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a接获半导体设备采购订单

    NovaMEasuringInstruments(NVMI)宣布,近期一家大型晶圆厂委托1000万美元订单,采购整合与标准测量工具。

    半导体 半导体设备 NOVA 晶圆厂 MEASURING

  • 英特尔旗下光伏公司SpectraWatt关闭

    最新的消息显示,英特尔公司旗下的一家太阳能光伏公司SpectraWatt近日可能已经正式关闭,该公司位于纽约州HopewellJunction的工厂目前已经清退了110名员工并关闭了工厂,而该工厂则是今年5月份才正式开工的。SpectraWatt表示光伏市场疲软是关闭公司的重要原因,而事实上全球光伏市场已经从去年的低落状态走出来并逐渐恢复,因此业内认为太阳能光伏公司SpectraWatt真正的问题是旗下的产品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尽管只是旗下的一家公司,但是对于英特尔来说关闭太阳能光伏公司SpectraWatt还是相当尴尬的事情,而对于纽约州政府来说也同样不是什么好事情,即使是对整个美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来说也造成比较负面的影响,目前太阳能光伏产业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呈现了比较繁荣的景象,而美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开始落后了。实际上早在2008年英特尔就将太阳能光伏业务从集团公司剥离出去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SpectraWatt,英特尔旗下的投资公司为太阳能光伏公司SpectraWatt投入了5000万美元的资金,另外GoldmanSachs集团旗下的CogentrixEnergy公司、PCG清洁能源技术投资公司和Solon公司都为SpectraWatt注入了资金。今年3月份SpectraWatt公司获得了4140万美元的投资,该投资是由Cogentrix能源公司、PCG清洁能源技术投资公司、英特尔以及另外两家未透露名称的公司提供的,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让太阳能光伏公司SpectraWatt走向被迫关闭的道路。关于该消息目前还没有得到英特尔官方的进一步确认,而更多的消息放出还需要静待。

    半导体 英特尔 光伏 太阳能光伏 SPECT

  • 价格下降可能有助于保持太阳能光伏工程吸引力

    根据国外可再生能源世界网站27日发布的文章,业界对明年太阳能光伏市场的担忧反映了一些思考。希腊的公共预算问题可能也会对西班牙和意大利构成影响,并且可能潜在的减弱市场对调高FIT补贴费率的预期。而欧元对人民币贬值可能也会推动太阳能光伏模块价格和其他系统组件上涨。但是这些风险可能因为系统安装价格的进一步降低而被削弱。预计欧洲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平均安装价格会保持长期趋势,下跌至少10%。同时在西班牙政策出现修正之后,2011年法国政府对于FIT补贴费率的下调幅度应该不会超过20%。西班牙在2010年8月份通过法案,将FIT补贴费率根据不同的细分下调了10%-27%。在法国,市场仍在猜测政策在太阳能光伏方面的政策从而考虑该行业的未来。在2010年9月份,法国环境部部长曾指出2011年法国的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5GW,到2020年该目标数字则会翻四番。但是,法国工业和经济部部长则有另一种解释,认为2020目标已经实现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可以减少努力。在9月份,iSuppli将法国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预测数据从1080MW下调到了700MW。

    半导体 可再生能源 组件 太阳能光伏 光伏装机容量

  • GT Solar获得天合光能价值2380万美元多晶铸锭生长系统订单

    GTSolarInternational,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OLR)是面向太阳能、LED和其他专业市场提供多晶硅生产技术以及蓝宝石和硅晶体生长系统的全球供应商。该公司日前宣布,其已经获得了来自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总价值达到2380万美元的两份DSS450HPTM晶体铸锭生长系统订单。这些订单将被纳入GTSolar当前的2011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11年1月1日)的未结订单中。GTSolar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omGutierrez说:"天合光能是最顶尖的10大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商之一,我们很高兴他们选择了我们的DSS450HP系统来满足他们的铸锭生长生产需求。凭借经过验证的性能和可靠性,我们的晶体铸锭生长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价值,并帮助光伏制造商降低他们的制造成本。"DSS450HP系统的加入将帮助天合光能实现其显著拓展产能的目标。自2003年推出其首套DSS240TM系统以来,该公司已经交付了2000多套系统(主要面向亚洲的制造商)。该公司已经对客户服务资源进行了重大投资,以支持其亚太地区不断增多的安装客户。通过经过现场验证的可以加快批量生产的快速试运转过程,GTSolar的安装团队可以让客户实现正常运转。

