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脑力激荡的一年,因为创下了新高专利数目,而自2009年开始从航天业到通讯业等十二个重点业别都有杰出的表现。 根据上周发布的Thomson Reuter 2010年美国创新报告中显示,2009年与2010年专利数目在航天方面激增,有25%的增幅。排名第二位的则是11%的农产业,也较去年同期呈现增加趋势。而石化工程方面,也大约有九个百分点。 下面就十二个业别在2010年的专利数目简列: 计算机与外围设备:2010年有212622个专利,较2009年下降了6 % 汽车业:2010年有88867项专利,与前一年大致相同。 电信业:2010年有87920项专利,较前一年下降3%。 半导体业:2010年有86479项专利,较前一年下降9%。 制药业:2010年有59350项专利,与前一年大致相同。 医疗设备业:2010年有52117项专利,较前一年上升6 %。 石化工程业:2010年有42304项专利,较前一年上升9 %。 家电业:2010年有36816项专利,较前一年上升6 %。 食品、菸草与畜牧业:2010年有36048项专利,较前一年上升2 %。 航天业:2010年有32622项专利,较前一年上升 25 %。 农业与化肥业:2010年有22726项专利,较前一年上升 11 %。 化妆品业:2010年有6438项专利,较前一年下降3%。 尽管在增长幅度上面有些波动,但是在数量方面,计算机、汽车、电信、与半导体业仍有绝对多数的专利数目。
今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在销售收入、技术研发以及市场占有率等各个方面都有长足进步,继续保持着发展活力。集成电路设计业应该成为整合和链接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代工、封装测试、应用方案、渠道商、运营商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的核心要素。” “集成电路设计虽然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原本是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但近几年已占到了我国集成电路总产值的20%以上。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市场萎缩、银根收紧的劣环境下,我国集成电路制造和封装业较大幅度下滑时,设计业依然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一枝独秀。今年的情形更加乐观,同比增长达44.59%。”谈到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王芹生流露出几分自豪。日前,王芹生就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整体表现、产业特征、发展策略以及未来目标等热点话题,接受了《中国电子报》记者的专访。 10年增长40倍 设计业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源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驱动力量。“集成电路设计业在最近几年的快速增长,体现了优先发展设计业的重要性和客观需要。”王芹生说,“集成电路设计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技术创新,得益于集成电路应用领域的拓展,更得益于国内外市场的回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0年预计实现550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4.59%。”记者了解到,在2000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全行业销售收入额仅为12.5 亿元,仅有4家企业达到1亿元以上的销售额;而在2010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不仅销售额增长了40多倍,而且将有7家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2亿美元以上的规模,海思半导体销售收入已经跨过了7亿美元的门槛;有近10家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亿~2亿美元的规模。“如今的状况与10年前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王芹生感慨道。 与销售收入增长相伴的是企业利润大幅增长。据王芹生介绍,今年上半年,杭州士兰微电子利润同比增长6倍以上,实现净利润1.19亿元;国民技术实现利润增幅也高于100%。在2006年~2009年之间,由于发展前景不被看好,资本市场曾经远离集成电路业;但在今年,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出色表现让资本市场也回过头来重新关注这个行业。王芹生告诉记者:“最近一年,在国内外上市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已经有5家,即将上市的公司有12家。