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资深分析师兼副主任黄铭章表示,2010年全球LCD Monitor市场预估达1.7亿台,成长4.8%,优于2008、2009年。为维持产品销售收入,LCD Monitor厂商在2010年发展重点,将集中在提高产品平均尺寸、LED背光源等方向。黄铭章亦表示,2010年台厂占全球LCD Monitor出货量比重将提高,主因群创出货量将较2009年增加16%以上。由于群创也是面板供应厂商,故在面板缺货时期,相对于冠捷,较不易取得足够面板,因此出货量成长较慢。但11月15日群创、奇美电宣布2家公司将合并,由于奇美电为全球第4大LCD Monitor用面板供应厂,此将有助群创LCD Monitor出货量成长,预期群创2010年出货量将小幅超越冠捷,成为全球第一大LCD Monitor制造厂商。冠捷与LG Display (LGD)于11月签订共同投资8,400万美元的协议,在大陆成立2家分别制造及销售LCD TV及LCD Monitor的合资企业,双方将可一举达到发展大陆市场及确保面板供应的双重好处,预期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s)为拓展大陆市场,2010年对冠捷的LCD Monitor委外代工量将增加。在群创及冠捷均朝持续成长发展下,台厂占全球LCD Monitor出货量比重预估将增加至71.9%。大陆厂商对发展显示器产业态度积极,长城计算机(即中国长城计算器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11月已超越飞利浦(Philips),成为冠捷最大股东(持股超过27%),预估2010年其对冠捷的直接及间接持股将达到更具实质控制性的30%以上水平,届时长城计算机在财务面将采取合并报表认列冠捷的营收及获利。
未来四年德国将投资近100亿欧元用于太阳能产业,根据德国太阳能工业协会的研究。 德国的太阳能产业将占额外扩展营业额的14%。而德国传统能源产业的投资率只占7%左右。2009年,德国投资大约15亿欧元用于扩大光伏产业项目。 到2013年业界将投资10亿欧元用于研发,目标是要在几年内使太阳能发电与传统发电竞争。至2015年,对于住宅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所有者,屋顶发电的费用将低于传统电力费用水平,据估计。 伴随着德国的电网回购计划,最近几周国内家庭太阳能系统需求日益增长因太阳能系统价格大幅降。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短缺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而本地制造商的设备订单已经积压到2010年。
内存产业经历1年冰河期,今年第3季终于春暖花开。更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在11月30日晚间宣布,30奈米3-bitMLCNANDFlash开始量产,显示三星关注焦点不再是DRAM,且称霸内存企图心十足。 据台湾媒体报道,DRAM产业原已因供过于求而亏损,去年金融风暴更是雪上加霜,DRAM价格暴跌,DDR21GbeTT最低来到0。59美元,连三星也无可避免陷入亏损,Hynix、尔必达(Elpida)、美光(Micron)极力苦撑,中国台湾业者更陷入严重现金流出,做一颗赔一颗的窘况,只能大幅减产以止血。 德厂奇梦达(Qimonda)终在今(2009)年初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整个产业秩序重整的第一步。 三星从今年第1季扭转亏损步入盈余,开始投注更多精力在技术研发,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今年7月宣布40奈米DDR3进入量产,时值第3季传统旺季,DRAM价格一路上扬,DDR3的需求更快速增长,合约价随后更低于DDR2,开启DRAM世代交换。 三星的策略随即奏效,今年第3季获利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此外,还与海力士携手,让韩厂全球市占率一举过半,甚至越走越高。 然而,三星的野心显然不只是稳坐DRAM龙头,从今年9月宣布开始量产512Mb相位变化随机存取内存芯片(PRAM),意欲取代NORFlash后,11月30日正式宣布,开始量产30奈米3-bitMLCNANDFlash,称霸内存市场的企图心,不言而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已经习惯于看到计算机芯片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一些人预测英特尔下一代Atom处理器比目前版本的Atom处理器速度快,以后版本速度更快,这种预测不会让人感到意外。但是,Atom处理器产品线的情况并非如此。 Fudzilla网站报告称,将于2011年上市的英特尔AtomCedar试验平台的速度没有在2010年年初上市的AtomPine实验平台那样快。这就是说,你应该不会看到未来的英特尔Atom处理器在性能方面比目前上网本使用的Atom处理器有太大的提高。 事实上,据Fudzilla称,英特尔的代表说,Cedarview芯片组仅比即将推出的英特尔AtomPineview芯片组的速度快大约5%至10%。然而,他们的目标是使用更少的电源。Cedar试验平台的目标是生产一种整个平台的耗电量不超过10瓦的芯片组。整个平台包括处理器、图形卡和内存控制器。 这是Atom平台的关键:以较少的电源提供有分寸的性能。如果你需要速度更快的计算机,你肯定可以得到一台。但是,那种计算机不是采用Atom芯片并且价格可能会高于普通的上网本。
北京ICC(集成电路设计园)在运作模式上有其特殊之处。国内其他地区的ICC大多是事业单位,而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是一家企业,所以公司在给北京地区的IC设计企业提供公益性的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可以租赁优良的地产,自身具有一定的造血机能,因此在为行业服务时既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本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市场化运作模式更贴近客户 从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的收入组成来看,我们提供给企业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五金|工具、MPW(多项目晶圆)、IP和测试等服务是我们收入来源的一部分,但这部分收入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而且这方面的服务是为了扶持北京地区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益性质。