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最引以为豪的就是配备了很多传感器: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仪器。为什么要装这么多传感器?看看下面这张图就明白了。
在节能减排的大政方针和国家补贴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新能源车汽车市场出现过一时的“繁荣”景象。
2015 年,当时业界还在争论:无人驾驶是该用激光雷达还是用摄像头。到 2016 年,事情发生很大的转变,尤其某汽车公司 Autopilot 致死事故之后,业内渐渐觉得激光雷达是非常重要的。
从完善汽车投资方面的政策,到双积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再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能源汽车行业在6、7月份迎来了又一波政策红利。
7月20日,在联想2017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上,蔚来汽车与联想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智能汽车计算平台。网上车市了解到,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订购一辆蔚来汽车首款量产SUV ES8,是第100位车主。
2017年7月21日,上海——特殊化学品公司朗盛与位于德国利普施塔特的海拉胡克集团共同研发了一款名为Pocan AF4130的新型复合合金材料。该材料应用于一款装载单电池管理单元(BMU)和双电池检测单元(CMU)的外壳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的合金中含有30%的玻璃纤维以及一种卤系阻燃剂。“这种材料的特殊优势在于它具有极低的翘曲性和收缩率,并具有很高的阻燃性。我们认为这种材料在车辆电池的精密零件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朗盛高性能材料(HPM)业务部
特斯拉启动了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召回,国内共6634辆特斯拉汽车将被召回,占其2016年总销量的69.7%。将近7成的特斯拉被召回,一时间又将这家明星车企推上了风口浪尖,难道真是特斯拉汽车的质量不过关?
一直以来,电池续航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一大难关。而在浙江宁波,这一“续航魔咒”正被打破,新的研究技术有望解决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
记得前段时间有给大家介绍过激光雷达,这只车顶上的“全家桶”,已经被吹成是自动驾驶时代的核心科技。激光雷达当然很赞,精度高,范围广,360°探测,不受杂波干扰,能够扫描得到汽车周围的3D环境模型,再配合实时得到的全局地图,导航定位的精度就能大大提高。且不受光照的影响,大晚上遇到多放肆的远光狗都不怕。似乎有了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就是分分钟的事。
2017年已过半,回顾上半年客车市场,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海外大单频出,新车型层出不穷,高端公路客车重获追捧;忧的是新能源客车仍然在低谷中徘徊。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上半年客车行业的大事小情。
据日媒报道,日本松下公司开发出可活用于汽车自动驾驶的新一代高性能图像传感器。该传感器将感光度提高至100倍,在夜间行驶时也能够瞬间识别信号灯、行人和障碍物等。最早将在2020年前后投入使用,与自动驾驶汽车正式投入市场时间一致。
中国对电动车的未来作出决定性的贡献。但是业内专家对于这种新技术的未来发展还存在着怀疑。他们的理由是,电动车的生态意义不大,而且行驶里程过短。然而技术方面的选择似
传感器能侦测车外环境,帮助自动驾驶技术更加完备,不过在自驾车真正完成之前,传感器供货商要先让车内的驾驶人和乘客安全更受保障。Vayyar近日推出车内新型3D传感器,可以
外媒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对电动车的未来作出决定性的贡献。但是业内专家对于这种新技术的未来发展还存在着怀疑。他们的理由是,电动车的生态意义不大,而且行驶里程过短。然而技术方面的选择似乎已经作出,而且是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将达到200万辆。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仍非常大。有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增至31GWh,到2020年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25Gwh。随着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增加,锂电行业势必迎来大规模投扩产态势,未来资本市场对动力电池的投资将进一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