,产业真正实现进一步发展预计还要待到2011年。整体来看,从2010年开始,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将会步入一轮新的成长期,但市场的发展速度将不会再现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平稳增长将成为未来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来看,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已经渡过高速发展期,未来的发展速度将接近全球市场。   据CMIC专家分析2010及未来几年,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国内外集成电路市场将显著回升。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预计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也将呈现快速回升增长的势头。从世界市场来看,根据预测,201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出现12.2%的大幅增长,其规模将基本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其中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几大主要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区域,其2010年的市场增速预计将达到13.3%。从国内市场需求看,与全球市场类似,CMIC预计2010年我国IC市场需求也将实现大幅增长。在3G手机、平板电视、便携式数码产品、汽车电子等行业电子市场持续增长的带动下,预计2010年市场将实现超过10%的增幅,而且CMIC专家预计未来3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发展速度将保持在10%以上。CMIC预计2013年中国的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1亿美元,约占全球芯片市场的35%。

    半导体 汽车电子 计算机 中国集成电路 BSP

  • 中广核斥资3.3亿元布局亚太清洁能源市场

    记者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获悉,该公司计划斥资6500万新加坡元(折合约3.3亿元人民币)在新加坡新建一光电生物质能一体化项目。据悉,11月16日下午,中广核副总经理谭建生、澳新银行新加坡分行执行总裁威斯纽沙亨利在新加坡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新加坡等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合作备忘录。随后,中广核全资子公司——中广核太阳能公司董事邢平、新加坡生物质能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EUGENELEE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新加坡光电生物质能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按照相关合作协议,中广核太阳能公司将投资6500万新币,与新加坡生物质能工业公司共同开发新加坡光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中广核太阳能公司还将负责投资及项目的开发、设计、建设和运营。新加坡生物质能工业公司则负责转让发电许可并向项目提供燃料。按照新加坡等亚太地区清洁能源项目的合作备忘录,中广核将澳新银行作为新加坡等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的合作伙伴。澳新银行将支持中国广东核电“走出去”,投资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并提供融资服务。中广核是中国最大的核电企业之一。但除了核电业务外,中广核近几年一直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中广核的目标是将成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新加坡光电生物质能一体化项目是综合利用新加坡当地丰富的太阳光资源、建筑、装修、包装、园林修剪产生的木质类生物质废弃物作为燃料发电,生产厂房上安装布置25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力全部并网销售。该项目是新加坡政府所确定的并颁发了执照的首个一体化太阳能生物质能互补示范项目。此次投资意味着中广核挺进亚太地区的清洁能源市场。记者获悉,中广核计划在新加坡设立其太阳能业务区域总部。谭建生称,近年来,中广核集团积极开拓海外清洁能源电力市场。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太能能资源,同时新加坡太阳能产业政策较为明朗,是中广核海外投资的重要市场之一。此次布局新加坡光电生物质能,意味着中广核的清洁能源版图更加完善。此前,中广核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风力发电专业子公司,而在敦煌的10兆瓦光伏特许招标权项目,让人看到了其在光伏领域的雄心。

    半导体 太阳能 光电 清洁能源 新加坡

  • AMD下挫近2%,此前JMPSecurities下调其评级

    路透纽约11月17日电---JMPSecurities将超微半导体(AMD)(AMD.N:行情)评级由"表现超越大盘"下调至"表现与大盘持平",因竞争和终端市场疲软.周三早盘,AMD下挫1.88%报7.29美元.