    半导体 LED 晶体 SOLAR HP

  • Solarbuzz:2010年第三季度太阳能电池的全球需求为4GW

    美国调查公司Solarbuzz宣布,2010年第三季度太阳能电池市场的全球需求比上年同期增加107%至4GW,2010年1~9月合计达到了10.6GW。由此,该公司将2010年的全球需求预测上调为比上年增加117%的16.3GW。Solarbuzz预测,2011年的太阳能电池市场为20.4GW,比2010年增加25%,增长率将低于2010年。其原因认为是由于德国等的补助金减少。除此之外,2010年第三季度分厂商的供货量方面,中国晶澳太阳能(JASolarHoldings)供货400MW以上,位居榜首。第二位为同样供货400MW以上的中国尚德电力(SuntechPowerHoldings),第三位为供货约350MW的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

    半导体 太阳能电池 4G SOLAR HOLDING

  • 英特尔会改变商业模式吗

    今年4月、7月和10月,在英特尔第一、二、三财季财务报表发布后,媒体用《英特尔财报点燃技术行业希望之火》、《再创历史纪录!英特尔季报业绩涨34%》、《英特尔第三季财报营收111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这样的赞美或带感叹号的标题进行报道。在这一派大好的形势下,探讨英特尔会不会改变商业模式,难避哗众取宠之嫌。长久以来,英特尔的成功之路可以简单地描述为:用最好的芯片设计团队、最新的生产线为用户持续不断地提供性能最佳的处理器,从而获得最佳的商业回报。这在PC、服务器市场上迄今依旧是最佳的模式,因为用户对PC和服务器这样的通用计算平台的主要需求是性能高、功能全,价格和功耗还居其次。这一商业模式也是市场竞争的利器。英特尔工艺和内核每年交替升级的“钟摆计划”所需新建和升级生产线的费用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在AMD剥离制造业务之前,这种“嘀嗒”声曾经吵得AMD彻夜难眠。然而,移动互联网和消费电子数字化的浪潮带来的嵌入式CPU市场需求要显著超过通用CPU。英特尔财报要想再创新高,必须进入嵌入式CPU市场。与通用CPU基于性能优化不同,嵌入式CPU是基于应用优化的,或者说是按用户需求定制的。嵌入式CPU把应用不需要的部分裁剪掉,再通过SoC技术把所需的外围电路集成在一起,从而满足用户在体积、功耗和价格上的需求。与特定应用的结合改变了嵌入式CPU厂商的商业模式。ARM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ARM专注于内核、GPU、基带、内存等嵌入式CPU所需的IP(知识产权),而由多家CPU厂商来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购买相应的IP,再到相应的Foundry厂去代工制造芯片。iPad之所以续航时间长达10个小时,就是因为苹果购买了ARM的架构授权,为iPad量身定制了A4处理器。批量大、品种少的通用CPU与批量小、品种多的嵌入式CPU在商业模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严格意义上说,车载信息设备更像是通用CPU,至少现在它对功耗、体积、成本都不敏感,因此,英特尔的凌动CPU可以大显身手,但在其他移动领域则未必,英特尔第三季财报也指出,凌动CPU和芯片组收入环比下滑4%。英特尔要在嵌入式CPU市场取得成功,也应该遵循“化整为零”的市场规则。今年11月,英特尔与Altera公司合作,将其FPGA嵌入到凌动CPU中;同月,英特尔又历史性地开放生产线,用22nm工艺为Achronix公司生产芯片。去年,英特尔宣布,将凌动CPU交由台积电生产,以便在凌动中添加第三方的IP,遗憾的是合作没有执行。无论如何,人们看到的是英特尔在尝试着改变。

