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排行榜

    根据ICInsights新发布的2010年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初步排行榜,除了Sony之外,其他业者今年度都将取得强劲的两位数业绩成长率。在该初步排行榜上,全球第四大与第五大半导体供应商之间的业绩差距仅有5,000万美元,分别是台积电(TSMC)与德州仪器(TI);而由于该排行榜是根据11月份的McCleanReport数据所做成,两者竞争激烈的程度,意味着排名顺序可能还会再出现变化。进驻ICInsights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排行榜上的厂商中,有五家是内存业者,依次为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东芝(Toshiba)、海力士(HynixSemiconductor)、美光(Micron)、尔必达(ElpidaMemory);其中排名全球第二的三星,有可能再前进一个名次。ICInsights指出,已经当老二很久的三星,可望夺走英特尔(Intel)的龙头老大宝座;2009年,英特尔的业绩比三星高出52%,但今年双方差距可能会缩小到23%。晶圆代工业者在终极版的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排行榜上,也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目前ICInsights的初步榜单显示,台积电比去年进步两名,来到全球第四;而同业联电(UMC)的排名,则是由2009年的第二十五,跃进到第十九。合并了NEC的日本业者瑞萨电子(RenesasElectronics),2010年度排名预计为全球第六;但若以2009年瑞萨与NEC的营收表现合计,该公司的排名应该是全球第四。(这两家公司是在今年4月完成合并,但ICInsights的估计是将两家公司的2009年与2010年营收全部合并计算)ICInsights估计,在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中,有半数业者的业绩成长率表现,预期将超越整体半导体产业成长率预测值31%;他们包括上述的五家内存厂商,以及台积电、联电、博通(BrOAdcom)、英飞凌(Infineon)与德州仪器。

    半导体 半导体供应商 INSIGHT 台积电 内存

  • 联华电子并购和舰科技受阻

    当台湾放松对科技企业投资中国大陆的限制时,它明显是为了帮助台湾两家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TSMC)和联华电子(UMC)。 但台湾当局似乎没有通知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ion)或台湾证券交易所(Taiwan Stock Exchange)的监管者。自由化政策通过9个月后,联华电子率先并购大陆芯片企业的计划仍然遭遇台湾监管机关掣肘。 联电希望获得和舰科技(He Jian)的全部所有权。和舰科技是一家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商,几年前在联电的帮助下建立——这一有争议的举动导致联电因非法投资中国大陆被罚款500万元新台币(约合15.5万美元)。联电拥有和舰科技15%的股份,但有意收购其余的85%。 联电周四透露,由于无法扫清台湾的金融监管障碍,公司董事会已决定终止与和舰科技的合并协议。根据协议,除了现金之外,联电还需向和舰科技的股东支付股份和股票期权。 联电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原订以搭配联电普通股、美国存托凭证及现金做为合并对价给付之方式,然在现行境外人士投资台湾有价证券申请规范……等法规有所限制。” 联电还表示,和舰科技股东尚未决定是否会接受全现金报价,而联电将“持续向和舰科技股东协商可行的替代方案”。 与中国大陆的投资合作在台湾历来是敏感议题,尤其是在对台湾至关重要的科技产业。这很合理。 不过,鉴于台湾经济部已经批准对和舰科技的收购,金融监管部门的干涉似乎成了不必要的官僚阻碍。 如此谨慎过度,受害者恐怕不止于联电股东。

    半导体 联电 芯片制造商 联华电子 MDASH

  • 传NVIDIA英特尔芯片组授权纠纷已达成和解

    上周末从多个来源传出消息,NVIDIA与Intel之间有关芯片组专利授权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近期已经达成和解,双方都做出了一定的妥协,最终让这场闹剧在法庭外和平解决。目前有关此事的唯一公开报道来自证券企业Wedbush-Morgan分析师PatrickWang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并未透露任何细节,仅表示:“我们相信NVIDIA正在同Intel解决纠纷的过程当中,一旦最终和解将给其财务报表添上相当漂亮的一笔。”坊间流传的和解协议包括,NVIDIA得到约10亿美元的经济补偿,而Intel则将得到NVIDIA部分专利的授权(比如SLI等),不过据称Intel依然不会放手NVIDIA一直苦苦追逐的x86授权。看起来Intel似乎亏了,并没有做错什么却要付出一大笔金钱。不过既然有这样的方案,肯定也是Intel仔细权衡过利弊的结果。各消息来源皆称,Intel和NVIDIA双方将在12月中旬宣布最终和解结果