同时,我们拥有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的写字楼,把这些房屋出租给入驻的企业,这是我们收入的重要来源。另外,政府还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我们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服务。但是,政府的资金往往需要按课题、项目进行申请,不具备稳定性和连贯性,所以我们以房屋租金为保障,在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服务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就缓解了资金压力。以2006年为例,当年,我们从国家和北京市获得的各类支持远低于我们当年为企业服务的支出。相反,对一家事业单位而言,如果当年财政拨款减少,一些为企业服务的项目就很难开展。 应该说,北京ICC的这种运作模式更市场化,更贴近客户。与其他地区不同,我们很少为客户提供免费的服务,但是,我们会让企业得到的服务“物超所值”。在我们公司,从事技术服务的人员有十多人,这就是我们提供优质服务的保障。 坚持“孵小、扶强、引外”宗旨 “孵小、扶强、引外”是ICC成立之初的三大宗旨。从目前的情况看,“孵小”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北京为例,IC设计企业已经由2000年的数十家增长到目前的100多家。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还比较低,因此ICC下一步的工作应该侧重于“扶强”,让现有的企业做大做强。当然,“孵小”的工作还将继续,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ICC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北京ICC不会干预企业对产品领域的选择,但我们会根据入驻及服务企业产品的共性,集中地提供一些服务。例如,北京ICC有很多企业是从事数字电视芯片设计的,他们对于接口类的IP(如USB)和CPU的IP(如ARM)有一些共性的需求,我们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汇总,把其中共性的部分提炼出来,向国际领先的IP供应商批量购买一些IP,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我们的客户,帮助他们降低研发成本,促进产品成功。 地方政府对于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扶持应该有一个长效机制。其实,各级政府是愿意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但是在不同时期由于侧重点不同,使得支持力度和方式也会有所差异,这将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在2002年,各级政府会为购买EDA工具提供资金支持,这一方面让企业使用先进的设计工具,加快了产品开发的进度,提高了开发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工具软件正版化的问题,解除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后顾之忧。EDA工具设计环境在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的服务体系中好比金字塔的基石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也不是唯一的一个环节,我们还需要在培训、IP、MPW及测试等环节给企业以支持,这就更需要各级政府建立对ICC的长效支持机制,以保障ICC能向企业提供持续的公益性服务。 虽然集成电路设计业目前的市场容量并不大,但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核心产业,其地位举足轻重。目前,国内无生产线的IC设计公司虽然数量众多,但是产值和利润率并不乐观。因此,北京ICC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利用园区运作经验和对高科技企业的了解,结合母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系统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整合方面做一些创新性的工作。
海力士半导体主要大股东韩国外换银行(KEB)周三表示,海力士的大股东将在下月标售其持有的控股股权。 韩国外换银行在声明中称,海力士大股东将在12月20日左右向国内企业公开出售股权,明年1月底前将接受购买意向书。 “目前不是讨论大笔出售股权的时机。”该声明称。
ADI最近宣布了公司多个重要部门高管的人事任命,这代表了ADI公司全球性结构调整和新组织架构已见雏形,同时也体现了ADI为全世界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世界级高性能信号处理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决心。 此次新组织架构的调整涉及ADI多个重要部门,分别是:公司副总裁RobbieMcAdam和VincentRoche将分别领导ADI的两个新部门:核心产品及技术(CPT)部门和战略细分市场(SMS)部门;David(Dave)Robertson将晋升为模拟技术部门副总裁;Michael(Mike)Britchfield将担任工业与仪器仪表部门的副总裁一职;医疗保健部门副总裁将由Patrick(Pat)O’Doherty担任;而ThomasWessel将领导汽车电子部门,负责ADI公司的全球汽车业务。 RobbieMcAdam新任职的核心产品及技术(CPT)部门将致力于巩固ADI公司在转换器、高性能放大器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并进一步完善RF(射频)、电源、MEMS(微机电系统)及DSP(数字信号处理)产品的组合,同时他也将负责领导全球的销售部门。McAdam先生自1984年在爱尔兰利默里克加入ADI公司以来,曾先后担任市场经理、产品线总监、总经理和副总裁等要职。在加入ADI公司之前,他曾任职于通用电气公司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McAdam先生拥有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工程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 同为ADI核心架构的战略细分市场(SMS)部门,将由VincentRoche出任副总裁。