    半导体 AMD ECU PSE

  • 几个关于半导体市场前景的好、坏预兆

    市场研究机构VLSI Research针对半导体市场前景,又提出了几个好预兆与坏预兆;该机构对2010年IC市场成长率的预测仍维持在32%,并认为该市场2011年成长率将缩水为8%。而对半导体晶圆厂设备市场的2010年与2011年成长率预测,则分别为103%与10.6%。   VLSI Research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的半导体市场好预兆/好消息包括:   1. 终端使用者需求升温   VLSI Research指出,电子产品销售已经连续四周成长,这次还飙高到10%,高於13周移动平均值;消费性电子产品、电脑买气都很旺,手机、IT基础设备也表现亮眼。以区域来看,北美、亚洲市场热络,来自欧洲市场的需求也很强劲,但中国市场表现稍嫌平淡。   在电子产品价格方面,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主要是因为笔记型电脑降价不少,消费性电子设备与网路基础设施价格也走下坡;手机是唯一价格上扬的产品类别。至於伺服器价格相对表现平稳;在网路设备部分,无线路由器价格上涨最多,防火墙设备居次。   在手机部分,LG买气最佳,Nokia与 RIM居次;在消费性电子产品部分,LED背光电视与数位相机销售表现平淡,但数位家电与视讯串流设备表现抢眼。   2. NAND快闪记忆体市场表现亮眼   VLSI Research表示,拜供应吃紧之赐,NAND快闪记忆体现货市场本周亦买气强劲,价格也维持在高点;该机构预期,NAND市场在2011上半年可能会遭遇季节性的供应过剩,但到了下半年会再度崛起。   3.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根据VLSI Research观察,微处理器(MPU)现货市场近期表现静悄悄,整体的每GHz价格表现小跌0.1%;该机构所追踪的200种微处理器元件,销售表现都持平。   至於IC市场上的坏预兆则包括:   1. 晶片市场走下坡   VLSI Research指出,IC市场营收连续四周成长,但主要驱动力量是季节性因素,11月份销售表现通常会优於10月;至於晶片平均销售价格(ASP)连续第二周上扬,但出货量减少的速度则有加快趋势。   2. 晶圆代工市场也走下坡?   第四季晶圆代工的交货期有缩短趋势,产能利用率也下跌,主要是因为下单活动减少;晶圆代工厂客户的库存已经不再缺乏,甚至呈现上升迹象,幸好仍在正常水准。库存水位的上升加上不确定的耶诞采购买气,都是负面影响因素。   3. DRAM市场营收下滑   在最近一周,整体DRAM每位元价格继前一周下跌了4.9%之後,又下跌了2.9%;尽管整体价格下跌速度减缓,但负面因素仍然存在。1Gb DDR3现货价较上周下跌了14%,2Gb跌价幅度则为8%;如果DDR3价格持续以两位数字的幅度下跌,二线DRAM厂将会陷入亏损。  

    半导体 半导体市场 LSI RESEARCH

  • element14品牌:着眼未来

    图片说明:2010年10月26日,Premier Farnell集团的领导层及亚洲业务团队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为在亚洲地区推出全新品牌element14举行庆祝大会。图为集团领导层向参与品牌推出的供应商祝酒。 (2010年10月25日),e络盟母公司Premier Farnell集团正式宣布集团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将统一为一个强有力的品牌:element14。在推出这一令人振奋的品牌之际,Premier Farnell集团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首个活动便是于2010年10月26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办的供应商大会。 集团首席执行官Harriet Green与参会供应商伙伴分享了集团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的洞察及创新的动力,并分析了当前对全球网络社区协作不断增长的需求。element14(集团在亚太地区的新名称),洞悉到客户对高度协作、高水平客户服务、技术支持和快捷高效的交付的需求,以及电子设计工程师们对即时可得的产品库存和技术支持服务的诉求。 element14亚太区总裁Salman Syed总结道:“通过为电子设计工程师和维修工程师提供了高质量的技术支持服务,element14极大地增强了亚太区的客户诉求,保障了供应商的最大利益。”Salman尤其强调了集团对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加强,“没有最小的订购数量要求”的承诺以及灵活的交付方式。 超过100家全球供应商参与了element14在亚太地区的品牌推广活动。他们的反馈如下: Tyco Electronics公司亚太区全球分销部总监Andy Lim表示:“原有的Farnell更名为element14,这是一次令人激动的转型。它将电子设计工程师和购买社区连接起来。我认为,这将非常有利于element14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Analog Devices公司全球分销部副总裁Alex Glass表示:“我认为,将多个不同的Premier Farnell品牌合并为统一的element14品牌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创新。客户可以通过element14以及Analog Devices这样的公司轻松地识别出Premier Farnell集团。element14帮助电子设计工程师们更为便捷地了解Analog Devices的技术,利用我们的技术进行设计,并获得从产品组件的选择到产品的最终发布过程中真正完美的用户体验。” Microchip公司全球分销部主管Malcolm Campbell表示:“我们拥有一群充满激情的设计人员,他们与Microchip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些设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开发的产品非常投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element14的社区以及对工程师的鼓励,推动未来的创新。” Kemet公司亚洲分销部主管Graeme Dorkings表示:“Premier Farnell集团推出新的品牌是一次伟大的创举。我深信,element14品牌将延续目前快速增长的趋势。” 图片说明:Premier Farnell集团首席执行官Harriet Green以及element14亚太区总裁Salman Syed宣布推出element14作为Premier Farnell集团在亚太地区的全新公司品牌。  