    半导体 NVIDIA Intel 芯片组 英特尔芯片

  • 英特尔将大幅下调部分高价SSD硬盘价格

    英特尔即将大幅下调其部分高价SSD硬盘的价格。这些新售价已经反映在美国的各大在线销售网点上。新的建议售价包括40GBIntelX25-V降为99美元,X25-MMainstream80GBSATASSD为199美元,160GB版本则调整为415美元。此外,英特尔还为该系列增添了新成员IntelX25-M120GBSSD,建议售价为249美元,并表示它是该系列中最具CP值的产品。

    半导体 英特尔 硬盘 SSD GB

  • 英飞凌第四季营收9.42亿欧元销售额增55%

    11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著名的半导体元件制造商英飞凌科技公司近日发布第四财季财报。根据财报数据的显示,公司当季销售额增幅高达55%,受此影响其净收益也出现增幅。在截至今年9月30日的第四财季中,英飞凌公司盈利达3.9亿欧元(约合5.311亿美元),合每股盈利0.33欧元;而去年同期仅为盈利1100万欧元,合每股盈利0.01欧元。此外,公司当季的连续性经营收入从上一年同期的1000万欧元升至1.93亿欧元;而当季营收也从6.09亿欧元涨至9.42亿欧元。针对整个2010财年,英飞凌公司董事会宣布公司股息水平将维持在每股0.1欧元,公司还预计2011财年第一财季其在营收方面将与今年第四财季持平,而当年全年的营收总额将增长10%。

    半导体 半导体 英飞凌 元件

  • 英特尔正与全球多家电视厂商合作开发互联网设备

    英特尔数字家庭集团营销主管马丁·德斯潘(MartinDespain)周二表示,英特尔正与全球多家电视厂商合作,开发基于英特尔处理器、支持互联网功能的设备。德斯潘说:“我们正与数家一线电视厂商合作,开发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互联网设备,一些产品可能会在明年1月的CES展会上发布。”德斯潘称,英特尔计划于明年推出一款新的处理器,可应用于电视机中。当前,通过电视机购买网络视频游戏和应用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科技公司对此跃跃欲试。德斯潘还称,英特尔正在增加投资,开发电视芯片。德斯潘说:“在当前经济低迷之际,英特尔继续投资,希望为经济复苏后做好准备。”三星电视业务主管YoonBooKeun周二表示,三星对在电视机中使用英特尔处理器持开放态度。今年10月,索尼已经开始在美国提供基于谷歌软件的电视机。9月,苹果推出了99美元的机顶盒。