该部门致力于将ADI的技术集成到面向汽车电子、工业、医疗、消费类及通信基础设施等客户的优化解决方案中。Roche先生的职业生涯始于1988年,任职ADI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的公司,1994年他开始负责ADI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业务,并从2002年开始担任ADI公司全球销售副总裁,负责全产品线的直接客户销售、分销与电子商务以及企业营销和公共关系。在ADI工作期间,他创建并管理了许多新的模拟业务,为ADI公司产生了显著的收入及知识产权。Roche先生拥有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学位。 在新组织架构中,此前担任高速信号处理业务部门产品线总监的David(Dave)Robertson晋升为ADI公司模拟技术部门副总裁。Robertson先生在新的职位上将负责协调、平衡所有相关技术团队,以充分利用ADI在模拟产品上领先的技术经验和现有成果,全力推动模拟创新技术向前发展,使之成为ADI客户的最大优势,同时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DaveRobertson于1985年加入ADI公司,曾任职ISSCC(国际固态电路大会)模拟/数据转换器分会主席,同时也是ISTAC(信息系统技术顾问委员会)的重要成员。Robertson先生发表过多篇技术论文,在ISSCC和VLSI等诸多具有影响力的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并屡获殊荣。他拥有16项转换器和混合信号电路方面的专利。Robertson拥有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学士和工程学士学位。 ADI公司的元老级领导者Michael(Mike)Britchfield将担任工业与仪器仪表部门的副总裁一职。他将带领团队致力于为ADI最大的客户群--工业与仪器仪表类公司提供产品、技术和相关支持。通过组建专门的工业与仪器仪表设计团队,ADI公司将继续保持与客户的紧密合作,提供信号处理创新产品和工艺技术。MikeBritchfield曾负责ADI公司高精度数据转换系列产品的战略开发、工程技术、产品定义和营销工作,而工业和仪器仪表应用是其关注的重点。自1986年加入ADI公司以来,Britchfield先生还担任过ADI公司在爱尔兰和德国的一些营销工作职位。他拥有都柏林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利默里克大学商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此外,ADI公司医疗保健部门副总裁将由Patrick(Pat)O’Doherty担任。医疗保健部门致力于医疗成像、病人监护、医疗仪器、消费类以及保健产品的技术创新。PatO’Doherty将继续领导ADI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战略制定工作,并带领团队深入与医疗保健行业客户的战略合作,帮助他们实现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医疗保健水平的目标。在晋升之前,PatO’Doherty是ADI公司医疗保健部门总监。自1981年加入ADI公司以来,他曾先后担任多个要职,负责核心模拟产品和ASSP(专用标准产品)的工程、制造、市场和产品线管理工作。他还曾多次在知名行业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O’Doherty先生获得爱尔兰科克大学工程学士学位,以及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东北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与此同时,此前负责公司欧洲地区的销售副总裁ThomasWessel经过此次结构调整后,将领导ADI公司的汽车电子部门,负责ADI公司的全球汽车业务。他将率领团队为汽车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技术和相关支持,应对复杂的设计挑战,帮助全球顶级汽车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解决棘手的信号处理问题,开发出更安全、更环保的汽车。ThomasWessel在支持全球电子客户方面拥有超过15年的丰富经验。Wessel先生于2003年加入ADI公司,先后担任中欧地区销售总监、欧洲销售总监以及欧洲销售副总裁。Wessel先生从2009年1月起负责全球汽车电子市场销售,领导这一领域的业务拓展,以及管理与行业主要客户的关系。 ADI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rryFishman对此表示:“我们很幸运拥有这几位经验丰富且享誉业界的领导者,他们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驱动者,借助他们深厚的行业经验和睿智的领导力,这个新的组织架构必将成为ADI在今天及可预见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相信这一全新的组织架构能够帮助ADI继续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人们生活的各个应用领域带来福音。”
2009年,中国IC设计业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行业销售额正增长。与此同时,随着行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在某些应用领域,IC设计业已作为整机系统产业链的源头推动中国整机系统行业的发展。但中国IC设计业目前仍缺乏产业扶植政策,“新18号文”和相关整合重组的鼓励政策是IC设计企业最为期盼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1%即将过去的2009年对于处在全球化竞争之中的中国集成电路(IC)设计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但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中国IC设计业仍然保持了正增长。