由于资本市场的回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集成电路研发成果显著,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研发出具有相当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谈到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王芹生如数家珍:在3G和准4G领域,展讯、锐迪科、中天联科、格科微不断推出新品;西安优势微电子研发的物联网核心芯片“唐芯一号”,是综合频率2.4GHz的超低功耗射频可编程片上系统;北京创毅视讯与香港应用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发的全球首款支持20兆带宽的TD-LTE终端基带通信芯片,在上海世博会上成功应用;苏州盛科网络研发的全球首款100Gbps运营级以太网核心芯片,采用了65纳米工艺;广州新岸线发布了全球首款40纳米ARMA9双核2.0G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芯片……“总之,今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在销售收入、技术研发以及市场占有率等各个方面都有长足进步,继续保持着发展态势。 ”王芹生说。 实施大品牌战略 集成电路设计业的繁荣,只是说明“中国创造”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要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也必须重视“中国制造”。王芹生表示,所谓“中国制造”,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低附加值的低端制造业,“中国制造”需要创新的产品,需要建设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必须实施大品牌战略。 如今,集成电路设计业呈现出纵向和横向两个发展维度。王芹生认为,集成电路设计业纵向发展就是要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我们国家实施的“01专项”、“02专项”就体现了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横向发展就是在国家的支持下,对量大面广的应用领域实施大品牌战略,提高国产集成电路的市场占有率。国家发改委实施的集成电路设计专项就是大品牌战略的重要环节。据王芹生介绍,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去年4月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组织业界企业,对市场和专项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实施该专项的5个领域,即智能卡芯片、通信芯片、多媒体芯片、安全类芯片以及电源与功率产品芯片。“我们的目的就是用3年到5年时间,让上述领域的集成电路芯片国产化率达到50%~70%。”王芹生说。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实施的集成电路设计专项的主要任务是:重点支持量大面广的集成电路产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整合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资源,引导集成电路企业加快重组,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增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与芯片制造企业之间的联动,构建较为完整的垂直分工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经过两轮的审批,已有27家企业入围。”王芹生说,“如果这5个领域的产业化工程顺利实施,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整体销售收入将在3年至5年内突破1000亿元。” 王芹生表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要实施大品牌战略,还应该整肃山寨产品。以手机为例,近年来,我国手机芯片市场的确非常活跃,但40%是山寨产品,这对大品牌战略的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打通全新价值链 “集成电路设计业应该成为整合和链接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代工、封装测试、应用方案、渠道商、运营商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的核心要素。”在接受采访时,王芹生一再向记者强调打造价值链的重要性。 “要打造全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就要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让设计业与芯片代工、封装测试实现新的组合。”王芹生说,“例如,要降低产品的功耗,除了在设计层面进行改进之外,同时还要发挥工艺的潜力,从研发开始就应该与工艺紧密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资本层面的介入,也可以结成产业联盟或战略联盟。” 王芹生表示,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发展策略要与运营商的需求相契合,比如3G手机应用的推广,给一些中国设计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市场机遇。此外,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发展策略还要与政府的需求相契合,例如广东省正在力推“岭南一卡通”,目前正在5个城市试点,设计企业应该多了解政府对相关产品的需求,应该重视政府的招标,因为政府招标具有比较高的水准。 代工产能的紧张对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制约。“比如兆易创新虽然已经与国内代工企业磨合了很长时间,并可以拿到手机支付的NORFLASH大量订单,但因为拿不到产能,最终无法承接这个项目。”