    半导体 互联网 三星 英特尔 英特尔处理器

  • 西班牙大砍再生能源补助 太阳能业者忧心忡忡

    西班牙政府已通过新的管理架构,大幅限缩地面(Ground)太阳能装置补助,在该架构正式立法后,估计地面太阳能安装量将会因此大跌45%,并进而重创该国投资人未来投资意愿,该国的几家太阳能厂皆为此忧心忡忡,认为未来几年西班牙太阳能产业将进入急冻状态。西班牙太阳光电工业同业(AsociaciondelaIndustriaFotovoltaica;ASIF)发言人TomasDiaz表示,新的地面安装计划很可能会因新通过的管理架构而面临全数冻结命运。Diaz也指出,其实在2009年就已经有不少投资案胎死腹中,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在政府法规方向尚不确定情况下不愿借款,而这对太阳能产业便会造成冲击。就数字来看,Diaz所言非虚,西班牙太阳能产业投资在这2年的确有大幅减少情况,与2008年2,700百万瓦(MWp)的单年安装量相比,2009、2010年各别安装量都还没超过100MWp,之间相差着实悬殊。除了投资量大减外,因为许多公司纷纷选择外移,这也导致西班牙当地失去约7.5万份工作。西班牙政府预计在11月中旬或下旬就会将通过管制架构,使其正式具有法律效力。此举与西班牙财务负担严重不无关系。再生能源补补助光在2009年就有62亿欧元之多,当中有30亿欧元就是用来补助太阳能产业,由于负担过于沈重,西班牙政府遂也决定大幅裁减相关补助。不过即使如此,其实之前西班牙的太阳能产业发展也已经达到相当程度,目前太阳能总安装量已达3,800MWp,这已接近该国2020年要达到8,673MWp目标的一半。且就2010年上半来说,西班牙有39%的电力来源都是再生能源,这与西班牙2020年要达到47%用电都来自再生能源的目标已相当接近。虽然认为地面太阳能设备计划很可能会因为新法大受影响,不过Diaz认为新法实施后屋顶(Roof-top)太阳能设备应还是能有获利空间,他也预估2011年屋顶太阳能设备计划仍会有明显成长。2010年西班牙屋顶太阳能设备安装量应能有35MWp,不过在仍是有利可图的情况下,2011年、2012年安装量应能各别冲到250MWp和260MWp。而在地面太阳能设备经过几年再见大幅下滑后,Diaz认为到时西班牙的地面太阳能计划应也能重现生机。只是西班牙的投资业者可能等不了那么久了。目前已有不少公司都决定移往海外,毕竟以这些公司既有的知识与技术来看,他们即使到了海外也仍具有一定优势。这些公司很可能会前往意大利、法国、德国、东欧以及美国,毕竟这些国家的地面太阳能市场都还有不少发展空间。与西班牙2010年太阳能安装量100MWp的预测值相比,法、义、德分别可望达到500MWp、1,500MWp、7,000MWp。ASIF目前仍持续对西班牙政府施加压力,希望政府能回心转意。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也严加批判西班牙政府,认为该国决定减少补助的作法大错特错,因为这不但会大幅减缓西班牙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速度,就业机会、减碳好处等也都会随著厂商外移跟著流往他国。