“通过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IC设计业销售额预计可实现11%的增长率,增长幅度将高于我国GDP的增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王芹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说。她进一步分析了IC设计企业的总体发展态势:“在中国IC设计企业中,30%的企业以出口为主,这些企业在产品更新换代方面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一些企业甚至面临关停并转的困境。但是,我们仍有70%的企业自觉、理性地接受了这一挑战。一部分企业在保持发展的同时,还实现了一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努力,全行业才能够实现11%的增长率。”在全国IC设计业实现正增长的同时,各地IC设计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下,所呈现的发展状况各有不同。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周生明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虽然在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深圳一些外销型企业和VC(风险投资)投资的企业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回升,深圳IC设计企业贴近市场、与系统整机企业关系密切等优势进一步显现,企业状况扭转非常快。”根据他们的初步统计,2009年,深圳IC设计产业预计将增长20%~30%。其中拥有强大整机企业背景的海思半导体、中兴微电子、比亚迪微电子等主要IC设计企业将获得超过40%的增长。无锡集成电路设计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基地主任陈天宝说:“不同于其他地区的IC设计企业,无锡IC设计企业大部分是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企业规模小,产品较为低端,主要集中在日常消费领域,受市场影响较大。根据相关调研,2009年第一季度,部分企业销售利润率只达到2007年同期的10%左右。”但他也表示,正因为无锡IC设计企业的民营背景,企业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线,控制成本,并快速设计新品,开拓新市场。西安的IC设计业所受影响有限。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问向荣介绍说,西安IC设计企业规模小,系统集成和终端产品开发企业数量少,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小。而且由于西安的IC设计企业大都面向国内市场,在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下,企业抓住了一定的市场机遇。预计2009年西安IC设计业销售收入在2008年的基础上将略有增长。生态级整合重要性凸显实现整机与IC业的联动是几年前IC设计业人士提出的解决中国IC设计业发展瓶颈的战略。在中国IC设计企业经历了近几年的起伏以及最近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行业人士达成了共识,认为产业链垂直整合是中国IC设计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整合产业链属于生态级和系统级的创新,它比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更为重要。”王芹生理事长说。而随着综合能力的提升,近几年中国IC设计业在产业链整合方面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成功案例,而且IC设计企业在整合中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大。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周生明表示,随着深圳电子产业在全球手机、消费电子和通信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并积极在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工业控制和LED照明等领域加强布局,这些将为深圳IC设计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产业整合方面,除了水平整合外,我们更强调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而且后者的意义更加重大。”他说,“通过IC设计企业、渠道商、方案提供商、系统整机企业之间的垂直整合,打造虚拟甚至是实体的IDM,可以形成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和互动。而且,针对未来的发展,我们提出了打造10大产业链的设想,在每一个产业链上IC设计都将起到龙头的作用。”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段志刚向记者介绍说,成都及周边地区拥有中电10所、航天618所、中科院成都计算所、光电所等科研院所以及长虹、九州等现代电子工业企业,每年对集成电路的需求量超过20亿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成都的IC设计企业进一步向下游延伸,与手机、视听等通信及消费类电子终端大户实现联动,延伸了半导体产业链,实现了本地附加值的最大化,真正形成了以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的格局。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也为无锡IC设计业迎来了一个转型提升的重大机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秘书长赵建忠表示,由于全球产业正在迎来低碳经济和物联网的发展机遇,中国IC设计业要抓住这一机遇,以大项目、大工程作为牵引,通过有效的机制和完善政策体系,着力加强已有或新建的产业联盟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重点促进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合作,推动企业联合创新,促进产业的大发展。