    半导体 CPU 英特尔 ARM 嵌入式C

  • NEULAND项目推出新型半导体材料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提高效源效率成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确保能源可靠供应的重要手段。 为此,德国半导体和太阳能行业的6家合作伙伴携手开展了NEULAND项目。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资助,旨在开辟可再生能源电力高效利用的新途径。NEULAND代表具备高能效和成本效益、基于宽带隙化合物半导体的创新功率器件。该项目旨在系统成本不大幅提高的前提下,将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损耗降低50%,例如光伏逆变器。这将有待于利用基于碳化硅(SiC)和硅上氮化镓(GaN-on-Si)的创新半导体器件实现。 这些新型半导体器件未来还可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视、服务器和电信系统的开关模式电源,同样可使这些应用的能耗降低一半左右。 NEULAND项目由英飞凌牵头,将持续到2013年年中。BMBF根据德国联邦政府的高科技战略(IKT 2020计划),为项目提供了52.6%的资金,约合470万欧元。IKT 2020计划是 “增进电力电子装置能效”倡议行动一部分 背景 碳化硅材料如今已应用于肖特基二极管。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的问世已有10年左右的时间,它可确保大幅降低开关模式电源的电流和电压转换损耗。它们主要应用于PC或电视机的开关模式电源、太阳能逆变器和电机变频器等。目前,氮化镓材料主要应用于白光二极管。对这种电源产品材料的可用性研究始于2006年。NEULAND研究将揭示氮化镓器件在可靠性、易用性和成本方面达到或超越现有碳化硅器件的各种应用。这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幅降低能耗铺平道路。 项目合作方将涵盖产业链多个领域的出类拔萃的碳化硅和氮化镓专业技术。AIXTRON是半导体行业设备供应商,SiCrystal和 AZZURRO公司是晶圆厂商。半导体器件专业技术由MicroGaN和英飞凌提供。光伏产品的系统工程经验来自于SMA太阳能科技集团。  

    半导体 氮化镓 半导体材料 开关模式电源 LAN

  • 回顾2010年分销业收购那些事儿

    2010年已是尾声,这一年分销市场跌宕起伏,上半年纠结在市场需求井喷与缺货交期延长之间,下半年逐步踏回正轨。与中国繁荣的电子产业相呼应,分销商的表现总体紧随大势,创造了五年来最大的行业平均增长——接近30%。部分规模庞大的分销商业绩增长率也很显著,例如富昌电子达到了75%。 目前艾睿、安富利、大联大的年度财报还暂未完结和披露,相信这几家巨无霸的数字也将相当惊人,相比富昌电子在中国的自然生长,三大巨头的高增长主要原因基于2010年发起的大规模并购。 台湾大联大(WPG Holdings)3月份收购友尚,一举成为中国以及亚洲其它地区最大的电子元件分销商,两者2009年销售营收相加约为103.6亿美元。紧接着安富利(Avnet)犹如反击般的宣布以溢价30%的价格、总计5.9亿美元代价,合并2009年第6大电子元器件分销商Bell Microproducts,又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投下另一枚震撼重弹。总部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安富利2010财年(截止到2010年7月3日)EM(Electronics Marketing,电子元件部)部门收入达到109.668亿美元。几乎同时,总部在纽约的艾睿电子(Arrow)也宣布收购分销商Converge(肯沃)以及电子元件目录分销商Verical。位于日本前三大的分销商Macnica继2008年末收购香港授权分销商骏龙科技(Cytech)之后,再次出手获得台湾分销商茂纶6成股权。 至此,三大巨头在电子元件方面的全球销售额已经旗鼓相当,排位是安富利EM、大联大、艾睿(2009年98亿美元),中国市场的排名则是大联大、安富利EM和艾睿。上半年三四月份掀起的并购热潮这才宣告一个段落。 然而,2010年注定是特别不平静的一年。10月,艾睿闪电发起两起收购案,目标分别是北美地区市场排名第9的Nu Horizons Electronics和第14的Richardson Electronics旗下RF、无线与电源部门(Richardson RFPD)。由于两起并购案将于今年底和明年初才能完成,艾睿公司的高管对此还处于静默期,因而并没有透露太多这方面的策略和细节。不过,艾睿此举对于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太市场的扩张意义是不言而喻的,Nu Horizons和Richardson RFPD都已在中国耕耘数年,两者都是以技术服务见长,拥有一批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Nu Horizons在工业、军事、网络、电信和数据通讯等终端市场有较强的实力,而Richardson RFPD面向基础设施和无线网络、电源管理与替代能源市场也具有良好的优势。这些优质的供应商、技术团队、客户资源无疑将为艾睿电子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在快速增长的亚太市场进一步巩固地位。 下半年收购热的另一个主角安富利的收购则开启了新的先河——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收购了深圳本土的一家分销商——裕能达电气有限公司(Eurotone)。这是全球分销商如艾睿、安富利,针对本地分销商的第一起收购,而此前都是通过收购香l港或台湾背景的分销商扩大中国市场版图,如安富利收购晨兴、科汇、杨氏,艾睿收购奇普仕、Achieva。裕能达公司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应用提供各种类型的通用变频器,是英飞凌IGBT各型模块在中国的主要分销商,也是瑞士CT-Concept公司IGBT驱动器和Power MOSFETs产品的分销商。安富利此举收购将以最快的速度深入进入太阳能和风能这类快速成长的市场,扩大相应产品的客户群。 不过,三巨头的并购方向还是略微有所差异。大联大的策略是先以规模取胜,收购的公司品牌如友尚、品佳均保留,由于重合代理线的几率大增,这几家台系分销商的前端运营几乎照旧,因此也被人诟病为仅仅是“数字合并”、“联盟而已”而无太大意义。不过,这样的并购终究还是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安富利收购后的中国布局从实质上来说,也雷同于大联大,前端由安富利、安富利科汇和安富利杨氏三部分分治,后端物流、IT系统、行政整合。艾睿声称绝不会为了规模扩张而收购,而是考虑产品线、人才和客户群等其它缺失或互补因素。 经过了近两年的市场动荡,三大巨头的中国市场扩张步伐似乎正在加快,而且他们还会继续实施并购策略。在2011年分销策略展望的采访中,艾睿就明确表示明年将继续加强技术团队建设,收购本地IDH或技术型分销商的可能性非常大。本地分销商迄今为止均表现出健康的增长势头,他们一步步跨越5亿、10亿、15亿门槛逐步成为中坚力量,并且在特定的产品线或应用市场具备相对的优势,因而成为分销航母们的收购目标。 新的一年即将开启,总会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与希望。对于2011年,在经济增长稳健的背景下,分销市场将如何演绎?本地明星分销商成为下一个并购对象吗?我们会密切关注。  