    半导体 太阳能 AI 再生能源 AC

  • 加强海外市场德国太阳能厂纷打品牌战

    据路透(Reuters)报导,德国删减太阳能补助在即,许多德国太阳能业者积极加重海外市场;而在快速变迁、竞争激烈的市场情况下,德国太阳能业者能纷纷以提升品牌形象来维持高收费策略。例如,德国太阳能模块厂SolarWorld先前请德国国家足球队员LukasPodolski代言电视广告,建立品牌形象,顺利取得国内市场地位;进军海外市场时,SolarWorld更倾注资源拍摄形象广告,在美国请曾在电视剧中扮演石油大亨的LarryHagman代言,间接衬托SolarWorld的绿能形象。另一家德国太阳能模块厂Q-Cells也以相仿手法进军海外,研究机构Cheuvreux分析师PhilippBumm表示,这是反击残酷亚洲竞争者的一种方式。规模达390亿美元的太阳能产业和其它制造业一样,无法逃出大陆业者的激烈竞争,尤因欧美制造业者向来拥有较高的劳力成本。亚洲太阳能模块厂目前约占德国市场的1半,产品价格约比欧洲厂商折扣10~20%,但欧洲业者以产品质量著称。德国在电价买回补助(FIT)的政策刺激下,迅速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市场,也为人口外流严重的德东地区制造8.3万个工作机会。但德国政府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已开始减少FIT补助。欧洲光电产业协会(EPIA)估计,德国2011年太阳能安装量将从前1年的8GWp下降到3GWp,促使太阳能厂商寻求海外成长以维持雇工。未来德国厂商不只需加强出口,还要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品牌营造对许多产业有相当助益,问题是太阳能产业是否适用。咨询机构BryanGarnier&Co分析师BenLynch表示,品牌形象既然对汽车工业适用,没理由对太阳能产业不适用。拥有高质量名声的德国汽车工业不只收费更高,在新兴市场如大陆和印度同样保有高成长率。德国银行(DeutscheBank)资产部门经理HolgerFrey表示,为太阳能模块出口产品收取高费用会越来越难,因为亚洲竞争者亦尝试建立品牌。例如大陆太阳能模块厂英吉利(Yingli)就在世界杯上打广告。无论如何,Frey补充,高收费的做法在法国、捷克及美国等可望在2014年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市场的地区,仍有可能执行。Cheuvreux分析师Bumm也表示,SolarWorld出口至美国产品一定可以提高收费,且目前已部分如此。高质量收费策略是否得以成功,也和目标市场的成长空间是否足以抵销德国衰退幅度息息相关;尤其各地区的政策变化难以预测,未来发展仍可能蒙上阴霾。汇丰银行(HSBC)估计,美国在2011年可望占有全球太阳能市场的11.4%,2010年为7%。另一方面,捷克太阳能市场在2010年达到1.2GW后,却可能在2011年剩下200MWp,不到全球比重的2%。证券机构Pictet&Cie基金经理PhilippedeWeck则表示,单纯以国籍建立品牌名声未必奏效,德国制造未必代表可收取高费用。最后关键依然是质量。Photon产业媒体2009年以模块效率为太阳能厂商排名,结果SolarWorld排第1,美国FirstSolar排第2,大陆厂商取得最好的名次是排第13的Solarfun。但相同测试在2010年7月时,Solardun维持13名,SolarWorld却变成第14名。换句话说,品牌策略依然不脱产品质量,至于德国名声是否奏效,则视市场需求如何回应。

    半导体 太阳能 太阳能模块 SOLAR WORLD

  • 德国光伏系统安装势头现放缓迹象

    近日,巴克莱资本的金融分析师VishalShah表示,由于德国下调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以及实行耕地限制政策,该国快速增长的太阳能系统安装势头将放缓。德国之前宣布在今年7月1日和10月1日分两次下调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在7月之前,德国的光伏系统安装规模急剧增长,然而在7月份之后,德国光伏系统安装势头出现了放缓的迹象。8月,德国光伏系统新增装机容量达361MW,9月达到493MW,环比安装增长率已经明显低于5月和6月。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德国光伏系统安装势头出现放缓迹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德国在今年分两次下调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是采取逐步下调的方式,即10月是在7月已经下调补贴的基础上再次下调,所以,相对于10月,7月的补贴更具吸引力,于是很多光伏厂商选择在7月之前安装光伏系统;另一方面,德国的光伏安装系统分为民用系统、小型商用系统和大型商用系统,民用系统和大型商用系统的安装一直没有起色,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光伏安装规模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小型商用系统,今年7月之前,德国的小型商用系统安装规模急剧上升,大大提升了该国小型商用系统安装市场的饱和度。目前,德国光伏模块库存的的积压也说明了德国光伏系统安装势头放缓。由于看好下半年德国光伏系统安装仍将保持强劲的势头,于是很多光伏模块厂商便大量进货,由于第四季度德国的需求不如预期乐观,一些厂商选择把光伏模块以低价把光伏模块销往欧洲其它地方。未来三个月内,德国光伏模块库存还会进一步积压,因为9月和10月很多销往德国的光伏模块现在正在运输途中。萧函指出,虽然德国出现了光伏模块库存积压等情况,但还不足以说明德国光伏系统安装势头真正放缓,这需要进一步观察,而11月和12月德国光伏安装情况以及各项数据显得至关重要。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虽然德国下调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但“抢安装”效应仍将提升本国光伏系统装机规模,2010年德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超过8GW。