    半导体 工程师 LM LEM PREMIER

  • 埃派克森第三次荣获全球半导体联盟年度嘉奖

    全球半导体联盟(Global Semiconductor Alliance, GSA)日前宣布,埃派克森被授予GSA 2010“私营公司年度业绩杰出成长奖” (Outstanding Revenue Growth by Private Semiconductor Company Award)。 埃派克森今年第三次荣获GSA的年度荣誉, 成为继联发科之后的第二间获得三届全球半导体联盟年度奖项的亚太公司。 作为全球半导体工业的权威机构,GSA 扮演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代言者,它的年度奖项是全球半导体领域最权威和含金量最高的荣誉。众多知名企业当年作为新兴公司获得GSA的权威肯定和国际资本的青睐,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半导体领袖和华尔街明星,例如高通、博通、英伟达、联发科、赛灵思、美满科技 (Marvell)、芯科半导体和创锐讯(Atheros)等。 根据 GSA 的评选标准, 获得2010 “私营公司年度业绩杰出成长奖”的公司, 2008年第三季度到2010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增长率必须是全球前五位的私营半导体公司;同时,在2008年第三季度的起始参评业绩不得低于200万美元;在截止到2010年6月底的连续八个季度里,销售额至少翻倍以上成长; 公司财务报表必须提交给GSA指定的世界三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核。 在世界经济遭遇危机的2008/2009和刚刚复苏的2010上半年,全球约四千家私营半导体公司中,仅有埃派克森和美国Fulcrum Microsystems两家公司业绩优秀,符合上述标准,荣获该殊荣。 2008至2010年,埃派克森在光电导航人机互动芯片的细分领域中,业绩保持良好成长,市场占有率上升至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再次获得 GSA 的年度奖项正是众多全球半导体资深代表对其财务成绩、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充分肯定。  

    半导体 半导体 联发科 GSA SEMICONDUCTOR

  • 消息称李健熙将提拔儿子李在镕为三星社长

    北京时间11月18日消息,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会长李健熙之子李在镕将于下月晋升为三星电子社长。李在镕目前的职位是副社长。李健熙17日观看亚运会后回国,有记者在机场提问“您已决定李在镕晋升为社长吗?”,他回答说“是”。李健熙在上月前往墨西哥出差时,多次强调“年轻的领导力”和“年轻组织论”,在本月11日前往广州时还表示,希望大刀阔斧的进行人事调整。正因为如此,业界纷纷预测李健熙在年底进行人事调整时,很可能将儿子李在镕晋升为社长,进一步加快公司“世代交替”步伐。李在镕1991年进入三星电子后,一直在学习经营管理,去年12月首次任三星电子的副社长兼首席客户官(CCO),正式走上经营一线。对于明年三星电子的经营前景,李健熙表示,虽然会经历无数坎坷,但必须做出更大努力,实现营业利润大幅增长。对于今年三星电子获得的成果,他说,人总是不知足。对于“在日本企业全力追赶三星的情况下,三星需要做什么”的提问,他回答说,越是这样的时刻,越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半导体 三星 三星电子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