    半导体 安富利 RF DSO MDASH

  • 日台芯片产业巨头强强联手 打造联盟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世界第三大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半导体芯片制造产商——日本尔必达(Elpida)25日宣布,将与台湾制造商力晶科技、茂德科技就双方的资金技术合作事宜进行谈判。力晶与茂德的DRAM半导体芯片市场占有率分别排名世界第6与世界第7。     尔必达总裁坂本幸雄将会于明年伊始造访台湾,进行正式的谈判,目标是尽早达成共识,签订协议。由于过度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降,DRAM制造商的经营状况不断恶化。若尔必达与台湾企业组成“日台联盟”后,其DRAM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将由目前的16%上升至20%以上,跃居世界第二。“日台联盟”将会力图超越目前世界第一,市场占有率达40%的韩国三星电子。     双方的合作确定下来后,尔必达将会把价格竞争激烈的计算机用DRAM转移至台湾生产,而该公司位于日本广岛的生产据点将会集中生产技术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用DRAM。     据悉,尔必达在2008年秋受雷曼事件打击一度陷入经营困难,当时曾与包括力晶、茂德在内的台湾6家企业进行合作的谈判,但由于台湾方面协调不佳,导致双方合作最后成为了一纸空文。后来,得益于智能手机用DRAM的订单急增,尔必达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在厂商泛滥的台湾,由于缺乏资金无法进行设备升级,半导体芯片产业每况愈下。台湾当局因为担忧各芯片制造商的前景,所以表态支持台湾厂商与尔必达合作。     为了实现DRAM的低电耗高性能,各大制造商都在半导体芯片的微型化上下足功夫,竞争日益白热化。但是,要实现微型化生产必须投资数百亿日元进行设备升级,日台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都将面临扩大生产规模这个不小的挑战。  