    半导体 新能源 太阳能发电 光伏系统 光伏模块

  • 中芯首度投资半导体设计企业欲走出代工模式

    本土半导体代工业龙头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00981.HK)(下称“中芯国际”)正悄悄走出纯粹代工制造模式,开始投资半导体设计企业了。 两天前,这家公司宣布,将投资一家名为灿芯半导体的企业,允许后者为客户提供基于中芯国际代工与专利技术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这是我们创立以来首度投资一家独立的芯片设计与服务型企业。”中芯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走出代工模式? 灿芯是一家可提供一站式芯片设计与服务的公司,2008年,它由4家海内外投资机构投资1000万美元创立于上海张江,其中包括3家海内外风投、1家美国的芯片设计外包公司,后者以技术与业务入股。 “其实我们与中芯的生存策略基本类似,它们对外提供代工服务,而我们对外提供设计服务,它看到了灿芯的价值。”灿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总裁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中芯创始人张汝京还在位的时候,双方便建立起合作。 双方没有透露具体交易金额。不过,中芯高层人士透露,公司所获得的股份不会超过50%,即不会寻求控股地位,以保证其运营的独立性。 进军设计服务业,这是否意味着中芯将走出代工,效法英特尔做IDM(垂直整合)模式了?过去多年,它可是在制造领域完成垂直布局,先后进入了封装测试、光罩等领域。 中芯国际显然不敢这么说,否则它将得罪客户。因为,这种动作,非常类似于PC代工领域的代工企业涉足品牌生意,会让品牌代工伙伴产生警惕性,担心生意被抢。 中芯高级副总兼商务长季克非否认这一说法。他表示,这一合作,将能让更多客户使用中芯的技术与IP库。灿芯总裁兼CEO职春星透露,目前公司与中芯已着手在40纳米设计流程上合作,并有一个40纳米的产品正在流片。 “灿芯对我们来说,同时意味着渠道、客户关系的拓展。”中芯内部人士补充说,灿芯给终端企业做芯片方案,它需要先整合许多本地小型芯片设计企业的产品,中芯与它合作,等于说灿芯的上游伙伴能直接成为中芯客户。 上述内部人士坦陈,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本土小型设计企业曾抱怨中芯不够哥们,因为当时产能供不应求,中芯老是照顾海外大客户。而与灿芯合作后,它可以帮助中芯把本地小型客户分散的订单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可以达到一定规模,与中芯谈判时,也有更多的议价权。 “我们流片成功率一直延续是100%,其中包括今年年初宣布的一个无线网络芯片。”职春星说。 产业发展的倒退? 中芯国际表示,公司并不担心合作会影响其他客户关系。因为,这并非是中芯原创。 早在几年前,全球第三大半导体代工企业联电便曾投资过多家设计服务企业,其中包括著名的智原电子,这一模式当初曾被业界视为“孵小鸡”式代工;巨头台积电也有个类似动作,其中最成功的案例是2004年前后投资的创意电子。截至目前,创意已成为台湾第一大芯片设计与服务外包企业;去年,中东石油资本控制的全球老二Global Foundries也投资了台湾地区另一家公司虹晶科技,并成为其控股股东。 至此,全球前四大半导体代工企业已经全部涉足芯片设计与服务。 灿芯半导体工程部副总裁徐滔对本报说,这一合作模式,对双方来说具有互补关系。因为,它能填补设计服务与芯片制造之间的“鸿沟”,尤其是面对生命周期较短的通信与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能更快作出响应。 不过,也有不同观点。半导体研究专家顾文军对本报说,中芯的动作其实是一种“产业发展的倒退,拾人牙慧”。他说,联电、台积电几年前的这类投资,确实曾丰富了它们的运营模式,但这趋势目前已不吃香,它们目前甚至开始淡化这一模式,而越来越倾向于在公司内部成立独立的设计与服务团队。 记者获悉,目前,即便是中芯国际内部的设计与服务团队,也已超过100人。 顾文军认为,中芯属于追赶者,即便是想效仿对手,也应该选择规模更大的设计与服务外包企业。 芯原与灿芯相隔不远,同样位于上海张江,它拥有300多人的设计与服务团队,而灿芯大约只有30人。而营收上,芯原已达几千万元,灿芯的营收则远远不及。由于中芯已确定注资武汉新芯,北京厂又宣布扩产,产能大幅增加意味着它急需扩大更大的客户合作。 芯原上海一位主管不愿评价中芯与灿芯的合作,仅强调设计与服务公司生存策略是开放性,如果被代工资本过度捆绑,很难保持独立。顾文军表示,如果是收购倒是可以接受。 灿芯一位高层显然不同意这一看法。“我们与中芯都是独立的公司,资本关系不可能影响到灿芯的独立运营。”灿芯高层说,公司当然也会与其他伙伴继续保持合作。