王芹生说,“我希望国内的芯片代工企业要支持国内设计企业的发展,为设计企业留出足够的产能,避免国内集成电路代工产能供需的失衡。” 在提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时,王芹生说,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将有5家设计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有20家设计企业销售收入超过3亿美元,有30~50家设计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亿美元。从技术水平来看,目前我们已经有8%~10%的产品进入65纳米工艺节点,到 2015年,高端的产品将进入32纳米工艺节点,重大政府项目需求的高端产品将实现自主供应。
由华强电子网主办的“2011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创新发展年会”于1月13日在深圳圣庭苑酒店举行。本次会议规模将赶超往届,预计与会人数达500人,包括深圳市电子企业、华强北电子分销企业、各电子市场代表以及与电子分销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同聚一堂,将就当前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 主办方还将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带来年度发展热点与需求分析,以帮助各企业在后危机时代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各大龙头企业将以“转型、创新、共赢”为主题进行高层对话,分享行业信息资源,促进互利合作。 作为中国辐射实体专业市场及电子元器件商户最多的电子交易平台,华强电子网此次举办的业界年会受到了全国各大电子企业的广泛关注。届时,为加强电子产品企业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各方电子信息产业升级而成立的“中国半导体应用联盟”将举行成立仪式,为行业各方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深圳乃至全国电子行业的持续繁荣。
作者:法国Alchimer公司CEO Steve Lerner,Alchimer公司是用于三维硅通孔(TSV)、半导体互连和其他电子应用的纳米沉积技术提供商。 从某些方面上看,22nm节点制程也许并不算是什么技术上的突破,相反,在人们的眼中这可能是一种吃力而不讨好的活儿。从高端角度上看,向22nm节点制 程转换并不需要对制程技术进行什么翻天复地的大变革,而且实现这种制程技术的技术壁垒也不算很高(当然工程师还是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同时对 Intel,台积电,三星等业界巨头而言,也完全有资源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但对其它实力稍差的竞争者而言,也会有自己的技术和市场措施来抵挡这些巨头的 22nm制程攻势。 不过在这个关键时刻,芯片厂商们不论大小都正面临一道急需解决的计算题,这道题的题目是下一步是直接推出22nm制程技术,还是采用基于现有制程节点技术的芯片堆叠等技术更为划算? 历史上看,这道题以往都是以开发更高级的节点制程为答案,不过如今的情况分析起来则不像以往那样能够得出一个如此明确的答案,特别是在3D芯片封装技术出现的大背景下。实际上,各大小芯片制造商很可能会根据自身的产品市场,技术能力,根据自己对这道题目或乐观或悲观的判断而选择走各自不同的道路。 终端用户可不管这些三七二十一的东西,他们不会关心自己的智能手机采用的是28nm芯片还是22nm芯片,只要手机好用就OK了。这方面内存厂商当年在需要扩增内存容量时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有很多“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实用主义案例。 问题的根本,在于这道计算题的传统解法已经不再具备较为明显的经济性优势,换句话说,传统的解题方法所冒的风险已经有可能会超过其收益,因此传统的半导体业务模式眼下也已经产生了动摇,人们产生了很多新的具有创造性的新想法来解题。 经济性当然是制程升级的最重要考虑因素,不过其时效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能够尽早推出自己的解题方案,那么所面临的风险显然更少,因此不少公司自然会选择那些易于应用和验证的新方案。 从某些角度看,我们似乎可以把目前半导体业界将要发生的情况与1990年代中期在内存业界发生的情况进行类比,当时微软的Windows95相比传统的操作系统需要耗费更大容量的内存,而内存业界由于普遍的投资不足,因此提升内存容量时开发新制程所冒的风险和成功后的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也被打破。内存的价格和利润都在以火箭速度上升,各大公司争先恐后地建设新的内存芯片生产厂。可是,从法兰克福到新竹的芯片公司头头们在建设这些新厂时所没有预料到的是,1997-98年,内存业界出现了罕见的低谷期。西门子,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公司甚至彻底退出了内存市场。 而且,如今半导体业界所抱持的观点相比20年前已经普遍显得更为保守。 综上所述,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而规避更多的风险,现存的那些半导体芯片厂商们会各打各的算盘,考虑使用不同的技术而非单一地去提升制程节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那些考虑提升制程节点来应对挑战的传统业者则很可能会成为“珍稀物种”。 当然,就像顶级跑车总是会有相当数量的受众那样,不可否认仍会有人继续追逐制程节点的提升而推进22nm技术。但是从更宽广的半导体业界视角来看,恐怕已经到了认真考虑拥抱其它方案的时候。