    半导体 DRAM 尔必达 芯片产业 BSP

  • ITC报告中指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尚存不足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强制性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PR)保护相关法令,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     该报告指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因重大的结构性与体制性障碍妨害了有效的执法,包括中国地方政府对侵犯知识产权之企业的保护,政府机构之间缺乏协调,执法资源与训练不足,以及无恫吓性的民/刑事法令等。     ITC的报告虽然指出,中国的知识产权强制性执法仍有一些进步的迹象,特别是在中国几个主要城市的法庭;但是该报告也强调:"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制性执法的不力,助长了当地侵犯美国企业之版权、商标、专利与商业机密的案件。" 该报告其他重点还包括: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制性执法,包括了突击检查与充公没收;但这些行动通常只会让工厂的生产暂时停止,成立刑事案件的状况"很罕见"。 ˙中国正在执行的自主创新策略,可能会让美国企业在中国快速成长的经济中流失一些商机;这些"政策网(web of policies)"通常隐含在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反垄断与税收法令中,使外国厂商难以在中国市场取得平等的竞争地位。 ˙中国政府自主创新策略引人关注之处还包括,鼓励本土研发、商业化以及自有产品与技术的采购,可能会对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与对中国的出口形成新的障碍。 ˙在中国号称有24万家网吧,是使用非法拷贝的娱乐软件;产品与商标仿冒的问题仍然十分常见。 ˙在所有美国海关扣押货物的案件中,来自中国的占据79%,香港占据10%;以市值来看,整体美国海关扣押货物案件的总金额在2009年达到2.047亿美元。 ˙与其他国家相较,中国所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只是一小部分。  

    半导体 FOR BSP TC DIRECT

  • 2010芯片产业回顾 iPad等平板电脑改变格局

    苹果iPad以及其他平板电脑改变了2010年的芯片市场格局。 芯片产业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苹果成为一家芯片公司。苹果的A4芯片首先被应用在iPad中,后来也被应用在iPhone 4中。这给芯片产业带来了很大冲击,iPad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意味着A4也非常成功。 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也注意到了这一变化,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措施,在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安慰投资者称,尽管苹果有先发优势,该公司将在平板电脑市场获得成功,“我们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争取在平板电脑市场获得成功”。 英特尔采取的措施还不止于此。英特尔公布了斥资14亿美元收购英飞凌的无线解决方案部门的计划,如果这一交易得以完成,英特尔的无线芯片将成为iPad和iPhone 4的一个零部件。 RIM联合CEO迈克尔-拉扎里迪斯(Michael Lazaridis)表示,即将发布的黑莓Playbook平板电脑将配置“1GHz的双核处理器”,但没有披露芯片供应商。如果能于明年第一季度发售,7英寸的Playbook将是迄今为止一线大厂推出的计算能力最强大的平板电脑之一。 Nvidia也迅速公布了平板电脑战略。Nvidia CEO黄仁勋(Jen-Hsun Huang)明确表示,该公司将不再仅仅是一家图形芯片公司。通过推出Tegra芯片,Nvidia已经涉足处理器业务。但是,Nvidia采用ARM架构的处理器并非面向PC,而是面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AMD则显得有些另类,承认尚未投入资源开发平板电脑芯片。AMD总裁兼CEO德克-梅耶(Dirk Meyer)在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还在观望,是否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开发平板电脑芯片。”AMD公布了推出一系列面向上网本和超薄笔记本的节能处理器的计划。 但是,平板电脑受青睐并不意味着笔记本会受到冷落。惠普、戴尔、联想、宏碁、索尼等厂商的Wintel系统每年销量仍然高达数亿台,是首选的企业办公平台。 英特尔将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Sandy Bridge芯片。Sandy Bridge是英特尔推出的集CPU(中央处理器)和GPU(图形处理器)于一体的首款芯片。这也意味着PC厂商将能免费获得GPU。 Sandy Bridge采用32纳米生产工艺也意味着,用户明年将能买到更轻薄、功能更强大的笔记本。

    半导体 英特尔 平板电脑 芯片产业 IPAD

  • Sony宣布买回东芝半导体工厂 增产CMOS感测器

    Sony24日于日股收盘后发布新闻稿宣布,已与东芝(Toshiba)签署了基本合意书,将自东芝手中买回位于长崎县的半导体工厂;之后双方并将于今年度内(2011年3月底前)签署正式契约,并预计于2011年度初期实施买回动作。据外电报导指出,Sony买回上述长崎半导体工厂,主要是用来增产使用于数位相机及手机的CMOS影像感测器。该座长崎半导体厂采用支援12寸晶圆的产线,原为Sony资产,东芝于2008年斥资约900亿日圆向Sony购得,目前主要生产使用于PS3游戏机的处理器「CellBroadbandEngine」、影像处理用LSI「RSX」等高性能半导体,以及使用于Sony及东芝数位消费性产品的SoC(system-on-a-chip)。