两类政策最为急需IC设计业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行业的正增长,并且平均净利润将达到13%左右,这样一个可为的发展行业当前更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两类政策急需出台:一是出台针对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普惠政策。我国政府2000年出台的“18号文”在2008年底停止执行。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还没有新的优惠政策推出。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常务副理事长魏少军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当前要尽快出台‘新18号文’。2000年‘18号文’的出台对推动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行业都在翘首期盼‘新18号文’的出台,希望它能够在产业政策上既保持原有的连贯性,又有所创新。”与此同时,王芹生理事长表示,国家出台的“核高基”重大专项确实是支持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但能够进入“核高基”政策范围的企业只是为数不多的大企业。“由于在集成电路设计业中多数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制定一些普惠的政策,使全行业企业都受益。”她说。二是出台鼓励行业整合重组的政策,并解决好资本操作层面的问题。魏少军表示,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集成电路行业的并购重组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与此同时,建立产业整合基金,直接介入IC设计企业的重组和并购。与此同时,行业人士表示,解决好企业上市的问题可以简化行业整合重组的难度。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辉分析说,由于中国IC设计业正处于起步期或成长期,国内相关投资部门对中小型IC设计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整合和重组的资本渠道不通畅。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琪建议,国家应该出台财政、税收、金融等全方位的政策,鼓励和推动民营IC设计企业的整合与重组,特别是要引入整机产业的资金投入到IC设计业中。相信这两类政策的出台,将为IC设计业更快速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根据半导体产业协会的统计,10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年比下降3·5%。然而,半导体生产商为节日购物旺季做准备,10月份半导体销售额比9月份增长5·1%。 10月份只有美国的半导体销售额年比增长14·1%。欧洲同期销售额下降17·8%,日本降11·6%,其它亚太地区国家减少1·3%。
据美国新能源财务公司于2009年11月27日发布的分析报告,到2009年年底,新增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将为2008年时的约一半。 分析认为,太阳能发电成本将下降50%,而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约10%。这一成本是指补贴前每千瓦小时的使用寿命成本。 薄膜太阳能电池设罝能力的成本可低至每瓦3美元,使其成为最廉价的方案,它比结晶硅系统要低约25%。然而,带有与跟踪系统的光伏项目的价格并没有下降很多。 至于风能,风力涡轮价格比2008年初低约18%~20%。但是隨着风力发电项目正在向海外转移,较低的成本将被在沿海环境增设风力涡轮的工程和技术成本所抵消。 2008年的某些时候,由于缺乏资金和较便宜的石油推向市场,导致了钻井服务过剩,从而使钻探地热能源的成本下降了近50%。然而,市场正在开始复苏,仅在2009年第三季度成本就上升了8%~10%。 据来自全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2009年11月底发布的报告,美国加州拥有近53万KW太阳能直流电(kWdc)连接到电网,其次是新泽西州(7万kWdc),科罗拉多州(3。5万kWdc),内华达州(3。4万kWdc)和亚利桑那州(2。5万kWdc)。 得德克萨斯州引领美国风力发电能力,为7117MW,其次是爱荷华州(2791MW),加利福尼亚州(2503MW),明尼苏达州(1753MW)和华盛顿州(1446MW)。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印度外长克里希纳(S。M。Krishna),24日下午签署能源安全、能源效率、干净能源与气候变迁备忘录,宣告两国正式缔结绿色伙伴关系。 美国总统奥 巴马上午在白宫欢迎来访的印度总理曼莫汉(ManmohanSingh)时宣布,两国成为绿色伙伴(GreenPartnership),除共同发展风力、太阳能等“干净能源”,也将合作克服温室气体所引发的全球气候变迁。 在国务院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希拉里与克里希纳表示,干净能源对印度的发展非常关键,同时也可以解决全球面临的气候变迁问题,乐见两国能在干净能源上携手合作。 美印签署的备忘录,除承诺将合作开发风力与太阳能发电,另外也将发展“干净煤炭发电技术”,以碳捕捉与储存技术,降低火力发电的碳排放量。 此外,两国也将强化金融、技术交流,以鼓励印度本土的干净能源技术发展,同时也将协助其它开发中国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全球最大的芯片厂商英特尔最近成为业界焦点。作为一家美国企业,英特尔在11月5日在美国本土遭到起诉,被控以“行贿和胁迫”手段维持自身市场的主导地位。纽约州检察长安德鲁·库默在一份83页的起诉书中,指控英特尔阻止惠普、IBM等个人计算机厂商使用竞争对手AMD的芯片,触犯了纽约州及联邦反垄断法。 此后仅一周,英特尔宣布与AMD和解,以向AMD支付12。5亿美金的代价,换取AMD在全球范围内撤销所有诉讼,并签署和解协议。在和解协议中,英特尔同意“不在竞争中使用破坏性战略”。 对于两大芯片厂商的和解,业界反应不一。部分人认为英特尔此举为AMD及威盛等芯片厂商带来了更多机会,而包括威盛和龙芯在内的芯片厂商则认为英特尔避重就轻,并没有对其垄断行为作出明确承认,并呼吁英特尔作出更多改变以换取以公平竞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环境。 和解≠解决英特尔需要做出更多改变 英特尔此番主动与AMD和解,意在缓解美国和欧盟反垄断组织对它的关注。但从欧美相关机构对和解一事的表态来看,英特尔恐怕暂时还没有脱离诉讼危机。