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展会“2011年韩国首尔世界太阳能博览会/光伏展”(EXPOSolar/PVKorea2011,http://www.exposolar.org)将于2011年2月16-18日在位于韩国京畿道一山的韩国国际会展中心(KINTEX)举办。2011年世界太阳能博览会是今年全球太阳能市场的首个展会,将揭示未来一年太阳能行业的重要动向。预计2011年全球太阳能市场的显著趋势之一是,太阳能的主要需求市场将由欧洲等市场转向亚洲和美国。今年,亚洲的太阳能需求料将出现爆炸式增长,而其中将以韩国为首。2011年世界太阳能博览会是今年全球太阳能市场的首个展会,将揭示未来一年太阳能行业的重要动向。在韩国将自2012年起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的同时,韩国企业正进行巨额投资以扩大其太阳能业务,从而促使韩国太阳能企业的股价不断攀升。2011年韩国首尔世界太阳能博览会/光伏展是今年在韩国举办的太阳能行业的首个重要活动,这将标志着韩国太阳能市场迈入了第二阶段增长。在2012年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实施之前,该阶段将见证太阳能企业的惊人扩张。自2009年举办首次展会以来,韩国首尔世界太阳能博览会/光伏展每年都展现出显著的进步,现在已被视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国际太阳能展会之一。2011年的盛事将为韩国和国际光伏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平台,以促进其品牌和技术的发展。在2011年韩国首尔世界太阳能博览会/光伏展上,来自30个国家的逾300家企业将设立约1,000个展位,并展示它们的技术突破。本地展商中包括诸如现代重工(HyundaiHeavyIndustries)、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和LG电子(LGElectronics)等市场领军者以及诸如SKC、DaeyeongMetal、SFA、HanmiSemiconductor、TES和WooilHightech等主要厂商。海外展商则包括诸如Schmid(德国)、Roth&Rau(德国)、DKSH(德国)、中盛光电(中国)和Nisshinbo(日本)等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厂商。“2011年世界光伏论坛”(2011PVWorldForum)将与2011年韩国首尔世界太阳能博览会/光伏展同时举办。该论坛将汇聚世界各地的太阳能专家,从而共同审视最新的光伏技术和市场动态。
半导体大厂超微(AMD)发出了一份执行长DirkMeyer辞职下台的声明稿,超微盘后股价闻讯大跌4.4%,下滑到8.79美元水平,华尔街投资人与分析师们更是为此震惊,个个跌破眼镜,为何就在超微正走在稳健的轨道上发展时,带领超微管理团队的执行长DirkMeyer却被董事会要求下台一鞠躬?美联社(AP)报导,事实上DirkMeyer前几天还在甫闭幕的CES大展中,亲自主持记者会,对外界介绍超微一系列主要的产品线,宣示超微与英特尔(Intel)在APU领域的大战即将开打。怎么一转身就在美国当地时间10日,周一美股盘后,发表声明宣布辞职?研究机构SanfordBernstein分析师StacyRasgon表示,听到这个消息,她简直震惊不已。至于投资机构Wedbush分析师PatrickWang则指出,最令人不解的是,何以就在超微终于步上正确的路线发展,而且所有产品的发表都按时推出的此刻,DirkMeyer却必须离开公司呢?彭博(Bloomberg)报导,位于旧金山的投资机构Gleacher&Co.旗下分析师DougFreedman更严正指出,超微董事会简直太不明智了!如果真要赶人下台,第1步就应该先从找寻接班人开始,在赶他辞职下台前,应该先铺好未来执行长人选的接班之路,而不是这样闪电似地,就在CES大展结束的第2天,一刀两断要求DirkMeyer走人。Freedman进一步指出,就经营一家企业而言,像这样没有任何后续接班发展规划,就突然宣告下台的情况,对于超微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超微董事会此举反而会让投资人衍生出更多对于超微这家公司营运状况的疑问,而不是一如董事会所言,希望能够换人做、加速公司业务的推展,提高超微股价。更有分析师指出,超微董事会临时指派甫于2009年从奇梦达(Qimonda)加盟的财务长ThomasSeifert担任代理执行长一职,简直会更让投资人混淆不清,难道从破产的奇梦达来的空降部队,会比任职超微超过10几年的DirkMeyer更清楚该如何带领超微吗?事实上,超微前任老董HectorRuiz从1995年DirkMeyer加盟超微以来,便相当器重他,Meyer曾经任职于英特尔(Intel)和DigitalEquipmentCorp.的励炼,也让他在超微快速爬升,Ruiz随后拔擢他担任营运长一职,培养接班之路,再明显也不过了。现年49岁的DirkMeyer,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接任超微执行长一职,虽然超微出现连续3年营收下跌的窘境,但分析师预期,在DirkMeyer稳健的带领下,估计2010年全年营收可望攀升高达20%。分析师认为超微董事会玩弄权术的手段未免太差,先是未能规划接班之路、寻觅到适当人选为其铺路是,又在发表DirkMeyer下台声明的同时,还画蛇添足似地强调超微第4季营运亮眼,毛利率约达45%水平,估计第4季营收达16.5亿美元,超越市场原先预期的16.2亿美元营收。难道这些亮眼的成绩不是在DirkMeyer的带领下所成就的吗?超微发言人DrewPrairie表示,董事会要求Meyer辞职一事,并不是针对某一件特定的财务或业务决策。一如华尔街日报(WSJ)引述超微董事长BruceClaflin的话指出,他认为超微的领导团队必须改变,才能加速增加股东权益。