    半导体 半导体 中芯国际 中芯 芯片设计

  • 从业人员持续增加 中国大陆半导体地位日趋重要

    虽然半导体产业起伏不断,不过咨询服务公司PwC近日公布报告指出,由于消费者持续购买电子产品,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的表现持续超越全球,半导体消耗量约占全球总量的41%,全球超过50%的半导体首次公开上市(IPO)在大陆证券交易所,而大陆也雇用全球25%的半导体产业从业人员。    大陆持续主导全球电子装置的制造,加上新兴的中产阶级持续增加购买电子产品,大陆在半导体消耗上也维持成长的脚步。由于大陆半导体的制造产能并未跟上使用的速度,因此两者之间的缺口已经达到670亿美元。    大陆的半导体制造主要由跨国的整合组件厂(IDM)主导,大陆的业者在半导体制造的领域中,成长速度并没有2000年时所预期的快速。另一亮点则是IC设计,大陆IC设计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0亿美元,较2009年成长17%。    在半导体产业的从业人员方面,大陆雇用的人数每年成长10%,目前已经占全球整体半导体产业的25%。然而雇用人员增加后,不少半导体公司都出现员工流动率高的情况。为了降低流动率,提高薪资是许多厂商的做法。尽管大陆的薪资水平以全球的标准而言并不算高,但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劳工成长以及成熟,薪资成本将会持续提高。    在创新方面,大陆半导体产业亦有良好的表现,半导体产业新发放的专利权中,22%是由大陆所研发的,较2005年的13%增加9个百分点。PwC预计在2010年底时,大陆半导体产业的专利权研发可望占所有新专利权的30%。    在资本市场方面,全球半导体IPO案件中,超过50%在大陆证交所完成。深圳交易所中的半导体类股IPO案,已经连续4季超越其他任何1个交易所。    由于大陆持续深耕半导体产业,并提供参与大陆半导体市场的业者许多机会。如果半导体业者希望成为该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大陆绝对是不容轻忽的市场。  

    半导体 半导体 电子 半导体产业 IP

  • 混合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开发商XsunX公司CIGS电池效率达到15.1%

    混合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开发商XsunX(OTC:XSNX)使用该公司旗下CIGSolar技术,成功将其电池转换效率提高到15.1%。该技术可以使CIGS(铜铟镓硒)层沉积在全尺寸为125mm2的基板上。“几周之前我们的转化效率才刚刚超过14%,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效率突破我们自己也感到十分自豪。”,Xsun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汤姆-德约科维奇(TomDjokovich)表示,“此成就为公司发展可提高CIGS薄膜电池性能的小面积共蒸镀(co-evaporation)工艺增强了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进行技术研发所采用的基板尺寸与我们商业化生产的系统所使用的相同,其尺寸也几乎与现在硅基太阳能电池大小相同。所以,我相信推向市场的产品也可以达到与实验室中同等水平的转换效率。”汤姆补充道。XsunX公司测量转化效率的配置与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相同,该公司的检测设备也符合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所公布的相关标准。