如果英特尔在支付AMD巨款之后再输掉官司,无疑是最坏的结果。 然而,与对英特尔的影响相比,业界更关注的是此事对整个芯片产业的发展带来什么变化。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在1999年—2003年,英特尔与当时的后起之秀威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诉讼大战,战役结局是双方和解,相互撤销针对对方的所有起诉,并签订一份为期10年的专利交互使用协议。然而受五年诉讼拖累,威盛电子股价暴跌,市值缩水了六成多,此后虽重新走上轨道,但再也无力与英特尔正面抗衡。 不难看出,此次英特尔与AMD的和解,与6年前英特尔和威盛的和解在内容上并无实质不同,明显的区别仅在于此次和解涉及赔偿选项及英特尔“不在竞争中使用破坏性战略”的承诺条款。这两次和解都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个体行为,是为了维持企业双方的利益平衡,对整个芯片产业的发展并没有直接影响,英特尔既没有承认垄断行为,也没有对AMD之外的竞争对手作出承诺。 英特尔的做法招致了不满。业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对于英特尔今后是否还会继续垄断行为,要“听其言,观其行”,做好长期准备。威盛集团全球副总裁、威盛电子中国区行政长徐涛17日在高交会期间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这么多年来,实际上英特尔的垄断行为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和解的过程中,似乎并没有看到英特尔对于自己垄断行为的正式承认,也没有看到英特尔承诺后面要做出什么改变。” 业界观察人士则分析说,和解并没有改变英特尔的垄断局面,英特尔“不在竞争中使用破坏性战略”的承诺也太过笼统,最终能否落实有待观察。此外,AMD之外的其他厂商不能从这份和解协议中受益。更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和解很有可能使原来英特尔的一家独大被“双头垄断”的局面所替代。两家合计,在整个CPU市场的份额合计超过了98%。如果说没有和解之前,AMD还能够充当反垄断的斗士、对于英特尔能够有所制约的话;那么在和解之后,这一对于英特尔最重要的平衡力量将消失。此外,如果英特尔和AMD因为商业利益达成某种桌下协议,则整个产业的不平衡力量还会持续加剧。 芯片产业发展呼唤公平竞争 芯片业位于整个IT产业链条的上游,对IT产业、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然而芯片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却极为畸形,呈现英特尔一家独大的局面,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的AMD和威盛对英特尔根本构不成威胁,因此无法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而畸形的行业格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公平竞争导致的。在英特尔与AMD和解之后,威盛副总裁徐涛说,“我们希望透过这件事情能够有所改变,因为我们认为CPU这个产业绝对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形成这样的公平竞争环境,能让整个产业更健康地发展,不仅对威盛有帮助,对于中国整体的芯片产业、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威盛是英特尔垄断行为的受害者之一。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威盛近年来的低迷,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英特尔的反竞争行为。而国内另外一家企业龙芯,也因为英特尔等厂商的绝对垄断地位,而在产业化的道路上举步维艰。龙芯产业化基地负责人张福新曾对媒体表示,当初正是畏惧英特尔的专利大棒,他们才选择了MIPS处理器架构,绕开了风险。但是,也正由此龙芯至今没有进入主流市场,只能在边缘徘徊。 因此,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成为芯片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那么,肩负这一任务的主体应该是谁?是业内企业还是政府组织?此次AMD接受英特尔单独和解的事实提供了答案。AMD此前一直在全球范围内鼓动对于英特尔的反垄断诉讼,但却在针对英特尔的反垄断起诉发生一周后迅速与英特尔和解,无疑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没有顾及公众利益和产业利益。与之相反的是,在英特尔和AMD和解之后,欧盟委员会和纽约州总检察长均表示,将继续起诉英特尔。 很显然,AMD和欧美发垄断组织对与英特尔和解一事的态度截然不同,是因为两者的站位不同。AMD代表自身企业利益,而政府,是公众利益的代表。消费者利益以及产业利益,是政府决策的基本依据。尽管英特尔和AMD达成和解,但是芯片市场垄断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对于消费者乃至整个产业潜在的伤害仍然存在,而这恰恰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以及库默坚持诉讼的原因所在。[!--empirenews.page--] 这也给相关政府部门的反垄断行为提供了某种借鉴,相关法律界和企业界人士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就在此次和解事件发生之后,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撰文建议商务部对于两者的和解进行反垄断审查。游云庭律师指出:两家和解,有组成卡特尔的嫌疑;而两者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了90%以上,很有可能对于其他竞争对手如威盛、龙芯以及PC制造商的利益产生影响。 威盛的徐涛则呼吁更多的公权力介入,他认为“如果没有全球各地区相关机构对于英特尔的调查和诉讼,我相信他们没有办法这么快达成和解,所以对于反垄断工作,政府公共权力的介入还是很重要的。当然我相信英特尔在中国市场上也存在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希望有关部门也能给予相应关注,支持中国高科技产业形成更加积极、健康、有活力的公平竞争环境。” 而事实上,从目前的行业格局和发展态势来看英特尔的垄断行为对于国内芯片产业的影响已经凸显。