AMD总裁兼CEO梅德克(DirkMeyer)北京时间1月11日上午消息,AMD公司周一宣布,该公司总裁兼CEO梅德克(DirkMeyer)已经辞职,并退出董事会。AMD董事会表示,为了加速业务发展,该公司需要进行管理层的变动。“董事会认为AMD有机会实现大幅增长和更好的财务回报,而管理层的变动可以加速完成这些目标。”AMD发言人称。“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问题出在前进的步伐上,我们需要找到加快步伐的方法。”AMD首席财务官托马斯·塞菲特(ThomasSeifert)将在该公司寻找CEO继任者的过程中担任过渡CEO。梅德克上周刚刚在CES展会上展示了AMD公司结合了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功能的Fusion处理器产品线。梅德克的辞职决定震惊了众多业内分析师。SanfordC.Bernstein分析师斯泰西·拉斯根(StacyRasgon)说,“这着实令人震惊。”AMD周一表示,预计即将于1月20日公布的四季度业绩将比华尔街预期略高。“令人震惊的是,他们所有的产品都走上了正轨,AMD公司也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却选择此时退出。”投资机构Wedbush分析师帕特里克·王(PatrickWang)表示。其他分析师认为,AMD产品组合的主要缺口在于移动设备市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已经成为芯片厂商的一块很大的业务。例如,AMD的劲敌英特尔在笔记本电脑上拥有尤其强势的地位,最近还成功将部分芯片设计移植到了平板电脑。AMD最近发布了部分低功耗产品,但梅德克在上周的CES展会上对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却表现了较少的热情,原因是这些业务利率较低。EndpointTechnologiesAssociates分析师罗格·凯(RogerKay)认为,AMD董事会对该公司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缓慢步伐,以及梅德克的长远计划感到不满。AMD董事会主席布鲁斯·克莱夫林(BruceClaflin)肯定了梅德克帮助AMD渡过困难时期的功劳,其中包括将制造工厂部门剥离出去。“然而,董事会相信我们拥有创造更高股东价值的机会,”克莱夫林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将要求公司实现大幅度的增长,建立市场领先地位,并产生更高的财务回报。我们相信现在的管理层变动将加速公司实现这些目标的步伐。”梅德克自2006年到2008年任AMD总裁兼首席运营官,2008年接替鲁毅智(HectorRuiz)担任CEO。鲁毅智2009年在盖伦集团内部交易案中受到牵连,被政府指控将AMD剥离制造工厂交易提前泄露出去。鲁毅智周一表示,他对梅德克辞职的原因一无所知。“我选择他作为我的继任者。他的辞职令我非常震惊。”在梅德克的带领下,AMD最初曾遇到产品失策的问题,导致业绩下滑并被英特尔抢去市场份额。但该公司在过去一年的表现有所好转。10月份,AMD三季度营收增长16%。AMD四季度营收预期稍高于华尔街预期。周一,AMD预计2010年第四财季营收为约16.5亿美元,毛利率为约45%。该公司10月曾预计四季度营收与三季度持平为16.2亿美元。分析师普遍预计的数字为16.2亿美元。AMD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4.4%至8.79美元,其股价过去一年下滑2.6%,远远弱于大盘表现。
Intel采用第二代32nm工艺的Sandy Bridge都已经发布了,AMD这边仍然停留在45nm时代,而且近来有迹象表明GLOBALFOUNDRIES的新工艺进展似乎仍有不顺,但是很快就被否认。 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曾有非官方消息称,AMD将于2011年4月最终投产推土机架构处理器,7月投产Llano APU融合处理器,都采用GLOBALFOUNDRIES 32nm工艺,至于服务器版本的推土机则可能在5-6月间投产。 美国投资公司Auriga的分析师Daniel Berenbaum在近日的一份报告中称:“人们普遍对AMD的执行能力感到怀疑,而我们的资料显示这种担心其实要更糟糕。随着GLOBALFOUNDRIES 32nm生产线投产的推迟,以及Fusion产品的价值受到一些质疑,我们仍会(对AMD)保留怀疑态度。” 但是GLOBALFOUNDRIES全球公关副总裁Jon Carvill随即回应称:“我们的32nm进程绝对没有任何变动。我们的进展很顺利,正在按计划投产,将支持AMD的产品在2011年上半年如期出货。” 着名市调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的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Jon Peddie也支持了上述言论:“去年9月底,我访问了GLOBALFOUNDRIES(德国)的德累斯顿工厂。11月,我在(阿联酋)ATIC公司拜访了他们的高层人士和投资者。CES上,我又和他们交谈了一番。我拿到了32nm Llano芯片的晶圆,并且得到(GLOBALFOUNDRIES)上下的一致保证,说不仅生产工艺进展顺利,良品率也高于预期。就在此刻,AMD正在出货首批样品。”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业内人士断言,原18号文(即《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去年底已到期)的替代政策(即业内人士所称的“新18号文”)的出台,已经可期。 消息一出,软件与集成电路概念股一路飘红,部分股票涨幅明显。不过,半导体行业的人士似乎不那么乐观,甚至有些忧虑。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软件行业将继续实行对软件产品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分别给予营业税和所得税优惠,但是没说适用于半导体行业。”