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信息报道,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团 (SIA) 将于下周前往中国厦门参加第 75 届世界半导体理事会联合指导委员会 (JSTC) 会议,参会者将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欧盟、日本以及韩国的行业同行。
在CPU架构中,x86占据了高性能计算市场,ARM占据了移动平台,RISC-V虽然被视为第三大CPU阵营,但在高性能计算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日前的2022年度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大会上,多家中国公司合作搞出了全球首款量产型64核RISC-V处理器及平台。
据业内信息,德勤咨询公司近日表示,印度有望成为全球 5G、半导体和芯片技术、体育直播和 AVOD 领域的主要参与者,预计到 2026 年印度半导体市场价值将达到 550 亿美元。
长电科技近日宣布,面向更多客户提供4D毫米波雷达先进封装量产解决方案,满足汽车电子客户日益多元化的定制化开发与技术服务需求。
无论是看视频还是玩游戏,用户都能享受高清、高帧、高色准、眼舒适的出色视觉质量 上海2023年2月27日 /美通社/ -- 专业的视频和显示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逐点半导体宣布,新发布的荣耀Magic5 Pro智能手机采用逐点半导体 X5 Plus视觉解决方案,可支持视频及...
2月27日消息,据天眼查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日前申请注册多枚“小米摩德纳”“MODENAT”“XIAOMI
半导体制造业的迫切需求,对于那些有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的晶圆厂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机会。然而,现有的工具和方法限制了生产效率或KPI的提升水平。
2月10日上午,中芯国际举行2022年四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高永岗博士、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博士、资深副总裁、财务负责人吴俊峰博士参加会议并与投资者交流,资深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郭光莉主持会议。
【2023年02月22日,德国慕尼黑讯】物联网技术为克服当今社会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提供了可能,甚至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增强便利性以及提高工业生产力。而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微控制器、连接模块以及安全组件等在内的微电子技术是所有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核心。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可提供所有微电子技术相关的产品,并将在2月27日至3月2日巴塞罗那举行的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向参观者展示这些产品以及各种配套服务、软件和工具。作为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正在与客户和合作伙伴携手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
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在经历剧烈的周期性波动,一方面智能手机芯片和存储芯片的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另一方面智能汽车急剧增长引爆SiC旺盛需求。不管面对的是哪一种挑战,对于半导体工厂来说,加强质量管理都是穿越周期实现突破的关键。半导体芯片质量管理重要性越发凸显,QMS将成为和CIM系统一样的必需品。
随着半导体工艺进入到5nm节点以内,对EUV光刻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目前全球只有ASML一家公司能够生产EUV光刻机,今年的出货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近日,全球MLCC龙头大厂村田制作所(Murata)在官网宣布,由于智能手机需求低迷,将关闭两家子公司。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导致了一些行业的需求下降,其中包括存储芯片行业。此外,由于一些大型科技公司采取了采购策略,例如减少采购或调整供应链,导致了存储芯片市场的库存过剩。
DigiLens Inc.,国际上在头戴式智能眼镜设备上使用光波导技术的先驱和行业龙头,当日宣布与豪威集团,全球排名前列的先进数字成像、模拟、触屏和显示技术等半导体解决方案开发商开展合作,为新市场和新应用开发AR/VR/XR新产品。
韩国关税厅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芯片出货量低迷,韩国2月前20天的出口同比下降2.3%。数据显示,2月1日至20日期间,韩国的出口总额为33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343亿美元。
韩国一直以来都在半导体技术方面拥有很强的实力和竞争优势。近年来,韩国政府和企业都将半导体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来推进,加大了对半导体研发和制造的投入,旨在在高新技术领域争夺世界第一。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的电子设备产品30多年来首次出现逆差,相比巅峰期每年8万亿日元的顺差已经不再辉煌。
2023 年 2 月 20 日,中国西安——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今日宣布,杨伟东(Jason Yang)先生已加入公司,担任美光副总裁暨西安封装与测试工厂负责人,管理美光西安的集成电路与模组封测业务。美光西安对于公司在个人电脑、网络、云和数据中心等 DRAM 市场不断取得成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些芯片公司里,到底谁在“真拼命”,谁又“假骗补”?
据东京电视台周三报道,日本国家支持的微芯片企业 Rapidus 的任务是提高该国在先进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该公司正在考虑在日本北部的北海道建设其第一家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