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电池领域布局,再落一子!公开信息显示,4月1日中科海钠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哈勃投资、海松资本、深圳聚合资本。其中,哈勃投资是华为旗下的投资公司。据媒体投资界报道,现中科海钠估值已超50亿元,和去年3月相比涨了800%不止。
因为疫情的影响,国内不少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到了冲击,而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也被迫卷入“停产”风波中。
以色列可充电电池初创公司 Addionics 已经筹集了 270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以支持围绕其电极技术重新设计电池架构的努力。 位于特拉维夫的 Addionics 专注于用集成的 3D 架构替代传统的 2D 电极层结构。Addonics 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Moshiel Biton 表示,该方法提供了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同时延长了电池寿命。
在汽车工业时代,汽车作为人类主要的移动出行工具,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以汽油、柴油为动力的传统能源汽车造成了严重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随着汽车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已不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燃油型交通工具,更多的是向绿色、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方向发展,并具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石油资源短缺,汽车是油耗大户,且目前内燃机的热效率较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大约只有35%—40%用于实际汽车行驶,节节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加剧了这一矛盾;另一方面,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大气中CO的82%、NOx的48%、HC的58%和微粒的8%来自汽车尾气,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CO2加剧了温室效应,汽车噪声是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车成了必然的选择。
目前全球“缺芯”潮还在蔓延,相对来说手机、电脑等高端电子产品还好,情况还没有那么严重,但汽车芯片已经是供不应求了,根据最新统计由于汽车芯片短缺,全球将会减产汽车64万辆,仅中国市场大约有5万辆汽车减产。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全球车规级芯片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这类芯片基本都被国外企业把持着,国产汽车半导体产值不到全球都5%,简单来说国内生产一辆汽车,半导体关键零部件超过80%都是需要进口。
这一评估套件可以通过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无电池和长寿命电池的物联网应用
设计人员在确定物联网类型设备的电池容量时所做的众多计算之一是各种模式下电池的电流消耗。该指标适用于设备,无论电池是主要的、不可充电的类型,还是次要的、可充电的类型。 使用该数据确定系统中的电池寿命似乎是一个简单的计算,但通常情况并非如此。部分原因是负载的可变性:在古代,对于大多数产品来说,“关”实际上意味着“关”,一个机械开关切断了从电池流向负载的电流,并且没有负载-当产品关闭时,电池会引起放电,期间,故事结束。
去年4月份,LG宣布关闭智能手机业务,曾经与苹果、三星并驾齐驱的手机品牌就此谢幕。
摩托车将率先使用铌电池。原型车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预计于2024年上市。 圣保罗2022年4月4日 /美通社/ -- 为了扩大巴西清洁能源应用、推动当地电动移动出行普及,电动摩托车公司Horwin Brasil与世界领先的铌技术企业Brazilian CBMM建立了合...
截至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正步入高增长快车道。自2021年起,新能源汽车全面进入市场驱动阶段,全年市场渗透率达13.4%,新能源汽车市场“黄金十五年”正在到来。根据当前政策目标以及汽车消费市场空间推算,预计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6至8倍的成长空间。
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无可置疑的来临,并且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光影响着造车行业本身,对其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生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了许多新的“赛道”机会。
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不能不说的话题,无疑是新能源车,新能源车成为2021年最大亮点。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销售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不但再次打破历史记录,而且已经连续第七年位居世界第一位。2022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达到45.2万辆和43.1万辆,同比增长1.3倍和1.4倍。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依然延续高速增长势头。
近几年,中国的动力电池技术快速发展,能量密度逐年提升,生产成本也随之下降,电动汽车产品将由逆向涉及转化为正向设计、加速迭代升级,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和品牌也会越来越丰富,尤其是近几年新加入汽车行业的那些创新者新势力们,不同的创业者们带来不同的产品理念和造车模式,一波一波的由新势力们发动的汽车变革浪潮似乎像是向传统汽车厂发出的挑战,于此同时,全球各大传统主机厂也见招拆招,纷纷推出禁售燃油汽车计划表,转型布局电动汽车。
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将会出现协同发展。随着“双碳”政策的不断实施,能源侧变革将会让电动汽车实现绿色化。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进入电网,实现车网互动、充电、光伏、储能、电动车的加入,这一理想将慢慢实现。中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领跑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突破500万辆,预计在2025年达到700万辆,从100万到1,000万辆的突破,也只是在几年时间,而这个发展也创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最。
今年以来,碳酸锂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不确定因素。碳酸锂价格持续高企产生的效应不断向产业链下游传导,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不小压力。
汽车产业是当今时代世界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向纵深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的加速融合推动了汽车产品形态和分布的深刻变革,汽车已开始向大型移动智能终端的方向演变。新四化及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可以预见,纯电动力、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以及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新能源的融合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会爆发式发展,市场空间有望成长到10万亿元量级,因此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世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主战场。
今年以来,碳酸锂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不确定因素。碳酸锂价格持续高企产生的效应不断向产业链下游传导,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不小压力。
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无可置疑的来临,并且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光影响着造车行业本身,对其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生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了许多新的“赛道”机会。
此前,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之后,凭借着将“自燃从电动车中抹去”这一概念,刀片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受到不少新能源车主的追捧。而在“明星电池”概念打造方面,宁德时代也开始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