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扶持加码、市民认知提升、基础设施配套跟进,新能源车的市场氛围正在逐步发酵。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究竟是纯电动、混合动力还是燃料电池汽车的天下?
就自动驾驶汽车而言,人们关注的更多是安全性和驾驶舒适度,有关自动驾驶对动力总成架构的影响,则很少有人提到。随着人类驾驶员从各类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变速箱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车联网作为新兴技术,产业链涉及各个方面,需要汽车制造商、芯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以及内容服务提供商等通力合作。这样不仅打破了传统汽车制造行业的壁垒,同时也是对通信运营商、互联网、OTT 的机遇和挑战。
北京时间31日路透社称,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部门Waymo已决定停止开发自动辅助驾驶(autopilot)功能,因为实验显示,对这一功能的依赖会造成驾车者分散注意力,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人工干预驾驶。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周一,丰田研究机构宣布了跟加州康科德的GoMentum Station签署了一份协议的消息。通过这份协议,这家汽车制造商将能在GoMentum的5000英亩试验场地上测试其两阶段的自动驾驶系统。
10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五部委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44号,以下简称“双积分办法”)的宣贯会,与会的企业高管向中国经营报透露,宣贯会已经把低速电动车排除在新能源积分的结算范围之外。
据外媒报道,为确保旗下自动驾驶车辆的视觉系统取得最佳性能效果,福特旗下的Argo AI最近并购了Princeton Lightwave公司,旨在增强其激光雷达设备的性能,但具体的交易信息尚未公布。
7月28日在特斯拉Model 3 的首批交付活动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透露称,在早期生产阶段,Model 3的制造将面临“相当大的挑战”。马斯克表示,“我们(特斯拉Model 3)将会经历至少6个月的‘生产地狱’。”
据外媒报道,丰田正在探索无气轮胎技术,旨在减少电动汽车或者氢燃料车辆的重量并提升车辆的性能。但该技术距离推向市场还有一段时间。
惯性导航(inertial navigation)是一种通过测量飞行器的加速度,并自动进行积分运算,获得飞行器瞬时速度和瞬时位置数据的技术。组成惯性导航系统的设备都安装在运载体内,工作时不依赖外界信息,也不向外界辐射能量,不易受到干扰,是一种自主式导航系统。
汽车的普及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不仅仅只存在于四个轮子能够跑,现在的汽车,对于软性需求的卖点越来越看重,包括内饰、中控、外观等等,动力的需求已经成为比较边缘化的需求。而这些软性需求里面,排第一位的就是外观了,绝大部分人买车第一要求就是看得顺眼,从领克、蔚等为代表的新国产的热卖不难看出,时尚科技前沿的外观可以让人们忽略很多硬件方面的需求,当然,这也不是说国产的车已经配备不好,其核心与现在用车群体的青年化不无关系。而汽车外观上,影响“颜值”很大的部分来自于车灯。
英媒称,日本丰田汽车重新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希望其在电动汽车大行其道的未来担负起重要作用。丰田已经在氢能源电池技术上大举投入,但该技术被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嘲笑为“非常不靠谱”。
据外媒报道,弗吉尼亚州立邦联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VCU)研究人员设计了新款锂超离子导体(lithium superionic conductor),其锂离子导电性可媲美有机电解液(organic liquid electrolytes)。
要在汽车和人之间建立一种纽带关系,仅靠表面是不行的。丰田认为,汽车要学习和理解司机,结合自动驾驶技术,并且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比虚拟助手更加适合成为一个伙伴,这是最关键的地方,也是丰田在所有概念车Concept-i汽车中,搭载虚拟副驾驶”Yui“的原因。
据《金融时报》报道,在过去5年里,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以及腾讯竞相将利润丰厚的应用放在智能手机屏幕上。然而,它们现在正将注意力转向制造智能联网汽车,即所谓“轮子上的智能手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