因此,通过对于反竞争行为的制止,打造更利于发展的产业环境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这方面,欧盟和美国的相关机构的做法值得研究和借鉴,相信已经引起了国内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ThomsonReuters报导,德国太阳能光电产业公会(BSW)总经理CarstenKoernig23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拜2009年第4季太阳能需求意外强劲之赐,预期09年德国太阳能安装量将大增2。5-3GW(十亿瓦),增幅创下历史新高纪录。Koernig表示,金融危机减缓、德国恐将提前降低能源补贴,以及价格下滑等因素,导致Q4太阳能需求大增。截至2008年底为止,德国太阳能安装总量为5。3GW,约占全球安装总量的1/3。 Koernig指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价格下滑程度多于政府强制光伏上网电价(feed-intariff)的跌幅,进而促使需求攀高。他并表示,市场对太阳能光伏变频器(inverter)等设备的需求已远超过供给。Koernig预期此强劲需求将延续至2010年,而该年德国的强制光伏上网电价则将下滑10%。 科技研调机构iSuppli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拜德国需求自7月起大幅弹升之赐,太阳能板供过于求比例已在2009年年中触顶,预估2009年全球太阳能板安装量仅年减3。8%。iSuppli资深研究主管HenningWicht指出,今年7月太阳能系统价格较年初大减20%,激励德国太阳能板安装量在当月创下历史新高。iSuppli将德国2009年太阳能板安装量预估值由1。53GW大幅调高至2。5GW,并将2009年全球安装量预估值由3。9GW调高至5。2GW。该机构将2009年太阳能板供给过剩比例预估值由8月预期的91。9%大幅下修至65。9%。
虽然仍有很大一部分股份掌握在AMD手里,但GlobalFoundries已经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为AMD制造处理器的同时也在积极争取更多客户。近日,GlobalFoundries邀请了一些媒体记者,前往其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半导体晶圆厂进行参观。 12名观众已经“装扮”完毕,正等待批准进入洁净室。 GlobalFoundriesFab1工厂,也就是之前AMD的Fab30/36。 琥珀色的光芒说明这里是处理器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光刻区域。顺便说,这里的设备是整个生产线里最昂贵的。 GlobalFoundries拥有全球首台第二代沉浸式光刻设备,可将半导体工艺带入后40nm时代,预计会一直延续到22nm。 化学机械抛光(CMP)区域的设备,眼前这台主要是用来进行铜互连的。 在当今的芯片制造过程中,工程师和生产线的交互几乎全部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 一位记者发现,这里的工作人员都“不苟言笑”。他是对的。 门外的草地和村庄看起来仿佛有几光年之遥。 全自动晶圆盒传送系统。由线性电动机驱动,每个载具都有一个晶圆传送盒(FOUP),最多可容纳25块晶圆。根据制造工艺不同,价值最高可达100万美元。 在原材料测试部门,工程师利用离子束切割晶圆,便于在显微镜下检查更深的晶圆层。
11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华期间回应温家宝总理:将改革目前美国对中国实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制度,增加高技术产品出口。 然而,对中国政府来说,放宽管制的意义到底有多大似乎值得思考。因为基于受控商品的变动性,今天放宽明天随时可以收紧,这份名单最终成为美国贸易谈判的筹码,而由此造成的中美贸易逆差,亦将衍生出新的砝码。 当人们对轮胎特保案、无缝钢管“双反”案等一系列贸易保护案件保持高度敏感,认为将危及中国轮胎、钢铁产业发展的时候,另一类案件,被称为隐形贸易壁垒的高技术出口限制案件已经开始悄悄侵袭中国的半导体产业。 11月25日,驰创案件中方代理律师,广和律师事务执行合伙人石怀方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驰创案件绝非个案,它暴露了美国高技术出口限制方面的诸多问题,该法案不但正在给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分工带来困扰,同时亦将极大地冲击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目前,针对驰创案件,我们正在与美国检方在审前程序中展开激烈的控辩,在有关证据披露与管辖权方面提出动议(Motion),如果没有变化的话,正式的庭审将在2010年1月19日上午进行。”石怀方说。 驰创案件 破题贸易“隐形地雷” 事件要追踪到一年以前,2008年12月5日,深圳驰创执行董事吴振洲赴美,在芝加哥转机时被美国检方拘捕,同时被拘捕的还有美国驰创公司经理李波和财务顾问魏玉凤,3人被指控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 事发后,美国主流媒体均对该案件进行了重点报道,由于该案使包括FBI在内的7个美国政府主管部门的介入,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2009年10月1日,美国政府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日子发出的第二次《修正起诉书》,国内媒体也开始正视这一案件。一系列与驰创类似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已纷纷遭遇美国高技术出口限制的困局。 “区别于驰创案件,有些企业案发时没有工作人员驻留美国当地,所以没有发生逮捕的事情,但对这些企业来说,从美国采购业务也就此关闭。”驰创总经理助理Rita告诉记者。 美国高技术出口法案就像设置在贸易领域的“隐形地雷”,伤害指数却不容忽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另外一种可怕的贸易壁垒,你几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后常常面对的是美国免于司法审查的政府机构,诉讼难度系数大为增加。不仅如此,在这一问题上,你也不可能指望像反倾销、反补贴等显性的贸易措施一样去寻求一个中立机构比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帮助。” 