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5年,汽车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汽车与零部件企业正处于复盘和展望的关键时刻。随着疫情后汽车需求趋于稳定,市场步入销量增速放缓以及库存水平攀升的新阶段。为了能够脱颖而出,车企对于降本增效的极致追求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汽车零部件厂家的利润空间也在不断被挤压。此外,来自于地缘政治的压力很可能会加剧,特别是在全球电动汽车竞争中势头强劲的中国电车行业,在出海的过程中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因此,缜密的物流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摆脱传统有线充电束缚的创新方式,正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项技术不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还推动了多个领域的科技进步。本文将深入解析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现代设备中的广泛应用。
电池市场正在加热。虽然电动汽车(EV)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并且对电力储存以及电动卡车和飞机的兴趣越来越大,但它们是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电池管理系统(BMS)如此必要。
近年来,电动汽车以其环保、节能等优势,在全球汽车市场中迅速崛起,发展态势持续 “火热”。然而,这种热度不仅体现在市场的蓬勃发展上,还反映在电动汽车实际运行时面临的过热问题。过热不仅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寿命,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因此,给持续 “燃烧” 的电动汽车降温迫在眉睫。
2025年2月8日 – 专注于推动行业创新的知名新品引入 (NPI) 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开售Melexis的MLX90834 Triphibian™绝对压力传感器。作为高度全面的MLX9083x Triphibian™压力传感器系列的新成员,MLX90834提供了一种灵活、可靠且经过出厂校准的MEMS解决方案,可精确测量2至70 bar范围内气体和液体介质的绝对压力, 并可用于化学制冷剂。这款智能传感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性能、可编程性和可靠性,并配备数字SENT输出,能够为各种汽车应用提供绝对压力信息、诊断和温度数据。
在全球大力倡导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电动汽车凭借其环保、节能的特性,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主流。而在电动汽车的发展进程中,充电技术的革新无疑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如今,“电车超充时代” 已然来临,一场围绕电动汽车充电体验与行业格局的焕新变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全球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和可持续交通的大背景下,混动和纯电动汽车作为减少碳排放、降低对传统燃油依赖的重要交通工具,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续航里程始终是制约电动汽车进一步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集成变压器模块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曙光,有望显著提高混动和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在电动汽车广泛应用的当下,快速充电技术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不少车主和专业人士都发现,频繁使用快速充电会导致汽车电池容量出现下降的情况。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对保障电动汽车电池的健康使用和延长电池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回收铝凭借其在能源节省、排放降低以及对电动汽车电池续航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成为了众多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移动电子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存储等领域。然而,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制造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环境污染、成本高昂以及充电速度较慢等问题,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近期,科学家们带来了制造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新方法,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迈向新的台阶。
在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今天,电池技术成为了决定其性能与市场前景的核心要素。其中,电池的使用寿命不仅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和体验,也对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产生着深远影响。近年来,一项革命性的单晶合成技术崭露头角,为显著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带来了曙光。
在全球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升电动汽车的性能成为科研人员和汽车制造商共同追求的目标。其中,材料的创新是关键一环。近期,研究人员致力于为电动汽车研发更高性能的新型钢材,这些新型钢材具备更强的强度、更快的加工速度以及更轻的重量,有望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在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充电技术的革新成为了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一直以来,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虽然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的基本充电需求,但却存在着诸多不便,如充电线插拔繁琐、充电接口易磨损、充电设施布局受限等问题。而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创新充电方式,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大功率线圈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这无疑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有力地证明了该技术已逐渐迈向成熟,准备就绪。
在电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当下,电池技术成为了决定其性能与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中,电池的耐用性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和体验,还对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有着深远影响。近期,一种创新型新型粘合剂的出现,为显著提升电动汽车电池的耐用性带来了新的曙光。
在全球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电动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重要替代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迅速的发展。然而,电动汽车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一直是制约其进一步普及和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改善电动汽车在极端天气下的性能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电池技术始终是决定其发展走向的核心要素。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电动汽车的主流电源,在推动行业进步方面功不可没,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如锂资源有限、成本较高以及在某些性能上难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等。而钠离子电池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技术突破,为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极有可能成为推动电动汽车迈向新高度的关键力量。
临近年关,本来是要开开心心过春节的,没想到又一家造车新势力被曝出存在欠薪问题,一大批员工面临强制放假。
TDK株式会社(TSE:6762)进一步扩大其车载用CGA系列和商用C系列积层陶瓷电容器(MLCC)产品阵容。全新的 3225尺寸产品(3.2 x 2.5 x 2.5毫米)在额定电压1,250伏下的电容为 10 μF,具备C0G 特性(1类电介质)。对于额定电压为1,250伏、具备这一温度特性的3225尺寸产品而言,其实现了行业最高电容*。新产品将于 2024年12 月开始量产。
用更少的器件实现更多的汽车应用,既能减轻车重、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可靠性。这是集成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设计背后的理念。
2025 年,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行业蓄势待发的同时,几大重要趋势愈发显现,比如汽车行业的重点正在转向人工智能领域,软件定义汽车将备受青睐, 5G乃至将来6G 无线网络在汽车行业应用的普及,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持续上升,电池技术的加速迭代升级等等。是德科技电动汽车与能源解决方案战略规划经理 Cecile Loison 和 是德科技软件定义汽车解决方案战略规划经理 Ken Horne 在本文中就相关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