    半导体 感测器 东芝半导体 CMOS SONY

  • 国际IC设计厂采用以量制价策略

    近期半导体供应链订单状况,由于国际IDM厂和IC设计厂投片力道强,使得晶圆代工厂第1季接单优于原先预期,主要系受惠于通讯、手机市场需求加温所赐。不过,国际IC设计厂采取以量制价策略,要求晶圆厂与后段封测厂降价,此将攸关厂商2011年第1季营收跌幅,加上新台币汇率问题及工作天数较少因素,使得封测厂对于2011年第1季营收表现趋于保守看待,但就2011年整年来看,预期营收应可望逐季走扬。   半导体相关业者指出,以应用别区分,受到通讯、手机市场需求加温,而PC、笔记本电脑(NB)市况亦没有想象中清淡,使得国际IDM厂和大型IC设计厂投片力道优于台系IC设计业者,可望挹注晶圆厂台积电和联电2011年第1季订单较预期强劲。不过,国际IC设计业者为因应农历春节过后市场需求,选择抢先在传统淡季之际出招,挟著订单数量要求晶圆厂与后段封测厂能够降价,双方目前正处于拉锯中,一般预期跌幅5%就相当惊人。   对于封测厂而言,尽管晶圆厂在2010年大幅扩产,但封测厂并未同步扩增,高阶逻辑IC封测代工价格相对有支撑,不过,继中低阶逻辑IC和存储器封测价格面临庞大降价压力之后,近期客户砍价风潮再度扩及高阶逻辑IC领域。相对之下,国际IDM厂所给予代工价格相对稳定。   目前客户端与封测厂价格尚未完全谈妥,但降幅多寡将攸关封测厂2011年第1季营收季减程度,加上新台币急速升值,以及工作天数较少等因素,封测业者对于2011年首季营收表现转趋保守。   日月光指出,2011年第1季新台币汇率预测基础尚未确定,但将采取保守态度,第1季营收恐将由持平转为衰退,希望将季减率控制在个位数幅度,届时应是全年单季营收低点。矽品方面受到新台币升值及金价大涨影响,虽然主力客户联发科订单回升,但受到整体NB表现仍不理想,第4季营收恐将不如预期,预估矽品第4季合并营收将季减5~10%,2011年第1季营收亦可能出现季衰退,但不排除后续营收将逐季走扬。  

    半导体 半导体 IC设计 DM 晶圆厂

  • 2010年国外半导体公司IPO盘点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回转,IPO成了今年最时髦的词儿,而且是不分国界的。 粗略统计下,今年上市的半导体类公司已超过了20家,本土的半导体厂商这里就不做过多盘点了,大家可以阅读老杳的博客,分析的很透彻了。 这里我们就随便总结总结国外公司上市情况吧,看看科技最前沿金融同样是最前沿的他们,是如何通过IPO反映整个市场状况的。 今年半导体IPO最大的赢家非恩智浦莫属,该卖的卖该关的关,孤注一掷也让恩智浦成功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Rich Beyer宣布了明年飞思卡尔将进行IPO,而飞思卡尔采取了与恩智浦相同的策略,那就是专注。恩智浦CEO Clemmer提出了高性能模拟混合信号策略,而飞思卡尔选择了高端通信及汽车电子领域。 实际上现在的资本市场所青睐的并不是大而全,而是专注、创新及持续盈利模式。而事实证明,今年上市公司基本都属于此类型。 比如NEXX Systems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精于先进3D封装、电解沉积、与硅晶穿孔(TSV)技术的半导体设备业者。其所服务的客户仅仅为晶圆厂,但伴随着3D技术的兴起以及十年来的专注,NEXX成长迅速,IPO也顺理成章。 再比如Aeroflex,在测试测量产品几大巨头都相继归属于丹纳赫,ATE市场也从四家锐减为两家之后,这家七十余年的测试测量供应商终于上市了,也算为测试测量市场上增添了一丝希望,专注势必会带来收获。 而上市的厂商,大多围绕着家庭娱乐和移动设备两方面,实际上,这两个主题又汇聚为一个词:链接。Alpha and Omega专注于电源管理,而受益于家用电器如平板电视,PC等市场增长,Alpha and Omega业绩激增便顺理成章了。而刚刚上市的晨星半导体,则同样受益于家庭娱乐事业的增长。 MaxLinear则是射频和模拟信号电路专家,这与恩智浦的高性能模拟混合信号市场类似,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公司当然可以迅速发展。而SiGe则更专注于射频前端设计,拥有广泛的无线接入解决方案。NeoPhotonics与Inphi则专注于光通信市场,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光通信市场势必会成为软硬件厂商必争之地,而今年Oracle都开始战略投资Mellanox以涉足光通信领域。 当然,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也让最底层的半导体厂商得以受益,包括光伏制造商晶科能源及为LED平板电视等提供防反射涂料、用于芯片凸块和封装的厚膜光刻胶、旋制介电材料的AZ Electronic。 总而言之,今年资本市场给了半导体产业一大惊喜,那么明年,半导体产业拿什么回馈呢?会不会是十年之后的再一次昙花一现?拭目以待吧。