驰创案件使得有关美国技术出口法案的一系列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抽屉里的法案问题颇多 “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是一部‘锁在抽屉里’的法案。因为受控商品的名单所涉及的具体商品从来没有公开过。而且这些名单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你根本不会清楚在你采购的时间,哪一项商品属于受控名单范围之内。”石怀方说。 “而且,按照审前程序交涉时检方的逻辑,不管某项商品是什么时候被增加到名单里,即使增加行为发生在你采购之后,你采购这一商品也将涉嫌犯罪。这一逻辑显然站不住脚。”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第七行政法院2009年审决的PLUGAN案,法官首次要求检方提供证据,证明采购行为发生在该商品进入受控名单之后,这给驰创带来了曙光。 石怀方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定受控军需品和商品名单的权力来源于美国总统的权力,美国总统通常把这一职责分别赋予国务卿和商务部部长,国务院负责认定涉及军需品的限制名单,而商务部负责认定其他出口商品的限制名单。但是,这些名单在描述时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商品,而是针对某一类商品作概括描述,由于界限模糊,在判断时非常不容易。 不管驰创案最终判决如何,美国技术出口限制法案已经切实影响到中美贸易的现实却不可改变。 举例来说,中国的一家制造企业,比如说联想,要想从美国进口一批民用芯片,它通常都要经过代理商的渠道向美国商务部发出询函,申请到一个许可(License),这通常就需要1个月的时间。1个月后,还需要补充最终用户的材料,并要求中国商务部就此项商品的最终用途做出保证。 “这些程序走下来,至少得3个月,要知道,这可是量产计划中额外要计算进去的时间。”Rita告诉记者。 “而对于贸易商尤其是分销商来说,半导体生命周期的缩短、交货周期变得越来越短,通常只有1~2周的时间,要是遇到元器件原厂停产、倒闭、被收购等情况,查不到美国产的元器件的ECCN编码,就需要向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安全局(BIS)咨询是否受控商品,一次咨询下来大约需要4~6周的时间,这根本无法满足电子元器件行业所要求的交货期。” 冲击半导体产业链 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规模不大的元器件分销商,对半导体产业链的全球资源配置却起着关键的市场调配作用。 举例来说,联想是中国半导体消费量最大的OEM厂商,它通常都会按照生产计划向固定的代理商来订购芯片,可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原来的采购量就会出现多余或不足,多余的采购量被称为“呆滞物料”或“剩余库存”,如果不想被浪费掉的话,就需要这种独立的分销商将其转售出去,而不足的采购量也可以通过这些独立的分销商通过全球或区域的网络系统进行询单,最终找到所需要的产品。 很显然,技术出口限制法案切断了这一链条并给业界留下了诸多的困惑。 从全球半导体元器件的供应链来看,元器件原厂到整机制造商通常有4种销售模式,第一种为直供,即元器件原厂直接向整机制造商供应;第二种为授权分销;第三种为目录分销(部分授权、部分非授权);第四种为独立分销商。 “区别于前3种,独立分销商的作用不仅体现在量产前的订购阶段,它几乎渗透到半导体产业链的每一环节,提供不时之需,对原厂、整机制造商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 伴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和增速最快的半导体市场(据环球资源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电子[1.07 -5.31%]元器件市场规模约为2136亿美元,其中进口元器件为1347亿美元),巨大的市场契机促成了中国独立分销商群体的蓬勃发展,驰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家(年均销售额超过亿元人民币)。 因此,有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驰创案有可能是美国打击中国半导体市场的隐秘棋局。受限于驰创本身的企业规模,不会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对美国来说,打击了驰创,也就威慑了整个独立分销商群体,基于分销商是中国制造商采购元器件的主要渠道及独立分销商之于整个产业的关键作用,驰创案足以影响到中国半导体下游产业的成本及其布局。” 根据《国际电子商情》2008年的分销商调查:“目前,元器件在中国市场应用的主要领域包括:消费类电子及家电;通信系统及产品;控制、安全、测试与医疗设备;汽车、航空与军工电子;计算机及周边设备等。” 这也就是说,驰创案件将直接影响这些产业领域。驰创案背后很可能关涉到两国在半导体产业领域的竞争,至少美国不希望看到近年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飞速发展。 更有人认为:“这极可能是一个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造成严重伤害的典型事件。” “它不但影响美国半导体经济的复苏,同时也将影响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率。”上述人士指出。事实上,IBM、微软早已认识到问题的后果,并在前几年对该法案提出诟病,称“庞大繁琐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流程正在与现实的全球商业环境和贸易格局完全脱节”。 美国高技术出口限制法案 出口管制是美国维护其国家利益及霸权地位的基本国策,是冷战思维的表现。 早在1917年美国就颁布了与“敌人交易法”,禁止与敌对国进行贸易往来。 1949年,美国正式推出出口控制法,将出口管制由战时扩充到和平时期。特别是在“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对向中国出口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品实施严加管控,将控制对象由原厂扩展到贸易商、出口商和个人。 同时,从立法上大幅度提高了高科技出口的管制级别和违规惩罚力度。 BIS于2007年6月19日发布最新关于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的规定,简称“China 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