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带给我们的惊喜着实不小,除了成立了“一听名字就很厉害”的平头哥半导体公司外,阿里在自动驾驶上也逐渐展露其布局和雄心。会上介绍,阿里推出了第一辆L4级的自动驾驶物流车;获
当前,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产品设计日新月异,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高品质、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概念在汽车行业兴起,传统汽车测试解决方案不再适合当下多参数、高定制化的测试需求,国内外汽车测试厂商面对新时局、新挑战,在解决方案上推陈出新,力争先机。
鸿海集团在美国布局自动驾驶,以威州厂区作为实验场域,展现强大的企图心。法人看好,鸿海集团旗下模具厂乙盛已在墨西哥设有据点,并打入特斯拉供应链,乙盛挟地利之便,有望扮演鸿海在威州强攻自动驾驶的要角,推升乙盛业绩。
可以说,“边缘计算”,正在成为人工智能行业最关注的一大课题,从芯片、终端,再到算法、应用,新的技术趋势对于每一个环节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动驾驶似乎总差着那么一点儿劲儿。虽然各国厂商卯足了劲儿在自动驾驶汽车上做文章,但是迄今为止人类也没能生产出一辆敢在公路上完全放手的量产车。
企业竞争正在占据汽车IC这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与北京同时开展测试的上海,也于近日透露重磅消息: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宣布,上海第二阶段位于嘉定区和临港地区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共计31.6公里,分别是嘉定区新开放5.5公里,临港地区新开放26.1公里。
LeddarTech的LiDAR传感器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移动应用,包括汽车、智能交通系统(ITS)、无人机以及工业车辆等。LeddarTech利用其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事故风险、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大幅改善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当今自动驾驶汽车的舞台上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挑战,这一市场即将见证到数量巨大而又不断发展的创新成果,而在管理方面的需求迄今为止就是行业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然而,我们要该如何做呢?
9月20日,威伯科宣布与百度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协议,共同开发点对点的高速公路L4级自动驾驶商用车解决方案。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阿里巴巴试图将数字工具与公路结合在一起,共同支撑起自动驾驶的进步。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虽然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有一定局限性,但它仍然是具有变革性的应用。如果我们对无人驾驶出租车和货车的需求量足够大,我们可以为它们建设专用道路。
致力于“inside”的英特尔在自动驾驶上依旧延续“inside”风格,并不选择自主造车,而是收购自动驾驶领域的硬件和软件佼佼者,来进行全链条布局。
近日,“ADAS与自动驾驶处理器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政府、高校、整车企业、供应商、半导体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了车载AI处理器和计算平台的的开放生态和中国方案。这是国内第一次围绕车载AI处理器专门组织的行业会议。
9月13日,由汽车电子产业联盟、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汽车电子大会在广州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出席大会并致辞。
当车联网、自动驾驶、信息共享技术成熟,将AI驱动的汽车通过5G纳入到智慧交通乃至于智慧城市这个大的网络平台中,我们就看到了一个释放社会生产力的新物种,将大量的人类驾驶员从驾驶中解放出来。
自动驾驶可以说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具说服力的应用之一。作为国内三巨头,BAT在2014年的时候就已相继入局;而这三家公司在ABC(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各方面都颇有研究,但只有把这三者和自动驾驶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价值。时至今日,不知道这三家公司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布局到底如何呢?
Humatics称该系统结合使用无线信号,软件和移动传感器的来跟踪物体和人在特定空间内的移动,并确保在500米范围内位置追踪精确精确到2厘米。
热成像摄像头能够感知物体发射的8~14 um波长的远红外热能,并进行成像。它们能够不受光照或天气影响,探测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因此应用非常广泛,不过由于价格昂贵,目前主要应用于军事及工业安全等特殊领域。
在未来移动终端领域,英特尔不只是投注在VR/AR上,还押宝在无人驾驶上,叫停VR/AR项目,只是英特尔将战略重心压在了无人驾驶上。