上海一家打算扩产的半导体代工企业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这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而在原18号文件中,这一优惠条款起初叙述得非常完整。原文规定,“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年底以前”,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含单晶硅片),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实施即征即退。而且,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集成电路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能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 在2004年,这一政策遭遇美国的“打压”,2005年起文件中适用于半导体行业的这一条款被废止了。 “这一条款同时适用于软件与半导体,为什么美国单单拿半导体优惠条款说事?这说明半导体行业如果崛起,对它的优势地位威胁最大。”上述人士说。 事实上,截至目前,在中国内地市场,除了MP3、MP4、摄像头等产品所用的芯片外,几乎全部的PC处理器来自美国,超过90%手机处理器来自海外,其中美国同样占据最大地位。 如果正式文件出来后仍没有这一条款,企业可能遭受成本上升压力。 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守雷对本报举例说,新建一个12英寸项目,此前总投入约15亿~30亿美元,如果上述优惠取消,则企业生产投资成本要高出4亿美元左右。 “如果能恢复到原有文件规定的优惠程度也好。”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许金寿说。尽管如此,不少专家仍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的信号是个“大喜事”,而且优惠可能会以其他形式予以体现,新政一旦强化落实,有望开启中国半导体、软件业未来发展的黄金10年。
通用电气(GE)公司已与安大略省的能源金融服务部门签署了一项协议,收购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的50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这是通用在安大略省的第一笔太阳能投资。通用电气公司与加拿大深成岩电力公司,将在拥有三座由美国光伏太阳能巨头第一太阳能公司建立的太阳能设施。即10兆瓦的Amherstburg项目和两个均为20兆瓦的贝尔蒙和沃波尔项目。“我们注意到全球各地的太阳能发电拥有巨大的成长潜力,继续改善技术成本和效率,并帮助平衡在不同时段达到峰值的风力发电,”GE能源金融服务的常务董事兼加拿大业务负责人马克东纳说。东纳先生表示,此次收购将有助于扩大该公司分布在14个国家的6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组合。这次收购代表着深成岩向新市场和新技术的一次扩张,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唐纳德麦克因尼斯表示。深成岩电力将投入600万加元(604万美元)成为该项目的管理合伙人。第一太阳能公司将承担对GE和深成岩公司的项目债务。当项目在春季时获得安大略省核准后,第一太阳能公司将在2011年年中开始太阳能设施的建设。这些项目预计将帮助当地经济创造600多个建造业职位,为约6300户家庭提供绿色电力。据估计,每年可以抵消1460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道路上少了3,700辆汽车。安大略省电力局将根据一份为期20年的电力购买协议,购买太阳能发电厂生产的电力。安大略省25%的电力来自水力发电,到2025年的目标是生产15,7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减少了6300户家庭的峰电需求,并在2014年前取代燃煤发电。除了这项投资以外,深成岩和G.E还.共同拥有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大的风力农场——道基风电项目,以及全省最大的径流式水电工程项目,东托巴河蒙特罗斯溪。该项目的总容量为340兆瓦,并与加拿大最大的电力公司之一BCHydro公司达成了长期电力购买协议。
随着全球资金不断涌入,意大利太阳能市场在2010年第四季只能以炙手可热来形容,在这波投资动力持续情况下,2011全年太阳能安装量可能因此达到年增一倍的情形。研究机构iSuppli基于访问主要计划开发者以及合同能源管理业者所得,预测意大利在2010年第4季太阳能安装量应能达到975百万瓦(MWp),较第3季的487MWp增加1倍左右,与2009年第4季的288MWp相比更是年增有239%之多。在第4季拉高全年安装量的情况下,意大利2010年太阳能安装量可达1.9GWp,与2009年的720MWp相比年增100%,此波安装量大增趋势应可持续至2011年,并让2011全年太阳能安装量再增加1倍至3.9GWp。在意大利目前的电价补助(Feed-In-Tariff;FIT)政策下,每千瓦(kWp)太阳能系统价格为2,500至2,800欧元左右(约3,341~3742美元)。这让在意大利投资太阳能计划的开发者能拿到15%至18%左右的投资报酬率(IRR),可说是相当吸引人。在法国、捷克共和国、西班牙陆续传来要设定安装量上限或是大砍FIT费率的众多消息中,意大利的太阳能市场因此更具吸引力,涌入当地的投资规模恐怕连全球最大太阳能市场德国都比不上。在2010年第4季这波高峰过后,iSuppli分析师HenningWicht表示,意大利太阳能安装量在2011年第一季会出现略为减少情况,不过持续时间应该只有几周,毕竟之后新的安装计划又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虽然意大利亦计划自2011年起分段调降FIT费率,但由于费率调整后的投资报酬率仍较他国要高,所以Wicht认为2011年意大利太阳能安装量每季都能有1GWp的表现。只是这番乐观预测仍有变数,比方说意大利政府可能提早调降FIT费率,虽然这情况在2011年第3季前都不太可能发生。毕竟意大利再生能源主管机关GestoreServiziElettrici(GSE)公布相关数据的动作很可能拖上6个月之久,所以在有确切资料以作为调整FIT依据前,意大利应不太可能出现提早调降费率情况。除了意大利政府可能提早调整FIT的因素外,意大利地方政府出手限缩太阳能设备可安装范围也可能造成问题,虽然这类限制通常得纳入意大利联邦法律才能生效。