    半导体 半导体 恩智浦 测试测量 IP

  • 光伏产业把目光投向新兴市场,关注未来需求

    据iSuppli公司,预计明年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德国光伏(PV)安装活动将达到顶峰,未来几年最重要的太阳能模组新兴地区将出现在亚洲、欧洲其它地区和中东。全球200个国家中的14个地区目前就占到了2010年PV安装活动的95%,目前寄望各个新兴市场来解决发达国家模组需求萎缩和接近饱和的问题。iSuppli公司的PV数据显示,上述14个地区以外的市场——统称为“世界其它地区”,其光伏模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5%升到2014年的25%左右。在各个新兴市场中,2014年亚洲的PV安装容量预计最高,从2010年底的315MW上升到3443MW。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将排在第二,PV安装将从今年的197MW上升到2152MW。澳大利亚、非洲和美洲排在后面。全球总体PV安装容量将从今年的15769MW增长到30740MW,如图3所示。目前PV安装活动在14个国家和地区最为活跃,包括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安大略,欧洲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捷克、比利时、希腊和保加利亚。 德国是最大的单一PV市场,预计2010年底安装容量将达到8782MW。但是,明年德国的安装容量将达到9400MW的顶点,随后下滑。到2014年,德国的PV安装容量将保有4500MW。新兴市场的太阳能产业闪亮迹象在充满希望的新兴市场中,印度将在亚洲大陆处于领先地位,该大陆拥有巨大的人口,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本地市场的发展。其它制订了积极的PV发展计划的亚洲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国都将在2011-2012年启动太阳能项目。还有泰国,已宣布建立一个70MW的大型太阳能设施。在欧洲和中东的新兴市场,太阳能项目将进入较小的地区,包括中欧南部、以色列、土耳其、埃及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高日照水平、低环境影响和不依赖化石燃料,将促进太阳能在这些地区的发展。由于日照时间长,澳大利亚可能是发展太阳能的新地区。但其人口只有2200万,而且低成本、基于碳的电力也已足够。因此iSuppli公司预计,澳大利亚未来几年的太阳能安装虽然可能增加,但总体市场规模仍将远小于其它地区。在美洲,美国以外的多数太阳能活动发生在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墨西哥刚刚开始加强太阳能安装。但在电力缺乏的墨西哥,只有少数人有足够的钱安装太阳能系统。此外,对此类提供提供贷款不是非常普遍,而且预计得不到政治资金支持,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公共预算较低,也是其它拉美国家PV产业面临的问题之一。因此,尽管光照条件很好,但这些市场的太阳能容量不会立即增长。在太阳能潜力较大的国家,走在前列的包括阿根廷、智利和巴西,这些国家正在建设示范电站。秘鲁也是一个竞争者,计划在2012年兴建四个20MW的太阳能项目。iSuppli公司的PV研究显示,尽管非洲大陆到处可以获得大量的太阳能,但在2014年以前不会开始开发这一潜力。非洲目前的领先地区包括南非、摩洛哥和Desertec计划。Desertec计划的目标是在覆盖北非及中东的沙漠地区利用太阳能电站发电。

    半导体 电力 光伏产业 DES ISUPPLI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