    半导体 光伏 薄膜 太阳能电池 基板

  • 新墨西哥大学起诉英特尔侵犯其专利技术

    北京时间11月16日晚间消息,新墨西哥大学旗下专利部门STC周一起诉英特尔,指控英特尔侵犯其一项与先进芯片制造相关的专利。该项专利的专利号为6042998,是一项双重图形光刻技术,该技术对于芯片制造至关重要。当前,芯片上的半导体和其他元件的体积也越来越小,全球的半导体厂商都在寻找新的制造技术。目前,已经有5家半导体厂商与STC签署了技术授权协议,包括东芝、三星电子和台积电。STC在一份声明中称:“此次起诉英特尔是为了保护新墨西哥大学、专利发明人和被授权方的利益,同时也希望英特尔能够对非法使用该技术而做出补偿。”STC还称:“本不希望将英特尔诉诸法庭,但几经沟通后无果,才被迫起诉英特尔。”STC希望法庭裁定英特尔侵权,并做出相应赔偿。对此,英特尔尚未发表评论。

    半导体 半导体厂商 芯片制造 英特尔 STC

  • 2010年Top 20半导体厂商排行

    根据IC Insights新发布的2010年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初步排行榜,除了Sony之外,其他业者今年度都将取得强劲的两位数业绩成长率。 在该初步排行榜上,全球第四大与第五大半导体供应商之间的业绩差距仅有5,000万美元,分别是台积电(TSMC)与德州仪器(TI);而由于该排行榜是根据11月份的McClean Report数据所做成,两者竞争激烈的程度,意味着排名顺序可能还会再出现变化。 进驻IC Insights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排行榜上的厂商中,有五家是内存业者,依次为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东芝(Toshiba)、海力士(Hynix Semiconductor)、美光(Micron)、尔必达(Elpida Memory);其中排名全球第二的三星,有可能再前进一个名次。 IC Insights指出,已经当老二很久的三星,可望夺走英特尔(Intel)的龙头老大宝座;2009年,英特尔的业绩比三星高出52%,但今年双方差距可能会缩小到23%。 晶圆代工业者在终极版的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排行榜上,也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目前 IC Insights的初步榜单显示,台积电比去年进步两名,来到全球第四;而同业联电(UMC)的排名,则是由2009年的第二十五,跃进到第十九。 合并了NEC的日本业者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2010年度排名预计为全球第六;但若以2009年瑞萨与NEC的营收表现合计,该公司的排名应该是全球第四。(这两家公司是在今年4月完成合并,但IC Insights的估计是将两家公司的2009年与2010年营收全部合并计算) IC Insights估计,在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中,有半数业者的业绩成长率表现,预期将超越整体半导体产业成长率预测值31%;他们包括上述的五家内存厂商,以及台积电、联电、博通(Broadcom)、英飞凌(Infineon)与德州仪器。 IC Insights 的 2010年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初步排行榜

    半导体 半导体厂商 TOP 半导体供应商 INSIGHT

  • 明年台湾半导体产能有望跃居全球第一

    根据IC Insights发布的报告,台湾半导体产能可望在明(2011)年中期超越日本与世界其他国家;届时,台湾将拥有相当于每个月300万个八寸晶圆的产能,而日本将有280万个;该公司的资料也显示,2006年度日本的产能还比台湾高出大约25%。IC Insights预测到了2015年度,台湾的产能可望持续提升至近410万个八寸晶圆,大约占有全球产能的25%。   IC Insights的报告指出:   (1)2010年七月份全球产能大约为每个月1236万个八寸晶圆,其中美洲为181万个,欧洲为100万个,日本为271万个,韩国为188万个,台湾为266万个,中国为104万个,世界其余地区为125万个。   (2)2011年度七月份全球产能预测将达1337万个八寸晶圆,其中美洲为189万个,欧洲为103万个,日本为278万个,南韩为210万个,台湾为300万个,中国为121万个,世界其余地区为137万个。   (3)2015年度七月份全球产能预测将达1677万个八寸晶圆,其中美洲为231万个,欧洲为112万个,日本为310万个,南韩为276万个,台湾为408万个,中国为176万个,世界其余地区为163万个。  

    半导体 半导体 晶圆 IC INSIGHT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