在微软宣布其新版Windows操作系统将运行在ARM架构上后,芯片设计公司ARM成为上周CES展的焦点。ARM处理器已进入了世界大多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得到Windows的支持后,现在可以关注更广阔的PC市场。NVIDIA也宣布,正在开发代号为Denver的首款基于ARM的PC和服务器芯片。尽管如此,ARM还是将关注点放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沃伦-伊斯特(WarrenEast)在接受IDG新闻服务采访时,讨论了Windows、PC市场和未来架构的发展。——是什么导致微软转向ARM?伊斯特:微软希望在更大的空间,而不仅仅是PC上发挥作用。他们看到,ARM成为更多设备的主宰者。他们必须改变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他们终于得出这个结论,这很好。微软做出了大胆的举动。——有了Windows,ARM现在是否瞄准了PC市场?伊斯特:我们从未着手瞄准PC。那是英特尔和非ARM版微软操作系统的领地。这将是极其昂贵而且没有多少收获的事情。如果你从财务角度来看,当有人去买电脑...我们赚版税。唯一忽略的是CPU...大概售价为40美元至50美元。虽然这很有价值,因为PC销量在3亿台。但ARM能占多少份额?财务上不是很有意义。——Windows什么时候开始运行在ARM的设备上?伊斯特:你得去问[微软],因为这是他们的问题。——Windows转向ARM的复杂程度如何?伊斯特:我一直很同情微软,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且代价非常大。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与PC关系有25年的历史,这不是一个只要改变内核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所有的应用软件、设备驱动程序都要改变,这是一项巨大工作。从微软的角度看,你就会明白他们为什么以前不那样做的原因。——WindowsPC和设备有多个功能,如64位、基于硬件的多线程,这些ARM都不具备。Windows对ARM的芯片设计会产生什么样的压力?伊斯特:是的,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你提到的PC在硬件和软件结合上有25年的密不可分关系。没有硬件多线程功能或64位,就不可能有同样的功能。这只是因为英特尔生产这样的处理器,而微软使用这些功能。——未来你们的芯片设计将瞄准64位?伊斯特: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是一家企业,我们有有限的资源,我们必须考虑机会与资源的匹配。迄今为止,我们认为拥有64位软件不合理。最新Cortex-A15的扩展内存寻址只有40位...我们没有必要达到64位。——现在芯片集成了图形处理和中央处理元素。ARM的芯片设计是否会朝这个方向?伊斯特:嗯,是的。这是合理的下一步。由于ARM和Mali内核心是同样的设计,我们实际上可以[分享功能],但仍是保持独立的处理器,只是让通信更密切。这不急也不必要。——在服务器市场有什么进展?伊斯特: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在谈论该市场,将做一些实验性的工作,人们一直在开发基于智能手机芯片的服务器。在2014年前不会有ARM服务器芯片。服务器的整个软件生态系统,不适合ARM,还有待进一步开发。——Nvidia在谈论为PC和服务器开发高性能ARM内核,这需要比移动设备更大功耗,这对未来芯片设计有何影响?伊斯特:功耗。如果你能解决功耗问题,就可以运行的更快。如果你能解决功耗问题,就可在同一芯片上集成多个功能,功耗比性能更重要。
微软上周宣布将会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里搭载ARM芯片之后,ARM的股票狂涨到了十年来的最高点。长期以来微软只使用英特尔的产品,他们才是长期的合作伙伴。但是这种长期的Windows系统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产品走强之下变得难以维持。但是世事难料,目前ARM芯片技术成为这些移动设备的新标准。市场很欢迎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投资机构Investec向客户表示,微软的这一行动的影响深远很难用语言表达。这将为ARM进入到更高端的平板电脑和极具潜力的低端笔记本电脑市场铺平道路。根据一个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对和微软最新合作的关系进展非常兴奋;但是该他表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的推出还有一些路要走。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上微软展示了运行ARM芯片的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我们要注意这只是一个技术预览,硬件的运行还未完成。新版本的Windows有望在两年后推出。
为了节省成本,FairchildSemiconductor计划关闭位于美国缅因州SouthPortland的6吋晶圆生产线,并将产能移转至在同一地点的8吋晶圆厂;而此组织重整计划预期将在9个月期间内,裁减该据点约120个职位。Fairchild的SouthPortland制造据点所生产的产品,包括模拟开关、离线电源开关、功率因子控制器以及接口组件,应用范围涵盖手机、数字相机、MP3播放机、DVD光驱、游戏机、笔记型计算机等装置。Fairchild目前在缅因州的员工数约800人;针对被裁的员工,该公司也已经备齐了整套资遣方案,在2009年,Fairchild就曾关闭两座分别位于美国宾州与韩国的晶圆厂,并裁员至少200人;该公司在2010年10月所公布的第三季(截止于2010年9月26日)财报显示,当季营收为4.144亿美元,较上一季成长1%,较09年同期成长25%。
美洲开发银行行长路易斯•阿尔贝托•莫雷诺预计,到2030年,拉美地区的能源需求将增长50%。作为全球太阳能光伏组件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正有望成为拉美地区新能源市场的“主角”。近日,天华阳光宣布已与巴西塞阿拉州索布拉尔市(Sobral)达成协议,计划未来的一年内在该地区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这一协议的达成不仅仅标志着天华阳光集团成功抢占拉美市场,更成为太阳能民族产业在拉美市场站稳脚跟的一个标志性信号。据悉,近年来,拉美新能源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在拉美地区,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制定了清洁发展机制,三分之一的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而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估计,未来10年拉美地区能源发电能力将需要增长26%,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则预计到2030年,拉美地区电力部门投资总需求将达7190亿美元。作为塞阿拉州第二大城市的索布拉尔市,距离州首府仅233公里,其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快速发展新能源市场。在前不久的一次会议上,索布拉尔市与以天华阳光集团为首的两家外国企业,对索布拉尔市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具体实施问题进行了谈论,并最终商定由这两家企业从2011年开始投资建设。索布拉尔市的光伏电站项目预计装机容量约为3兆瓦。每1MW设备的投资大约1000万雷亚尔,可满足1500户居民的住宅供电。索布拉尔市负责技术与经济开发的市长秘书LuizaLúciadaSilvaBarreto说,天华阳光集团提出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计划,帮助索布拉尔市利用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将为该市的未来发展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只是索布拉尔市在探索新能源步伐上的第一步,在光伏电站项目取得成功之后,索布拉尔市还将推动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此前,索布拉尔市的光伏电站项目,一度吸引了众多国际光伏电站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关注,之所以最终选定一家中国公司负责索布拉尔市第一个太阳能光伏电站的筹备与建设,LuizaLúciadaSilvaBarreto更看重天华阳光在光伏电站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这是一家有着全球经验的跨国公司,我们希望他们能为我们的项目带来成功。”据了解,为方便天华阳光集团在索布拉尔市进行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索布拉尔市议会正在讨论一份国际意向书,市政府准备向天华阳光提供BR-222公路边上的一块约7.5公顷的土地。此外,该光伏电站项目将由索布拉尔市与塞阿拉州政府协同完成。天华阳光集团业务开发负责人陈鸿表示:“索布拉尔市全年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非常理想的区域。我们对该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前景非常乐观。”在未来的12个月内,天华阳光将完成索布拉尔市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众所周知,尽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重要出口国,但在光伏系统开发以及电力运营方面却始终存在产业链断层,天华阳光集团作为华人创办的集团企业,同时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光伏系统开发以及独立电力运营商,始终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升级,此次进入拉美市场既是集团战略之举,同时也为太阳能民族产业的拉美之战吹响了号角。天华阳光集团业务开发负责人陈鸿表示:“索布拉尔市全年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非常理想的区域。我们对该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前景非常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